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你知道的王牌军队有哪些?

史学达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艰苦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的铁血之战。经过人民解放军14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将侵略者一扫而尽。



在抗战期间,自然也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强大军队,一支好的军队就代表着民族的强大,代表着祖国的威严。

没有人民解放军,也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抗日战争时期的王牌部队们的英勇事迹

广西出身部队

广西在古时候只是一个贫苦落后的省份,历来被视为荒蛮之地,诸多重大罪犯皆流放广西。但广西兵却自古便善于作战,驰骋沙场,历代王朝征讨安南、西南,却都以广西兵力为主。

广西之兵闻名于明朝,与倭寇作战时所向披靡,令敌人闻风丧胆。

后来,在抗日战争期间,广西兵也居功甚伟,广西兵由于素来便以悍不畏死,善战而闻名中国。

还曾有红军将领无不感慨称赞道

“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


如此,也有人称广西兵为狼兵,而在抗战时期盟军参谋长都曾被其折服说:“广西士兵便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广西兵也确实不负盛誉,抗战多年,广西地方人数仅达一千余万,参军人数却已高达一百余万,积极抗战,兵力仅次四川,排名于第二大出兵大省。

若是以地方人口比例,比例最高的省份便是广西。广西虽不失为山清水秀之地,但由于山多地少,广西人也多为贫苦居。

但他们却有无比热烈的爱国之心,赤脚走遍全中国,敢于献身祖国,始终站在抗战第一线战线,冲锋陷阵。

自鸦片战争爆发后,八国联军攻破中国大门,清朝军队便屡战屡败。1885年,爆发镇南关大捷,这是腐败的清政府唯一一次大败法国军队。

而且,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一时涌现三百万庞大的伪军,而这其中,却没有一个伪军是广西兵。

就连当时的侵略者日本人都说过,广西的军队就是中国唯一具有武士精神的军队,若是想要占领中国,必须先过了广西兵这一关。



湘南出身部队

钱钟书说:“中国只有三个半人:两广算一个人,湖南算一个人,江浙算一个人,山东算半个人。”这足以证明了湘军非同寻常的地位。

湘南部队追溯到近代才逐渐为人所闻,此前都默默无闻。自成功镇压太平军后,湘南部队的名声便被打响了。

在抗日时期,日本军队也说过:

“想要摧毁华夏,一定要先打湘南;而想要灭亡中国,一定要先占领广西。”

日本人之所以如此忌惮湘南部队,是因在日本侵略中国前期,湘南部队便与日本军队进行了一场持续3年之久的战役,足足埋葬了日本整整十万的精兵锐将,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长沙会战。

湘军是政府重臣曾国潘所创。那时正值清朝危急存亡的时刻,曾国藩凭着自己一腔爱国热情,他对于沙场之事,皆是自学成材,无师自通。

即使他对建立军队,带兵打仗一事皆是纸上谈兵罢了。可是他善于以史为鉴,吸取教训,权衡利弊,慢慢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军之策、战阵之法。


1937年,抗日战争自此全面爆发,湘南的总人口数量,仅有三千万人口,有两百多万人参军,参军率达到大约十分之一。

湘南是公认的,二战中骨头最硬的军队。湘军军队以一己之力,竟抵挡了35%的日军兵力,击毙了约有21万日军。

湖南人成为其中一支重要的抗战队伍,湘军的身影几乎都是活跃在抗日战争的前线,英勇抗战,不惧生死。

抗日战争多年,湖南被日本占领接近七年,在这七年的时光里就有二百多万湖南人参军,保家卫国。

湖南省人口并不是很多,可是湖南省有着一群勇猛的人,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故乡和敌人拼死一战。

在长沙保卫战中,湘军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之气节,展现了我们民族的骨气,湘军前仆后继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湖南是打不倒得,中国是打不倒的。

四川出身的部队

若问抗日战争中哪个省的贡献最大,四川当之无愧。四川人民出兵人数高达350余万,是排名第一的出兵大省,居功甚伟。



四川部队可以称作是抗日战争时期,最为穷困潦倒的一支军队,战士们都是衣不裹体,食不果腹。

而且考察资料便可得知,四川部队的牺牲率高的吓人,平均每牺牲17个解放军,便有一个就是四川部队的士兵,后来便了“无川不成军”的说法。

但在站前,无人知晓四川军的威力。 当时的川军标配步枪加烟枪,军队纪律也十分散漫,一如无头苍蝇,一盘散沙。

可是即使是如此一个装备奇差、素质极差的军团,即使如此不被人看好,却也一直在以坚定的决心抗战救国,十分积极参加抗日战争。

三次著名长沙会战都有川军士兵的身影,与广西狼兵一同大败日本十万精锐之师!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由于条件艰苦,川军又不过是一支杂牌军。当时的中央政府并不把川军当一回事,所以川军压根得不到什么装备支援,更不用说援兵。可他们却创造了一个奇迹。

川军26师曾经前去参加淞沪会战,全师原本有四千多官兵参战,回归时,却仅余六百多人,伤亡者不计其数,是战绩最好的部队之一。

南京保卫战时,川军21军145师挺身而出,最后弹尽粮绝,无力回天,师长饶国华不愿被俘,因此以身殉国……等等英雄事迹,向我们展现了四川部队为国捐躯,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


而且,在抗日战争时,四川等地区是国土后方战线,重庆作为陪都,换而言之,四川是中国幸存的几个省份之一,并没有遭受到日本人的铁蹄践踏。

但四川士兵的伤亡数量,却稳居全国首位,由此可见四川部队的英勇无畏,实在令人敬佩。

他们用自己对民族的衷心、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向世人展现中国人的铮铮铁骨,留取丹心照汗青!

东北出身的抗日部队

东北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一支英勇的英雄部队。

东北军之前作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是共产党人抵抗日本外来侵略的解放战争的重要抗日部队,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在日本侵略者后方,东北军人经过多年的艰苦抗战,甚至压制住数十万日伪正规军,十分有力的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于1935年时,中共中央极力号召全民族统一抗战,结成统一战线,准备全力抵抗日本侵略。东北军的领导者立即响应,积极筹组东北抗日联军。



但在抗战前期,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便率领东北军撤出了东北地区,意欲要将东北三省拱手相让。

但也有多数的东北爱国志士军官,依然坚守在东北地区,并且自发组织,日渐形成东北抗日义勇军,为抗日战争贡献微薄之力。

这支部队建立后,曾在势力鼎盛时,东北军的总人数达到30万余,其兵力所及地区几乎已经遍布东北全境。

因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大大兴起,也十分沉重有力地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嚣张气焰,也同时激发全国人民的统一抗日意识。

当时在可怕的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的压迫和团团包围之下。同时又是蒋介石实行不抵抗和不援助的艰难情况之下,东北抗日部队面临着十分严酷的条件。

武器装备、军事训练等等各方面都与穷凶恶极的日本相比甚远,处于十分劣势的情形之下,但东北义勇军们不惧生死,不顾一切,为中华之存亡而崛起,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拼死与敌人抗衡,这种英雄气概,伟大的爱国精神,是永远值得歌颂敬佩的。

西北出身的部队

西北军是冯玉祥一手创建,生活在条件十分艰苦的西北地区。西北军队里的士兵多来自些许偏远地区,不仅身体健壮,而且性格强悍。

再加之艰苦环境的打磨,其上阵杀敌的魄力自然不在话下。虽然装备不充足,但西北军队十分注重训练,尤其是肉搏实战,往往战无不胜。不论是内战,还是抗日战争,西北军都绝不含糊。

抗战时期,多少大大小小的战役都离不开西北军的支持,西北军队的出场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还有张古山,喜峰口,台儿庄等等战役,历史的漫漫长河里,他们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闪闪发光。

西北军也被称作为大刀队,因为部队中,每位士兵的标配便是一把寒光凌厉的大刀,而且都十分擅长,沙场上倒也能出奇制胜。

抗日战争中,一般部队怎会想到用大刀来与火炮枪筒对抗,虽然是因为装备稀缺,万般无奈之下,才用此大刀,但西北铁血汉子的彪悍也在其中展漏无疑。


因当时的大刀歌和破锋八刀,西北军也在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每当上阵杀敌时,西北军队人人骁勇善战,无往不利,手提大刀与日军厮杀,血染战袍。

当时日军最惧怕的便是晚上,每每夜不能寐。因为西北军善于深夜袭击,出其不意,日军早已被吓破了胆,时刻提防。

以至于日军在后来的百团大战之时,看到背刀冲锋的将士们,都无一不胆颤心寒,见之变色。


史之策


说到王牌部队,不得不提我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10大王牌纵队。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共有50多个纵队,分属四大野战军(另外还有一些特种兵纵队、炮兵纵队、铁道纵队等),其中涌现出无数能打硬仗的强悍之师,下面是我心目中的10大王牌纵队(一野1个,二野2个,三野3个,四野4个,如此匀称),排名不分先后,欢迎补充讨论。

1、一野(西北野战军)一纵,司令:张宗逊上将

一野司令员由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兼任,主要任务是保卫中央,地处西北,打仗少,装备差,知名度和战绩不那么突出,但一野副司令张宗逊率领的一纵战斗力剽悍,尤其一纵主力358旅,乃一野三大主力旅之一,战斗力极其强悍,面对蒋介石爱将、有“西北王”之称的胡宗南统领的国军主力,在陕北三战三捷,解放战争期间,累计消灭国军10万余人,后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号称“天下第一军”,足见其地位之高。

2、二野(中原野战军)四纵,司令:陈赓大将

二野司令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合称“刘邓大军”,战斗力强,功勋卓著,有2个纵队足以名列十大纵队,其中四纵司令陈赓是十大纵队司令中唯一一个大将军衔。

临浮战役中,四纵全歼国民党“天下第一旅”,活捉中将旅长黄正诚,一战震惊天下,仅次于三野全歼整编74师,因为该旅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全副美式装备,曾是蒋委员长的警卫部队,人称“蒋家御林军”,第一任旅长由蒋介石首席心腹爱将胡宗南担任。淮海战役中,四纵为歼灭黄维兵团立下头功。四纵在二野中歼敌数量第一、战功第一,谁敢不服?就连被俘的黄维听说对手是陈赓四纵,也立刻心服口服。

3、二野(中原野战军)六纵,司令:王近山中将

王近山打仗特别猛,号称“王疯子”,他率领的六纵完美发挥这一特点,以敢打恶仗、硬仗著称。定陶战役中,王近山立下军令状,“我们6纵坚决打!打得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全纵打光,我们对得起党,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六纵在二野中堪称铁血第一、战斗力第一,令敌军威风丧胆。

二野领导邓小平同志曾说:“二野在解放战争中谁的功劳最大?是王近山同志,许多艰苦的战斗,最后都是王近山同志去完成的。”

4、三野(华东野战军)一纵,司令:叶飞上将

三野司令兼政委陈毅,副司令粟裕,麾下猛将如云,每个纵队都是战力强悍,至少有3个纵队可列入十大纵队,若非名额有限,本可更多。

叶飞是最独特的开国上将,因为他生于菲律宾,却在中国打仗,是惟一拥有双重国籍的将军。解放战争中,叶飞率领的三野一纵以“跑得、饿得、打得”著称,可见部队特点是善于在不利局面下打硬仗。一纵独木支撑,钳制5万多国军,为歼李仙洲集团立下首功;孟良崮战役,一纵同时与国军三大王牌部队作战,一面死顶整编25师,一面阻击整编65师,一面参与围歼整编74师,以一敌三,浑身是胆,表现极度极其强悍,堪称三野头号王牌。

5、三野(华东野战军)四纵,司令:陶勇中将

四纵司令陶勇,号称“拼命三郎”,既有张飞之勇,又有关羽之威,所部四纵是三野中最擅长打硬仗、恶仗的部队。解放战争中,四纵参与苏中、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和淮海等战役,打满了华野所有大战,堪称“百战雄师”,且无不是攻坚主力。淮海战役中,四纵是我军参战部队中歼敌数量最多的纵队;渡江作战前,敢于炮击英国佬的远东舰队,大长国人志气,足见作风之硬。

6、三野(华东野战军)九纵,司令:许世友上将

解放军向来不乏猛将,但许世友的猛全军当属第一。他率领的华野九纵如同其本人勇不可当,能征善战。孟良崮战役中,九纵参与围歼整编74师,号称“五把尖刀”之一。

九纵最高光表现是济南战役中,许世友任攻城总指挥,九纵由副攻变身主攻,攻破济南城,活捉国军王牌、陆军上将王耀武。淮海战役中,参与围歼黄百韬兵团和杜聿明集团,歼敌数量排全军第二,仅次于四纵。

7、四野(东北野战军)一纵,司令:李天佑上将

四野司令林彪,政委罗荣桓,麾下将星如云,所属纵队个个如狼似虎,以一当十,在四大野战军中战斗力当属第一,有4支纵队入选十大纵队,应该不会有太大疑问。

四野一纵是林彪红一军团的老底子,司令李天佑是林彪麾下头号爱将,深通林彪军事思想和战术理念,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一纵都立下卓著功勋。辽沈战役时,一纵作为总预备队,成为稳定军心的定盘星;东北南下后后,1纵一直打到云南边境,是东野爪子伸的最远的部队,改编38军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万岁军”的美名,名头不下一野一纵的“天下第一军”。

8、四野(东北野战军)二纵,司令:刘震上将

刘震的名头似乎不如前面几位,但他率领的二纵论在解放战争的表现要强于一纵,不仅在四野中歼敌数量最多,堪称四野头号王牌,就是放在四大野战军中也敢称最强悍的纵队。二纵所部第五师,师长钟伟少将,以“猛打、猛冲、猛追”著称,被誉为“四野头等主力师”。二纵最擅长打大仗、硬仗、恶仗,纵横白山黑水,从未遭遇败绩,是林彪最信任最倚靠的部队,每逢战役特别是硬仗必用二纵,几乎无战不予,从关外的锦州,一直打到广西镇南关。

9、四野(东北野战军)三纵,司令:韩先楚上将

三纵司令韩先楚上将,胆大包天,能谋善断,有“旋风司令”之称。东北战场上,韩先楚率领的三纵坚守南满,为扭转东北战场形势立下首功;其后纵横南北,足迹遍东北大地,因行动迅猛,所向披靡,让国军吃尽苦头,被杜聿明等国军高级将领称为“旋风部队”;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打垮廖耀湘兵团,活捉廖耀湘本人;改编成40军后,在韩先楚率领下,为解放海南岛立下首功。

10、四野(东北野战军)六纵,司令:黄永胜上将

四野六纵与一纵、二纵并称“东野三只虎”,纵队司令黄永胜是林彪心腹爱将,打仗勇猛不在许世友之下,大兵团作战指挥和韩先楚不相上下。下辖3个师中2个师名头响当当,16师前身是叶挺独立团、朱毛红4军,野战军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哥”;17师是四野攻坚力量最强的部队,有“攻坚老虎”之称,四平、锦州、天津攻坚战中,均担纲攻城主力,攻无不克。

除上述10大王牌纵队外,二野陈锡联的三纵、二野王近山的六纵、三野王必成的六纵、四野吴克华的四纵等也都是实力响当当,差距只在毫厘之间。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有网友问:历史上有哪些王牌部队? 我们就来说说解放军四野八大王牌师。当年评选的四野八大主力师,第一名就是第112师,评价是,作风勇敢顽强,执行命令非常坚决。战斗经验丰富,连续作战能力很强,无论,野战,还是攻击,防御都俱佳。

第113师,这个部队富于朝气,执行命令坚决,经得住伤亡。攻防兼备,战功显赫。是四野头等主力师。第115师,善于野战和攻坚,战斗积极性非常高,战斗作用勇敢,是四野头等主力师。

第116师,能猛打、猛冲、猛追、三猛著称。善于运动野战,攻击力亦很顽强,是四野头等主力师。第118师,部队作风强悍,进攻、防御、攻坚、野战兼备,突击力强大,有暴风雨部队的美称,部队战斗力超强,是四野头等主力师。

第121师,作风硬朗强悍,技、战术全面,在攻防作战中表现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部队战斗力超强,是四野头等主力师。

第127师,当时的评语是,战斗作用勇猛果敢,连续作战能力很强,尤其善于野战条件下的攻防作战,战斗士气旺盛,能打,也敢打大战,恶仗和血战。是全军战斗力最强的几个主力师之一。

第128师,城市攻坚战的纵深作战战术水平高超,首创了“四组一队”、一个营包打一条街等战术原则。参加了四野的历次大规模城市攻坚战役,有“攻坚老虎”的美名,部队战斗力超强,是四野头等主力师。


深度军事


中国历史长河中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王牌部队,远的不说,就说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地9纵队。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地区几支武装发展起来的。

27军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王牌主力之一,有着其不同寻常的光辉历史——善于打歼灭战。



渡江战役——歼灭国民党5个军

电影《渡江侦查记》这部老电影可谓是家喻户晓,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27军。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第27军担负鲁港至荻港段主要突击任务。当夜21时许迅速抢占敌人滩头阵地。随之奉命以日克一城的气概沿繁昌,南陵,宣城一线追击江南逃敌。4月28日凌晨与兄弟部队会师吴兴,共同将国民党军5个多军围歼于郎溪,广德山区。


5月,第27军在解放上海作战中,沿嘉善,松江攻进,先后攻占高家湾机场,焚王渡车站,虹桥,徐家汇车站,龙华机场,控制苏州河以南。6月,担任上海市警备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战役”中第一个打进市区(其中一个连长通过钻下水道奇袭敌军指挥所,活捉一个师长,当时的这个连长就是后来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但占领上海的27军却上自军长下至马夫全部露宿街头,对老百姓秋毫无犯,那时候的27军可真不愧是人民军队呀。

血战长津湖——歼灭美军加强炮兵团

朝鲜战争中27军也是战功赫赫,打出了王牌军的威名。

1950年11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向北进犯,27军随第九兵团奉命出征,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下设下埋伏圈,战斗打响后,27军下辖的80、81师成功将美军第7师31团和32团的一个步兵营以及一个炮兵营包围在新兴里及以南地区并全歼这支号称“北极熊军团”的王牌部队,这场战役也开创了朝鲜战争中首次成建制歼灭美军的先河。

战役结束后,据统计,这场战斗27军所属的79、80师在冻伤人数高达10000人,冻伤率超过22%。



但是,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27军打出了中国军人的精神,不仅全歼美军王牌“北极熊军团”,同时歼灭“土耳其旅”大部,是我军在朝鲜战场上歼灭最大的建制。

抗美援朝作战中,第27军共歼敌2.1万余人。有2.2万余人立功,涌现出于春田,孙庆云,王元义,刘福海。于宪桂(女),李耕耘等许多战斗英雄和英雄单位,不愧为王牌主力部队的称号。


小斌哥聊史


我们大家都知道38军是万岁军,但是还有一支部队被称为千岁军,这支部队也是我军的王牌军队,也是一支年轻的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比起老牌的王牌部队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朝鲜战场上,他打出了风采,打出了国威,自己也打成了王牌部队,这支部队就是上甘岭上赫赫有名的第十五军。

15军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军区的部分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部队,是我军中一支年轻的部队。1947年8月太行军区的部队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秦基伟任司令员。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时候,第九纵队是陈谢兵团的一部分,为配合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第九纵队强渡黄河挺进豫西,楔入八百里伏牛山,连克县城15座。尔后攻洛阳,战南阳,克郑州,参加淮海战役,率部围歼国民党军黄维兵团。

1949年2月九纵队整编为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十五军,秦基伟任军长,参加了渡江、两广、解放大西南战役。在解放战中,15军比起很多纵队来说没有赫赫威名,但是朝鲜战争常,他们像世界正面了自己的顽强。

1951年3月15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三兵团十五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秦基伟任军长。1952年10月14日美军为了挽回在地面作战的被动局面,决定发动“摊牌计划”,而此战的美军精心准备,他的目标是为了围歼中国前线的部队,逼迫中国军队后退。

美军此战的关键是拿下上甘岭,这样就能里的卡住了我方的咽喉,期初美军计划以6天的时间,200人的代价攻占上甘岭,但是他们低估了中国志愿军的决心,当时镇守上甘岭的部队就是15军。这支年轻的军队,在这里经历了考验,也完成锐变。

15军面对美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严阵以待。战争开始时,美军以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对十五军30公里防御正面开始火力准备,其中对五圣山前沿597.9和537.7高地的轰击特别猛烈,使用了300门火炮、27辆坦克和40架飞机,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六发。

美军经过一小时炮火准备后,开始火力延伸以压制纵深目标。同时,步兵开始冲锋,经一上午的激战,美军攻击部队七师三十一团的二营、三营损失均超过了70%,美军比较忌讳部队成建制消耗,就未敢再使用一营,将三十一团撤下去休整,换上第三十二团接着再战,一直打到黄昏,也未能攻下597.9高地。



17日,战斗进入第四天,越来越惨烈,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一天之中几度易手,每次易手就伴随着天翻地覆的炮击和天昏地暗的拼杀,阵地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高地。

19日,第15军集中44门重炮和1个喀秋莎火箭炮团的兵力,掩护第134团6连,第45师侦察连,工兵连1个排进攻537.7高地。炮火射击刚一延伸,步兵随即开始反击。537.7高地地形简单,易攻难守,反击的三个连攻势如潮,仅二十分钟就夺回了全部阵地,打垮了韩国第32团第1,2营的防御,按照事先规定,转入防御。

上甘岭第一阶段的战役就在这样的厮杀中开始,也在厮杀中结束。而后的就是艰苦的坑道作战,因为即使美军占领了表面阵地,只要坑道仍在志愿军手中,坑道里的部队随时可以与反击的部队里应外合,对于美军而言是极大的威胁,所以对美军而言坑道一日不除,美军一日不得安生,因此20日以后的战斗就是以坑道为争夺焦点。

由于白天抗击美军对坑道的破坏和夜间的主动出击,坑道部队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伤亡,为此几天来一直抽调机关人员向坑道增援补充,一个连,一个排,甚至一个班不断派出,师团两级机关几乎连勤杂人员都用光了。24日晚,秦基伟将军的警卫连也投入了战斗。

坑道作战除了战斗,最艰苦的还有后勤的补给。当时十五军连夜从后方紧急采购了三万多公斤苹果,派人送往坑道,以示对坑道部队的关心。但美军炮火封锁实在太猛,大筐苹果难以送上去,没有一筐苹果送进坑道,最后送进一号坑道的只有一只苹果!

从21日至29日,坑道部队夜间主动出击达158次,其中仅9次失利,其余均获成功,累计歼敌2000余人,大量消耗了敌军,并极大破坏了敌军阵地的稳固。

坚持就会胜利,15军四十四师的坑道作战,不仅有效牵制了美军,分散了其在上甘岭的兵力火力,有力保障了上甘岭的胜利,而且将战线前推十公里,大大改善了在平康谷地的防御态势,给我军反攻争取了时间。

30日我军决定反击,十五军以133门大口径火炮和30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向597.9高地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炮击持续达四个多小时,创下了上甘岭战役中日均最高弹药消耗量:投掷出近3万枚手榴弹和手雷,260根爆破筒,发射30多万发子弹,21000多发炮弹。当晚二十九师八十六团的两个连发起反击,将597.9高地其余阵地全部恢复。单四十五师的伤亡也不小,守备部队的兵力少到只能控制五个阵地。

从1952年11月1日起,十二军的部队开始参战,接替四十五师无力再守的七个阵地。此后15军又参入了上甘岭的反击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是坚守上甘岭的主力部队,面对美军6.2万余人、118辆战车、350门大炮、3000多架次飞机以及投下的200多万发炮弹、万余枚炸弹,十五军坚守上甘岭40余天,顶住了“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击”,把美军牢牢钉在上甘岭前,打得骄横的侵略者只好再在谈判桌前低下头来,从而加速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进程。

战后中朝联合司令部通令嘉奖十五军,15军也通过这次血与火的考验,成为了一支王牌军队。

196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改编为空降兵军,同时空降兵师划归该军建制,组成了空降兵第15军。

1993年1月由广州军区空军划归军委空军直接建制领导,原军属第43、44、45共3个空降兵旅恢复空降兵师编制。军部所在地为湖北孝感,被称为“千岁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应急机动作战部队。

2008年汶川地震,在震中空降的15名空降兵就是来自15军,这支王牌军队。


帝国烽火


八路军第129师,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主力部队。由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倪志亮任参谋长,张浩任政委,1938年1月,邓小平 任政委。

129师下辖:第385、第386旅及教导团和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骑兵营等,全师共1.3万余人。第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辖第769、第770团;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辖第771、第772团。

在抗战中,129师先后组织了阳明堡、神头岭、响堂铺、七亘村等战斗。1937年10月19日,夜袭日军明堡机场,经过1小时激战,歼灭日军100余人,击毁击伤飞机24架。神头岭伏击战,129师以伤亡24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550余支和骡马600余匹。响堂铺线斗,毙伤日军森木少佐以下400余人,将180辆汽车全部焚毁,缴获追击炮4门、各种枪130余支(挺)。在抗日战争中,第129师歼灭日伪军达42万余人,解放县城80余座,创建了晋冀鲁豫解放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400余万,部队发展到近30万人。

129师386旅,旅长陈赓,能征善战,敢打敢拚,被日军视为劲敌,大“扫荡”时曾在装甲车外面贴上“专打386旅”的标语,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上校甚至称“386旅是中国最好的旅”。

新中国成立后,从129师走出了元帅2人:刘伯承、徐向前;大将2人: 王树声、陈赓;还有18位上将、48位中将、295位少将等。


zj史海拾贝


解放战争中,我军还几个军级部队(纵队),打仗打得非常漂亮,给了国民党军队以重大打击,今天我军的王牌部队,基本上都出自解放战争中的那几个军级部队(纵队)。

二野(中原野战军)四纵,司令:陈赓大将

二野能征善战,战斗力极高,其中四纵为二野的主力部队,司令陈赓是十大纵队司令中唯一授大将的将领。

临浮战役中,四纵全歼国民党“天下第一旅”,活捉中将旅长黄正诚,一战震惊天下,仅次于三野全歼整编74师,因为该旅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全副美式装备,曾是蒋委员长的警卫部队,人称“蒋家御林军”,第一任旅长由蒋介石首席心腹爱将胡宗南担任。淮海战役中,四纵为歼灭黄维兵团立下头功。四纵在二野中歼敌数量第一、战功第一,谁敢不服?就连被俘的黄维听说对手是陈赓四纵,也立刻心服口服。

二野(中原野战军)六纵,司令:王近山中将

王近山打仗特别猛,号称“王疯子”,他率领的六纵完美发挥这一特点,以敢打恶仗、硬仗著称。定陶战役中,王近山立下军令状,“我们6纵坚决打!打得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全纵打光,我们对得起党,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六纵在二野中堪称铁血第一、战斗力第一,令敌军威风丧胆。

二野领导邓小平同志曾说:“二野在解放战争中谁的功劳最大?是王近山同志,许多艰苦的战斗,最后都是王近山同志去完成的。”

三野(华东野战军)一纵,司令:叶飞上将

三野司令兼政委陈毅,副司令粟裕,麾下猛将如云,每个纵队都是战力强悍,至少有3个纵队可列入十大纵队,若非名额有限,本可更多。

叶飞是最独特的开国上将,因为他生于菲律宾,却在中国打仗,是惟一拥有双重国籍的将军。解放战争中,叶飞率领的三野一纵以“跑得、饿得、打得”著称,可见部队特点是善于在不利局面下打硬仗。一纵独木支撑,钳制5万多国军,为歼李仙洲集团立下首功;孟良崮战役,一纵同时与国军三大王牌部队作战,一面死顶整编25师,一面阻击整编65师,一面参与围歼整编74师,以一敌三,浑身是胆,表现极度极其强悍,堪称三野头号王牌。

四野(东北野战军)三纵,司令:韩先楚上将

三纵司令韩先楚上将,胆大包天,能谋善断,有“旋风司令”之称。东北战场上,韩先楚率领的三纵坚守南满,为扭转东北战场形势立下首功;其后纵横南北,足迹遍东北大地,因行动迅猛,所向披靡,让国军吃尽苦头,被杜聿明等国军高级将领称为“旋风部队”;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打垮廖耀湘兵团,活捉廖耀湘本人;改编成40军后,在韩先楚率领下,为解放海南岛立下首功。


袁卫宇


大家都说了志愿军38军是王牌军,那么上甘岭的志愿军第15军(后来的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就是没有王牌之号的王牌军。

志愿军第15军前身是刘邓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军长秦基伟。原本这个军在解放军序列中并不出挑,也没有被安排入朝作战的任务。是秦基伟主动要求入朝。等到第15军开到朝鲜前线时,志愿军已经发起第五次战役,第15军承担了阻击任务,在整个战役中歼敌近万人。

第15军军史中最为辉煌的时刻开始于1952年10月14日,这一天,美国第八集团军集中了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对15军两个连防守的面积为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537.7和597.9高地,也就是上甘岭)实施大规模高强度火力准备,随后由陆战第7师31团向高地发起攻击。


防守高地的志愿军官兵当天顽强守住了阵地,击退敌人十多次冲锋,但也伤亡殆尽,第15军第45师迅速增援,三天中共投入15个连,与敌军反复争夺阵地,志愿军的策略是,白天丢了的阵地当晚一定恢复,绝对不给敌人巩固阵地的机会,这种争夺是极端残酷的,志愿军每天都要损失2-3个连的兵力,秦基伟将警卫连都派上了战场,美军同样伤亡惨重,先后投入作战的4个团合计伤亡2000多人。到11月,不得不换成韩军继续进攻,上甘岭成了双方的血肉磨坊。

由于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不计代价地投放火力,两个高地的山峰在190万发炮弹和5000多枚炸弹的轰击下整个被炸低了三米,树木全部炸光,山石炸成了石粉,阵地上的尸体都被炸成了肉渣,经常一铲子下去就是沙土混着肉块。在后方的志愿军战士描述说,那两个山头就像火山口一样不停地冒着浓烟和火光,活人根本无法生存。由于美军的炮火过于猛烈,坑道里的志愿军甚至有被活活震死的。


坚守上甘岭山头的志愿军没有吃的,也没有水喝,只能喝石头缝里渗下来的雨水,一开始后方组织运送咸萝卜,但是咸萝卜吃多了不解渴还拉稀,于是改为运送苹果,但是在雨点般的敌人炮火下,运输人员把物资运到坑道里非常困难,有时候牺牲了几个人,只送进去一个苹果,那个苹果在二十几个人手里转了一圈还没吃完。

然而志愿军针对联合国军的火力优势开发了反斜面+坑道战术,利用迫击炮,机枪,重炮组成阶梯火力,使联合国军上坡时遭遇一次弹雨,下坡时又遭遇一次弹雨和机枪火力。即使联合国军压制了下坡火力,志愿军还可以再退入坑道继续战斗。因此,联合国军遭受的伤亡比志愿军更加惨重。


在上甘岭战役中,第15军涌现了大量战斗英雄,如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是全军两个特等功之一;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在弹药用尽后,爬到敌军尸体堆里,解下手榴弹投向敌群。当敌人扑到身边时,他毅然滚入敌群,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被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而在上甘岭战役中,这样与敌同归于尽的英雄就多达38人!

到11月5日,第15军伤亡已达7700多人,毙伤“联合国军”13000多人,由于自身伤亡过大,该军奉命逐步撤出战场休整,由志愿军第12军接防。到11月24日,“联合国军”付出了25000余人伤亡的代价,最终只攻占了几百平方米的一块阵地,不得不于11月25日停止进攻,上甘岭战役以志愿军的胜利而告终。第15军也因这一战而名垂史册!


每日一段历史


我选择从正史中的大一统王朝来看中国古代有多少王牌部队。

1.大秦铁鹰锐士

秦军新军20万其中铁鹰锐士的数量只有1600人就可以看出在尚武的秦国铁鹰锐士有多么的优秀很多史书都记载了大秦铁鹰锐士的强大。

《荀子》中曾对秦国军事实力有过高度评价:“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代表战绩:兼并六国战争中的王牌部队,战必胜攻必取。

2、汉朝铁骑

在漫长的汉匈战争中,汉朝骑兵凭借精良的装备和霍去病卫青这种优秀统帅的带领下,打到漠北将强大的匈奴部落打的一蹶不振,让后人都以汉匈战争中“封狼居胥”的战绩作为武将带兵能力的天花板。

战绩:击匈奴、平漠北、降服乌桓、鲜卑,让汉朝成为汉民族称号的由来。

3、唐朝陌刀军

陌刀军因陌刀和铠甲造价昂贵使得以奢靡著称的大唐王朝也只能保持几千人的规模,最早的陌刀军是为了对阵突厥骑兵而组建的强大军队,史书记载陌刀一出人马俱碎,足以看出陌刀军的强大但因造价昂贵,要求使用者身体素质苛刻和制造工艺失传让陌刀军成为历史。

战绩:击败突厥骑兵,平叛安史之乱。

3、宋朝岳家军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就是宋真宗说的,加上宋朝重内轻边的军事制度和没有西北产马地的原因使得宋军战斗力不高,好在南宋时期岳飞的岳家军横空出世缓解了宋朝没有强大军队的尴尬。

我个人认为岳家军是古代最早的有思想有信仰的军队,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粮是岳家军的战斗宗旨,凭借先进的思想和坚定的信仰让岳家军在北伐时战无不胜让金朝名将金兀术感叹“撼山易,憾岳家军难”随后岳飞因为得罪宋高宗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从此岳家军退出了历史舞台。

战绩:北伐金军,大败朱仙镇。宋朝唯一的王牌部队。

4、元朝蒙古铁骑

作为第一个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元朝凭借自己优秀的骑兵横扫整个欧亚大陆,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蒙古西征是世界第一次全球化”蒙古铁骑利用自己的装备优势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领土最大的大一统王朝(有争议)

战绩:攻占整个欧亚大陆,建立四大汗国。

5、戚家军

本来想写的是明朝三大营来的,但明朝三大营后期战斗力确实不行,土木堡之变损失三大营的精锐士兵和军事贵族,随后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城之前,三大营早就腐朽不堪加上京城鼠疫没有立下什么功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了。

戚家军作为和之前我提的岳家军一样,属于在朝廷的授意下将领个人招募的军队,戚家军相对岳家军有更严格的军纪军规,同时还自创了鸳鸯阵这种神阵,在抗击倭寇的占整个,戚家军动不动打出几千比十几的伤亡,抗战神剧都不敢这么写。随后因为戚继光晚年失势戚家军大部分被遣散回家少部分军队去了抗击后金的战场。

战绩:消灭倭寇,抗击后金

6、满八旗骑兵

虽然晚清时期八旗子弟属于战五渣,但绝对不能忽视早期满清入关时期满八旗的战斗力,这支被称为17世纪亚洲最强骑兵的部队面对比体量更大的大顺政权和南明,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入主北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随后的平定准格尔大小和卓治乱以及雅克萨之战满八旗骑兵还是有着相当的战斗力,是满清的王牌部队。

战绩:击败大顺政权、南明建立满清政权,平定准格尔、大小和卓叛乱和雅克萨之战。


影妹谈


不得不说中国历史上的王牌军队还是有很多的,我们说两个中国近现代史上,比较典型的代表吧。

一个就是刘伯承和邓小平带领的刘邓大军,另一个就是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

可以说这两支部队,就是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王牌军队的代表。

先说刘邓大军,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有一场十分著名的战役,就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

这一次战役,对于国共双方来说意义十分的重大。

因为当时刘伯承和邓小平带领的军队,是在孤军深入,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况下,突击到了敌人的核心地带和敌人厮杀的。

要知道当时国共双方,基本上都是在黄河以北的战场上斗争。

战事还没有延伸到黄河以南,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邓大军如同一把钢刀一样,直接插入到了敌人的心脏。打到了长江地区的大别山去了。

正是因为刘邓大军突然的到来,让国民党没有想到,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所以,刘邓大军经过英勇奋战,取得了这次战役的伟大胜利。

毛泽东把这次战役的胜利,视为人民解放军由主动防守,到主动进攻的一次足以改变中国历史的伟大战役。

可见,这一次战役对重中国共产党来说是多么的重大。

当然这一战对国民党造成的打击,也是伤筋动骨的。因为战事的不断扩大,蒋介石不得不把他更多的兵力,调到黄河以南。

这就更有利于我们进行运动战和游击战了。

还有就是,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胜利之后,刘邓带领的打击,就深入到中原地区,开始和国民党的军队争夺中原地区了。

正是在中原战场上,刘邓带领的中原野战军,伏击了蒋介石的嫡系,也是黄维带领的十二兵团,为淮海战役最终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刘邓带领的大军绝对是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王牌军队。

粟裕的华野军也是那个时代的王牌军队,被粟裕打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真的是太多了,我们知道的张灵甫,杜聿明,陈诚,王耀武,李天霞,黄百韬,胡琏......,他们都是粟裕带领华野军的手下败将。

我们知道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取得的典型战役的胜利有,苏中七战七捷,这一次战争的胜利,彻底的粉碎了国民党想要在半月歼灭华野军的美梦。

孟良崮战役,粟裕带领的华野军歼灭了张灵甫的七十四师。此次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华东站场上的格局。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开始主动出击,对国民党的各个部队开始实施歼灭了。

淮海战役打响,黄百韬兵团也正是粟裕带领的华野军,给围歼的。黄百韬也是在这一次战役失败之后,自杀而亡的。

还有淮海战场上,杜聿明的几个兵团,也是被粟裕的华野军给围歼,并且最终活捉了杜聿明的。

所以说粟裕带领的华野军,也是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王牌军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