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和福安康的權力大小分析!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清朝乾隆年間的官員、商人。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為官清廉,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


和珅和福安康的權力大小分析!

福康安(1754年—1796年),字瑤林,號敬齋,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乾隆年間名將、大臣。福康安歷任雲貴、四川、閩浙、兩廣總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先後平定甘肅回民田五起事、臺灣林爽文起事、廓爾喀入侵、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銳公。
和珅和福安康的權力大小分析!​嘉慶元年(1796年)二月,賜福康安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諡號文襄,配享太廟,入祀昭忠祠與賢良祠。因為他是清朝入關後異姓封王第一人,而和珅沒有封王。兩人也算乾隆手下的文臣武將,帝國雙壁,和珅算文官的頭,福康安就是武官的頭,福康安主外,和珅主內。富察家從福康安他爹那輩就開始興盛,富察黨有阿桂海蘭察紀曉嵐劉墉若干人等,和珅出身不比福康安,後期建立的和黨跟富察黨比,還是有差距的。

喜歡的朋友記得點關注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