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擺脫做項家傀儡的命運,楚懷王熊心做了哪些不甘心的掙扎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後,點燃了全國反秦的烽煙,一時之間秦朝各地的起義如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在陳勝起義後不久,項梁就在會稽聚眾幾千人起義反秦。

項梁在范增的建議下,立了楚國王室後裔熊心為楚王,號楚懷王;項梁是楚國大降項燕的兒子,項家幾代都是楚國的大將。虎門無犬子,項梁的軍事能力還是很強,他接連的打敗秦軍,在起義軍中聲名鵲起,很多人慕名前來投靠,項梁自己因為連連取勝有點飄飄然。

話說項梁立的楚懷王熊心,並不甘心做項家的傀儡;亂世烽煙四起,他也很想恢復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帝位,想學自己的老祖宗楚莊王做天下的霸主,奈何手中無權無兵,只能默默的等待著機會。

想擺脫做項家傀儡的命運,楚懷王熊心做了哪些不甘心的掙扎

楚懷王的運氣還是不錯,先是莫名其妙的坐上了楚王的寶座,雖然有名無權,但總比亂世之中在外面流浪要好的多;瞌睡了就有枕頭寄來,飄飄然的項梁因為大意被秦軍偷襲圍困戰死了。

楚懷王壓抑住內心的狂喜,表面上裝作悲慼的開始了自己蓄謀已久的計劃。

第一件事,遷都城,奪兵權。項梁戰死後,楚懷王立馬把都城從薛邑遷到彭城,之後奪取了項羽和呂臣的兵權,把兵權掌握自己的手裡。

項羽此時不過二十出頭,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使聲望來接替他叔叔的職位,來領導和指揮楚國的起義軍隊;其他的起義軍頭領以前都聽項梁的,現在項梁死了,項羽太年輕,所以楚懷王這個名義上的領袖說話份量就不一樣了。懷王這個實際把握的非常精準,他一下子就成功了。

想擺脫做項家傀儡的命運,楚懷王熊心做了哪些不甘心的掙扎

第二件事,培植心腹。楚懷王是項梁立的,但他很清楚項梁立他做楚王的目的,對項家很是排斥;其他的各路起義軍首領也是面和心不合,很難和自己一條心,所以懷王迫不及待的要給自己培植心腹。

這時候宋義走進了懷王的視野,宋義這個人有點本事,但也僅僅是有點本事;楚懷王熊心覺得宋義是個人才,就讓他做了上將軍,統領楚國全部的起義軍隊。除了宋義,懷王也沒其他合適的人選,懷王的目的就是讓他的人掌握軍隊,進而實現他天下共主的目的。

第三件事:拉攏劉邦。楚懷王奪軍權的時候,唯獨把劉邦拉下了,沒有奪劉邦的軍權。懷王的手法就是拉一個打一個,拉攏支持劉邦來對抗項羽;劉邦雖然投靠了項梁,又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投靠,而是加盟。

第四件事:懷王之約。懷王和各路諸侯約定先入關中者封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懷王之所以這麼做,各路起義軍被秦軍壓制著,聲勢有點開始下降,為了鼓勵各路諸侯,楚懷王拋出封王的誘惑。

但天下各路諸侯不傻,關中易守難攻是個難啃的骨頭,真正願意入關的只有兩個人,劉邦和項羽;在楚懷王的刻意安排下,劉邦獲得了西進關中的任務,而項羽被派去救援趙國。

相比之下,西入關中要比北上救趙輕鬆許多,此時的趙國受到了章邯軍團和長城軍團的兩面夾擊,趙地集結了秦軍的兩大主力,更難對付;而且項羽還不是主將,主將是宋義,項羽做了宋義的副手。

從這幾件事可以看出,楚懷王熊心並不是一個無能的傀儡,相反他的這幾件事可以說做的相當漂亮果斷,一下子扭轉了自己不利的局面,做回了真正有名有權的楚王。

但是楚懷王野心很大手段不錯,卻錯看了三個人:

第一個項羽。西楚霸王項羽的名聲在歷史上如雷貫耳,雖然年紀小,但終究是頭猛虎。還沒到趙國呢,項羽就幹掉了宋義,奪得了軍隊的指揮權。到了趙國,項羽率領兩萬楚軍在鉅鹿打的秦軍抱頭鼠串,驚呆了其他的起義軍小夥伴;很快項羽打敗了趙國的秦軍,其他諸侯畏懼項羽,唯他馬首是瞻。楚懷王沒辦法,又把軍隊的指揮權給了項羽,自己有做回了傀儡的位置上。

想擺脫做項家傀儡的命運,楚懷王熊心做了哪些不甘心的掙扎

第二個宋義。宋義這個人又些本事,但僅僅是有些本事。軍隊到安陽的時候,宋義不走了,他要等秦軍和趙國兩敗俱傷的時候漁翁之利;不僅如此,他讓自己的兒子做了齊國相,自己整天的大擺筵席,士兵們每天吃豆子青菜,弄得士兵將領很不服氣。項羽藉此幹掉了宋義,軍隊沒人說不字。楚懷王實在是沒人用了,就培養了難堪大任的宋義,把好不容易奪來軍權又交回去了。

第三個劉邦。楚懷王熊心以為劉邦是個厚道的長者,沒有奪他的軍權,還把先入關中的機會給了劉邦,可他沒看出來劉邦是條潛龍。劉邦進入關中後,壓根就把楚懷王忘的一乾二淨,後來劉邦替自己楚王完成了統一天下的願望。

轉來轉去,懷王還是沒擺脫傀儡的命運,項羽從關中劫掠了大量的財富回到楚地,自己想做王,就分封了各路諸侯王,把楚懷王尊為義帝;後來暗中把礙眼的楚懷王熊心給做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