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記》中隱藏的“樊勝美”,我們在為誰而活?

我在讀書時期看卡夫卡的《變形記》,看到的是一個人變成了一隻甲蟲,像看童話故事一樣有趣;現在看《變形記》,看到的是變成了甲蟲的人還是一個人,像看悲劇一樣悲哀。

《變形記》中隱藏的“樊勝美”,我們在為誰而活?

《變形記》封面,電子書截屏

書中的主角是格里高爾,他其實早已厭倦變成甲蟲前的生活。

5年裡,他每天早上5:00起床趕去上班,從不睡懶覺,沒有請過病假,經常出差。

他很想辭職,但是他不敢。

自從父親的公司破產,他由一個普通的小辦事員變成一個繁忙的推銷員,努力賺錢償還父親欠下的債務,讓家人住舒適的房子,請傭人照顧他們,還攢錢給妹妹進音樂學院學習拉小提琴。

雖然他很累,卻也自豪,努力證明自己在家庭裡的價值。

這樣的生活他至少還要再過個五六年,才能把父親欠下的債還清。一切在某個早晨戛然而止。

那個早晨,他躺在床上努力了好幾次,還是無法掙扎起來。他知道自己病了,病得不輕。此刻他內心的掙扎,像極了我們因為平日勞累的工作,偶爾想要在早晨賴賴床:

  • 多睡一會兒身體才會更好一些!
  • 可是我不能遲到,否則會引起領導的不滿。
  • 更不能因為生病請假,否則在公司的地位會受到威脅。
  • 家庭需要各種各樣的支出,稍微有一點閃失,就有可能支撐不起了。

格里高爾至始至終想到的,都是要保住工作,維持家人舒適的生活。當秘書主任來了解他為何還不去上班的時候,他露在門外的那一截腦袋,嚇跑了主任,也讓原先維持的家庭現狀出現了改變。

《變形記》中隱藏的“樊勝美”,我們在為誰而活?

網絡圖片

格里高爾是家庭中的主要經濟支柱,當支柱無法支撐家庭時,家中的其他成員會做些什麼呢?

他們首先是花了一點時間去消化、接受格里高爾變成了一隻甲蟲的事實。然後父親開始向妹妹和母親解釋家庭的現狀和遠景。父親攢下一些私己錢:一筆小小的投資,還有平時格里高爾給的零用錢存款,可以幫助他們一家三口維持一段時間,但他們都得出去找份工作補貼家用。

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其實並沒有困擾他們太久,他們很快找到了維持生計的工作。反而格里高爾這隻大甲蟲,很快成為了家人厭惡的累贅。通過家人對格里高爾的前後態度的變化,我們可以剖析他們家庭之間的互動關係。

甲蟲是作者卡夫卡創作《變形記》的一個意象。他在其他作品《鄉村婚事籌備》中也提到過甲蟲:

“一隻碩大的甲蟲的形態,沒錯的。於是我做出正在冬眠的樣子,把我的細腿貼在我鼓起的肚子上。接著,我低聲說了幾句,這是對我悲哀的軀體發出的指示,它彎著腰,緊挨著我。我很快把一切安排完畢——它鞠了一躬,匆匆離去,在我安靜休息期間,它會出色完成任務。”

也許由於作者卡夫卡本身惡劣的父子關係,他在面臨壓力時,會選擇想象自己變成一隻甲蟲,用以逃避現實。

《變形記》中的父子關係,不管在變形前還是變形後,都透著深深的冷漠感。

變形後,格里高爾回憶道:每次動身出差,父親總會疲憊不堪的躺在床上;而每次歸家,父親也只是靠在椅子裡,舉舉手以示歡迎。

即使格里高爾在家庭中努力付出,似乎也並沒有得到父親的關懷與肯定。在變形成一個甲蟲之後,父親像驅趕牲畜一樣驅趕他——實際上,甲蟲比牲畜更加遠離人這個物種。

  1. 第一次驅趕:“他父親握緊拳頭,一副惡狠狠的樣子,彷彿要把格里高爾打回房間裡去,”“右手操起手杖,左手從桌子上抓起一張大報紙,一面頓腳,一面揮動手杖和報紙,要把格里高爾趕回到房間裡去”
  2. 第二次驅趕:“他被父親追趕,跌跌撞撞向前衝”“突然有一樣扔的不太有力的東西飛了過來,落在他後面”“ 可是緊跟著馬上飛來了另一隻,正好打中了他的背並且還陷了進去;格里高爾掙扎著往前爬”

格里高爾努力付出也沒有換來一絲溫情,當然在變形後,也沒有得到一絲關愛。有格里高爾在支撐家庭時,父親任由他耗盡精力,在格里高爾倒下後,父親反而迅速支撐起了整個家庭:快速地整理現狀,找到工作後,也很珍惜——回到家也不願意把工作服脫下。

《變形記》中隱藏的“樊勝美”,我們在為誰而活?

變形前關係圖解

相對父親的冷漠,妹妹曾是格里高爾內心最溫暖的存在。

妹妹在哥哥的愛護下,是柔弱的,當格里高爾在床上起不來的時候,聽到她在隔壁房間輕輕的哭泣聲。

當格里高爾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照顧她之後,她的變化則是成長中的另一種“變形”。

首先,妹妹對哥哥格里高爾的感情是一直在變化的。起初,她貼心地為哥哥準備他以往愛喝的牛奶,發現成了甲蟲的哥哥不喜歡牛奶,立刻用報紙準備不同的食物,給哥哥選擇。此刻妹妹的情感以關心為主,還能控制內心的恐懼感。

沒過多久,恐懼感逐漸佔上風,關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也許妹妹開始感覺“甲蟲”成為了累贅,慢慢地她開始認同自己的恐懼情緒:甲蟲並不是哥哥。當甲蟲脫離了哥哥的身份,甲蟲就成了一個令人厭惡的臭蟲,恨不能立刻擺脫。

除了感情,妹妹的成長讓她從被保護的角色,逐漸下沉,漸漸取代了哥哥原有的位置——成為了家庭的主要支柱,這是一個人成長後的成就,妹妹也從中感受到了優越。

妹妹的這種優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她承擔起了照顧哥哥的重擔,甚至於後來開始厭惡哥哥了,也不願讓別人去替代自己的照顧工作。第二,她能夠賺錢養家了,爸爸媽媽對她的態度和看法也有所轉變。

《變形記》中隱藏的“樊勝美”,我們在為誰而活?

變形後關係圖解

在一個家庭裡面,關係的互動對人的影響是雙向的。正是因為格里高爾突然缺席了重要的家庭位置,才讓妹妹有了快速成長的機會,父母的期待重點也有所轉移。

“他常常聽到他們對妹妹的行為表示感激,而以前他們是常常罵她,說她是個不中用的女兒”。

事實上,妹妹與格里高爾一樣,在重複著相同的悲劇。

格里高爾的妹妹17歲,一直過著快樂的生活。書裡沒有寫到格里高爾的年紀,但他已經工作了至少5年,尚未結婚,大約正處在二十幾歲的年紀。

發展心理學把20~40歲歸為成年的早期,成年早期的發展任務包括心理上獨立於父母、對自己的身體負責、與父母建立成人的關係、承擔一定社會角色等等。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把人的一生比作太陽一天運行在水平線上所畫出的弧形,從青春期進入成人早期是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變形記》中隱藏的“樊勝美”,我們在為誰而活?

榮格把人的一生劃分為四段

作者卡夫卡出生於1883年,《變形記》完成於1912年,不管是作者寫書時,還是書中主角,都正好處在成年的早期。

成年早期,正當20歲的年紀,我們自己通常在做著什麼呢?

  • 尋找一位合適的伴侶,談戀愛,憧憬未來婚姻生活。
  • 選擇一份自己喜歡的職業,這份職業有可能會成為一生的工作。

對大多數人而言,成年早期做出的選擇會影響人的一生。但精神病學家喬治.維蘭特的研究發現,研究對象20出頭的時候,往往受到父母權威的影響,直到30出頭,逐漸獨立自主。

很明顯,格里高爾正是因為家庭的影響與需求,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職業,他過得並不開心。而他的妹妹,成長起來之後,卻極有可能將進入另一個痛苦的境地:被父母安排一個並不適合自己的婚姻。在書本的最後,看到女兒已經成長為一個身材豐滿的美少女,

“他們變得沉默起來,而且不自覺地交換了個互相會意的眼光,他們心裡下定主意,快該給她找個好女婿了。彷彿要證實他們新的夢想和美好的打算似的”。

格里高爾兄妹兩的遭遇,讓我想到了電視劇《歡樂頌》。蔣欣飾演的角色“樊勝美”,出生貧寒,工作後,賺的錢全填進家裡的無底洞。她苦苦支撐,後來才領悟到,只有自強自立,才能改變人生軌跡。

《變形記》中隱藏的“樊勝美”,我們在為誰而活?

蔣欣飾演“樊勝美”

如果我們不幸,正好遭遇了“樊勝美”一樣的困境,我們該如何改變家庭給自己設計好的人生軌跡?

在動物的世界裡,很多動物在成年後,都會離開父母,獨立生存。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生存是最重要的。

但人類不一樣,我們即使成長了,親情仍然會陪伴我們的一生。但我們仍然應該為自己而活:

  • 成年早期的發展任務第一點,就是要在心理上獨立於父母。自己有關於婚姻、職業的選擇,都要順從於自己的內心。《變形記》裡,格里高爾的家庭,並沒有因為失去格里高爾,就無法生存下去。如果我們在思想的束縛下,認為自己的決定必須以家庭為基礎,以父母的要求為權威,就是自我還未能從心理上獨立於父母。
  • 而成年早期的第二任務,則是對自己的身體負責。格里高爾沒能夠對自己的身體負責,過度消耗健康,最終倒下。對自己身體的負責,也是對自我的一種關愛,學會愛自己,也是這一人生階段要做到的。
  • 避免像《變形記》的格里高爾一樣,總是習慣於用想象逃避現實。適當的想象,也許會幫助我們適當減壓,但過度的幻想,則會麻痺我們努力前進的腳步。格里高爾變成甲蟲之後,躺在床上,不受控制的軟弱小腿,正是他面對對現實無奈的象徵。
  • 不要過於誇大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與地位,當你選擇大包大攬的時候,你可能正在剝奪其他家庭成員承擔的機會。格里高爾的付出,讓妹妹在比較之下,成為了父母眼中“無用”的人;樊勝美的付出,讓自己的哥哥成為了一個好吃懶做的人。
  • 不要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價值,而忘記自己。家人的肯定當然是重要的,但不應該成為你努力的唯一理由。

不算完美的家庭環境,也許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曲折與逆境,而這也恰恰是我們得以不斷成長的動力源。我們應當仍然心懷感恩,帶著危機感與使命感,衝破命運給我們設置的藩籬。

卡夫卡的《變形記》,讀書時期就在我的腦海生了根。我一直不懂,主角為何會變成一隻甲蟲。直到而立之年,我才在閱讀中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每一個人生轉折點,都像我們的內心生了一場病,病好了,就有了更多的免疫力,更好地應對下一段人生。

《變形記》中隱藏的“樊勝美”,我們在為誰而活?

成年早期的發展任務包括心理上獨立於父母、對自己的身體負責、與父母建立成人的關係、承擔一定社會角色等等

參考閱讀:

《試析餘華與卡夫卡創作中的父子關係——以《變形記》和《在細雨中呼喊》為例》

《無奈的親情——卡夫卡小說《變形記》中“妹妹的形象分析” 》

《碎裂的家庭影像——解讀《變形記》中的兄妹關係》

《誰在“變形”?“變形”意味著什麼?》

《榮格的人格發展心理學及其對繼續教育的啟示》

《發展心理學——人的畢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