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終弟及:從北宋遷都失敗的背後淺談宋朝初期皇位繼承的政治博弈

導語

回顧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歷代中原王朝政權交接基本遵循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繼承順序,然而禮教森嚴的北宋第一次皇權交接卻在君有長子的背景下另立皇弟。在政權初立,內有叛亂,外有強鄰的環境下,這場關乎北宋初年社稷存亡和政權穩定的權力交接為何以宋太宗趙光義即位而告終?作為立國之君的趙匡胤究竟是有意傳位於皇弟還是其中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政治博弈?

兄終弟及:從北宋遷都失敗的背後淺談宋朝初期皇位繼承的政治博弈

宋太祖趙匡胤

抽絲剝繭,尋蛛絲馬跡,在歷史的長河中看清事件的本質。通過史料記載我們得知,在宋太宗即位之前,太祖皇帝曾有意遷都洛陽,而當時身為晉王的太宗趙光義卻極力反對,最終導致遷都洛陽計劃被迫擱置。作為太祖皇帝立國的肱股之臣,同時又是親兄弟的趙光義為何會在遷都之事上忤逆上意?筆者認為,太祖皇帝遷都之事有意的觸碰了晉王趙光義的政治利益,而這場遷都風波的背後實際隱藏著太祖皇帝與晉王對皇位繼承的政治鬥爭,今天我們就從太祖遷都失敗的角度淺談太宗即位背後的權力較量。

一、養虎為患:皇弟之名,儲君之實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以兵變立國的太祖皇帝自是十分忌憚身邊武將的權力,因此太祖皇帝格外倚重作為親兄弟的趙光義。由於對武將的極其不信任,造成了趙光義逐漸掌握了朝中大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繼而威脅皇權的穩定。下面我們就詳細闡述趙光義位居權臣的進階之路。

兄終弟及:從北宋遷都失敗的背後淺談宋朝初期皇位繼承的政治博弈

趙匡胤皇袍加身

1、天子之職:點檢為天子,今又出點檢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初年,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在北漢的支持下公然起兵反版,宋太祖趙匡胤御駕親征,同時著封都虞候趙光義為大內都點檢。太祖皇帝即位之前曾為後周政權的殿前都點檢,而趙光義戰時身居點檢之職,可見太祖皇帝對趙光義的信任之深。

兄終弟及:從北宋遷都失敗的背後淺談宋朝初期皇位繼承的政治博弈

宋軍作戰圖

細數歷代王朝,戰時君主御駕親征或巡守之時,均以太子監國,授以軍國大權。趙匡胤每逢出征之時,反其道而行之,以趙光義留守後方,坐鎮京都。也許由於太祖諸子年幼,恐無法掌控朝政,但是趙光義事實上的監國之舉,卻有皇儲之兆。而民間關於“點檢為天子,更為一天子地也”的記載更反映出了趙光義的政治前景可謂一片光明,大有奪太祖位的可能性。

兄終弟及:從北宋遷都失敗的背後淺談宋朝初期皇位繼承的政治博弈

北宋京都開封府

2、儲君之位:親王尹京,宰職之上

點檢之位體現的是太祖對趙光義的信任,那麼以晉王之爵領開封府尹之職則是放縱了趙光義結黨營私之實。公元961年,趙光義擔任開封府尹之職,其後被太祖皇帝賜晉王爵,位居宰相之上,實際成為北宋王朝的二號實權人物。

在五代至宋朝時期,親王加京兆尹銜被看作儲君即位之前的的必屬之職,因此趙光義擔任此職,可謂位高權重。通過史料記載,趙光義自公元961年擔任開封府尹之職,一直到公元976年承繼太祖帝位之時,深耕京都16年。盤根錯節的權力與利益相互交織在一起,讓趙光義在皇城根下形成了複雜的關係網絡。

二、釜底抽薪:祭祀之由,遷都之意

穩坐江山之後,面對的是如何守江山。自杯酒釋兵權解除武將權力之後,北宋內部幾乎沒有能夠威脅皇權的存在,但是日益坐大的趙光義卻成了太祖皇帝最為忌憚的勢力。

由於戰時的需要,鎮守開封的趙光義無形中編織了以自己為中心的權力網絡,而相對其他開國皇帝大肆屠殺功臣,趙匡胤對待功臣的做法則顯得更為仁義,因此也註定了趙匡胤不會通過極其殘忍的手段去拔除趙光義的勢力,從而催生出了太祖意欲遷都全盤剝離的政治手段。

1、拜祭之名,巡視洛陽

開寶九年,即公元976年,太祖皇帝蓄謀已久的遷都計劃正式提上議程,但防止引起朝臣及晉王勢力的強烈反彈,趙匡胤以洛陽祭天及祭拜永安陵的緣由動身前往洛陽,意圖借考察之名遷都洛陽。

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豈非池中之物的晉王勢力自然明辨太祖皇帝的真實想法,因此激起了群臣的強烈反對,或陳述洛陽之弊,或言語開封之利,只為阻止太祖皇帝的遷都之計。

2、近臣奏請,言弊勸諫

太祖皇帝的遷都計劃,遭到了大臣們的極力反對,其中以起居郎李符與都指揮使李懷忠的奏請最為人所知。

(1)起居郎李符八難之陳:

  • 京邑凋敝:自安史之亂後,經歷過無數戰亂的古都洛陽已經失去曾經繁華,只剩滿眼的斷壁殘垣。
  • 宮闕不完:連年的戰亂,軍閥的搶掠,曾經富麗堂皇的宮殿早已破壁不堪。
  • 郊廟未修:皇帝的祖廟未曾遭到修繕,依然破舊。
  • 百官不備:宋朝的官員體系皆建立在京都開封,洛陽尚不具備完整的人事吏治儲備條件。
  • 畿內民困:戰亂導致的民凋力窮,洛陽範圍內的農民無法承擔起遷都的賦役與勞役。
  • 軍食不充:同樣由於洛陽城內的凋敝以及洛陽地理位置的特殊,導致無法大規模的滿足軍糧的供應。
  • 壁壘未設:破亂不堪的洛陽,軍事防禦體系早已遭到嚴重的削弱,無法滿足正常的防衛需要。
  • 盛夏難行:太祖遷都計劃是在農曆四月提出,此後便進入盛夏季節,不適合大規模的行軍。

(2)都指揮使李懷忠言二京利弊:

  • 漕運之利:開封地處水運交通樞紐,惠民河、廣濟河、汴河等相交於此處,同時淮河又與汴河相交,水路運輸可謂四通八達。
  • 軍糧之弊:由於宋朝的軍事制度構建,京都周圍設防了全國近一半的軍隊,而由於洛陽的衰敝,自然無法如開封般保證京都的軍糧儲備。
兄終弟及:從北宋遷都失敗的背後淺談宋朝初期皇位繼承的政治博弈

開封漕運之利

二者對開封與洛陽的利弊陳述可謂言之鑿鑿,令太祖皇帝無言以對,但此時暴露出的問題並不是太祖皇帝遷都弊大於利,而是身為皇帝起居郎與侍從官的近臣竟公然反對聖意。

兄終弟及:從北宋遷都失敗的背後淺談宋朝初期皇位繼承的政治博弈

宋朝繁盛街景

李符作為起居郎,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在其掌握之中,李懷忠作為侍從官直接關係皇帝的安危,但是二人皆站在了太祖皇帝的對立面。此事一出,令太祖皇帝不寒而慄,趙匡胤不會察覺不到晉王的勢力已經蔓延到自己的身邊。

3、德險之辯,上從晉王

如果說李符二人反對遷都只是激起了太祖皇帝的警覺,那麼晉王趙光義以“在德不在險”為由反駁太祖遷都計劃,則印證了晉王勢力已經羽翼豐滿,威脅皇權的統治。

暫且不論晉王“在德不在險”之說是否夾雜著政治原因,單純淺談德險之論於國家社稷是否有利。如果德險之論置於春秋時期,也許對政權的統治有積極的意義,畢竟當時的德教氛圍十分的濃厚,無論國家交戰還是國民關係都格外講究仁義德化,如宋襄公的泓水之戰。而環顧宋朝周邊,北部邊境尚未開化的異族侵擾十分嚴重,尤其經歷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德教已經缺失太長時間,因此趙光義的德化一說根本無法保障北宋政權的安危。

相對李符二人的利弊陳述,晉王趙光義的言論顯然是站不住腳跟的,但是太祖皇帝卻一反常態,採納了晉王的奏請,暫時放棄遷都之念。太祖皇帝之所以擱置遷都之事,並非被晉王德險之論說服,而是權力鬥爭的暫時妥協,以期再次蓄勢力量一舉拔除晉王勢力,同時也是為了北宋政權內部的穩定,防止二虎相鬥造成國家分裂。

三、斧聲燭影:揚威之時,暴斃而亡

遷都的較量讓太祖皇帝意識到了晉王勢力的強大存在,此時的太祖皇帝亟需提升皇帝的威望來壓制晉王勢力的進一步擴大,因此促成了以收復燕雲十六州為最終目標的第三次伐漢之戰。

自後晉時期,石敬瑭殷勤割獻燕雲十六州於契丹,中原腹地直接暴露在契丹鐵騎的威脅之下,而且由於地勢平坦,契丹騎兵可以長驅直入,飲馬黃河。因此收復燕雲十六州不僅可以成就太祖皇帝的功勳巔峰,更可以保大宋王朝百年基業。

開寶九年八月,即太祖遷都風波四個月後,北宋名將党進、潘美等人分率五路大軍集結太原城,發起了大宋第三次滅北漢之戰。此時伐漢戰役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但是北宋王朝的內部卻風雲詭譎,一場改變北宋命運的驟雨即將襲來。

兄終弟及:從北宋遷都失敗的背後淺談宋朝初期皇位繼承的政治博弈

宋軍作戰

斧聲燭影,破朔迷離,年將五十,身處壯年的太祖皇帝竟毫無徵兆的離奇去世。北宋軍隊八月出徵,太祖十月離世,翌日太宗即位。一切事件像計劃好了般有序的進行,而曾經身為晉王的趙光義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本著受益最大,嫌疑最大的原則,太祖皇帝離世時,次子趙德昭已年滿二十五歲,理應承繼主政,然而晉王趙光義卻先行一步,於太祖皇帝駕崩的次日便急忙登基即位。

  • 於法理,父死子繼,太宗即位不正。
  • 於私情,夜宿對飲,太宗難逃嫌疑。

無論太祖皇帝究竟因何而逝,作為最後的見證人,晉王趙光義難逃罪責,但是歷史彷彿開了一個玩笑,趙光義不但沒有遭到深究,反而順利的即位,可見其即位之舉非一日之功,必是層層設計後的因果。

結語

遷都風波最後以太祖皇帝的妥協而終止,但曾未割捨過皇權的趙匡胤依然以自己的壯志膽略壓制晉王勢力的崛起。只是遷都引發了皇權政治鬥爭的透明化,太祖趙匡胤與晉王趙光義勢同水火的關係由暗轉明。然而太祖皇帝伐漢之戰出師未捷身先死,促使晉王趙光義提前攫取了皇位的權杖。

兄終弟及:從北宋遷都失敗的背後淺談宋朝初期皇位繼承的政治博弈

宋太宗趙光義

帝王莫學太祖慈,自古權情無兩全。我們不得不承認宋太祖趙匡胤是歷代開國帝王中處理皇權與臣權矛盾最為仁慈的皇帝,相比漢高祖劉邦誅殺諸王,明太祖朱元璋動輒牽涉上萬人的殺戮,宋太祖趙匡胤曉之以情、輔之以賞的杯酒釋兵權著實令人刮目相看。但是趙匡胤的仁慈卻白白葬送了太祖血脈的皇位繼承,無論是否出於兄弟情深還是政權穩定的原因,太祖皇帝的妥協與仁慈縱容了晉王趙光義的壯大,使其演變為足以抗衡皇權的政治勢力,從而導致皇權旁落。

個人所見,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