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中不買任何資料,那麼高考能考600分嗎?

氣象戰


這要看自己的學校了,我高中就沒買過幾本資料,都是用學校發的練習,難度一般,五年高考還有黃岡啟動試卷這些都沒用過。感覺最有質量的試卷就是學校偶爾拿來的蘇南那邊的考試卷了。

最後高考成績也很好換算下來應該也達到600分的檔次了。

不過現在想想當時要是能夠有一兩本比較好的資料成績可能會更高。因為高中時候參加生物競賽,學的是一本普通生物學,學了一半不到,就感覺高中生物不需要再花時間了。

如果說自己的學校很好,成績不是太突出,只需要把老師給的資料掌握就足夠了,學有餘力還是可以自己再找一些資料。


一隻大鴿子


你好,我是一名北大在讀博士,當過8年高中生家教。

我是2010級山東菏澤的一名考生,當年高考682分,被北京大學錄取。我當年高考備考的時候,也是經歷了一段大量刷題的日子,只有多做題,見的題型多,在考試的時候遇到不同的題型才會淡然處理應對。

進入大學之後,我寫過一本書《直擊高考漏洞》,書裡對歷年高考考試大綱進行整理與研究,得出一套高考解題技巧與做題策略。能夠幫助你在高考考場中,實現逆襲,成為黑馬。書裡對高考考前衝刺資料及方法進行了彙總,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私信:領書,就能免費領取。

不買任何資料,高考也能考600分。但是前提是,你把學校所發的資料及輔導書都從頭到尾做了一遍,並且做過的題全都已經掌握,而不只是做完這個題之後,就什麼都不管。

但是據我教過的學生,那些學習好的人,都會買一些學習資料。因為為了考取更好的分數,必須要大量做題,如果你只是侷限於課本知識,那麼你的做題思路不會變寬,遇到的題型少,在高考考場上就會思路閉塞。

另外一方面是由於好學生都樂於學習,他們會抓住每一個學習的時間,不會浪費任何時間。他們會主動做題,主動買資料。

但如果你學校的試卷或者資料沒有做完的情況下,就不要再買多餘的資料,這隻會分散你做題的注意力,在做題的時候也會顯得十分隨意,只想著把題做完,而不去考慮做題的過程和題做完之後的反饋與思考。

現在已經進入高考衝刺階段,每個學生都需要鼓足衝勁,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

高考最後拼的是技巧與效率,如果有需要領取高考學習資料的學生,私信:方法,就能免費領取。


北大博士教數學


高中不買任何資料,當然有學生考600分。原因有二。

第一、老師印發的試卷比較多。

現在高中學校每個年級都有和教材配套的資料,有的不止一套;平時還有章節練習和考卷。學生能把這些資料全部認真地做完,鑽研裡面任何不懂的問題,聰明勤奮的學生肯定可以考600分。

第二、有的學生聰明又努力。

上課認真規範地做筆記,將課本知識點融會貫通,能舉一反三;認真練習,做糾錯整理;多和同學討論,多請教老師。這麼努力的學生又聰明的話,600分不是問題,因為能觸類旁通、靈活運用。

我兒子的整個高中三年,我給他買過幾本資料,他一個字沒寫。他應該自己和同學一起去書店買了資料,自習課上、放假來做。他高中沒有補課,放假玩的時間多,但高考還是考了600多,我想,主要是他在學習上能堅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在聽課、做作業之餘,如果有多餘的時間,就不要白白浪費了,可以去買資料做做,刷題肯定有用。

數理化、英語,要多練。不妨去買幾本資料試著做做。一本資料一般十幾塊錢。

語文、政史地,要多讀多背,買不買資料,聽自己老師的建議或安排。

★應該沒有既不用心學習又吊兒郎當的學生能考上好大學的。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好像沒學習,誰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誰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分分秒秒地在玩?


語文林


作為一名高中老師,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不能!600分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無論在哪個省都是一個不錯的分數了,如果沒有資料,是不可能做到的。這是因為:

一、知識靠聽,能力靠練,高考考能力!

能力絕對是練出來的,不是聽出來的,老師給你講的是知識,能講透知識的老師就是合格的老師,但是不是優秀的老師,優秀的老師會給你練能力、講技巧。所以,老師和老師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判斷一個老師的好壞,不是聽他一節“表演課”而是聽他一節普通的習題講評課,老師會把多年的經驗和能力在一節課中體現出來。

但是,老師再優秀,也不能代表學生優秀,更不能代替學生,所以,學習就是“老師領進門,修行看個人”,老師告訴你“什麼是魚”和“捕魚的方法”了,那麼下面的事情,就是你不斷去練習“捕魚”的技巧了,而能“捕魚”的多少,就和你訓練的效果有關,在學習中,這個訓練,需要資料!

二、資料不在多,而在精!

現實中,我會看到學生自己買各種資料,而且越是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桌子上的資料越多。其實,資料不在於多,而在於精!

第一要精選:最好的題目就是高考題,這個是必須具備的,但是並不是說有一本高考題就解決問題的,你需要至少兩本:一本是分單元彙編;一本是分年份彙編,前者的好處在於告訴你高考的重點在哪裡,而且還給你“舉一反三”,讓你做完之後,就會發現,原來高考題就是這些知識點反覆考;後者幫你從整體把握每一年高考題的情況。

除了高考題,你還要有一到兩份資料,選擇市面上常見的資料,這些資料一般都是經過市場考驗的,對編者要求也非常高,質量相對較好。儘量不要去選擇一些新的資料,因為沒有經過市場考驗的資料,可能會把你帶向歧途。

第二要精做:資料再多,不做一點用都沒有;走馬觀花式的做十道題不如精做一道題,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只要精做好一套資料,搞清楚裡面的所有題目,你的高考成績就不會差。我們上學那個時候,沒有其他資料,就一本市裡教研室編的資料,就憑這這一本資料,很多學生數學都在120分以上。所以,精做題目非常重要。

現在,很多學校因為怕擔責任,不敢給學生訂資料,一旦訂了資料,有家長就會打電話投訴,所以學校乾脆就不去定了,實際上這是害了學生,我們反對那種制定地點買資料的行為,但是對於一些好的資料,老師應該推薦給學生,這樣避免學生買到不好的資料,多花了冤枉錢不說,就怕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你說是不是?

曾經山東一個省狀元,他成功的秘訣就是把市面上所有能買到的題目都做過了,這是高手,一般人是不可能的。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 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其實高三就是迴歸課本了。有些學生腦袋聰明的,能舉一反三,不用資料600多分也是可以的


消遣娛樂就好


有可能,但是也不絕對。高考成績取決於很多因素。

1.考生先天智力水平,需要中等以上。

2.就讀學校的教學水平,縣級重點高中把握大。

3.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強大的自控力。

4.所在班級的學風,班主任管理水平。

5.自己要有明確的努力方向併為之奮鬥。

6.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

7.良好的應考心態能保證正常發揮。

總之,最後的高考成績是否滿意與是否額外購買學習資料關係不大,因為老師平時印發的學習資料已經足夠,只要能把那些題目做會弄懂,高考600分完全不是問題。一線教師,大學生家長,正在參加認證,如果滿意,謝謝採納。


一縷正義的光芒


資料出自課本,然後服務於課本。還有就是資料是課本的延伸,補充於課本。就現在的考試命題而言,側重於課外閱讀量。所以,不要老是用極端的思維來考量目前的學習態勢。該怎麼著就怎麼著吧。希望對你有用,謝謝!


海闊天空237684683


學習,迎考需要資料資料很正常,也很必要,問題是如何對待,如何選擇,如何使用。如果以為有了資料就能考600分,沒有就別想,這種看法是不符合事實,所以是不對的。能夠考上600分的同學肯定使用了資料,反過來用了資料的不可能都考上660分。資料是死的,人是活的,成績分數的高低,原因有多方面,人的因素才是主要的。人與資料的關係要搞清楚。所以這個問題的提法本身就不準確,邏輯上出了問題,經不起推敲。


用戶6849060179614



高中數學教育王老師


還是買幾本練練吧,除非你是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