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了還沒有明確的人生方向,是不是這輩子就這樣碌碌無為了?

在上海開貨車的亳州男


老弟,你錯了!

有誰能從三十歲看見一生的?

人生,絕大多數人

都是隨機應變,那有一順到底的

我三十三歲那年,工廠破產,一兩千人下崗

工廠裡工作的人,離開工廠,啥也不會

好多人,都是從頭做起

如今,還不是,都在過,沒一個撲街頭

很多人生目標,人生規劃,都只是一種理想化的東西,

人生多變。三十歲發財,後來敗家的也不是沒有,

那時有個王均瑤。三十歲,已有了幾十個億了

人卻死了

人的一生,你怎麼知到,水會流向哪裡?

我有不少同事,四十幾了,還是工程師,他的專業都淘汰了

咋辦?

他還不是去超市,打工,

後來又自己賣米,又怎麼七混八混

現在人也老了,加盟了一個便利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絕大多數人,都有重新擇業的經歷,

總之,誰也看不見明天

但是,只要勤奮好學,有個好心態,

窮得打光棍,也難


楓嶺劍哥


我覺得要看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怎樣才算有為。

我讀大學的時候做過一個調查,就是問大家畢業後打算做什麼,或者有沒有人生目標,結果基本上就是找個工作,基本沒有一個有明確目標的。因為我也對畢業後的世界很迷茫,所以想問問大家,但是我有一點不同,喜歡未來的未知不確定,讓我有種刺激的感覺。

好了,讓我們看看30歲能做什麼?

一、我們可以做一個對的人,作為我們的人生終極目標,什麼是對的人呢,孔子講仁義,孟子講行善,陽明講知行合一,我覺得我們就做一個至善之人,就是任何事情,無論大事小情,我們都仔細斟酌用對方法,這個就是至善(當然也包括心底的善良,良知)。萬事萬物只有一個道理,所以我們抓住至善的根本我們就可以知行合一,可以一以貫之了。也就是給自己立了一個根本。就像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這個就是一個人的根本。本立而道生。

二、看看自己能做什麼,即使是最簡單的工作,只要按照至善的方法,你都可以做的與別人不同,充滿創意,產生自信與成就感。上班本職工作就是根本,可以增加業餘愛好,或者副業都是不錯的機會,現在是最好的時代。創業就一定要對未來評估是否有機會及資源,以及自己能承受的最差環境。

三、根本有了,日常生活的日用行藏,只要去做就行了(躬行實踐),即使做一個普通工作,你也是到達了至高境界,又談何碌碌無為呢?

真正的碌碌無為是內心的修煉,修身齊家才是根本,即使能做到內心無私慾的思考問題,哪怕是一個人的聖人(至善),你也是最大的成就,何談碌碌無為,哪怕一天也是好的,如果持之以恆,那就與聖賢無異。

所以先積極修身,明確人生根本,躬行實踐,踏實做好當為之事,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也是大修煉,人生畢竟光明一片。


李彬30046


人人都說男人30而立,但是對於89年的我來說。30歲還沒有明確的人生方向。我不知道我以後的人生會不會碌碌無為,但是我只知道人要生活,人要為家裡人,孩子而活著,而去奮鬥。我27-29用了二年時間賺了200萬,但是我用一年虧了400萬。剛剛上了30,我只想說自己人生瞬間跌入了黑暗,正好我剛成為一個孩子的父親,我真心也是自己做事。我天天都在想30了,還揹著這一身的債務,怎麼辦,老婆孩子、父母咋辦。我不知道人生方向是什麼。我也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我只知道要還債,要生活,還給孩子好的條件,這個不知道算不算人生方向了。



愛豆小笨象




建武125


如果你嘗試過很多工作,你應該做減法,找到你最喜歡的堅持下去,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工作家庭事物增多,精力有限,普遍紗網不如深更某一領域。如果你沒有嘗試過很多工作,你應該做加法,但是堅持你現在的工作,保證家庭經濟來源很重要,多學習,多積累,謀求更好的發展。才30歲,人生路很長的,未來會怎樣,誰說得準呢,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積極面對生活,生活也會積極面對你,祝你成功。



麥序先生


一個男人需要一輩子去成熟。

30歲並不是一個多可怕的事情。

大多數人的30歲才剛剛開始,你沒必要因為身邊的人走的比你快一點就自暴自棄。

人生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它並不是線性的。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為自己打了標籤。

我見過很多不識字的人,他們已經四十多歲了。他們經常把自己不識字掛在嘴邊,當做自己不努力的藉口。

我經常會想,如果他們30歲開始學習,一天只學會1個漢字。那麼他們現在已經至少認識了4000多字。

而事實上,國家教育委員會制定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常用漢字只有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

我說這個例子只是希望你不要對生活喪失信心,更不要給自己打上標籤。

其次,人生真的不是線性的。你永遠不知道走在你前面的人,是真的在你前面還是在你後面。

你所能做的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哪怕只是多認識一個字。

至於所謂的人生方向,本來就是個笑話。只要你沒有原地踏步,只要你還在前進,那就一定有方向。

所謂的沒有方向,可能只是你看的太遠。不妨低下頭看看自己的腳下,也許路就在那裡。

很多的迷茫可能僅僅是因為想得太多。




睡前書屋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要麼自己聽周圍的人說過,要麼就是從書本、網絡上了解到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年近不惑才取得成功的例子,比如開創KFC的山德士上校;年紀輕一些的,還有成功前吃穿用度一直靠老婆被很多人譏笑過得“十年一覺電影夢”李安...但是這裡我也不是想安慰題主說年過三十還庸庸碌碌不要緊,只是想說明:如果現在持續努力,堅持不放棄,那未嘗沒有成功的可能而已。須知拋開偶然和一些先天上外界的因素,多數人的成功所依靠的,大抵還是孜孜不倦的努力、反覆的試錯、不斷的糾結,以及不曾磨滅的信念。厚積方能勃發,一蹴而就並不適合多數人。期待題主成功的那一天,能回來和大家分享你的喜悅和故事[靈光一閃]



大話荊州


我不這麼認為,相反,30歲是人生最好的開始處,30歲青春雖遠,但是我們褪去了年少的無知和浮躁,心理趨向成熟,重新構建了成年人的社會觀,做事做人更為穩健,生活雖然不易,但是我們在乎的更多了,不僅僅有年少未完待續的夢想,還有父母的笑容,妻兒的幸福,這些何嘗不是我們的幸福呢,何嘗不是我們要明確的方向呢?三十歲的我們,歲月正好。

朋友:讓我們趁年華未逝,趁鬢髮未白,趁思緒未亂,趁可呼吸可行走可愛可恨,如果你還有理想,那麼就去追逐吧。

讓我們認清生活平凡的本質但是更加熱賣生活,在平凡只上盛開。

三十歲開始,剛剛好。



幕安視覺


人生什麼時候努力都不晚,最好在30歲之前確定奮鬥方向

現在給大家分享兩個故事,這就是我們現在還看得到的兩個大企業的創業人物,就是華為和臺積電。

1987年,這對任正非來說,是最痛苦的一年,因為這一年,任正非被騙走了200萬,也是這一年,任正非遭到了自己所在公司,南油集團的除名,自己的妻子也是一怒之下離開了自己,43歲的時候,任正非創立了華為,開始了華為的發展歷程,如今的華為已經成為了中國企業的驕傲。

張忠謀是一位擁有高學歷背景的企業家,張忠謀18歲的時候,就進入了哈佛大學,後來又收穫了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專業的碩士學位,56歲的時候,張忠謀回到了中國臺灣,創立了臺積電。如今的臺積電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還搶奪了原本屬於微軟的大片市場,臺積電的市值也高達千億美元。

的確這兩個人物都是在40歲以後才創業成功的。這是表面看到的,可是我們知道他們在30歲以前做了什麼嗎?他們在30歲以前都在積澱學習,而到了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機會,才給他們創造了成功的機遇。

俗話說,機遇只給有準備的人。這個準備是知識積累的準備,是人力資源的準備,是創業奮鬥的準備。正因為這兩位實力人物堅強的準備,堅實的準備,所以機會才找到了他們。他們創造了奇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創造奇蹟的。人生四十而開始是對極少數人說的。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30歲以前還沒有明確人生的方向,這一輩子真的將碌碌無為。

孔子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已不足畏也已。孔老夫子這個話說的很明白,後生可畏,如果說你40歲50歲,還沒有出名或者是說有成就,你還有什麼可以害怕的。也就是說像我們這些六七十歲的老頭,看到你四五十歲了還沒有成就,還有什麼讓我覺得敬畏。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確是這樣的。這雖然是2500年前孔子所說,那個時代,人的壽命活到50歲以上,就說五十而知天命。那個時候的科學技術和醫療技術很不發達,30歲已經是年齡非常大了。在古代或者是近代以前,男人女人結婚的年齡都不是現在這個年齡。我們在唐朝的時候還知道,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還沒有到二八佳人的年齡。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我們要學習科學知識人文社會知識太多,正常的大學畢業,一般22歲。而過去就讀四書五經,數學物理化學,這些基礎知識基本上沒有涉及。而要考中進士,確實非常難的,就相當於現在的博士畢業。如果從大學畢業到正常的博士畢業,大概就是26~30歲。可以說這些人已經確定了人生的方向。而那些只讀過大專或者是本科的,還有沒有讀大學的那些人呢?在30歲之前,很難確定自己奮鬥的方向。

明確人生奮鬥的方向,實際上就是自信樹立的過程。所謂水滴石穿,鐵杵磨成針,這就是持之以恆,找到自信。在確定了自己奮鬥的方向,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成功,不斷的收穫人們的認可,這樣自信就建立起來了。這就和過去的一個故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不謀而合。

我們人類社會的科學技術還不夠發達,我們的平均壽命也就是七八十歲,還沒有達到120歲以上。人生短暫啊,在我們生活的過程中,30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間段,如果沒有確定人生的方向,就會像一個無頭蒼蠅,不知道今天做什麼,不知道明天做什麼,只有確定了目標,向一個方向努力,這輩子才會成功,才會有所作為。


憑欄莫望月


你有沒有聽過這個成語:“大器晚成”,從古至今,大器晚成的例子很多。姜太公垂釣——願者上鉤之典故,已流傳數千年,其形象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稱得上是中國大器晚成第一人。

姜太公也是生於貧苦家庭,他在保證自己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每天堅持鑽研兵法、謀略、治國之法。也許會有人嘲笑他不務正業,腦子不正常,但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切。到了70歲的時候,等到周文王,才有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可見忍耐和堅持是多麼的重要。

大部分人覺得到了30歲還沒有自己的事業,這輩子可能再也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了,如果你這麼想可能就真的沒有機會了。因為你內心已經失去了鬥志,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這輩子就真的碌碌無為了。

只要想幹,什麼時候都不算晚,等到你萬事俱備之日,也是東風颳起之時。在這期間需要你堅持、忍耐,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希望能夠幫到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