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的期望最终成了“魔咒”我还是活成了你「讨厌」的样子


妈妈,你的期望最终成了“魔咒”我还是活成了你「讨厌」的样子

表妹文文最近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而这一切要从她的相亲之路聊起,文文自身条件良好,又有正式工作,一年间,相亲不下十几次,而大都没有结果。面对这样的现实她开始怀疑自己,整日寡欢最终患病抑郁。

女儿抑郁妈妈自然最揪心,于是寻医求药,最终心理医生找到了答案,女儿的抑郁竟然是妈妈从小驻下的“魔咒”

原来文文屡次相亲失败,大都因为她的一个习惯——【迟到】

而妈妈哭诉 “ 这不可能,我最不能容忍迟到,从小对这一点非常严格,幼儿园开始,每天起床都在催促她,迟到了就会批评她、骂她、甚至打过她。在我身边她从不迟到,为什么现在成了这个样子?”

妈妈,你的期望最终成了“魔咒”我还是活成了你「讨厌」的样子

父母们这样的困惑是否似曾相识?从小期望孩子能好好学习,于是在学习方面态度特别严厉,可后来孩子的学习却成为了你最头疼的事情;从小希望孩子能听话,于是规矩着束缚着,可他长大后偏偏成了最叛逆的那一个?

父母对孩子都有期望,越期望就越在乎,越在乎往往越严厉,而过于严厉往往把期望变成了对孩子的终身“魔咒”

妈妈,你的期望最终成了“魔咒”我还是活成了你「讨厌」的样子

父母过于严厉的手段之一就是打骂,而打骂对孩子的影想可能是致命的。

在武汉街头,一个年轻人吃了一碗热干面,因为牌子上写的5元,老板跟他要6元,年轻人竟然一怒之下拿刀砍人,因为1块钱就做出如此冲动的行为,正常人都难以想象。

妈妈,你的期望最终成了“魔咒”我还是活成了你「讨厌」的样子

但这并非偶然,据了解这位年轻人从小只要和别人有冲突,父亲回家就是一顿打,而且犯其他错误也基本都是靠父亲暴力教育方式解决。

据科学统计,从小被打骂的孩子一般肾上腺素水平要高于普通人,而肾上腺素高低决定人的情绪,肾上腺素越高越容易愤怒。

而由于孩子从小被父母打并且不能还手,因此肾上腺素在体内不断积累,又无处释放,久而久之脾气会越来越大,因此在遇到很小的事情时也会爆发出极度的愤怒,最终酿成杀祸。

原本只是期望孩子长大后能与人为善,却没想到自己打骂的教育方式把对孩子的期望变成了恶魔般的“诅咒”最终把孩子送入牢狱。

妈妈,你的期望最终成了“魔咒”我还是活成了你「讨厌」的样子

父母严厉下的恐吓与威胁同样是一种“诅咒”,它是孩子失去安全感的罪魁祸首。

马云说:“我最讨厌的就是每天抱怨自己的工作却又不辞职的人” 这样的人绝非少数。为什么不爱自己的工作,却要坚持去做,不敢重新选择呢?是怕失去这份安全感吧。

妈妈,你的期望最终成了“魔咒”我还是活成了你「讨厌」的样子

有多少人毕业后找工作,第一个考虑的就是稳定,有没有保险?有没有公积金?会不会下岗?是不是铁饭碗。

我的堂弟,从小被他妈妈吓唬说家里有没钱,以后要是考不上清华北大,就会没饭吃,就要去路边要饭。堂弟可能被吓坏了,成了学霸,为此他的家人都沾沾自喜,十几年后他北京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他的妈妈本以为他能大展宏图了,却没想到他竟然选择回到老家,在一个小乡镇上选择了一份每个月三四千的工作。

他妈妈问他为什么不去更大更有发展的地方工作,他给的答案是这样更安全。

父母其实只是期望孩子能够考上好的学校有更好的将来,却没想到恐吓出来了一个学霸,却夺走了孩子一个精彩的未来。

妈妈,你的期望最终成了“魔咒”我还是活成了你「讨厌」的样子

父母的冷暴力是孩子焦虑的源头

公司一个女同事,业务能力非常优秀,但是却每天充斥着各种焦虑,无论收获多大的客户,有多大的进步,她从来不会因此而感到开心,反而她的注意力总是盯着看谁谁还比她强,谁谁比她业绩好,你与他接触的每分每秒都能感觉到她那种焦虑的痛苦。

后来一次聊天发现了原因,她说从小她的妈妈对她就特别的严厉,严厉到什么程度?每次考试不能考第二,只能考第一。他每次考不到第一回家她妈妈都会冷若冰霜,回家也不搭理她,到了饭点也没饭吃。说‘我不给第二名做饭吃’。

你能想象吗?一个孩子在这种冷暴力下受到多大的伤害,导致多年以后她的女儿仍然无法从这种“魔咒”中逃离,往后余生,可能焦虑注定伴随她的一生。

也许妈妈的期望只是让女儿知道要求自己上进,可这种美好的期望最终也没能逃脱噩梦一般的“魔咒”

妈妈,你的期望最终成了“魔咒”我还是活成了你「讨厌」的样子

父母折磨孩子的方式真的是千奇百怪,但他们总有一个理由叫出于爱。可是这种爱其实都是对孩子的伤害,这些伤害都去哪了?最终它都悄悄藏进了孩子的潜意识。

说到这,大家还记得开篇的故事吧

后来我表妹才明白,她并不是故意迟到,而是潜意识在作祟,因为从小她只要迟到妈妈就会责备她唠叨她,所以她在寻找伴侣时,就潜意识用迟到来作为试金石。她认为如果自己迟到了,伴侣如果还能接受自己还能对自己好,那证明他比自己的妈妈还爱自己。

而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会这么反感迟到这件事,应该也有她童年所留下的潜意识,或许她的童年也被迟到伤害过。

最后:

哲学家荣格曾经说过:“当你的潜意识进入不到你的意识,那这就将是你的命运”

父母给我们的伤害往往渗入到我们的潜意识,发觉它,面对它,这就是你改变命运的开始。而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给孩子带来的是希望,而并非噩梦般的“魔咒”。对孩子好一点,你的家庭从此刻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