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師如何進行課題研究?

除文熙


(一) 首先要先從選題開始,選題要有新意,就要儘量避免常見的或已有很多人研究過的問題,多關注新鮮事物,關注研究的前沿。比如可以選擇以下幾大類型 的課題

1、選教育科研的前沿課題 2、選擇應用研究型課題 3、選擇主觀條件比較成熟的課題 4、選客觀條件比較具備的課題 5、選擇大小較適宜的中觀、微觀課題

(二)做好方案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課題方案制定好了,課題也就做好了一半。 設計方案的基本框架 (1)課題名稱 (2)問題的提出 (3)研究的依據和研究假設 (4)研究的內容 (5)研究的方法 (6)研究對象 (7)研究步驟 (8)研究保障 (9)成果預測 (10)課題組的組成及分工 (11)經費預算 (12)資料附錄

(三) 準備階段。 1、理論準備。 2、方案設計。確定研究的內容、目標、步驟、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課題的研究方案。 3、課題論證。請有關專家對課題的科學性 、可行性進行論證。  

(四) 實踐階段。 1、根據課題研究的內容、策略進行紮實的實踐 2、記錄、收集實驗的原始材料 3、發揮團隊作用,群策群力。

(五) 總結階段。 1、整理資料,總結研究實驗情況,對相關數據做理性分析,做好結題準備。 2、撰寫科研報告、研究論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調查法 文獻法 實驗法 案例法 行動研究法 敘事研究法 等, 必須注意,在教育科研中,僅用單一的方法進行研究難以得出科學研究結果,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與侷限性。採用單一的方法,往往只能獲取部分信息,而遺漏許多其它有用信息,難以做出全面準確的結論。因此提倡使用綜合的方法,或幾種方法並用,或以一種方法為主,其它方法為輔進行研究。

(七)課題研究的成果呈現形式 課題研究的成果分為報告類和行動實踐類。

報告類主要包括: 1、結題報告 2、哲理型論文 3、實驗報告 4、經驗總結5、調查報告 6、教育評論

行動實踐類主要包括: 1、研究日誌 2、教育敘事 3、教育案例 4、教學課例 5、教學反思 6、音像作品


橋上風景


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簡單說明如下:

首先要申請課題立項,確定自己要做的課題後,認真填寫相關表格信息,包括申請報告、課題組組長及成員、經費支持等。

如果縣級以上的課題,申請報告要經當地教育局有關部門蓋章,再提交上級批准立項。

其次是召開課題組會議,結合實際,討論並制定課題實施具體方案,包括課題實施計劃、人員分工、確定實驗班與對比班等。

再次是做好課題摸底工作,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最好數據統計,取得第一手資料。

接著是召開課題組會議,討論並確定課題實施方案,寫好開通報告。接下來按照課題計劃逐步實行。

注意的是:課題研究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堅持做好,每一階段都要認真開展工作,做好影像資料保存,其他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寫好課題心得,做好階段性小結工作。課題最好有專家指導,確保課題研究成效。





清清百合


不知道你具體指的是哪一方面的課題研究。一般科研程序大致如下:

1.選題:提出問題和確立研究的問題。

選題是進行科學研究的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一步,是每項科研工作的起點。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學研究的水平和研究成果的價值,同時也決定了最後課題研究的水平。選題應充分考慮和事先作好調查、閱讀相關資料、瞭解課題背景和研究方向等。一般選題多廣泛的瀏覽資料,從閱讀中把得到的內容進行分類、排列、組合,從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

2.查閱文獻,綜述文獻。

3.確認研究的變量:變量是指研究領域對象所具備的特性或屬性,是研究所要解釋、探討、描述或檢驗的因素。

4.假設形成:假設是對已確立的研究問題提出一個預期性的研究結果。根據假設確定研究對象、方法和觀察指標等,獲得實驗結果用來驗證或否定假設,並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解釋和回答。

5.科研設計:研究設計是研究工作的總體方案,包括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等設計。任何一個好的研究題目如果沒有精心設計的研究方案,都不可能達到預期目的。

6.原始資料收集。

7.科研資料的整理和分析。

8.發表結論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