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侵佔大清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所有侵略國家中最貪婪的

沙皇俄國曆史上是一個對外侵略擴張成性的國家。在中國近代,它不僅同英、法、美、德、日等國一起,通過各種方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攫取了大量侵略利益,而且還強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地區的大片領土。可以說,沙皇俄國是一頭喂不飽的餓狼。

此國侵佔大清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所有侵略國家中最貪婪的

《尼布楚條約》並不能束縛沙俄的侵略野心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這暫時遏制了沙俄向中國東北地區的擴張。但是,沙俄政府並未因此放棄侵佔中國黑龍江流域的野心。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乘清朝內外交困這一有利時機,沙皇尼古拉一世,決心要“實現他的高祖父和祖母”(即彼得一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吞併中國黑龍江地區,打開通向太平洋出海口的遺志。

道光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七日,尼古拉一世任命狂熱的擴張主義分子穆拉維約夫為西伯利亞總督,授意他要放手侵佔中國黑龍江地區。他上任後,立即著手建立了一支龐大的軍隊,為侵佔中國作積極準備。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俄國海軍上校涅維爾斯科伊率“貝加爾”號運輸船,由海上繞路勘察了黑龍江口和庫頁島,發現黑龍江可以直通太平洋,庫頁島系脫離大陸之一島,且海峽水深而不結冰,極便巨輪通過。次年,涅維爾斯科伊一夥強佔了黑龍江廟街,以沙皇的名字命名為尼古拉耶夫斯克。到咸豐三年(1853年),沙俄已把包括庫頁島在內的黑龍江下游地區,置於自己的軍事控制之下。

為全面侵佔黑龍江北岸,從咸豐四年四月至七年五月,穆拉維約夫不顧清政府的抗議,先後4次派遣大批滿載侵略軍的船隊,強行武裝航行於我國內河黑龍江,並在黑龍江上、中游北岸和下游兩岸設立軍人哨所和移民村屯。

此國侵佔大清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所有侵略國家中最貪婪的

咸豐六年(1856年),沙皇悍然宣佈成立以廟街為中心的“東西伯利亞濱海省”。咸豐七年夏,沙俄又宣佈在整個黑龍江左岸建立所謂“阿穆爾防線”,下設兩個軍分區,分別屬貝加爾和濱海省駐軍司令部管轄。至此,我國黑龍江以北地區,實際已被沙俄軍事佔領,只等恰當的時機迫使清政府承認既成事實。

趁火打劫,威脅、訛詐、欺騙無所不用其極

咸豐六年(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以後,沙俄用各種極端卑鄙的手段,對清政府進行威脅、訛詐和欺騙,逼迫清政府簽訂割地條約。

咸豐七年(1857年),穆拉維約夫向黑龍江一帶和蒙古邊境調集步兵16000人,騎兵5000人,炮兵1000人,配備各種大炮40門,對中國進行軍事威脅。同時,俄國政府又派沙皇親信、侍從將軍普提雅廷為公使,前來中國與清政府談判。七月,普提雅廷到達天津,提出中、俄兩國以黑龍江、烏蘇里江為界的無理要求,遭到清政府的嚴正拒絕。

咸豐八年四月八日,英法聯軍攻佔大沽,穆拉維約夫趁此時機,於四月十日率兵抵達璦琿,以武力脅迫黑龍江將軍奕山重新簽訂邊界條約。談判開始後,穆拉維約夫拿出事先擬定的條約和草案,宣稱為了雙方的利益,中俄必須沿黑龍江、烏蘇里江化界。

此國侵佔大清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所有侵略國家中最貪婪的

奕山據理駁斥,指出早在《尼布楚條約》中確定的中俄邊界“從無更改,今若照伊等所議,斷難遷就允准”。穆拉維約夫理屈詞窮,惱羞成怒聲稱:“同意與否,我只能等到明天”。接著,俄國軍艦在黑龍江上示威,槍炮聲不斷。在沙俄武力威逼下,奕山為避免挑起邊釁,向侵略者屈服。

四月十六日,奕山與穆拉維約夫簽訂《中俄璦琿條約》,規定: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俄國,只有精奇里江以南至豁爾莫勒津屯,即江東六十四屯地區的中國人,仍在原地永遠居住,由中國官員管轄。烏蘇里江以東至海的中國領土作為中俄“共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准中俄兩國船舶航行。

該條約使中國領土完整與主權蒙受重大損害,清政府未予批准。咸豐帝遂將奕山革職留任,並命其挽回《璦琿條約》中烏蘇里江以東地區中俄共管的條款。

《璦琿條約》簽訂不久,五月三日,俄使普提雅廷乘英法聯軍進佔天津之機,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天津條約》,除攫取了同英、法《天津條約》一樣的特權外,還特別規定:“中國與俄國將從前未經定明邊界,由兩國派大臣秉公查勘,務將邊界清理補入此次合約之內。”這為沙俄在所謂“秉公查勘”邊界的名義下進一步侵吞我國大片領土埋下伏筆。

此國侵佔大清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所有侵略國家中最貪婪的

貪慾無止境,沙俄繼續向南侵略

《璦琿條約》墨跡未乾,沙俄就迫不及待地將目光伸向了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它故伎重演,仍然採取“以實際佔領作為外交交涉的後盾”。

咸豐八年四月二十二日,穆拉維約夫率船隊順黑龍江下駛,於五月二日抵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的伯力,他擅自將該地命名為哈巴羅夫斯卡。咸豐八年至九年間,穆拉維約夫在我國烏蘇里江以東建立了23個軍人村鎮,移民300多戶,派兵3000多人駐守,對頑抗者予以逮捕。

咸豐十年五月十四日,沙俄佔領中國重要港口海參崴,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即“控制東方”。至此,沙俄已經完全把北起黑龍江口,南至圖們江口的烏蘇里江以東的整個地區,包括庫頁島,加以軍事佔領。

為迫使清政府承認俄國侵佔中國領土的既成事實,沙俄先後派遣全權代表羅彼得夫斯基和伊格納季耶夫公使前往北京,談判重新勘定界址,遭到清政府代表肅順的嚴詞拒絕。

咸豐十年四月,伊格納季耶夫前往上海,一面正向準備大舉進犯津、京的八國聯軍提供情報,一面向清政府表示,願意從中周旋。英、法訂約後,伊格納季耶夫以“調停有功”,立即提出續約草案15條,逼迫清政府接受。

在沙俄的威逼下,恭親王奕訢與伊格納季耶夫於九月二日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該條約除了承認《璦琿條約》外,還規定將烏蘇里江以東40餘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俄國。

此國侵佔大清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所有侵略國家中最貪婪的

東北得手後,沙俄的魔爪又伸向了西北

《北京條約》簽訂後,沙俄援引條約中關於中俄西部邊界走向的條款,逼迫清政府割地。同治元年七月八日,清政府派烏里雅蘇臺將軍明誼、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明緒與俄國代表巴布科夫、扎哈羅夫舉行勘分西北邊界的談判。但沙俄代表在這次談判中理屈詞窮,又蠻不講理,致使談判中斷。

同治二年(1863年)春,俄國乘陝甘回民起義新疆局勢不穩之機,出兵進犯中國西北邊疆。對此,清政府一面向俄國抗議,一面又令明誼早日與俄定界。但俄方以明誼照會中有“商辦”字樣,稱其打算辯論,因而拒絕派員前來。

從同治三年春起,俄國加緊武裝入侵,伊犁告急,同時新疆少數民族亦相據舉義。在此情勢下,清政府完全屈服,於七月照會俄方,準其換約。八月十四日,清政府代表與沙俄代表在塔城重開談判,在這次談判中,俄方根本不容我方代表爭辯,扎哈羅夫揚言:中國代表只能“按照議單定界換約,若不照此辦理稍有改動,我們立即啟程回國,只好派兵強佔”。

此國侵佔大清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所有侵略國家中最貪婪的

九月七日,雙方簽訂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根據這個勘界議定書,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中國領土,包括《北京條約》規定為界湖的齋桑湖、特穆爾圖淖爾等地區,均劃歸俄國,總面積達44萬多平方公里。

同治四年(1865年),浩罕汗國軍事頭目阿古柏率軍侵入南疆,漸次佔領天山南北的大片中國領土,並悍然成立“哲德沙爾”(意為七城汗國)。在此期間,沙俄一方面同英國爭奪對阿古柏的控制,以便擴張自己在新疆的勢力,一方面又趁阿古柏入侵南疆、中國軍隊東撤之機,出兵侵略我國新疆北部。

光緒二年,左宗棠督軍進兵新疆,收復失地。光緒三年十二月,清軍收復了除沙俄侵佔的伊犁地區以外的全部新疆國土,俄英利用阿古柏吞併我國新疆的陰謀徹底破產。

談判桌上中俄伊犁之爭

光緒四年七月二十日,清政府任命吏部侍郎崇厚為出使俄國頭等欽差大臣,談判收復伊犁問題。在談判中沙俄對崇厚竭力施加壓力,進行訛詐;而崇厚又獨斷專行,不顧清政府一再強調的“未可因急於索還伊犁,轉貽後患”的指示,在未經清政府允許的情況下,崇厚於光緒五年八月十七日,與沙俄簽訂了《交收伊犁條約》也稱《裡瓦吉亞條約》。

此國侵佔大清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所有侵略國家中最貪婪的

雖然該條約中,沙俄同意將伊犁歸還中國,但其西境、南境都被沙俄割去,使其陷於北、西、南三面被俄國包圍的危險地位,而且南疆也因同伊犁失去聯繫而孤立。

崇厚所訂之條約傳到京城,引起朝野譁然,清政府拒絕承認這個條約,並將崇厚治罪。光緒六年一月十日,清廷任命英法公使曾紀澤兼任出使俄國欽差大臣,到彼得堡交涉改約。

七月,中俄重開談判,俄方拒絕對條約進行修改,繼之則又恣意敲詐,聲稱倘若對原約進行修改,中國必須割讓沿海地方和增加賠款作為補償。曾紀澤堅持改約立場,嚴詞駁斥了沙俄的無理要求。經過半年多的激烈爭論,曾紀澤與俄國代表在彼得堡簽訂《中俄伊犁條約》。

該條約使得清政府索回了部分權益,但儘管如此,沙俄還是吞併了中國7萬多平反公里的領土。光緒十八年(1892年),俄軍違約侵入帕米爾東部一帶,進一步強佔了薩雷闊勒嶺以西的2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此國侵佔大清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是所有侵略國家中最貪婪的

通過上述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沙皇俄國共割去了151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違約強佔2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是鴉片戰爭以後奪取中國土地最多的一個國家,比英法兩國侵略者更可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