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爱情:“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也不算多重的承诺

“在我们这个年龄,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也算不上多重的承诺。”

玛戈特是在肯的葬礼上回忆起他这句话的。订婚的时候,他们俩加起来刚好140岁。

看完《现代爱情》之后的很长时间,我都还会想起最后一集里的这句话。和其他几集相比,玛戈特和肯的故事非常短,短到几乎全部都写在一段悼词里了,但它格外让人羡慕。

老年人的爱情:“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也不算多重的承诺

老年人的爱情:“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也不算多重的承诺

他们相爱,他们旅行,他们在一起改造房子,他会叫她“亲爱的”,如果他们晚上一起出去,她只需在屋子里扫一眼,肯就凭直觉知道该带她回家了。然后他们会坐在浴缸边上,用牙线洁牙,八卦晚上发生的各种事。每次他们在房子里擦肩而过的时候,他一定会停下来吻她,或捏捏她的肩,或摸一下她的手。玛戈特说,老年人的爱情不一样,但也一样。因为年轻人做的所有事她和肯都会做。

她说的没错。这些的确是我们总以为年轻人才会做的事,想象着年轻人都会做的事,但事实上,只要在房间里擦肩而过就接吻?这恐怕是大多数一起走入庸常生活的年轻人对生活的憧憬和想象才对吧?

老年人的爱情:“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也不算多重的承诺

耆福居全媒体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以下是故事作者的自述:



老年人的爱情:“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也不算多重的承诺

老年人的爱情:“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也不算多重的承诺

老年人的爱情:“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也不算多重的承诺

老年人的爱情:“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也不算多重的承诺


玛戈特说,她和肯相遇的时候,已经经历了足够多的人生起伏,学会了如何妥协,已经挺过了错误和失去。我的奶奶和老冯大概也是如此。玛戈特和肯在跑步中相遇,一开始肯追逐她,后来她追逐肯,直到他们终于找到一致的步调。我的奶奶和老冯呢,一个聊东,一个谈西,总是听的我云里雾里,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能哈哈哈地笑着说回到一件事儿上去。


老年人的爱情一样,但也不一样。他们从一开始就要直视我们在一段感情里避而不谈的注定的分离。因此会自嘲,在他们的年龄,即便说“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也算不上多重的承诺,因此奶奶在说“一辈子”的时候,说不定心里也盘算过一个数字。

老年人的爱情:“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也不算多重的承诺



再比如原文化部部长王蒙与夫人崔瑞芳的故事:

他们经历了贫穷富贵,升官降职,人生起落的风风雨雨,两人的爱情始终像大海深邃辽阔,蕴含无尽的能量与宝藏。王蒙的豁达坚强与瑞芳的超脱清高互为支撑,他们彼此证明着诠释着对方的爱与生命。


王蒙曾问瑞芳:“你怎么证明你的真实人生?”

她答:“有你了。”

王蒙又问:“怎样证明我的存在?”

她说:“有我了。”

多么感人的一段爱情佳话。

只是再深的情,终敌不过岁月。2012年,与王蒙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瑞芳辞世而去,王蒙伤心欲绝,长跪不起,几次昏厥,写下了“此身此世此心中,瑞草芳菲煦煦风”的悼亡诗句。

王蒙对亡妻的这份深情真是苍天可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从此就怀揣伤痛,孤独终老。一年之后,2013年,王蒙已是八十高龄,他又迎娶了一见钟情、一见如故的单三娅女士,当然,他也一直记着他的“瑞草芳菲”,过好现在与未来的日子,绝不是对过去日子的背叛。

王蒙说:“爱情是生活、生存、生命,也是对幸福的寻找和验证,是爱情让我发现了人性的美好。”他说再婚夫人单三娅是他的安慰,是他生机的复活。

再婚后的王蒙,又一次燃起创作激情,年过八旬,笔耕不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再婚夫人三娅:“三娅的到来是我的救助,不可能有更理想的结局了。我感谢三娅,我仍然是九命七羊,我永远纪念着过往的60年、65年、80年,我期待着仍然奋斗着未来。当然,如我的小说的题目,明年我将衰老,而在尚未特别衰老之际,我要说的是生活万岁,青春万岁,爱情万岁。”

在肯的葬礼上,玛戈特说,他们曾经以为,如果他们的这段关系失败了,他们也能挺过去。但是此刻,她没有那么肯定了。当肯率先跑完了他的全程,她不得不开始自己的长途跋涉,她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她的生活。

耆福居全媒体心语:老一辈人的爱情简单又质朴,牵了手就决定走一辈子。没有那么多的猜忌,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平淡相守,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收获感动。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愿我们每一个人,有爱相陪,慢慢变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