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无人货架倒了,“风口上的猪”为何飞不起来了?

无人货架曾一度让小妹不出办公室的门就能满足日常需求(当然,花钱也变多了)小妹不断的感叹其方便性,赞扬现在互联网经济的优越性。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猩便利深陷倒闭疑云,货架也被逐渐拆除。上面的零食,水果,饮料都不复存在。没过多久,又一家叫做每日优鲜的无人货架进驻小妹公司,和猩便利不同的是产品主要以饮料为主,并一直运营至今。

又一家无人货架倒了,“风口上的猪”为何飞不起来了?

无人货架,是新零售大操场上的一条跑道,技术含量并不高,本质上是通过重新整合资源、再造交易流程,以提高交易效率的销售模式。基于此,那么谁的资源整合力最强,谁的流程更优化,谁的管理更精细,是留在赛道上的前提之一。这两天,曾经的无人货架当家小花旦果小美被曝出融资困境,将面临撤柜裁员的压力,有可能转型,也可能倒闭。作为无人货架头号玩家之一,果小美在不到1年的时间,业务覆盖59个城市,铺设货架终端近10万台。它是仅用半年时间就迅速融到C轮的风口公司。但也只有半年,无人货架收到的怀疑开始多于信任,和同行猩便利、便利蜂、便利购经历的剧情几乎一样,果小美被曝出融资困境。

又一家无人货架倒了,“风口上的猪”为何飞不起来了?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无人货架企业最终都落得如此境地?一名从事无人零售的知情人士透露,很多无人货最初预想的商品丢失、盗损率可以控制在5%-10%,但实际运作中远远超过预期,盗损率高达30%-50%。小妹相信这一点大家也能想象的到,提供便捷的同时,不是所有人都会自己自律。在几家无人货架企业抢占市场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宣传竞争对手倒闭、偷光竞争对手货架上的商品、用过期商品替换、向客户承诺撤掉竞争对手货架提供酬谢这些情况。恶性竞争的出现,加速了行业的没落。还有就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有果小美的员工表示:"很多大区经理以前都是美团的,现在就是在克隆。每天培养新人要像打了鸡血一样。"没有找到自身的痛点,改善管理模式,一味地选择克隆,只会治标不治本。有投资人猜测,果小美还是没有闯过无人货架的各个关卡,这其中无论是盈利、消费人群、还是流量转化,供应链,无人货架都不占有优势。因此,没有投资人愿意去冒险。根据Talking Data发布的《2017年无人货架行业白皮书》显示,无人货架行业的竞争已经由点位数量之争转变成点位质量之争,以往盲目追求点位数量,忽视点位质量和运营效率的做法将被市场淘汰,企业则需要通过精细管理提升运营质量并逐步实现盈利。

又一家无人货架倒了,“风口上的猪”为何飞不起来了?

一系列的风波使得无人货架领域集体被唱衰,对于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业界人士表示这与行业发展速度太快有关。"无人货架的消费需求并不是刚需,而是依靠长期培养和不断积累,只有符合零售业发展的规律才可行,不能单纯依靠资本追求扩张。"回到无人货架和新零售的本质,就是要提高交易效率,而交易效率对于无人货架来说,点位与运营是极其核心的能力,没有这两个支撑,就算是有100万个点位的伟大目标,也只不过是一只虚弱的气球,资本的针头一扎就破。所以,一场血腥的资本之战,留给无人货架创业者的其实是一场优质点位布局和优秀运营的淘汰赛。

又一家无人货架倒了,“风口上的猪”为何飞不起来了?

转瞬即逝的风口故事,我们已经听过太多。但果小美的故事仍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一个概念从兴起到衰落,周期越来越短,生命力越来越虚弱。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接近尾声,人们的想象力也越来越匮乏。

小妹通过这些事例对"风口上的猪"有更深一次的理解,"会飞的猪"一直以来的本意就是"顺势而为"。 雷军说过,他曾不止一次的澄清自己的"飞猪"理论,真正的意思是:

任何人在任何领域成功,都需要一万小时苦练,如果没有基本功,空谈飞猪才是机会主义者。

又一家无人货架倒了,“风口上的猪”为何飞不起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