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油肉出道1400餘年,演繹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過油肉出道1400餘年,演繹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在中國的菜系版圖上,山西的過油肉和它的地理位置一樣,帶著北方特有的原始粗獷,但這樣的“粗”並不是寡淡隨意,恰恰是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饋贈給這片高原的自然味道。不管是在星級飯店,還是在街頭巷尾,有山西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過油肉。

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過油肉

元末,到處都是農民起義,天下大亂,太原府平定州也不平定。一戶人家裡的爺孫二人為了度過災年,爺爺一日進山打獵並獵回一頭肥大的野豬,自此每天靠其度日。之後由於天氣漸暖,剩餘豬肉無法存放,於是爺爺將豬肉切成塊狀,過油爆炸後存放起來,每次做飯時切一塊過油後的豬肉與各種野菜搭配爆炒。後來,小孫子長大經商後,在府城開了一家飯館,為了紀念已過世的爺爺,飯館起名就叫“過油肉”,食客因過油肉“香酥軟嫩、油而不膩”的味道讚不絕口,自此過油肉名聲大震,民間傳說的這個版本一直延續至今。

過油肉出道1400餘年,演繹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但據史載,太原地處中原農耕與北方遊牧民族文化交流融匯的接合部,“過油肉”最早緣於北齊的六鎮流民偏向鮮卑化的“啖肉”習俗,是當時漢民族與鮮卑族飲食文化在幷州融合而成的一種食物。鑑於過油肉易於保存,食用方便,唐初李淵父子起兵太原時,御用“炊事班”便挑著小油罐裡的過油肉行軍,如同“肉罐頭”。可見過油肉最初曾是行軍或旅途中的“方便食品”。

到了明代,過油肉更受到了皇宮貴族們的青睞。明太祖朱元璋奉其為珍寶頭餚,每逢慶典盛會,酒席宴前上的第一道菜必是過油肉。洪武九年,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棡為晉王,建晉王府,設典膳所,過油肉這一名菜又重回太原,成為王府裡的“秘菜”。

過油肉出道1400餘年,演繹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過油肉出道1400餘年,演繹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明朝衰亡後,晉王府典膳所的廚師們只好流落到民間的飯店打工謀生,於是過油肉作為宮廷菜從深宮裡走向了街頭,成為官府宴會與民間酒席的必備菜式,也成為當時的山西晉菜之首。

而山西之外,另開一片過油肉的天下:雖然不如山西過油肉聲勢兇猛,但有規格,有派頭,自成一家。而新疆就是其中很有自己特色的一家。

過油肉出道1400餘年,演繹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新疆人喜歡吃過油肉而且吃法很多、配料複雜:有皮芽子的,青辣子的,還有加西紅柿的,總之五花八門。和山西不同的是,過油肉到新疆後皈依了伊斯蘭教,從原材料上、製作工藝上的改進形成了今天的新疆過油肉。清初,晉商輻射全國,過油肉隨著晉商的足跡遍佈了大江南北。所到之處又糅進了當地的精華,成為客居異鄉的晉商舌尖上的“鄉愁”。


過油肉出道1400餘年,演繹山西人舌尖上的“江湖”

餐宴上的過油肉是一個符號式的山西習慣,亦是欲罷不能的嗜好。對於山西人來說,過油肉就像傲然俊逸的蒼松翠柏,古城老街的斑駁石牆,是鐫刻在心裡的晉式印記。似乎爆炒的肉片只要根據個人所愛,加入蒜薹木耳,白菜竹筍等,就能活生生把飯碗演繹成波瀾壯闊的江湖。不同的人手中製成形態各異的過油肉,同出一源,卻各不相同,正如山西這片包容開放,適合生活的土地,即使人口來自四面八方,卻都能紮下根來,各自生長。外來種種衝擊,在大山之西閒適自在的日子裡都有了緩衝,讓人忍不住慢下來,去品味一啄一飲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