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禪與黃河之殤:漢武帝時代是太平盛世嗎?

元封元年,漢武帝決定上泰山封天祭地,舉行封禪大典。中國古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一般都會在

泰山舉行,因為他們認為泰山是距離天最近的地方,說到這可能有人就要問了,中國所有的名山中,泰山是最高的嗎?


泰山封禪與黃河之殤:漢武帝時代是太平盛世嗎?

且不說現在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就以秦漢的疆土為標準,泰山也不是最高的,今天能夠測量出來的泰山海拔最高峰應該是1524米,而華山最高峰的海拔是2154米,衡山的海拔是2016米,所以論海拔,怎麼說也不是泰山最高。但是,最先總結出封禪大典這套學問的是齊國人。他們總結出這套學問的時候,很可能沒有見過華山、衡山,所以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認為泰山是最高的。

那麼,有沒有不到泰山,而選擇其他地方封禪的天子呢?有,而且只有一位。中國古代有許多皇帝,僅《資治通鑑》中記載的就有二百五十位,但歷史上舉行過封禪大典的只有七位,最後一位是宋真宗。宋代以前,絕大多數的統一王朝,要麼是以今天關中地區為自己的統治中心,要麼是以洛陽為統治中心,距離泰山都很遠,一旦舉行泰山封禪就要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所以帝王如果憐憫蒼生,是不會隨意封禪的,比如漢文帝、唐太宗。歷史上進行過封禪的七位皇帝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唐高宗、唐玄宗、武則天和宋真宗,而唯一沒有在泰山封禪的是

武則天


泰山封禪與黃河之殤:漢武帝時代是太平盛世嗎?

武則天畫像

說完了這些關於封禪的知識,我們把目光拉回漢武帝的這次封禪大典。當時泰山郡下有一個梁父縣,漢武帝首先來到此處祭地神,地神是古人所信奉的最重要的八種神靈之一,古文中稱“地主”。

緊接著,漢武帝開始在泰山腳下進行封禮,他命人建造一個高九尺,寬一丈二尺的土堆,埋進很多玉碟和秘書(秘密告天的文書),這些禮節做完後,漢武帝才登上泰山。封禪時,不是所有人都能跟著漢武帝上山的,除了一些負責禮儀的人外,漢武帝只帶了一個人——霍子侯。霍子侯是霍去病的兒子,可想而知,漢武帝還是很重感情的,因為此時霍去病已經去世多年,但他仍然非常感念霍去病,因此才帶著霍子侯一起上泰山。


泰山封禪與黃河之殤:漢武帝時代是太平盛世嗎?

漢武帝雕像

至於漢武帝在泰山上做了怎樣一番儀式就無人可知了,史書上也沒有記載下來,第二天早上,漢武帝等人從泰山北面的小路下山。以上的這些活動叫做“封禮”,而整個封禪活動還有另外一半內容——禪禮。下山以後,漢武帝一行人到了泰山東北角的肅然山,在那“祭后土禮”。

整個封禪活動結束後,漢武帝沒有及時回到首都,而是跟著一大批方士去海邊尋仙,史書上說他“欣然庶幾遇之,復東至海上望焉。”漢武帝心情很好,想去碰碰運氣,可等他到了海邊,看到的只有一望無際的大海,於是就著急了,“上欲自浮海求蓬萊”,想自己乘船下海找神仙,大臣們都苦苦相勸,想把漢武帝攔下來,可沒人能勸得住。


泰山封禪與黃河之殤:漢武帝時代是太平盛世嗎?




最後東方朔對漢武帝說,“夫仙者,得之自然,不必躁求。若其有道,不憂不得。”只要誠心,仙人自然而然會自己來,不必急躁著去求。相反,如果不得其法,即便見到仙人,仙人也未必會理睬。

我們還可以在東方朔的話裡讀出更深一層的意思,“若其有道,不憂不得。” 所謂的道,未必就是求仙之道,而是作為皇帝的治國之道。如果皇帝把這個國家管得一塌糊塗,民生窮困,仙人當然不會來見你。所以接下來他對漢武帝說“臣願陛下第還宮靜處以須之”,還是回去吧,把國家治理好了,仙人自然會來。

漢武帝聽了覺得有一定道理,再加上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讓漢武帝很掃興、很傷心的事情——陪著他一起上泰山的霍子侯暴病,下山後一天就死了。所以漢武帝這才決定回去。


泰山封禪與黃河之殤:漢武帝時代是太平盛世嗎?

甘泉宮遺址

漢武帝回去以後並沒有著急回到長安,而是去了長安北面的甘泉宮,這座甘泉宮是漢武帝為了求仙而特別建造的,也就是說漢武帝即便人回去了,但心還在求仙上面。後來史家總結,漢武帝這次行程一共“行萬八千里”,難以想象,這一路來會花費多少財產。

這裡面就延伸出兩個問題。

第一,早在元狩年間,漢武帝時代就出現了財政困難,而這一次泰山封禪,究竟又給漢朝政府帶來了多少財政麻煩。

第二,中國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禪有一個前提,只有當皇帝認為天下太平,自己把這個國家治理得很好的時候,才會去封禪。因為皇帝叫天子,是天授權於天子使命在人間進行管理,只有把人間管理好了,天子才會向天彙報,進行封禪大典。如果把國家管得一塌糊塗,這樣的皇帝是沒有資格封禪的。

那麼,漢武帝這一次封禪大典真的是以國泰民安為前提的嗎?


泰山封禪與黃河之殤:漢武帝時代是太平盛世嗎?

在回長安的路上,漢武帝發現,大漢帝國在他的治理下,遠沒有達到國泰民安的程度,在他路過瓠子口(今河南濮陽)的時候,看到了已經決堤二十多年的黃河,也看到了黃河氾濫區上愁苦流離的百姓們。漢武帝自己都說,要不是在封禪之後走這一條路回長安,自己根本都不知道這裡還發生了這麼嚴重的水災。

黃河氾濫,從元光三年(前132年)開始,受這一片黃河的影響,東南整個十六郡的地區,老百姓房屋被沖毀,土地無法耕種。

黃河決堤後,漢武帝先是調動了十萬民夫改善黃河決堤的狀況,但是情況很快發生了改變。當時漢武帝的舅舅田蚡的封地在黃河以北,而黃河決堤氾濫的地區在黃河以南,田蚡擔心堵塞住黃河南面的決堤口,河水有可能向北氾濫,就會淹沒自己的土地,於是就對漢武帝說,黃河氾濫是天災,不應該去堵塞,緊接著,他又買通了很多所謂的望氣者(觀看天文星象的人),讓他們也對漢武帝說黃河決堤是天意。結果漢武帝就上了這個當,任由黃河氾濫,一共二十三年


泰山封禪與黃河之殤:漢武帝時代是太平盛世嗎?

說到這可能有人會覺得,黃河二十多年都沒有治理,這未必是漢武帝的責任,因為他一開始是想治理的,但田蚡把他給擋住了。但是,在這二十三年當中,漢武帝不可能沒有再次接到黃河氾濫的報告,而他並沒有對此做出反應。這裡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元光三年,是馬邑之圍的次年,之後不久漢匈戰爭就拉開序幕了,雙方都投入了大規模的人力、物力、財力,即便漢武帝想要再修理黃河,也沒有物資可供他使用。所以,我們在看待漢武帝時代的時候,應該記得這是一個多元的時代,不要僅僅關注戰場上的勝利,“二十三年沒有治理黃河”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漢武帝在回程路上看到黃河氾濫區的情況後,就無法迴避這個問題了,於是親自到河水決堤的地方舉行祭神儀式,“沉白馬玉壁於河”。緊接著,漢武帝“令群臣從官自將軍以下,皆負薪填決河”,命令將軍以下的官員親自去背木條、土塊等堵塞決堤口的填充物,這個場面最早被司馬遷記載在《史記》當中,之所以司馬遷對這個場景非常熟悉,是因為當時司馬遷也跟隨漢武帝一起到泰山封禪,路過瓠子口的時候也親自填塞過黃河。


泰山封禪與黃河之殤:漢武帝時代是太平盛世嗎?

這一次大規模整治一共持續了一年多時間,第二年黃河決堤的問題就被改善了許多,也就是說,這個問題不是不能解決的,只不過在漢武帝掌權的前期,國家的人力物力都調用到與匈奴的戰爭上,等到漢匈戰爭結束之後,漢武帝又去泰山封禪,尋求神仙,一直擱置了黃河的治理。

總而言之,通過這一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夠明白,漢武帝時代,雖然在對外戰爭過程當中取得了節節勝利,雖然舉行了泰山封禪,但這些並不意味著漢武帝時代是一個太平盛世,它也遠遠沒有達到國泰民安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