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农民一家收养日本伤兵47年,饱受冷眼,日本如何回报这家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军队开始陆续撤出中国。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伤老病残的士兵,被抛弃了。当时河南南召县,一个叫孙邦俊的农民就遇到了一个日本兵。

有一天,孙邦俊出门,在路边角落里发现了一个瑟缩着身子、穿着日本军装的男子。这人埋了八汰,嘴角流涎,双眼发直,精神不太正常,应该是战争伤到了头部,让他“脑残”了,变成傻子了。他见了孙邦俊,比比划划,好像是要吃的。

善良农民一家收养日本伤兵47年,饱受冷眼,日本如何回报这家人

虽然对日本人痛恨不已,但善良的孙邦俊还是回家找了两个窝窝头,给了这名日本兵,帮他填饱肚子。要知道,在当时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两个窝窝头对一个农民来说已经是非常珍贵的粮食了。

这个日本士兵吃完了之后,不停地对孙邦俊鞠躬道谢,比划着要跟他一起回去。孙邦俊没有同意,转身就离开了,可那个日本兵却紧紧跟在他的身后。

快到家的时候,孙邦俊才发现身后的“小尾巴”。起初,他坚定拒绝日本兵,但耐不住这个日本兵苦苦哀求,孙邦俊觉得他挺可怜的,心一软,就同意让他住下来。

善良农民一家收养日本伤兵47年,饱受冷眼,日本如何回报这家人

孙邦俊这个决定,不仅村里的人感到不解,连家里人也反对。村民们认为孙邦俊收留日本兵,是一个卖国贼;家里人认为,咱家这名穷,养活自己一家人都费劲,现在又多个吃饭的,而且吃得还多,这怎么能行?

但孙邦俊不顾家人反对和村民的冷眼,还是让这个日本兵留在了家中。孙邦俊家里因为这个日本兵吃了很多苦,被村里人排挤,他儿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师专,也被取消了录取资格。

但中国人还是善良,时间久了,村民们也渐渐习惯了这个日本士兵,还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小门野郎”,“野郎”的意思可能就是不知道他是从哪来的。后来,小门野郎患了偏瘫,多亏了孙家人的悉心照料才恢复。

孙邦俊临终前,还特意嘱咐儿子要好好照顾这个日本人,有条件的话,帮他找一找亲人。

善良农民一家收养日本伤兵47年,饱受冷眼,日本如何回报这家人

后来,中日正式建交,有日本使团来到了中国。孙邦俊的儿子就写了信,说明了小门野郎的情况,希望日本使团能帮助这个日本兵找到家人。这样的信,他写了上百封。

1992年,一个日本团队来到了河南。让人惊喜的是,使团里有一个小门野郎曾经的战友,一眼认出他来,原来小门野郎真名叫“石田东四郎”。日本师团开始安排小门野郎回国。这一年,他已经80岁,被中国人收养了47年。

石田东四郎回到日本后,他的家人感念孙家人的恩惠,募集了五百万日元,想送给孙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面对这样的一笔巨款,孙家人没有接受,而是将它捐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们的善良无私再次感动了石田东四郎的家人,为此,他们专门创立了一个基金会,支持当地的建设,还在南召建立了“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心不分国界,好人终有好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