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愛情:“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也不算多重的承諾

“在我們這個年齡,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也算不上多重的承諾。”

瑪戈特是在肯的葬禮上回憶起他這句話的。訂婚的時候,他們倆加起來剛好140歲。

看完《現代愛情》之後的很長時間,我都還會想起最後一集裡的這句話。和其他幾集相比,瑪戈特和肯的故事非常短,短到幾乎全部都寫在一段悼詞裡了,但它格外讓人羨慕。

老年人的愛情:“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也不算多重的承諾

老年人的愛情:“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也不算多重的承諾

他們相愛,他們旅行,他們在一起改造房子,他會叫她“親愛的”,如果他們晚上一起出去,她只需在屋子裡掃一眼,肯就憑直覺知道該帶她回家了。然後他們會坐在浴缸邊上,用牙線潔牙,八卦晚上發生的各種事。每次他們在房子裡擦肩而過的時候,他一定會停下來吻她,或捏捏她的肩,或摸一下她的手。瑪戈特說,老年人的愛情不一樣,但也一樣。因為年輕人做的所有事她和肯都會做。

她說的沒錯。這些的確是我們總以為年輕人才會做的事,想象著年輕人都會做的事,但事實上,只要在房間裡擦肩而過就接吻?這恐怕是大多數一起走入庸常生活的年輕人對生活的憧憬和想象才對吧?

老年人的愛情:“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也不算多重的承諾

耆福居全媒體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以下是故事作者的自述:



老年人的愛情:“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也不算多重的承諾

老年人的愛情:“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也不算多重的承諾

老年人的愛情:“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也不算多重的承諾

老年人的愛情:“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也不算多重的承諾


瑪戈特說,她和肯相遇的時候,已經經歷了足夠多的人生起伏,學會了如何妥協,已經挺過了錯誤和失去。我的奶奶和老馮大概也是如此。瑪戈特和肯在跑步中相遇,一開始肯追逐她,後來她追逐肯,直到他們終於找到一致的步調。我的奶奶和老馮呢,一個聊東,一個談西,總是聽的我雲裡霧裡,但是他們最終還是能哈哈哈地笑著說回到一件事兒上去。


老年人的愛情一樣,但也不一樣。他們從一開始就要直視我們在一段感情裡避而不談的註定的分離。因此會自嘲,在他們的年齡,即便說“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也算不上多重的承諾,因此奶奶在說“一輩子”的時候,說不定心裡也盤算過一個數字。

老年人的愛情:“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也不算多重的承諾



再比如原文化部部長王蒙與夫人崔瑞芳的故事:

他們經歷了貧窮富貴,升官降職,人生起落的風風雨雨,兩人的愛情始終像大海深邃遼闊,蘊含無盡的能量與寶藏。王蒙的豁達堅強與瑞芳的超脫清高互為支撐,他們彼此證明著詮釋著對方的愛與生命。


王蒙曾問瑞芳:“你怎麼證明你的真實人生?”

她答:“有你了。”

王蒙又問:“怎樣證明我的存在?”

她說:“有我了。”

多麼感人的一段愛情佳話。

只是再深的情,終敵不過歲月。2012年,與王蒙攜手走過半個多世紀的瑞芳辭世而去,王蒙傷心欲絕,長跪不起,幾次昏厥,寫下了“此身此世此心中,瑞草芳菲煦煦風”的悼亡詩句。

王蒙對亡妻的這份深情真是蒼天可鑑。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從此就懷揣傷痛,孤獨終老。一年之後,2013年,王蒙已是八十高齡,他又迎娶了一見鍾情、一見如故的單三婭女士,當然,他也一直記著他的“瑞草芳菲”,過好現在與未來的日子,絕不是對過去日子的背叛。

王蒙說:“愛情是生活、生存、生命,也是對幸福的尋找和驗證,是愛情讓我發現了人性的美好。”他說再婚夫人單三婭是他的安慰,是他生機的復活。

再婚後的王蒙,又一次燃起創作激情,年過八旬,筆耕不綴。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的再婚夫人三婭:“三婭的到來是我的救助,不可能有更理想的結局了。我感謝三婭,我仍然是九命七羊,我永遠紀念著過往的60年、65年、80年,我期待著仍然奮鬥著未來。當然,如我的小說的題目,明年我將衰老,而在尚未特別衰老之際,我要說的是生活萬歲,青春萬歲,愛情萬歲。”

在肯的葬禮上,瑪戈特說,他們曾經以為,如果他們的這段關係失敗了,他們也能挺過去。但是此刻,她沒有那麼肯定了。當肯率先跑完了他的全程,她不得不開始自己的長途跋涉,她不知道該如何繼續她的生活。

耆福居全媒體心語:老一輩人的愛情簡單又質樸,牽了手就決定走一輩子。沒有那麼多的猜忌,在柴米油鹽的瑣碎裡平淡相守,或許我們也能從他們的故事中收穫感動。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裡的寶。”

願我們每一個人,有愛相陪,慢慢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