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山西人,把饃都吃出“花兒”來了

山西人,把饃都吃出“花兒”來了

說到山西面食,吃貨們的腦中一定浮現出了一串報菜名:刀削麵、刀撥面,擦圪蚪兒、抿圪蚪兒,剔尖、餄餎、貓耳朵,豆角燜面桃花面……僅是煮麵,就有削、剔、撥、擦、抿、壓、拉、搓等等20餘種技法。專注於面本身,把面吃出了無數花樣的山西,是當之無愧的麵食大省。但煮麵之外的山西,你熟悉嗎?

山西人,把饃都吃出“花兒”來了

桃花面。圖/圖蟲·創意

餃子、包子、燒麥自不必說,肉類為主配料豐富的內餡、麵皮裡豐盈的汁水、濃郁的脂肪香氣,都足以讓人食指大動。

山西人,把饃都吃出“花兒”來了

大同燒麥。圖/圖蟲·創意

但當山西面食遇上蔬菜,畫風就變得有些清奇起來。菜葉蘸上面糊,下鍋煮熟,再蘸料碟吃,就是一盤經典的拖葉兒。切碎或切條的蔬菜裹上面粉或玉米粉,上鍋蒸熟,就這麼直接蘸蒜汁兒吃,叫撥爛子,再加點辣椒翻炒,真正是外地人想象不到的美味。

山西人,把饃都吃出“花兒”來了

豆角撥爛子。圖/匯圖網

山西人,把饃都吃出“花兒”來了

棗饃。圖/圖蟲·創意


當然啦,這種不太關注形象的創意畢竟還是少數,逢年過節的山西面食,精緻到超乎你的想象。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蒸的棗饃、花饃甘甜可口,小孩子們期待著媽媽、姥姥手裡捏合出來的刺蝟、兔子、鯉魚。蒸鍋一打開,水汽氤氳間麥香撲鼻。

山西人,把饃都吃出“花兒”來了

剪面花。圖/視覺中國

再精緻一點,就要說到逢年過節總少不了的一個花團錦簇的大饃了。花饃是聞喜的最出名。用雙手或者梳子、刀剪塑形,天然色素染色,一代代傳承創新出來的生動造型,是生活最美好淳樸的體現。說是饃,其實寄託美好祝願,比食用本身來得更加重要。

山西人,把饃都吃出“花兒”來了

聞喜花饃。圖/圖蟲·創意

吃完主食,怎麼能少得了點心呢?聞喜的另一項名產——煮餅,就頗入超級甜食愛好者魯迅先生的法眼。名叫煮餅,實則是油炸而成, 看起來就像麻團,但是酥沙甜潤,與麻團完全不挨邊。

山西人,把饃都吃出“花兒”來了

聞喜煮餅。圖/網絡

與聞喜煮餅齊名的還有太谷餅。太谷是晉商票號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當地富戶極多,也或多或少促進了點心業的發展。太谷餅是一種烘烤的糖油餅,色澤金黃,散落其上的芝麻為本就濃郁的味道更添了風味,酥軟卻全無鬆散的疲態。

山西人,把饃都吃出“花兒”來了

太谷餅。圖/匯圖網

麻花也是山西面點大軍中的主力。酥軟的神池麻花,酥脆的稷山麻花,都值得一試。酸滾水泡麻花是山西特有的吃法,用陳醋、鹽、蔥花兌上開水,再掰一根麻花泡來吃。聽上去有些黑暗料理,卻是滿滿的家鄉味道。

山西人,把饃都吃出“花兒”來了

稷山麻花。圖/視覺中國

你最喜歡的山西面食是哪一種呢?

-END-

文丨伊森

《山西曆史文化叢書·山西面食文化》

《山西面食的發展與民間習俗》王楓、丁冠昂

《淺談山西面食文化的地域特徵》邢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