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從不合時宜的大明廢后汪氏,為啥能夠躲過殉葬得以善終?

做事從不合時宜的大明廢后汪氏,為啥偏偏能夠躲過殉葬得以善終?

今天小編要說的主人公是明朝景泰帝朱祁鈺的原配皇后汪氏。

之前有讀者會感覺很奇怪,覺得明英宗廢除明朝實行大約百年左右的宮妃殉葬制度,並不是那麼名副其實。

奪門之變後不到一個月,景泰帝朱祁鈺病死,他的後宮嬪妃除了汪氏都殉葬而死,下令這些妃嬪依例殉葬的人就是明英宗。


做事從不合時宜的大明廢后汪氏,為啥能夠躲過殉葬得以善終?


所以,要是嚴格衡量下來,朱祁鎮廢除殉葬制度的初心就沒有史家所說的那麼高大上,朱祁鎮是一個好人,但並不見得從來都是一個老好人。

汪廢后的人生結局就很能說明這一點。

汪廢后這個人脾氣不是一般地剛,剛到她為人做事從來都“不合時宜”,從不放下自己的原則和想法去屈就別人,哪怕這個人是皇帝。

汪廢后是朱祁鈺在當王爺的時候迎娶的王妃,二人的婚禮還是朱祁鎮以長兄的名義主持操辦的。

土木堡之變後,倒黴的朱祁鎮被瓦剌也先抓到,成為階下囚。大明王朝一片混亂。危機之中,以于謙為首的大臣請求孫太后冊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

在攻打也先之前,朱祁鎮對後方的安排是這樣的:不到兩歲的長子朱見深為太子,二十來歲的弟弟朱祁鈺為監國。

冊立太子是穩固國本,命令朱祁鈺監國,是保障國家日常運行。

這個安排還真就用上了。朱祁鎮被俘後,大臣們更加相信“國賴長君”,要求把朱祁鈺從監國升職為皇帝,這樣才能在穩定局勢前,先穩定人心。

朱祁鈺不負眾望,在於謙這些忠心老臣的幫助下,打贏了北京保衛戰。


做事從不合時宜的大明廢后汪氏,為啥能夠躲過殉葬得以善終?


明朝能夠渡過這次危機,延續195年的國脈,朱祁鈺功勞不小。

當然,功勞最大的人當仁不讓,必須是于謙。

朱祁鈺成為皇帝后,汪氏成為皇后。

朱祁鈺嘗過權柄的滋味,也擔心自己還政後下場悽慘,決心把皇位牢牢抓在手中。

作為鞏固權力的第一步,首先就是改立太子。

朱祁鈺登基時,和孫太后以及群臣有約定,作為非常時期的權力安排,太子必須是朱祁鎮的親生兒子朱見深。

現在,朱祁鈺看這個侄子非常不順眼,就要廢掉侄兒的太子位,改立親生兒子朱見濟。

內宮中反對聲最強烈的人就是汪廢后。

汪廢后認為朱祁鈺的皇位來得特殊。如果背棄之前的約定,是忘恩負義,不講誠信。

汪廢后的反對讓朱祁鈺心生反感,別人罵他私心重也就算了,自己的老婆也來摻一腳。

朱祁鈺心裡認為,估計是因為兒子不是你親生的,你才如此妒忌吧!

汪廢后只有兩個女兒,朱見濟是另外一位妃子杭氏生的。

這位杭皇后是《明妃女醫傳》中劉詩詩飾演的譚允賢原型之一


做事從不合時宜的大明廢后汪氏,為啥能夠躲過殉葬得以善終?


汪廢后不僅反對得厲害,還反對得光明正大。

這下好了,朱祁鈺一生氣,汪廢后成為明朝的第二任廢后。

這是汪廢后第一次做事“不合時宜”。也許她有自己的私心,不想丈夫和別的女人的孩子坐上皇位。也許她是真的正直善良,她並沒有如丈夫那樣貪圖寶座,她總覺得自己的位置是王妃。

我相信她是真的善良。因此這次舉動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回報,讓人在血腥的歷史行間相信那句樸素正義的話——“好人有好報”。

奪門之變後,朱祁鎮走出囚禁自己七年的南宮,重新奪得大權。

朱祁鎮恨透了弟弟對自己的無情。囚禁之恨令他瘋狂地清算和朱祁鈺相關的一切,剝奪帝號,賜予惡諡,降低死後葬禮規制,打壓和冤殺朱祁鈺的大臣,這其中就包括于謙。

朱祁鎮一貫憎恨殉葬制度。宗室親王死後,他都下令這些親王的妻妾不得殉葬。但到了朱祁鈺這裡,他就有些“雙標”了。他下令朱祁鈺全部的女人都殉葬。


做事從不合時宜的大明廢后汪氏,為啥能夠躲過殉葬得以善終?


他要和朱祁鈺相關的東西都從世界上消失,哪怕採用違背自己良心的手段!後人大概可以理解這位當過俘虜和囚徒的帝王的心理吧!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原諒呢!

對於汪廢后,一開始也在殉葬名單之列。但是大臣和明英宗的妃嬪都在為她求情。

大臣李賢說汪氏已經被廢多年,她的兩個女兒都還年幼。稚子無辜,何必讓她們失去母親呢?

錢皇后和明英宗的周貴妃一向不和,這次難得意見一致。她們都為汪廢后求情,說她當年揹著朱祁鈺給了她們不少照顧,還支持朱見深繼續當太子,非常難得。


做事從不合時宜的大明廢后汪氏,為啥能夠躲過殉葬得以善終?


朝內朝外意見一致,明英宗也理解了這位昔日弟妹的處境和抉擇。他大手一揮,表示放過,汪廢后成為朱祁鈺諸多女人中唯一一個躲過殉葬的人。

朱祁鈺的姬妾們是明朝最後一批殉葬的妃子。

汪廢后也因為昔日的善良正義舉動為自己換來了一條生路。

在錢皇后和周貴妃的關照下,汪廢后帶著兩個女兒、私產和自己的僕人侍女搬回了朱祁鈺登基之前的郕王府。

汪氏帶出宮的財物可不少,有不少精品。

其中有一個玉玲瓏,明英宗也很喜歡。他有一天想起來後,就派人去向汪氏索要。

一般人碰到皇帝索要財物,肯定是立馬奉上,害怕得罪天子。汪廢后很不以為然,說:“我家王爺好歹也當了七年皇帝,我還不能享受一個玉玲瓏嗎?”

她命人把玉玲瓏丟到井裡,也不給皇帝。這件事情惹得明英宗大怒,直接下令沒收了汪氏帶出宮的財物。

汪氏也不當一回事。


做事從不合時宜的大明廢后汪氏,為啥能夠躲過殉葬得以善終?


她活得挺滋潤的。她和周貴妃的關係很好,時不時入宮說說話,串個門,日子過得很平靜。

在周貴妃的幫助下,她日子不會過得太差。而且完全遠離了政治旋渦,一生安全無虞。

汪廢后還很長壽。她經歷了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和宣德五朝,活得比同一批的人都長,享年80歲。

汪廢后的人生算得上圓滿。做事做人全憑良心和心情,命運也沒有辜負她付出的善良,給了她一個平靜安詳的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