《安家》海清 郝平再“蜗居”:高学历博士生二胎,为何换新房难?

有人在书中说:“能拥有自己的一张书桌是幸运的,毕竟拥有这张书桌,我们需要具备很多的条件。”

单说这一张桌子,不仅需要配把椅子,还需要配上一套房子,还要有存放它的空间……

《安家》海清 郝平再“蜗居”:高学历博士生二胎,为何换新房难?

记得曾经有一位父亲说:“我们家最让我引以为傲的就是有一张大的写字台,我与儿子每天可以在上面书写、作画。”

我突然意识到成年人的优质奢侈品不是别的,而是能拥有可放一张大桌子的书房,因为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现在每天正在热播的《安家》,剧中的海清与郝平二人终于从《蜗居》到现在有了靠他们自己买下的房子。

《安家》海清 郝平再“蜗居”:高学历博士生二胎,为何换新房难?

01海清与郝平夫妻二人,追着生活节奏终能换新房

《安家》剧中海清与郝平二人饰演的医生都是高材生,丈夫是医生,她是有名的妇产科医生,还时常出场一些育儿演讲,怀孕二胎期间还坚持上班,每天披星戴月回到家中写着一些相关专业的材料。

看了很多套房子依然没有能够接受的,“钱咪咪少,要求嘎多”成了他们转身后售房员嘴中的话。

《安家》海清 郝平再“蜗居”:高学历博士生二胎,为何换新房难?

用她敞开心扉与房似锦的聊天就是:“好不容易工资涨上来能换房了,可房价比工资涨的还快,一直拖到二胎快出生。”一家人一直过着精打细算不能有任何差持的生活。

一室一厅里居住着一家五口人,爷爷奶奶和孙子睡在床上,她与爱人打地铺,晚上回家一不小心的动静还会吵醒躺在地铺上的爱人。

下班后还需要修改的材料,姿势是电脑放在腿上,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就关门窝在洗手间马桶上完成。

《安家》海清 郝平再“蜗居”:高学历博士生二胎,为何换新房难?

当随手拢下头发的时候,却碰到头上方挂着的内衣,这一刻陷入烦躁中,再拉开浴室的帘子,映入眼帘的是里面堆满了塑料盆与拖布桶,看到让人头皮发麻,她马上短信给在1小时之前自己刚刚拒绝的房屋中介人。

当即决定听听售房员嘴中的专业,是否能让自己很快买到中意的房子。

《安家》海清 郝平再“蜗居”:高学历博士生二胎,为何换新房难?

当让她们夫妇去看那个小区时,她们直接说自己买不起,要先把自己现有的房子卖掉才能买这套新房。

她在新房的阁楼透过大大窗户看着外面的天空,心情无比舒畅,当即决定要买下。

这部剧每一个点都能让人产生共鸣,剧情与现实生活贴切吻合。其实生活中有多少个家庭,不是在蜗居中披星戴月地慢慢为家奔波着添砖加瓦。

但上天是公平的,努力的人,终究都会被生活优待。

《安家》海清 郝平再“蜗居”:高学历博士生二胎,为何换新房难?

02自发式的陀螺遇事不被动,梦想也会触手可及

萍姐与老公结婚20年,老公是个工薪阶层,婚后有了孩子她便没有上班,一心在家相夫教子。

据她讲起自己说,其实一切都挺好的,老公对我也很好,孩子是个女孩也不用准备太多财产,我们也便没有多想。

孩子小的时候还好,但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发现真的有些拥挤,而且孩子还没有学习的地方,在客厅总被打扰,去卧室又不能太晚,毕竟第二天爱人还要上班,需要早些休息。

于是买房也被列入他们的计划之内,原本不上班的萍姐也开始了工作,不管每月赚多少,贴补家用肯定是够用的了。

每天过着风风火火的生活,早上爱人走的早,送孩子的人不变,依然还是她,下午放学孩子先跟着老师,待她下班再去接回。

《安家》海清 郝平再“蜗居”:高学历博士生二胎,为何换新房难?

这样自发式如陀螺般的生活,一点也没有辜负她,终于可以把现有的这套卖掉,换上他们看上的那套了,虽然价格有点高,但总归空间大出一间,这样就有了属于孩子学习和休息的地方了。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那套房子的价格在她与爱人准备要买的时间价格涨了上来,他们又东拼西凑。

终于在孩子8岁那年换上了一套带有两间卧室的房子。

我想这下总算可以稍微喘口气了,可后面孩子上小学还有紧着的一切费用,差不多每天都是生活在房贷、车贷、加上孩子一切费用的日子里。

虽然每天都在不停的努力,但依然还是赶不上发展的节奏。

其实生活就应该像木心说的那样:“生活最好的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一切的梦想和目标都在忙碌中慢慢实现,承载满满欢心。

《安家》海清 郝平再“蜗居”:高学历博士生二胎,为何换新房难?

03总结:

曾有人认为:“只有物质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物质的宇宙之间片存着一股精神力,次力量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如气,如精神,如灵魂,如理性,如主宰一切的原理。”

人们都渴望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希望能在物质满足的条件下,提高精神力量的需求,这也是很多人愿意每天如火如茶、披星戴月奔走于忙碌的主要原因。

1.海清与郝平从《蜗居》到《安家》,从恋爱到婚后二胎,终于靠自己的力量拥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

虽然垫着脚尖的生活很累,但他们的状态就是大部分人一直努力的方向,他们把一路的障碍演绎成了生活中前进的动力。

虽然过着精打细算的日子,但依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安家》海清 郝平再“蜗居”:高学历博士生二胎,为何换新房难?

2.萍姐原本生活的很安逸,对生活也很满足感,最终也被居住环境打破了这一切。

对于多数家庭来说,有了孩子就会觉得房间总是少那么一间,之前太多的凑合,此时已不再适合延续下去。

海清与郝平不仅是居住紧凑,主要两人还需要有一个看书、整理材料的书房。

萍姐因为女儿上学后不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进入每天风风火火的生活状态。

道家曾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多数还是向往着一生能够安居乐业。

后来就有了那句: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于是在一个城市两人共同开始了生根发芽的目标计划。

对于很多人来说扎根即是在选择的城市能够拥有自己的房子,但这也成了一件大部人的最大障碍,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收入一直追不上房价的节奏。

工作高端大气上档次,生活低调接地气。追求便捷高效率的他们,不方便的老房子不甘心,稍微像样的园区又买不起。

实在不行阶梯式前进,先安定下来。还没住进去,随后换房又成了下一个目标,装修费和自身误工费用不少折腾,可谁让就缺少那么一点劲儿呢。

《安家》海清 郝平再“蜗居”:高学历博士生二胎,为何换新房难?

此刻,如果说悲观是一种远见。

那么现在我觉得用在购房安家上面最合适不过,因为只有悲观才会选择最安全的生活方式,继而远虑到谋划此等大事。

无论对谁来说:痛苦都是有界限的,困难同样也是有界限的,当一切障碍被自己以坚定信念战胜,这道通往幸福的防线也会自动坍塌为你让路。

马云曾说: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所以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毫无畏惧,遵从本心。

守住始终,熬住时间。

《安家》海清 郝平再“蜗居”:高学历博士生二胎,为何换新房难?

愿世界上有共情的人都能相遇在这里,我是素三,谢谢阅读,欢迎扫码关注!!!

《安家》海清 郝平再“蜗居”:高学历博士生二胎,为何换新房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