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战国时战争频发,军队、百姓死亡无数,为什么没有发生大的疫情?

历史走廊


历史上记载疫情有3000多以上,重大的有500多,战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争,人数死亡甚多,那个时候把各个国家人数加起来也不足1亿人口, 因为战死 饿死 的人很多,哪里还有时间去生育养育下一代。


那个时候瘟疫 都是因为细菌感染所致,很少有见是病毒的,为什么会容易细菌呢?

连年战争尸体随处可见,还有很多人因为没有粮食 吃 而饿死 ,这样没有人处理尸体,就会造成污染河流以及土地滋养了细菌。


由于人口稀少,那么瘟疫就很难去大面积感染人,传染人,无论是病毒细菌最容易引起感染的是人口集中密集,包括动物依然是,那些被圈养的鸡猪是最容易感染 ,你很少简单 狗 猫 鸭 鹅 这些活动频繁的动物得瘟疫。


人类就生活在病毒细菌包围的空间,只要你活着,就一吸一呼都有病毒细菌进入你的身体内,而你身体内存量大量的病毒细菌,只是都被你身体的免疫系统给消灭掉 而你自己丝毫感受不到而已。


惜缘微健康


古时的先民们,对待瘟疫不比我们现代人差~中国文明史历史悠久~所以瘟疫面前,人人平等,处理瘟疫的情况很娴熟~

PS(清末中国爆发了一次严重鼠疫,有兴趣可以八度)

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的影响巨大的有:非典、鼠疫、天花、流感等。总的来说,瘟疫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


传染病在古代称为疫,而疫字在汉代说文解字里“疫,民皆疾也。”疫字最早可以看到记载的是先秦时期的《周礼》“遂令始难欧疫”,那时人们就意识到疫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病。

湖北出土文物《封诊式》竹简中记载了在战国时期就有逐级报告传染病和对可疑病例调查的制度。宋太祖时规定,所有被派往到边塞的将官,都要带随行医官负责防疫和健康。据秦代出土的竹简记载,凡来秦国入城的宾客入城时,其乘车和马具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

中国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一些瘟疫病的传染性,并发现隔离具有传染性的病人是必要的预防措施。在汉代中国就有“病迁坊”设施,用来隔离麻风病人。

石灰最早记载于《周礼》,除了建筑战争炼丹印染用于房屋涂抹,驱虫消毒,墓葬。端午节有些地方的习俗有将混合有雄黄酒的石灰水洒于房屋角落。

《左传》成公六年(前585年)记载:“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当时,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采用深埋和土层过滤处理污水的方法,来防治疫病。


Ghoul内幕


不是没有爆发,是可能爆发了我们并不知道。一方面是现存史料资料太少无法证实当时是否真的爆发了传染病,另一方面在古代瘟疫爆发就是很可怕的事情,在那时候消除瘟疫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很可能就是——任由感染的人死光。


可是这并不代表我国古代在处理疫情方面任由平民百姓死去,在消除疫情和解决疫情方面是这样的的过程:认识疫情——防控疫情——解决疫情,总称为防疫。


首先认识疫情。我国在对瘟疫这件事上有着很深刻的了解,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传染病在古代称为疫,而疫字在汉代说文解字里“疫,民皆疾也。”疫字最早可以看到记载的是先秦时期的《周礼》“遂令始难欧疫”,那时人们就意识到疫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病。

湖北出土文物《封诊式》竹简中记载了在战国时期就有逐级报告传染病和对可疑病例调查的制度。宋太祖时规定,所有被派往到边塞的将官,都要带随行医官负责防疫和健康。据秦代出土的竹简记载,凡来秦国入城的宾客入城时,其乘车和马具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


中国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一些瘟疫病的传染性,并发现隔离具有传染性的病人是必要的预防措施。在汉代中国就有“病迁坊”设施,用来隔离麻风病人。


其次,防控疫情。

在这里防控疫情分为两种,一为疫情尚未爆发,但是有趋势蔓延,二位疫情已经爆发,已成气候。


在疫情尚未爆发之时,人们已经有意识的进行防控。人痘接种术在清代时候已经有职业的种痘师了,而且失败率是只能是5%。


石灰最早记载于《周礼》,除了建筑战争炼丹印染用于房屋涂抹,驱虫消毒,墓葬。端午节有些地方的习俗有将混合有雄黄酒的石灰水洒于房屋角落。


《左传》成公六年(前585年)记载:“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当时,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采用深埋和土层过滤处理污水的方法,来防治疫病。


城市污水并不是简单粗暴的直接排入河道,而是要通过一定比例把大小石头块、粗细砂砾、泥土进行巧妙搭配组合,并且再用草木的枯枝败叶将其分隔为若干层的城市的排污沟后,变成“中水”后才能排入到河里。


中国人熟知病从口入,吃熟食喝热水的习惯也为细菌病毒滋生的渠道和途径断绝了温床。


注重卫生习惯,防患于未然是阻隔瘟疫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疫情已经爆发之时,解决方法归纳起来的方式如下:

0.顺应节气

先秦典籍(《礼记·月令》》中提到:孟春行秋令,则其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仲夏行秋令,民殃于疫;孟秋行夏令,民多疟疾。

原因在于“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因而,先民们在有所兴作时非常重视顺应节气。


1.巫术的精神控制

先秦时期,传说帝额项有三子,生而亡去为鬼,其中一个居江水是为瘟鬼。

为此,人们每于疾疫发生时,作法以驱除疫鬼。

《周礼·夏官》中所提到的方相氏四狂夫即是专门的驱疫鬼者。此四人身披熊皮,头带面具,执戈扬盾,帅百隶逐室殴疫,此即后世滩戏的由来。

除此以外,历代流行的纸船送瘟神等民俗,也都是驱疫鬼的具体形式,甚至连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也与驱疫鬼有关。

这种迷信的办法,对于防治疾疫当然不会有任何作用。


2.巡视疫情,施医赐药保障。最早的巡诊制度见于先秦时期,《周礼·地官》中有司救一职,其职责就是:“凡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此可被视为是中国古代巡诊制度的滥觞。

3.施隔离患者,培养医学人才。此处由于战国时期资料匮乏,最早记录只有东汉时期。自东汉以后,开始有了隔离病人的记载,显示人们已经开始重视流行病的传染性问题。

“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汉书·平帝纪》)。此可视为对病人实行隔离措施的最早记录。


4.保障卫生,埋瘫尸骨;尸体是病毒和细菌借以大量繁殖的最主要载体,处理尸体,即是切断疾疫流行的一个重要渠道。

据《周礼》所载,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有了处理无主尸体的做法。此后,凡遇大疫,官府一般都有掩埋死者尸体的做法。

5.开仓放粮,贩灾免赋等。


最后解决疫情,在防控疫情之中已经附带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但是事实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因为在医学落后的战国时期,能够看的起医生的毕竟是少数,况且在医学落后的年代和奴隶制社会转向封建王朝时期,平民百姓的姓名在统治者眼中不过是草芥。而解决瘟疫的最好方式就是我在文章开头写的那样——人们都死去了。


负暄


疫情,往往好发于战乱或者天灾之后。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过有这么一段异常特殊的时期,就连这一时期的历史命名都显得很特殊,它正是继春秋之后的“战国”。“战国”,顾名思义,以“战”称名,既为“战”名,在逻辑上,必然少不了大的疫情发生。然而,历史上真实的战国时期,根据历史记载的情况,大小战役频发不假,但大的疫情生发却鲜有传闻。

▲战国时期战争频发

探究其因,这到底是古人出于疏漏史书没有记载,或者不愿记载?还是战乱本就和疫情无关呢?

我认为,这两者都不尽是。尽管先秦之前的历史资料记载很多都不详尽,甚至失考,但大的疫情至少总可以通过各家流传的版本窥视一二,不可能都毫无踪迹。因此,大致可以断定,战国时期战乱频发但大规模的瘟疫没有发生完全不是没有可能!尽管历史上不争的事实是,当时的战国,以周天子在形式上为天下共主,而真实的情况是天下已经被分为各自为战的七大诸侯国政权“齐、楚、燕、韩、赵、魏、秦”,而且,当时的战役,除了这七国之间的相互攻伐外,还经常性的会发生一些大国吞并小国的战役。总之,战国的战争从来没有少过。

▲ 战国七雄

自古以来,战乱成为疫情好发的一大诱因,可为何在战乱频发的战国时期,这一规则就怎么突然变得不被适用?实际上,这和战国时期的历史时代特征有关。

时代特征一:“百家争鸣”思想文明使得人们预防疫情发生觉悟普遍较高

战国时代,虽然这一历史时期战争频起,但人类在思想文明方面却呈现前所未有的迸发状态。特别是“百家争鸣”文化潮流的兴起,学术发展堪称达到了中国历史文明的黄金时期。比如法家“讲耕战、重实力、权术和刑赏的观点”,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主张“德治”与“仁治”,墨家又提倡“兼爱”与“非攻”等,这些优秀文明思想的百花齐放,使得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并不仅仅限于野蛮的扩张领土上,而是向着更加注重战后的治理与恢复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战后防范与应对疫情发生方面觉悟普遍较高。

▲ “百家争鸣”文化潮流兴起

因此上说,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争与文明并行发生的时期,各国既好战而又特别注重战后的治理与恢复工作。

时代特征二:“战国七雄”变法图强 社会各方面发展齐头并进

战国时期,不仅有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权且可以协调各国利益,而且战国七雄各自内部也都在变法图强,力图使自己成为更加文明强大,具备一呼百应实力的一方。

▲ 秦国的商鞅变法

如秦国的商鞅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制,魏国的李悝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等等,这些都使得尽管战国时期战争四起,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农业却都能够取得不同程度的大发展。也就是说,战国的民生环境并没有因为战争频发而导致无人治理,因此,大规模的疫情也就不太容易发生。

时代特征三:“防治有方”疫情对治古人早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案

对这一点的验证,虽然史书记载不多,但我们可以通过后世出土的一些文物作为佐证,来推断战国时代人们在防范与治理疫情方面的水平。如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简”。

▲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简”

1975年,人们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秦墓中发现了许多竹简,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经过专家鉴定,这些秦简上的文字内容是人们研究从战国到秦朝之间这段历史时期,在法律、文书、医学、行政等方面极为重要的珍贵资料。

在“睡虎地秦简”的文字记载中,其中就提到了当时人们在对治传染病方面的一些处理方法。

《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记载了这样一则事情:

“某里公士甲等廿人诣里人士伍丙,皆告曰:‘丙有宁毒言,甲等难饮食焉,来告之。’即疏书甲等名事关牒背。讯丙,辞曰:‘外大母同里丁坐有宁毒言,以卅余岁时迁。丙家即有祠,召甲等,甲等不肯来,亦未尝召丙饮。里即有祠,丙与里人及甲等会饮食,皆莫肯与丙共杯器。甲等及里人兄弟及它人知丙者,皆难与丙饮食。丙而不把毒,毋它坐。”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某个地方有二十个人将同里的士伍丙送到了官府,原因是大家认为这个人有“毒言”(“毒言”在这里的意思类似于今天的传染病),不能和大家一起吃饭。然后官府对这个人进行了一番详细盘问,从姓名到出生年龄、籍贯、走访经历等等(这一点像极了我们今天对疫情疑似病例的盘查。)。丙告诉官老爷,当年自己的外祖母曾有“毒言”被认定为犯罪,在三十多岁时被迁往其他地方,而他们(其中包含丙人)曾经在一起吃过饭共用杯具。当然,丙这个人庆幸的是,在审定之后,官府认为丙并没有“毒言”。

由以上《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记载的关于“毒言”的事情不难看出,战国到秦这段时期的人们,他们在对治疫情的方法上,分别从三方面系统入手。

一“防”:发现疑似病例即报官。

从以上记载的历史事件可以看出,在战国到秦这段时间,人们对预防疫情发生所采取的手段已经十分谨慎,而且大家防止疫情发生的意识也很高,即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即举报送官,并由官方排查,以此杜绝大规模疫情可能的发生。

▲ 古人注重对疫病进行预防

二“确诊”:被举报病例一旦确诊要负法律责任。

在对待确诊病人上,从“外大母同里丁坐有宁毒言”可以看出,战国至秦时期,国家对疫病的防治态度是严防严查。就是说,当时的古人他们对待疫疾的判断也是依据标准来谨慎诊断,但凡疑似病例必盘查,盘查属实然后确诊,确诊后的传染病者视同为犯罪,要负法律责任。

三“隔”:患疫病之人必须迁离人们正常生活区

当病人确诊之后,“以卅余岁时迁。”。这说的是,在战国至秦这段时间,人们对确诊疫病之人还会将其“迁”离流放某地,与人们正常的生活区隔开,以此避免更多人被传染到。这一点和我们今天的隔离思路是一致的。

▲ 隔离,成为古代防治疫病的重要手段

结语

在战国时期,2000多年前的古人在对待疫情防范与治理措施上,并没有因为多战事而疏于懈怠放任自生自灭,自然,在战国时期发生大规模疫情的情况也就没有见于记载都是很好理解的。


淳帧通安


要这么看您就错了,我国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大灾过后必有大疫!意思是说每当发生大灾难过后就必然会爆发大规模的瘟疫。

而战争是一种人祸引起的灾难,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争,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或数场大瘟疫。

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8年年爆发了全球性的西班牙流感(其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此流感从西班牙爆发,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人感染了此病,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

该型流感截止1919年一共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感染率也达到了5%。

要知道第一世界大战一共持续52个月,全球死于战争的人数约为1000万人,然而西班牙流感在爆发6个月以后便造成2000多万人死亡,比战争本身造成的死亡还多两倍。

那么我国古代,尤其是战国时期,在爆发战争以后有没有发生过大的疫情呢?

很显然是有的,因为这是人类世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大型灾难过后的必然结果。

据作者粗略统计,从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到公元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一共发生了71场死亡人数超过10万的大规模疫情,死亡过万的小型疫情则不少于1200场。

而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瘟疫的记载并不详细,目前有关证据为《周礼·天官·冢宰》中的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也有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而具体规模、时间则记载得不详。

▼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戴着防毒面具操作高射机枪的德军士兵,由于机枪和毒气的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此前人类战争史上杀戮效率最高的一次,然而机枪与毒气所造成的伤亡远不及包括西班牙流感在内的恶性传染病。

疫情的形成、传播机理以及消亡形式

疫情在古代被称为瘟疫或者时疫,即恶性传染病,其形成机理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首先是人类食用野生动物→食用者开始受感染致病→致病者传染给亲近者→受传染者再传染给他人。

在这个过程中兽传人是恶性传染病病毒转移的环节,当病毒开始发展到人传人时疫情开始形成,当大量人群遭受传染后病毒进入变异阶段,这个时候的瘟疫就形成了。

举个例子:一开始可能只是某一家猎户全家感到不适,后来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前来探望,这些人也在无形中收到传染;当受传染的人又去别人家串门或者上街逛游时,交叉传染就开始形成。

不过这种形式的疫情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消亡,因为当时城市与城市之间、村镇与村镇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当村镇或城市的人基本死绝以后,疫情也就宣告结束了。

最可怕的是灾难发生以后爆发的疫情,比如说闹蝗灾、旱灾、水灾,当农名颗粒无收以后就开始出现逃荒现象,如果食不果腹的灾民食用了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那么上述的疫情形成机理便要重演。

当那些已经有病毒潜伏在身体里的逃荒灾民向四面八方逃难以后,疫情便开始在全国爆发,这时候大规模的瘟疫就开始形成,人类聚集的城镇开始变成“死城”,历史上有些政权便是在大规模疫情中土崩瓦解的。

比如公元164—180年古罗马爆发的“安东尼瘟疫”,十多年间一共有500万人死于这种恶性传染病,罗马帝国也在瘟疫中逐渐走向衰弱,最终走向灭亡。

如果没有发生自然灾害,古代依旧会时不时地爆发大规模疫情,而形成疫情的原因就是战争,战争是一种有组织的杀戮行为,战争的特点是为了形成作战力量,战争组织者需要将大量的青壮年集结在一起,这些人群受指挥官的统一调度和统一指挥,行动高度一致。

战争中往往总有一方会因作战不利处于下风,或者国力不足以支撑战争开销,导致供养军队的物资无法及时运送到前线,这时候士兵们就开始饿肚子。

为了活下去,士兵们只得寻找一切可以果腹的东西来吃,一开始可能只是挖野菜、啃树皮,但是军队作战少则几千上万,多的时候上百万,树皮草根会在短时间内被吃光,比如红军过草地的时候,当野菜吃光以后士兵们就连皮带也被吃掉了。

接下来就要杀战马充饥,当战马也被吃光以后,那就剩下人可以吃了,当战争发展到这个程度时,军队中“人相食”和平民间“易子而食”惨绝人寰的现象就开始出现。

比如明末崇祯崇祯四年(1631年),明将祖大寿被皇太极围困在大凌河城,明军几路救兵四次援救,都被后金军击败,祖大寿的多次组织部队突围也没有成功。大凌河城被围了三个月,城内的粮食吃完了就杀马吃,马吃没了,就杀人相食。

在这种情况下是最容易爆发瘟疫的,大凌河战役结束以后那些在战争中幸存的士兵和百姓陆续向内地逃难,于是全国各地开始出现疫情,到崇祯10年(1637)大明境内爆发大规模瘟疫,地方官在上枢朝廷的奏本中写道:“瘟疫传染,人死八九”。意思是说疫情已经发展到10个人中就有8、9个人会因此死亡,史称“明末大鼠疫”。

战争过后爆发的疫情是可怕的,因为军队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壮年组成的,一旦在战争中风餐露宿染上恶疾,那么这些人回到家乡以后就会形成极为复杂的交叉传染。

只有等到整村或者整城的人都基本死绝、跑空以后疫情才会得到遏制,而这种残酷的现实正是古代疫情消亡的形式,当人口降低到一定程度以后,低密度的人口不再具备传播链时,疫情就无法继续传染,瘟疫自然也就“不治而愈”了。

▼下图为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对疫情进行专业分析的医学著作,所以我国历史上对疫情的详细记载也始于汉朝。

战国时期没有爆发大规模疫情的原因

相对于明朝而言,2000年前的战国时期医疗水平更显得落后,而且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前,各个诸侯国之间时常爆发规模不等的战争,大规模疫情更是不可避免。

《周礼·天官·冢宰》:“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人们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这两本书都是战国时期的名著,显然书中对瘟疫原因的认知仅限于推测,完全忽略的战争等灾难引发疫情的客观事实,甚至有些书籍将疫情发生的原因归咎于上天或者神祗,比如号称奇书的《山海经》。

它把瘟疫刻画成絜钩、蜚、跂踵、犭戾四种神兽,说是这些神兽出现在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就会爆发瘟疫;而对于具有驱灾辟邪功能的神兽则刻画为箴鱼、珠蟞鱼、青耕三种神兽,传说只要能在家中饲养这些神兽即可避免受到恶疾的传染。

可见战国时期是经常爆发疫情的,所以人们才能以疫情为素材,编纂诸如《山海经》这样的神著,就连圣人们咋创作经诗子集时也不忘弄几句文言文来记载关于疫情的事,圣人们表现自己渊博学识的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一个讯息——战国时期发生的瘟疫就跟战争一样频繁。

然而战国时期并不具备爆发大规模瘟疫的条件,原因在于战国时期人口数量实在是太小了,我们所说的“战国”是指前475年—前221年这个时期,当时各诸侯国总面积大约为218万平方公里,而总人口却只有3000万人。

这就意味着城池之间、村镇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乡下人就连赶个集都要走几天几夜的路,人口密度实在太低了,关键是由于连年征战,人口平均寿命不到30岁,也就是说,很多人可能连得瘟疫的机会都没有就在战场上战死了。

以长平之战为例:赵军总兵力45万人,在被秦军65万大军围困的45天当中也发生过“人相食”的惨剧,向秦军投降后40万降卒几乎全部被屠杀殆尽(秦军主将历来有不留降卒的传统),仅留500人回国报信。

秦军对战俘的杀戮行为虽然令人发指,但是却杜绝了战后发生大规模瘟疫的爆发,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假设:如果秦军放过这些曾经“人相食”的赵国降卒,那么等这些降卒回到国内以后极有可能像明末大鼠疫一样爆发一场大规模瘟疫,到时候燕赵大地死的人可能就不止40万了,而是想明末那样“瘟疫传染,人死八九”。

▼下图为在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出土的赵军降卒万人坑,这些万人坑的出土成为秦军残暴的而直接证据,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战国时期不具备爆发大规模疫情的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战国时战争频发,军队、百姓死亡无数,所以疫情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当时地广人稀,低密度人口限制的恶性传染病的复杂交叉传染,再加上战国时期的战争十分残酷,往往“不留降卒”,在战争中染上的传染病很难传染到后方,因此战国时期的疫情的特点是爆发频率高、规模小。

第二、受到对疫情认知的限制,史料上对战国时期的疫情记载并不详细,反而是那些怪力乱神的书籍以神话或者演义的形式多有描述,因此给后世子孙造成“战国无疫情”的错误判断,这恐怕也是困扰题主的原因所在。

我国有句俗话叫做“病从口入”,古代爆发瘟疫的主要原因就是古人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猎食野生动物,然后发生人传人的恶性传染病;而现代疫情的爆发则完全与古代相同,区别仅在于古人吃野生动物是为了充饥,而现代人吃野生动物则是为了体验新奇。

就好比本次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它的爆发点就是一个非法的野生动物交易场所,如果人们不追捧所谓的“野味”,那么这场疫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爆发的。

▼下图为被广西警方截获的野生穿山甲,由于人们对野味的热捧,我国的野生穿山甲几乎被人们吃绝种了,只能靠走私贩子从东南亚走私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据悉本次疫情的新冠病毒就来自穿山甲。


兵器知识谱


这个问题有误区,战国距今两千余年,我们无法判断是否有大的疫情发生,以及疫情规模大小,只能说从现有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看,大规模疫情爆发的次数很少,但不是没有。

瘟疫频繁发生,影响人类文明

人有生老病死,疾病与人类相伴相生,大规模的流性疾病便是瘟疫。

自人类开始群居生活,瘟疫就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

如果说水灾、旱灾是天灾,战争是人祸,那瘟疫就是天灾和人祸的结合体,是人类挥之不去的噩梦。人类历史上几次超大规模的瘟疫,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几乎阻断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战乱频繁,导致瘟疫频发,考古发现的商代甲骨文中,充斥大量求神问卜、祈求保佑无灾无病的记载,这些病绝非个人所患疾病,而是流行疫病。

瘟疫大流行,需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1、人口众多,居住密集,流动频繁;

2、医疗卫生条件落后,防范措施少。

按理说,战国是著名乱世,各国攻伐不断,战争频发,死伤众多,加上医疗卫生条件差,应该会经常性爆发瘟疫才对,但为何战国史料中很少见到关于大瘟疫的记载?

作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战国史料稀缺,瘟疫记载极少

中国向来重视修史,据官方史书记载,从战国到明朝末年,至少有将近100次瘟疫大流行,而且越接近现代,史料记载越丰富、越详细,瘟疫记载就越多。

但自春秋以来,史料最为残缺、混乱的就是战国。

本来战国时代每个国家都有史官,留有完整详细的史料,至少比春秋更要丰富,但后来都没烧了。大家可能以为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给烧掉的,实际上这是冤枉秦始皇了。秦始皇没有烧六国史料,反而把这些宝贵的史料书籍都拉到咸阳馆藏起来。

但项羽攻破咸阳后,一把火把秦宫烧了个灰飞烟灭,馆藏书籍付之一炬,所以项羽才是烧掉战国史料的罪魁祸首,就连后世儒家学者也说“书之焚,非李斯之罪,而项籍之罪也”。

战国史料稀缺,导致对这一时期的各方面记载都很少,瘟疫记载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司马迁写《史记》写的很艰难,不得不借鉴一些乱七八糟的稗官野史和民间传闻。

在有限的战国史料中,至少可以看到一次大规模瘟疫的记载。

《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献公十六年民大疫,日蚀。”

这一年是公元前369年,秦国爆发了大瘟疫,同时发生了日蚀,这是关于战国的史料记载中最早的一次大瘟疫记载,但记载十分简略,只有三个字而已,波及范围有多广,持续时间有多长,死了多少人,规模到底有多大,我们都无从推断。

战国情况特殊,不适宜瘟疫爆发

1、人口少,居住分散

由于史料少,先秦时期各国人口没有确切记载,但有学者进行过粗略估计,“七雄”中的大国如秦国、齐国、楚国、魏国、赵国等,人口在200万到500万不等,加上其他小国,全国总人口估计在3000万人左右,大概相当于现在三个山东省。

这个人数乍一看不少,但分散在如今大半个中国的版图内,3000万人口跟现在比就算很少了,而且是分散居住在“战国七雄”这些大国和其他十几个小国中,不像现在人口稠密。

2、管理严格,流动缓慢

战国时期的经济以农耕为主,农耕是静态经济模式,不像商贸业流动性强,大多数百姓一辈子被固定在土地上,几乎不流动;当时交通条件落后,人们很难进行大规模流动;各个国家之间都有国界划分,处于封闭状态,城池关隘管理很严,不允许各国百姓自由流动。

3、高度重视,措施强力

古代科技和医术条件差,原本不利于疫情控制,但正因为如此,统治者更加重视瘟疫,他们不会花很大力气研究如何医治患者,而是采取“斩草除根”的方式,一旦确定瘟疫传播,立刻采取措施设立隔离区,能治最好,治不了或控不住,就把患者全部杀掉,放火焚烧,疫区的所有活物都被烧死,可谓鸡犬不留,虽然有些惨无人道,但却简单粗暴,有效防止疫情蔓延。

如果战争导致死尸遍地,当时普遍会打扫战场,及时掩埋或焚烧,防止瘟疫爆发。更重要的是,战国时期的战争死亡人数记载,有很大水分,真正的伤亡人数没有那么多。

4、温带地区,气候适宜

战国时代,我国的版图还没有扩展到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亚热带气候区,像楚国这样的国家都被中原视为边远之地,人们主要生活在长江、黄河流域,“战国七雄”都分布在这两大区域。这些地区都属于温带,气温适中,不容易传播瘟疫。

到了汉朝,华夏一统,战争减少了,形势和平了,版图扩大了,导致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大量增长,流动性增强,瘟疫反而更加频繁,有记载的瘟疫越来越多。

从史料记载和史料分析,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天灾人祸往往伴随瘟疫流行”,经济越发达、人口密度越高,瘟疫越肆虐,因此人们才说“大灾必有大疫”、“大战必有大疫”,而战国只符合“战争频繁”这一个条件,缺乏瘟疫大流行的基础和环境,加上史料稀缺,战国时代很少见瘟疫大爆发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根据《史记》,仅明确记载发生了过一次大的疫情,这一次大疫情发生在秦王嬴政四年(前243年),当年的疫情十分严重并且伴有严重的饥荒。史载“三月,军罢。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大疫。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从秦王嬴政四年的三月开始,天下的疫情就已经十分严重了,因为此时的秦军居然由于疫情居然停止了军事行动。另外在前一年,天下也发生了大饥荒,可以推测是由于连续两年的饥荒导致大量平民死亡而使秦王嬴政四年的疫情集中大爆发,成为战国时期唯一一起有明确记录的大疫情。纵观《史记》中战国时期的历史记录,在秦始皇之前天下并无严重的大疫情记载,而在秦始皇时期不仅开始有了疫情的记载,可怕的大饥荒在秦王嬴政时期爆发了四次。


为什么在其他时期没有爆发大疫情和大灾荒呢?我想其中原因有很多的。

到了秦王嬴政执政时期,秦日益加速的统一六国的战争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以及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都是是大疫情爆发的原因之一。大疫情的产生必要条件是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因为人口的移动使得一地的小疫情经过流动传人口播而是使各地开始都开始爆发严重疫情,因此有了所谓“大兵过后,必是凶年”的说法。所以一旦某年的疫情较为严重则必定殃及到全天下。


而连续性饥荒产生则是秦王嬴政四年的主要原因,当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两年的饥荒。从古至今的历史中,民众在荒年必定会离开家乡而逃亡到别的地区,灾民人口的流动和死亡的尸体无人处理导致疫情加重。

天下大灾大难的产生,似乎也成为了秦国统一的中国的一个有力因素。因为在全天下都遭灾的时期,秦国的对手国力必定大大削弱,而秦国凭借变法以来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必定可以有效减轻秦国的损失,而六国的国力更为虚弱。此时天下不属于秦还能属于哪国?


浮沉的历史


其实不仅仅是战国时期,从部落和国家概念形成后,就有了地盘和利益之争,有冲突就有伤亡,尤其是冷兵器从石块绑木棍发展到了铁、铜制品时,战争就会导致大量的伤亡。

古今中外的战争都是非常残酷的,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参加的人数众多,死亡自然也就十分惨重。战争在考验指挥者的兵法运用的同时,也是对阵双方人数的比拼,一仗下来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国统一六国的时候,双方仅仅是交战部队死伤就高达数十万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将白起在长平坑杀四十万赵军。虽然实际被杀赵军降卒没有四十万之多,但赵国军队基本上被全部消灭。造成了人类战争历史上十分惨烈的一幕。类似的战争全球不知发生了多少次,包括热兵器的近代和现代,如两次世界大战。

有战争就有死亡,对于战场上留下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尸体,他们会怎么处理呢?

1.坑埋。古人也是十分讲究的,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巩固需要人脉的延续,防止温疫的流行是统治者必要考虑的,同时古人受儒学思想影响讲究礼信,所以战争结束后会挖坑埋葬战争中死去的战士和担夫,让逝者入土为安,有限防止温疫的发生,巩固统治地位。

2.火葬。自从有了火,人类文明前进了一大步。火在古人心中有崇高的地位。尽管是敌对双方,但人的灵魂是始终存在的,时刻要保持敬畏之心。用火烧尸体后也是防止温疫,同时净化人的心灵。

3.还有一个十分令人毛骨悚然的处理尸体方法,那就是“筑京观”。所谓的筑京观就是把那些战败方的士兵尸体全都堆积在道路两侧,然后用泥土夯实,形成一座山,这样的做法不仅有效的处理了尸体,还能像敌人炫耀自己的武力。但后面渐渐不用了。

4.还有就是暴尸荒野,自生自灭成枯骨。

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都是可怕的,任何战争对于一线士兵及后勤民夫和中下级指挥官兵而言,不亚于一个巨大的无法控制的绞肉机,只能让千万民众生灵涂炭。

希望我们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汉天下2019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到,我国古代先民,对于“疫”的认识——传染病在古代称为“疫”,疫字在《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疫,民皆疾也。”——老百姓都得病就叫疫。疫字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周礼》中:“遂令始难欧疫”,那时人们就意识到疫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

湖北出土的《封诊式》竹简中记载了在战国时期就有逐级报告传染病和对可疑病例调查的制度。据秦代出土的竹简记载,凡来秦国入城的宾客入城时,其乘车和马具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宋太祖时规定,所有被派往到边塞的将官,都要带随行医官负责防疫和健康。

其实,战国年代虽然战争频发,军人、百姓死伤无数,但是并没有发生太大的疫情,主要原因有:

第一,古人注重阴阳相隔,会将死者及时掩埋,而且生活区、生产区、墓葬区是严格分离的。人们的活动区域,通常是远离墓葬区的。这些习俗有效的防范了疫情的发生。
第二,古代统治者,对疫情极为重视。一旦出现疫情就马上将疫区隔离,能治就派医者救治,无能为力时就杀光疫区百姓,放火将疫区烧光,鸡犬不留。而且事后会彻底抛弃这个地区,不会再让人到疫区进行生产生活。这些手段虽然残忍,但是有效阻止了疫情的扩散与漫延。
第三,后来对我国产生严重影响的瘟疫,多为外来瘟疫。战国时,基本上还没有传入我国。例如鼠疫,源于今天的中亚吉尔吉斯的天山以北区域,匈奴人打不过汉朝,就将鼠疫传入中原,导致疫情爆发。鼠疫对人、老鼠有害,但对牛、羊、马的作用不大,匈奴人就是利用边境贸易将鼠疫引入中原。后来很多王朝严管草原与中原的贸易往来,这也是原因之一。天花、麻疹、猩红热……都源于东南亚,当时并没有传入我国。古代东南亚人口少,主要也是瘟疫较多的原因。近代东南亚人口增长迅猛,是由于医学防治能力大幅增强,有效的防控了疫情。霍来自于西域,战国时还没传入我国。梅毒则来自美洲,爱滋病、艾博拉……也是近百年才出现的,战国时更不可能有。
第四,古代中医传承体系完整,由于人口偏少,环境优良,中药采集容易,用药成本较低,也比较利于防治疫病。
第五,我国主要位于温带、亚热带气候区,气温适中,环境适宜,本就不属于瘟疫高发区。

这些就是最终使战国时期即便战乱频繁,大量人员死亡,却始终没有爆发大规模瘟疫的原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山渡旅行者


疫情,不管是古人现在当代的所有人听了都会谈之色变的词语。它的存在,不仅搅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更是导致整个区域或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暂缓。

史籍中记载,“疫情”的说法实际上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以现代病理学的分类来看,古时历代发生过的疫情涉猎广泛,痢疾、天花、瘴气,也不乏现代常见的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

有一句话名为“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也就是说,无论是天灾还是人为的祸乱,凡是出现短期内集中死亡的地方,由于其尸首没有得到及时的掩埋,暴露在外的腐烂尸体就会出现病菌,从而引起大规模瘟疫。

我们回溯战国时期,那时候战争频发,军队百姓死亡无数。按理说疫情会非常严重,那为什么战国时期具有适合瘟疫肆虐的情况,却没有发生非常大的疫情呢?

原来,中国古代的医学家们,对待瘟疫这种疾病的法子并不比我们现代人要差多少。相反,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到瘟疫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并及时发现隔离手段并及时处理。

据湖北出土的《封诊式》竹简记载,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逐级报告传染病和对可疑病例调查的制度。但由于战国时期资料匮乏,我们具体很难追溯先人的防疫办法,而汉代记载,曾专门设有“病迁坊”,专门用以隔离患有麻风的病人,这也显示了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瘟疫的传染性问题。

同时,古代的统治者也对疫情也极为重视,如果在其境内发生疫情,统治者会将疫情发生地进行围堵隔离,阻断下游水流,防止下游地区再度发生疫情。然后再派医官前去救治,但如果实在无法治愈便会采取极限措施,即杀光患者,再烧光疫区。虽然这种办法极其残暴,但还是有效地防止了疫情的扩散。

其次,古人信奉阴阳八卦,十分注重阴阳两相隔。如果发生非正常死亡的现象,亲人就会将其及时埋葬。除了埋葬在自家墓陵,大部分人会选择在专门的葬场,且该区域也远离生活区域。所以,这也说明了古人对于未知疫情的防范意识空前。

另外,战国时期在战争多发期间很少有疫情大规模爆发的状况的原因还因为其天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原因。

战国时期各国统治地域大多相对封闭,当地人早已能够适应生存环境,有足够的适应性抗体应对原生病毒传染的疫情。而且我们所熟知的传染病比如霍乱、天花等追溯起源头,也要从汉代开始,正是这个时候已有胡人从西域传播至内陆。

最后,因为历史时期人口相对较少,大多数百姓最多聚集在村庄部落里,远远没有达到现代社会这般聚集稠密的状况。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疫情,这便有利于更好地隔离、防控,阻断瘟疫蔓延。

况且,战国后一千多年后的唐宋时期才有了第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长安城,更何况一千多年的战国时期会有多少人呢?所以即使有疫情发生,也仅仅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而在疫区里的人无法出逃,更无法形成大范围的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