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会全面放开生育吗?

人生一场聚散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一直在在关注这个问题,我觉得全面放开生育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了,即便2019年不能全面放开,2020年或2021年准能全面放开。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2017年和2018年出身人口比2016年出现连续两年下降,总人口下降了近300万人,2018年新出生人口是196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种现状实在令人有些担忧。

因此,我觉得现在如果全面放开生育应该是最佳时间节点,或是生育机遇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窗口,未来可能激发年轻夫妇生育愿意可能障碍更多、困难更大。因为除了养老成本高、房价高因素之外,还有人民生育观念的全面转化,使年轻夫妇更加不愿意多生育小孩。

所以,全面放开生育应宜早不宜迟,不要等到所有都不愿生育小孩时再出台这个政策恐怕就真的不管用了。而为让全国生育政策见效,国家出台相相鼓励生小孩的优惠财税金融政策也应及时到位。否则,即便全面放开,可能也难以激起年轻夫妇的生育愿意。


开伟观察


今年是否会全面放开生育,不得而知,但这是早晚的事情,而且不会太久。

是否放开全面生育,只是政策上的问题,但放开后人们生不生,才是关键问题。二胎放开后,除了2016年出生人口增加明显外,2017年、2018年出生人口又出现了回落。因为人们的生育观念在发生变化,生养一个孩子,不再是多一双筷子的事情,也不仅仅是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更需要的是精力。

我家两个宝宝,最令我困扰的就是精力,我和老公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有时真的觉得分身乏术,不要觉得孩子大了,就可以不那么依赖父母,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大了,我们同样需要花费精力给予孩子精神上抚慰,比如孩子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有些厌学情绪,孩子与同学相处出现了不愉快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父母陪伴、开导的,而且孩子往往不会向成年人那样表达自己的情绪,这需要父母细心观察,所以花费的精力一点都不比孩子小的时候少。

在我们这里(北京周边的四线城市),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别说城市,就是农村,一个村子里找出一家有三个孩子的都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因为压力太大,孩子上有幼儿园、上小学,都要父母接送,还要负责辅导作业,哪里像几十年前,孩子背着书包自己去上学,到点自己回家吃饭,写作业也是自己的事情。

再者,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自我一些,不会像父辈那样,为孩子而活,他们更崇尚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全面放开生育与否,都已经与这些年轻人没有太大关系。


沛泽妈读心理


关于放开生育的问题,这两年都是大家关心又纠结的问题。

不生二胎的人

关于已经生了孩子的人,很多已经30多了甚至好多已经40多了,都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

就像我一个同事79年的,孩子上初中的时候,放开了二胎,身边的人都问,怎么不生二胎了,他自己也挺纠结的,觉得一个孩子孤单,长大了身边没有兄弟姐妹,没人帮衬,这是每一个生了一个孩子的人都会纠结的问题,害怕孩子大了一个人两个老人压力太大。

但是再生一个的话,自己跟妻子都不年轻了,精力不如从前了,父母也都年迈了,谁带孩子呢?而且为了孩子在省城上学他们现在夫妻还两地。面对的问题确实不少,也都是大问题。

最后决定不生了。

孩子将来压力大也没办法,因为我们压力一样大,也照样生活!

生二胎的人

很多人勇敢的生了二胎了,单位很多女同志已经40多岁了,面对国家开放二胎的政策,毅然决然的生二胎!

他们可能是因为已经带大了一个孩子,老大基本上不是上大学了就是工作了,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了,不用给老大操太多心了。

再加上到了一定年龄,已经很确定想生二胎了,就生了,一个人带着老二,身边陪着老大,那个样子也挺潇洒的。

彻底不生的人

如今大家都看的开都想先自己活的潇洒再说。很多丁克,单位里面也有这样的例子,两口子潇洒的到处玩,吃吃喝喝,也不觉得人家有什么不对,毕竟人各有志,各有各的想法,都有自己的追求。

根据形势

根据最近这几年逐渐放开生育的政策,各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不但没有像他们专家预期的急剧攀升,反而是有所下降,比起预估的差了很多。

生育政策肯定会全面放开!!!

我是麦子,一个爱生活的女子,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平常心麦子


今年已经进入了一个尾巴,要想全面放开生育,已经基本不可能了。

调整生育政策要怎么做?

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只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就可以了,比如上一次是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修正案,2016年6月1日实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将第十八条第一款分为两款,作为第一款、第二款,修改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全国人大常委会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会议。如果是今年年底再次修正计划生育法,一般也不可能从2019年放开,至少需要到2020年中。

目前的生育情况

政策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连贯性的,2016年修订到现在也仅仅三年多的时间。

2016年出生人口达到了近年的高峰——1786万人,2017年仍然处于高峰1723万人,2018年达到了1523万人。


分析问题,不能单纯从出生人口多少上来判断。二胎政策的效果需要进行详细分析,人们生育二胎的意愿还是非常高的。2018年的出生人口中,二孩约占全部出生人口的50%以上。

现在的问题不是放开生育政策的问题,而是普遍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问题。仅凭现在4050一些人员生育的积极性,放开三胎,有可能会增加一定的人口。可是,生育之后的社会抚养问题如何处理?我一个同事44岁生二胎,等孩子长大了她都60多岁了,很多事情都帮不上忙。而且,原先家庭的财富分摊到两个孩子身上,立马捉襟见肘。很有可能大的没有照顾好,小的也会有所疏漏。


从现在的孩子上学来看,晨晨学校的上学压力非常大。一个校长跟我说,他们小学现在2000人,而农村地区的一个乡镇中心小学只有200名。几乎所有的教室都被用来拓展班级了,教育压力非常大。预计明年还会增加人数。一方面是出生人口的下降,另一方面是城镇化的加剧,等到二胎人口需要上学的时候,仍然是小学教育的高峰期。

另外,尽管出生人口有所减少,但是我们的劳动力仍然有近9亿人。全国的劳动就业岗位还是十分缺乏的,2019年全国实现就业人数是77598万人。仍然有乡村常住人口5.64亿人,农民工数量高达2.88亿人。

所以说,如果不合时宜的放开生育政策,反而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压力。2020年国家将开展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同时还要查房。估计至少要等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终结果出台,为国家人口政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以后,才能够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吧,预计再怎么快也要2021年了。


暖心人社


60后想生3胎,70后想生2胎,80后只想生1胎,90后一胎都嫌多,00后可能不想要孩子,所以如不抓紧这个时间折点全面放开生育,5年10年后放开就像现在放开2胎一样,奖励都不想生。


用户4138652609253


我们错过了非常多的重要机遇,这里边最重要的就是生育窗口。随着传统观念很强的70、80后们已经过了生育年龄,生育观念更加现代化(生育意愿更低)的90后进入30岁,生育率会进一步降低。另外,今年的疫情虽然创造了生育的环境,但是从较长时间看,失业率上升、物价进一步上升、新冠状病毒对肾脏和睾丸的损害作用,都会让出生率雪上加霜。

所以,已经过了全面放开的时间,放开了也不会有太大效果。


自己理发


即使放开计划生育,对人口的影响也是有限的,计划生育限制的是公职人员的生育权,对不是公职人员的群众计划生育已经没有任何约束力,不是公职人员的该生的都生了。现在计划生育的手段无非就是罚款,对于超生的家庭罚款都能承受的起。目前来讲,放开计划生育只是时间问题


光头强2019


现在国家本来就放开生育了。计生局很快就要拆了和卫计局合并。





遵义圣力农产品


希望尽快放开三胎,利国又利民的大事,现在医院里还是有一些双男双女户想再生一个,等他们过了生高年龄,想让他们生,都不能生了。


母女泪


全面二胎已经可以了,把相关的社会福利提起来就好了。从幼儿园到高中上学不要钱,午餐免费,补贴奶粉费,孩子看病医保90%报销……把民生问题解决了,孩子谁不想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