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宣宗对宰相马植的态度看历史上他与大宦官马元贽的关系

前言


以唐宣宗为背景的TVB电视剧《宫心计》中,最大的反派当推宦官大将军马元贽。他仗着自己善于站队,掌握兵权,谋杀唐武宗,拥立被公认为痴呆的皇叔光王为皇帝即宣宗,把持朝政,排挤贤相李德裕,杀害被贬入冷宫的郭太皇太后,并贪赃枉法;在与实际上聪明的宣宗矛盾激化后,他又拉拢反派丽妃,图谋另寻婴儿诈称皇子,等弑杀宣宗,就立婴儿为新君。

当然,正义必胜,结局是宣宗与武宗长子杞王李峻联手杀回长安,马元贽意欲出逃时否认丽妃是自己队友,于是被愤怒的丽妃一剑刺死。


从唐宣宗对宰相马植的态度看历史上他与大宦官马元贽的关系


这些剧情其实大部分都是根据剧情需要进行的创作,如马元贽弑武宗,其实是宦官刘克明弑敬宗的张冠李戴式的移花接木;唐宣宗登基前虽然装傻,但并没有耽误造人大业,早已有子,如马元贽想立幼主,并不需要再等其他皇子降生;唐宣宗年间,后宫并没有丽妃这个位号;唐宣宗的母后郑太后在宣宗死后仍然在世,不可能在宣宗生前已遭杀害;丽妃一介女流,不可能提得起剑还用剑杀人等。


事实上,历史上的马元贽本来就没有那么多戏。


下面小编要讲一位和马元贽亲近的宰相的故事。他能和马元贽亲近,是因为他们都姓马;而这位马宰相后来的突然落马,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治理地方


马宰相名植,是凤州刺史马勋的儿子。


马植入仕不靠拼爹,靠本事。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马植进士及第,又通过制策科考试,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考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高中第四等,被任为寿州团练副使,又补为秘书省校书郎,三迁为饶州刺史。


马植不仅会写文章,还擅长吏术。他在饶州城东北四里、北六里分别筑造马塘和土湖,初步显示出了治理地方的才干。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马植迁安南都护、御史中丞、安南招讨使,其辖区在现在的越南,有瘴气,唐太宗年间的卢祖尚就因此反悔,不肯赴任,结果掉了脑袋;一些地方是交给当地部落羁縻治理的,和这些部落搞好关系显然也是都护的职责所在。


从唐宣宗对宰相马植的态度看历史上他与大宦官马元贽的关系


但是马植治理地方有一套。他在开成三年(838年)的一篇奏章如是总结了自己治理当地的心得:


当管羁縻州首领,或居巢穴自固,或为南蛮所诱,不可招谕,事有可虞。臣自到镇,约之以信诚,晓之以逆顺。今诸首领,总发忠言,愿纳赋税。其武陆县请升为州,以首领为刺史。


短短两年间,在他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下,部落们都愿意听话,献忠言,纳赋税了。而且马植还想树一个典型让部落们学习,那就是武陆县,所以他在奏章中请求朝廷把武陆县升级为武陆州,让部落首领当州刺史。


文宗准奏。


榜样的力量很明显,不久羁縻州刺史麻光耀等部落首领就都派儿子、弟弟来给马植当人质了,还送上文牒和衣物。


开成四年(839年),马植又上奏:武陆州有个产珍珠的池子原本废弃已久,最近竟然又开始重新产出珍珠了。


从唐宣宗对宰相马植的态度看历史上他与大宦官马元贽的关系


古人迷信,所以这被视为祥瑞,是老天爷在嘉奖马植这位政绩出众的地方父母官。朝廷当然也要有所表示,加马植为检校左散骑常侍、中散大夫。


开成五年(840年),马植改任黔中观察使,去现在的贵州省当长官。


借题发挥


唐武宗年间,马植入朝,先拜为光禄卿,再迁为大理卿。


和做京官相比,在边远地区做地方官简直是被流放了。但是,马植并不开心。光禄卿是管饮食的,大理卿是管刑狱的,都如同冷衙门。


马植很快明白了其中缘故——虽然他因为政绩出色有了声望,可宰相李德裕对他却一点都不感冒。唐武宗对李德裕十分信任,只要李德裕在朝,马植就难有出头之日。


但是,武宗驾崩了,换了宣宗。


宣宗对武宗本就怀恨,对李德裕自然也没有好感,刚登基的时候更觉得李德裕气场强得逼人,于是迅速把李德裕换成了白敏中。


从唐宣宗对宰相马植的态度看历史上他与大宦官马元贽的关系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德裕的失势就是马植的机会。


大中元年(847年),发生了旱灾。古人迷信,觉得这是老天爷觉得刑罚太重才降灾的。于是宣宗命宰相卢商和御史中丞封敖复查长安监狱中犯人们的案子,看看是不是可以轻判一些人;卢商和封敖也请求减免多人的死刑。


但担任大理卿也就是刑狱一把手的马植却上表反对:如此宽容只会让贪污犯、杀人犯有恃无恐,对受害人并不公平,只怕适得其反;只有诛杀恶人才能让老天爷满意。


宣宗虽然人送外号“小太宗”,但登基后对武宗的政策不问好坏,一律反其道而行之;他治国时也因过分自信而刚愎自用,也就偏爱听话的大臣,哪怕平庸也无所谓,如果是李德裕不喜欢的人,那就更好了。


从唐宣宗对宰相马植的态度看历史上他与大宦官马元贽的关系


白敏中注意到,马植不就是李德裕不喜欢的人吗?所以他力挺马植。于是,卢商的宰相不用做了,而马植则被加金紫光禄大夫,任为刑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同年,李德裕的对头们白敏中、令狐绹、崔铉开始翻李德裕的旧账,说会昌四年(844年)李德裕为了公报私仇指使淮南节度使李绅杀了江都县尉吴湘;他们还找了吴湘的哥哥吴汝纳为苦主,为吴湘出头。


报复李德裕的机会这不是来了么?于是马植赶紧上车,和新任大理卿卢言、御史中丞魏扶一起弹劾李绅滥杀无辜,李德裕推波助澜,还贬斥了当时奉命调查的监察御史崔元藻。


而这位当时的当事人崔元藻这时候也及时表态,说吴湘罪不至死。


然而事实上,崔元藻早就收了白敏中、令狐绹、崔铉的好处了,即使没收好处,一边是打压过自己的李德裕,一边是一群针对李德裕的人,上头也是位厌恶李德裕的皇帝,这种情形怎么站队最划算也不需要人教了。


其实吴湘最初被弹劾的罪名一共两件,一件是贪赃,一件是强娶民女。两罪相较,当然也是贪赃罪更重更够得上死刑。当初崔元藻调查时,也承认吴湘贪赃属实,只说被其强娶的并非民女而是士族女。


虽然李德裕绝非白莲花,也陷害过人,吴湘却是罪有应得,死得不冤。


但是,现在是一位厌恶李德裕的皇帝在一群厌恶李德裕的官员所带的节奏下对此案进行复查,所以结果可想而知,所有人都故意对吴湘强娶民女的事追根究底而存心忽略了吴湘贪赃这回事,得出结论吴湘罪不至死,那就说明李德裕和李绅有罪,贬李德裕为崖州司户参军事,这位曾经的权相只能去海南岛上班了。


《宫心计》将这段情节处理为马元贽要害李德裕,宣宗为保忠臣抢在马元贽下黑手以前将李德裕贬到崖州,显然都是加戏,并不符合宣宗的本心。


人生巅峰


此消彼长,马植得迁户部侍郎,大中二年(848年)正月,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为实质宰相,进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当时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长期空缺,所以马植事实上已经是中书省的一把手。又被任为集贤殿大学士,赐紫金鱼袋。诗人李商隐还代表湖南观察使李回写了篇《为湖南座主陇西公贺马相公登庸启》对马植拜相表示祝贺。


在科举高中近三十年后,马植终于达到了人生巅峰。


提拔人才是宰相的职责所在,马植就发现和提拔了西川记室杨收。


据《东观奏记》,马植和杨收的顶头上司西川节度使杜悰之间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当初马植从黔中离任入朝,杜悰门下就有个李术士提醒杜悰:您以后会有灾祸,唯有马植能救。于是杜悰在京城为马植打点好了一切,马植也记下了杜悰的人情。等杜悰的靠山也是岳母郭太皇太后驾崩(相信大家也已经明白了和马元贽是没有关系的),果然有人弹劾杜悰,已经拜相的马植正好在宣宗面前帮杜悰化解了危机。


但是,杜悰外放西川在大中二年,当时马植早已入朝多时了,哪来这样穿越时空的交错?


在马植的提拔下,杨收先后被任为渭南尉、集贤殿校理(校对官)。有一次,他没有给侍御史冯缄让路,冯缄就将他的仆人拉到办公室打了一顿。马植就为杨收出头,说打杨收仆人就是打我马植的仆人,请求罢黜冯缄。而令狐绹又为冯缄出头,于是宣宗将冯缄、杨收一并赦免,并从此下令三馆学士不需要避让行台大臣。


后来马植又要以杨收为监察御史,但杨收说自己的哥哥杨假仕途不顺,自己不愿意超车太厉害,还是回西川效力老东家杜悰的好。马植于是成人之美,改用杨收的弟弟杨严。


后来杨收既和杨严同时分别担任两川判官,又和杨假一同入朝担任监察御史,得偿所愿了。马植对这个年轻人没有白赞赏,他将来的位置会和马植一样高。


骤然落马


但马植的先见之明毕竟只有一部分,要他预见杨收的结局实在要求太高了,因为他连自己的结局也没有预见到——仅仅两年后,他就从云端跌落了。


而事情的起因,仅仅是他在上朝时佩戴了一条通天犀带。


犀带,是饰有犀角的腰带,马植已经贵为宰相,用这种装饰也不存在僭越的问题,但问题是,唐宣宗发现它很眼熟,仔细一看明白了,这不就是朕赐给马元贽的那条吗?怎么你戴上了?


马宰相哪见识过天子之怒,吓得全都招了。


宣宗刚愎自用也有正面效果,那就是保证了办事效率,第二天马宰相就宣告下课,保留一个检校礼部尚书的荣衔,外放为天平军节度使。


等马植出京了,宣宗又找马植的亲吏董侔聊天,董侔当然更兜不住事了,越发坐实了马植和马元贽关系匪浅。


很好,节度使也不用做了,去做常州刺史吧。


大中五年(851年),随着白敏中罢相,马植又被罢官,给了个太子宾客的闲职去东都洛阳赋闲了。


大中九年(855年),宣宗才又起用马植为许州刺史、检校刑部尚书、忠武军节度观察等使。大中十一年(857年),再迁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观察等使。就在这一年,马植去世了。


虽然史书没有记载唐宣宗如何处置马元贽,但马植落得如此下场,这位才从宣宗那里得到代表皇帝宠信的犀带的大宦官至少也该落个失宠,或者就算面上不削减待遇,以后还有哪个官员敢和马元贽打招呼?


从唐宣宗对宰相马植的态度看历史上他与大宦官马元贽的关系


唐宣宗此举虽然有利于制止文官攀附宦官,却又造成了文官和宦官严重对立的另一种极端,这仍然是其无差别开武宗倒车以外的另一大失策。


更讽刺的是,他身后的继承人还得靠宦官拥立,而且还不是他中意的那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