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披风明明影响战斗,为何二战期间,苏联要求所有士兵披披风

我们现在在网上看到的很多二战苏联士兵的照片,都会发现苏联军队中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军官们,还是普普通通的士兵们,身上总是背着一个像布包的装备,这个布包是什么呢?其实这并不完全是一个包,而是苏联士兵需要穿着的披风。

穿披风明明影响战斗,为何二战期间,苏联要求所有士兵披披风

苏联的士兵大多身材挺拔,五官立体,眉清目秀,披上这种披风,不得不说更显得英姿飒爽,一件军事披风为这些士兵的气质也加了不少分值。

那为什么苏联军队需要配置这种披风,而同期其他国家的士兵却很少有装备类似披风的情况呢?是地域气候原因,还是战略战术需要呢?

穿披风明明影响战斗,为何二战期间,苏联要求所有士兵披披风

地域气候原因

众所周知,苏联是由俄罗斯、乌克兰 、白俄罗斯 、南高加索联邦 这些国家组成,这些国家都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复杂,冬季漫长、寒冷、干燥,而春、夏、秋三个季节则十分短暂,更别提一年四季早晚温差大,冬季有些地区可以到零下72°C的极寒气候。

穿披风明明影响战斗,为何二战期间,苏联要求所有士兵披披风

二战时苏联的主要战场在东线战场,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莫斯科、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作战时间持续了4年多,作战时间长,冬季异常寒冷,苏联士兵的披风就起到了挡风御寒的作用。现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或者驻藏部队的士兵,也会配发斗篷,也是起到防风御寒的作用

苏联士兵的军用披风是用细毛呢料子做的,单面涂上稀释的天然橡胶,即使被雨淋湿,也可以保持75%的保暖作用。另外,这些披风上有特别的扣孔设计,几件披风相互组合就可以成为一个简单的帐篷,在二战时的欧洲战场,每位士兵分发一件这样的披风,是非常必须的。

穿披风明明影响战斗,为何二战期间,苏联要求所有士兵披披风

战略战术需要

苏联士兵的披风有冬季披风和夏季披风之分,不同季节的披风,颜色不同,目的是为了起到伪装作用,以便对士兵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冬季披风是白色的,在欧洲战场,白茫茫的雪地里行军,白色的披风能起到很好的掩护作用。夏天配发的是墨绿色的披风,也可以与夏季的环境融为一体,起到保护色的作用。

二战期间,除了苏联军队有装备披风,从影视剧中也可以看到,在我国的东北战场,抗日联军和日本的关东军,其实也有比较类似的装备。

穿披风明明影响战斗,为何二战期间,苏联要求所有士兵披披风

另外,大家都知道,战争中风餐露宿总是难免,而披风可以改装成布包存储大量干粮。若战争中有战利品,取下披风,稍加改装,就是一个存储战利品的包裹。

战争肯定会有伤亡,这种披风质量特别好,脱下来就可以成为行军床,运送伤员十分便利,对挽救士兵的生命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若有士兵阵亡,一件披风披在士兵的遗体上,也是给与士兵最后的尊严。

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武器装备的发展,后勤力量的充盈,战时后勤支持再也不用靠战士自己背着。未来战争形式转向信息争夺战、网络战、电子战,弥漫着硝烟的战场离我们好像越来越远。

穿披风明明影响战斗,为何二战期间,苏联要求所有士兵披披风

但在二战期间,武器配备和后期保障还没有现代这么发达,没有现代化科技的支持,在很多时候,很多地区,一件功能性齐全的战争物资,对士兵的生命起到了非常大的保障作用,所以当年苏军人人配发披风,可见也是苏联军事专家经过严谨思考和验证过后的战略选择。

《苏德战争 1941-1945》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