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打工三年的人都有什麼感受?

大鵬看生活


我是05年去的日本打工,三年。感受呢也有點說給大家聽一下。我就是一個普通的80後,沒有啥特殊技能,之所以選擇出國就是覺得掙錢多,同樣是打工在家裡一個月兩三千在05年不少了,而日本的普工一月最少也得八九千吧。當時就覺得去幹三年在縣城買套房。至於在日本的生活也好也壞大家都不一樣。現在有老婆孩子再去就不太合適了,內心還是想去的不為別的只為錢。至於什麼日本的生活了,街道乾淨了,他的醫療保險,養老,社會了跟錢不能比。選擇去日本打工我覺得一是比較近,二交流比較方便,咱們寫的漢字他們認識不少,所以出門帶上紙筆就好了。對於普通人來說去哪裡都一樣包括日本,只要掙錢就行。


我是你家的小誰


這個我倒有點資格談談。

如果拋開歷史的話,日本其實是個文化很有趣的國家。

我舉個例子。

我二哥一家人05年左右去的日本打工。

當時他們一家人學歷都不高,我二哥也是個願意折騰的人。

在國內開過飯店,賣過小吃,還學過推拿,給人按過摩。

05年的時候,他覺得人生不能這麼下去了,因為賺不到什麼錢。

後來不知道怎麼聯繫的,就去了日本,相當於勞務輸出。

他們一家三口可以在日本短暫居住。

我二哥在日本當廚師,我侄子在日本當修剪水管子的工人,我二嫂當全職主婦。

今年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回國了,跟我說了一下感受。

他們去了10多年了,跟我說其實並不太願意回來。

因為他們在日本有自己的關係、人脈、還有圈子。

甚至已經習慣了日本的一切,真的有點不太想回來。

但其實更重要的一點是,日本的就業壓力沒有那麼大。

當時去的時候,我二哥在國內一個月2.3000塊錢按,

去日本後一個月工資換算成人民幣是1萬,我侄子是1萬4,這錢真是差太多了。

其實我二哥的工作更有含金量,但是日本的工資分配就是這麼奇怪。

後來在日本打拼了好多年,又弄了點副業,現在也是百萬富翁了。

這些錢可能對別人不算多,但是對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還是蠻多的。

因為在日本賺得多,回來之後就業壓力那麼大,自然也就有點樂不思蜀了。

再說點在日本生活的感受吧,我二哥說在日本其實人與人之間很有禮貌。

但是又很生疏,就是特別明顯的界限感,跟鄰居什麼的關係點到即止,也挺好的。

日本的警察特別負責,就是你在街上遇到什麼事,他們會特別熱情地幫助你,最後還跟你說聲謝謝,這點他們感觸挺深的。

當時去的時候因為日語不行,也挺受排擠的,後來就好了。

我二哥一家目前在上海,做什麼的我沒問,不過我想當初決定去日本打工,絕對是他一生命運的轉折點。


十點歷史君


我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每個人感受不一樣,與愛不愛國無關,意見不同者勿噴。我機械類大專畢業,在國內小縣城的工廠做機械加工,出國前月工資接近1000塊,一年各種補助加獎金能拿將近兩萬塊。2007年去的日本,技能實習簽證,做的食品加工,一天八小時,基本沒加班,上下午各有15分鐘的休息喝茶時間,也包含在八小時里正常發工資。一週休一天,週六出勤算加班。小時工資850日元,當時匯率大約70多塊人民幣。一月扣去房租水電什麼的到手一萬人民幣吧。日本工廠節奏快,日本人幹活和瘋子樣,很拼命,咱要拿出中國混日子的幹法能被他們的眼神殺死,也為了不讓他們瞧不起,咱也拼命幹,和他們比著幹,最後我贏了也輸了,贏了尊重,輸了身體(累的腰間盤突出)。平時工作需要個日本人協作,交流比較多,日語進步比較快,剛去時社長問來日本一趟想學點什麼回國,他會的話可以教我們,我說了學日語,所以每天下班後老闆就給買了日語書教我日語,還給我定了日本的報紙,這樣最後考過了日語二級。因為公司屬於日本偏僻的地方,交通不發達,休息的時候,公司會經常派車派人帶我們去市裡逛街購物。也經常給我們送吃喝的,大米基本不用買。日本人都很有禮貌,雖然內心冷漠,不過對我們中國人還不錯,經常有鄰居同事給我們送小禮物,回國那天我抱著他們大哭了一場。說實話不捨的。在日本工作流程很清晰,沒有國內那種亂七八糟的事,也不用賄賂頂頭上司。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買東西也不用擔心受騙,吃的喝的也可以放心吃,而且還遇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回國後,因為這段經歷,找工作也比較加分,換了幾個工作一直是領導崗位,咱就拿出在日本的幹法,不爭不搶,不吭不卑,踏踏實實的,老闆也看得見,也重用咱。感謝這段經歷,有機會還想回去。


水鏡齋主人


在日本一個人完全可以生活得很好,一個月10萬左右的工資比日本人少一半呢,但是我每頓也會做好吃的給自己,週六週日也會去逛街,試衣服從來沒人管,一週添一身沒問題了,,電子產品也能買得起,而且逛了大阪,東京,鎌倉,神戶等,,,很多地方,也吃的起當地特產,每月還有剩餘的錢存起來,最不後悔的是我媽生病,我完全有能力幫助我媽把病看好,還給爸爸買車添了大部分錢,而且我在日本也逛了,玩了,吃了,在中國,一個月2000的工資,都不敢出門不說,主要是人情,跟朋友出門還得請客,跟家人出門還想給父母買東西,一個人出門又很奇怪,在家裡不做飯就得買,做飯為了搭配還得買各種,總之我還想去日本!!!


艾特艾特臉臉


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我13年去、16年回。那時年齡小,去的時候才剛滿21歲,想去闖闖。工作環境很乾淨,女生沒什麼技術,就是手工製作。比較輕鬆。公司提供的單間宿舍。房租超便宜,衛生乾淨。上班報銷交通費。

第一年加班很多,掙了不少。第三年就想著多休息,出去玩,公司還有帶薪休假。

總之還是比較滿足的,比同齡人掙了很多。在日本也玩了一把。還考了日語一級。回來找工作順利了很多。

本人現來日本留學,因為以前的工作經驗,在畢業後也順利的找到了正社員的工作,

不過,三年遠離家人,不能自由回國。


夏天在日本


我身邊的案例

我認識一個去日本打工三年的朋友,她是08年左右來日本的,具體乾的是服裝加工,最後賺了30多萬(那時日元比較值錢)。她回國後以此為本金,在家鄉開了一家店,做起了生意,自己當起了老闆。

我雖然沒有打過3年的工,但是學生時代的假期在旅遊勝地的民宿打過包吃住的工,和真正的打工比較接近。我就結合我朋友和自己的經歷來談一下打工3年的感受。

感受一:只要肯吃苦,還是能賺到錢的

當然賺不了什麼大錢了,比如說3年賺個30萬還是可能的。在08年那會兒,這個目標還是相對容易實現的。現在因為日元貶值,去掉中介費的成本之後,可能就要少不少了。

感受二:打工本質上就是在出賣自己的勞動力

我在國內的時候並沒有打工的經歷,尤其是這種包吃住的,從早幹到晚的這種工。

起早貪黑10多個小時,一天干下來,雖然累,但還是能賺到錢的,大概1萬多日元,六七百人民幣,不算少,但是真的挺累的。中午不午休的話,下午就幹不動了。我當時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辛苦錢/血汗錢。但這個經歷對於我的個人成長很有價值,讓我更有學習的動力了。

在工廠打工的話更多的情況是盼著加班,因為能賺加班費,"讓剝削來的更猛烈些吧"可能是大多數朋友的心聲吧。

感受三:老闆對待員工還是不錯的

我當時打工的老闆對我也是不錯的,我朋友那邊的老闆也是如此。道理很簡單,因為老闆是靠你來給他賺錢的,所以說他不敢對你差,你也不可能好好幹活的話,他就虧了。這也是比較合理的一種現象。

感受四:及時發工資,不拖欠工資

我當時利用假期打工時,剛好發生了311東日本大地震。福島核電站洩露之後,家裡比較擔心,所以我就提前回國了。我跟老闆說要提前回國的時候,他很快就給我結算工資了。不拖欠工資,雖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這點也算是一個感受。

感受五:接觸日本社會的機會比較少

一直打工的話,一天可能就是兩點一線,即從打工的地方到宿舍。外出的機會比較少,會感覺生活比較枯燥。如果是在工廠打工,你接觸的人可能大多都是中國人,所以真正接觸日本社會的機會就比較少。

感受六:對於外界的信息比較閉塞

我在打工的時候雖然接觸的都是日本人,但感受到的一點就是,如果這樣一直打工三年的話,對於外界的信息會比較閉塞。因為感覺是處於一種比較封閉的狀態,如果不自己主動地去獲取信息的話,真的是非常閉塞的,有點與世隔絕的感覺。

我朋友也是如此,一開始由於日語水平也有限,沒怎麼主動獲取信息。但後來開始有意識地上日本的網站來獲取信息了,從而打破了信息的閉塞。結果有意外收穫,因為她們發現老闆支付她們的工資是低於法律規定的最低工資的,是一種違法行為。所以後來她們把老闆告了,最後老闆不得不補上少付她們的那部分工資。

感受七:日本農村的生活水平也較高

我朋友打工的工廠是在長崎,我打工的民宿是在一個旅遊勝地,都可以說是日本的農村。如果你有在日本農村呆過的話,會覺得日本農村其實還是不錯的。因為在日本農村也能過上一個相對來說生活水準較高的生活。


筆者在日本工作生活了10年,持有MBA學位和日本理財規劃師資格,專注於解讀日本財經生活資訊。

如果您對日本最新的財經生活資訊感興趣,歡迎您關注【蕭峰看日本】。

文章介紹:

《留學生日本就職經驗談:淺析就職對策和企業選擇思路》(獲得青雲計劃獎)

《我的開源攻略:用好日本的投資優惠制度,讓你的投資收益提高20%》

《「日本巴菲特」本多靜六:普通人也能借鑑的致富之道》



蕭峰看日本


平時也接觸不少來日本打工的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勞務輸出,還有一種稱呼就是研修生。


之前在其他文章裡也提到過,研修生基本可以理解為純勞動力人口,是為了解決日本勞動力不足問題而從中國、東南亞等國家招來的勞動力,日語一般都是集訓應付的,大部分人都很一般,來了日本之後基本也不太有與日本人接觸的機會,住在集中宿舍裡,基本就是2點一線的生活。


雖然不像留學生之類的那般自由,當然也不是完全地劃定一個地點,不讓出去那種。週末和節假日還是有時間可以出去逛逛看看,接觸瞭解下日本社會的。所以日本公共環境的整潔、日本國民的遵守秩序、日本服務業的高質量服務還有日本空氣的乾淨、自然的美麗,都會給他們留下很深的印象。普遍整體上還是對日本有好感的,比較,日本也是老牌的發達國家。


當然,如果單純從賺錢上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與日本收入差距的減少,其實日本的薪金已經沒有往日那般有吸引力了。研修生一般都是拿的日本最低工資,一個月各種費用扣除掉,其實也賺不到多少錢,比起中國也多不了太多。研修生主要是靠加班賺加班費,但是有的企業並不是你想加班就能加班的,這部分有運氣成分。總體來看,一個月能賺到1萬左右人民幣已經是很不錯了。


一般來說,日本人也不太會對研修生做出出格的事情,但是,歧視和偏見有時也是有的。之前見識的一個研修生,經常被日本人上司欺負,各種穿小鞋,最後實在忍無可忍,提前回國了。然後對日本人的怨念就比較深,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不過跟以往不同的是,最新的日本出入國管理法規定,即使是純勞動的外國人只要能考取技能證書,也能有途徑永久留在日本,還能接家人過來,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消息。當然,具體如何實行,還有需時間觀察。


日本留學生


感覺和中國沒區別了,到處是漢文,到處是亞洲人,吃的飯也可口就是價貴點,海鮮吃的多點,家裡什麼關係和自已沒關係了。

只能視頻聊下看下,有什麼事也沒有辦法幫上,中介費交完,如果除去住行吃外,我剩下不多了。

三年一千天時間轉眼時間過去了。

再也不繼籤合同來異國打工了,和家人在國內好好過日子省著低慾望過了。

國外的月亮也就這樣了,沒多大多圓的。



太陽出來暖洋洋張愛琴


日本待了十年、後來去了印尼、現在一年能賺在日本十年、日本旅遊尚可、長居太沉悶


餓魚177


我身體好多朋友都在日本打工,餐飲的多一些,做三年以後,回國的有些不適應了,沒辦法又回去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在日賺的相對國內肯定多一些,環境與空氣又好一些,有的乾脆定居買房買車了,前幾天還跟一個在日本的同學視頻,包了個飯店做,買了臺豐田霸道車開,在當地此車只有二十多萬的樣子[捂臉]當地日本人很少有買,他們覺的開霸道的是有錢人[呲牙]可是國內此車神話了,五十萬起,且滿大街都是[捂臉],他媳婦就說在日本好,不願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