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幫助朱元璋,葬母的那個人,後來怎樣了

公元1343年,這一年,淮河流域,發生了百年一遇的旱災。

緊接著,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344年,位於淮河流域的濠州城,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莊稼顆粒無收,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當年幫助朱元璋,葬母的那個人,後來怎樣了

這一年,對於安徽鳳陽的朱重八來說,或許,是一生中最為悲慘的一年。

因為這一年,他的父親、大哥、母親三位親人,在一個月之內,先後去世,從此,朱重八成了一個沒爹沒孃的孤兒。

雖然說爹孃在世的時候,也沒能給朱重八好吃好喝的。

但是,畢竟他還有一個家,有一個不算溫暖,但至少能遮風擋雨的家,有疼他愛他的父母和大哥!

然而,隨著父母的逝去,一切都沒有了,從此,重八成了一位孤兒!

當年幫助朱元璋,葬母的那個人,後來怎樣了

有時候,造化就是這麼捉弄人!還沒等朱重八緩過氣來,擺在眼前的現實,就讓這個孩子,不知所措!

因為家裡實在是太窮了,父母去世後,不僅沒有棺材,就連埋葬他們的一片土地,也沒有!

雖然兩位老人在這片土地上耕作了一生,但是,普天之下,沒有一塊土地是屬於他們的,就連最後的葬身之地,也沒有!

不知所措的朱重八,與二哥一起,坐在破破爛爛的家中,不知道該去哪裡尋求幫助!

這個時候,一向很有主見的朱重八,忽然想到了村中的地主劉德。

於是,便對二哥說:哥,我們去劉德家問問,看看他能不能發發善心,給我們一點地方,把父母安葬下去。

當年幫助朱元璋,葬母的那個人,後來怎樣了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當朱重八和二哥兩人,拖著父母,亦步亦趨來到地主劉德門前,敲開劉德家的大門,準備向劉德訴說他們的請求時,劉德卻像驅趕蚊子一樣,驅趕他們。

地主劉德一口回絕道:走走走,快點走,不要賴在我這裡,我給你們地種,給你們工錢,難道還要給你們葬身的地方?走,快點滾開!

無論朱重八和二哥,如何苦苦央求,地主劉德仍然是一副冷麵孔,無動於衷,最後,啪地一下,關上了大門,將兩個孩子拒之門外!

這一幕,正好被同村的一個,稍顯富裕的地主劉繼祖看到了,他憐憫這一家的不幸遭遇,同時,也可憐這兩個孩子的悲慘命運。

當年幫助朱元璋,葬母的那個人,後來怎樣了

於是,便對重八和他二哥說:孩子,不要哭了,我家山崗那邊還有一塊空地,這樣吧,你倆趕緊去把父母葬了吧,好讓兩位老人早日安息!

面對劉繼祖的善心,朱重八感激涕零,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對劉繼祖說:往後,如果我朱重八出人頭地,一定會回來報答您的,謝謝您的大恩大德!

當年幫助朱元璋,葬母的那個人,後來怎樣了

朱重八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後來,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成就霸業之後,沒有忘記當年幫助過他,給他葬母之地的劉繼祖。

在明朝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的時候,朱元璋誥封劉繼祖為義惠侯,封其妻婁氏為侯夫人,並意味深長地說了下面這段話:

朕微時罹親喪,難於宅兆,爾發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見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

意思就是說:我當年落難的時候,是你發了仁慈之心,讓我安葬了父母,此等恩情,永生難忘!

當年幫助朱元璋,葬母的那個人,後來怎樣了

果不其然,明朝的200多年間,劉繼祖及其子孫,都受到了明王朝的厚待,直到明朝滅亡!

從這個側面,可以看出,朱元璋,還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並非完全冷血!

朋友,對於朱元璋的知恩圖報,你有何感想?歡迎留言討論!

更多歷史見聞,敬請關注頭條號:歷史觀景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