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一本正經的和小孩子講道理?

笑談四方


講的是不是“道理”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長的態度,一定要讓孩子感覺到你有一個“正經”的態度。

第一,家長不要嬉皮笑臉。

有的家長對孩子一點都不嚴肅,即使是孩子犯錯誤,家長也像鬧著玩一樣的批評孩子,臉上的表情絲毫也沒有變化,還是笑呵呵的樣子,這樣就讓孩子有一種家長在和他們鬧的感覺,對他沒有一個震懾的作用,那麼孩子自然就會一直無理取鬧下去。

如果孩子確實犯了錯誤,那麼家長要嚴肅一些,要一本正經的告訴孩子,“你錯了,爸爸(媽媽)很生氣”。

第二,一定要講原則。

錯了就是錯了,已經說好的事情就不可以改變,家長必須要堅持原則,說到做到,尤其是對於老人帶的孩子,家長更要注意這一點,而且也要叮囑老人,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而放縱孩子。

第三,講的“道理”要淺顯易懂。

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認知是非常有限的,對於一些大道理他們根本就聽不明白,所以家長必須要講一些淺顯易懂的“道理”,例如:你現在不吃飯,一會就會感到餓;你惹媽媽生氣,媽媽就會不高興。

第四,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

如果老人帶孩子的話,爸爸媽媽應該跟老人說明白,教育孩子必須要保持一致,哪怕真的有分歧,當著孩子的面也不要讓他感受到這些,否則的話孩子會非常難帶。孩子也有趨利避害的心理,他知道什麼樣的情況對於他來講是有利的,所以他會以自己的方式來達到目的,而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經常哭鬧。

第五,要適當的滿足孩子。

對於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如果孩子提出了要求,可以適當的滿足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滿足的喜悅,他們會更加愉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也會更親密,這樣他們才會更願意聽從家長的管教。

第六,適當的鼓勵和批評。

家長一定要掌握好鼓勵和批評的尺度,如果孩子某些事做得非常不錯,那麼家長一定要適時的鼓勵孩子,例如,當他們特別聽話的時候,家長就要讓孩子知道,你現在做的非常好。不要對孩子的優點視而不見,也不要把一個很小的優點誇得非常大。

在批評孩子這個問題上,家長不要吹毛求疵,不要揪著一個很小的缺點不放,或者是經常“翻舊賬”。但如果孩子犯了很嚴重的錯誤,也不能一帶而過,一定要嚴肅的批評他們,或者適當讓他們接受一些懲罰。


小栗子聊吧


小孩子就是不講道理的,你在那兒跟他講什麼道理呢?對於小孩子就是需要家長的正確教育引導,加上令行禁止的規定。

題主的提問本質上就是一個教育問題,很多家庭都有這種情況。我家女兒今年4歲,之前一直是我媽帶的,所以跟題主家的寶寶一樣的,粘人,不好好吃飯,自己想幹嘛就幹嘛,不順著就又哭又鬧。

1.我的教育就很直接,當她要做什麼的時候我就明令禁止,不準!再加上現身說法,現在我家女兒不能說很聽話,但也至於不順就鬧!就拿吃飯來說,不好好吃飯,那就別吃,而且到下次吃飯前不準吃零食,等到孩子下午餓的時候,她就會自己跟你說餓了,這時候你就可以跟她現身說法了,小孩子就知道不吃飯就會餓。

2.在比如說吃零食,我家女兒就是喝酸奶,喝完一瓶還要再喝,不給就哭。這種時候家長的態度尤為重要,要堅決不能慣著,很多家長由於心疼小孩子或者不當回事兒,小孩子要喝就喝唄,小孩子的態度就是在此刻被養出來的。我就是在小孩子喝酸奶之前就告訴她,只能喝一瓶,喝完就沒有了,無論她怎麼鬧我都不會給的。

我家小孩子這些壞習慣是因為之前在老家被我爸媽帶著慣出來的。現在我也在一點點的糾正,養孩子是一個非常漫長且艱辛的事情,需要家長具有很強的責任心。

還有就是建議題主最好孩子自己來帶,老人基本都存在隔代親的現象,凡事都是順著小孩子來,這種行為我們做小輩的都能理解,但是這對小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性格養成都有很大害處的。無論你說你在外地奮鬥給老家的孩子帶來多好多好的生活條件,其實對小孩子最大的好就是家長能夠時常陪在自己身邊。


阿杰沒有禮貌


桂蘭雨滋回答:

我孫女小的時候在省實驗幼兒園,經常受一個小明友的欺負,有天放學回來我又聽他說小朋友欺負她了,我說奶奶把你關屋裡,你把你的心裡話和準備說小朋友的話,都說出來,門關後,一會屋裡傳出大聲的呵斥聲,XⅩX,我早都受不了你啦!你總是搶我的玩具,不讓我玩,……,一會開開門,她滿頭大汗的坐著一言不發,我慢慢的跟她說,你發洩完了就別生氣了,己後每次拿兩個玩具,你玩一個,給她一個,那她不是就不搶你的玩具了嗎?她聽後點點頭!從那己後她總是每次拿兩個玩具,一人一個,一會還換著玩!而且他們最後還成為了好朋友!所以因勢力導很重要!孩子是無知的,有知的家長就要有殺手鐧!用的得當,就有好成效!


桂蘭雨滋


一般來說四歲左右的孩子就能簡單的和他們講道理了。

我侄子五歲多了,之前老是跟我玩,但是下手沒輕沒重的,經常誤傷我,他還鬧著在玩,後來我就跟他講道理,說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打我我也會打你,後面他被我打哭過兩次(力道不是特別大,但是他感覺自己被欺負了),後來每次都鞏固這個道理,他現在已經會跟我分享好吃的,然後也不會動手了。


小暢說育言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於爸,一個和善與堅定並行的超級奶爸。

和孩子講道理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的,一個重要原則:不能在孩子有情緒時講道理,你講一百遍都是徒勞。當孩子有情緒時,孩子的理智腦是不工作的。也不要在你有情緒時和孩子講道理。因為你的理智腦不工作時,講出來的話,孩子也是無法接收到你的信號的,孩子只是看到父母在大聲地講一些話,說了些什麼也是完全聽不懂的。

在雙方都沒有情緒,平靜那怎麼和孩子講道理呢?具體怎麼說一共分為七步:

1:“我有件事想跟你談談,就是( )。我希望咱們能一起找到解決辦法,你願不願意談一談,媽媽保證不發脾氣,不生氣,咱們都保證不互相指責?”(情緒安全的時候才能誠實的說。)

2:如果孩子不同意,告訴他:“好,我明白,等你想聽的時候咱們再談。”(不強迫情緒安全)

如果孩子同意,問:“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想法,你的感覺是什麼?聽孩子說完後用,用共情的方式重複孩子的話:“你覺得( ),是因為(),你希望()。”

3:然後問孩子:“你想不想聽聽媽媽的感覺是什麼?媽媽的感覺可能和你不一樣,這很正常,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情緒安全)然後,用我句式,誠實的告訴孩子你的感覺。

4:感謝孩子:“謝謝你聽我說也謝謝你告訴我你的感覺。”(尊重孩子)

5:問孩子:“你覺得你/我們能做些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或困難?”或者使用啟發式提問,仔細聽孩子說或和孩子一起頭腦風暴,不批評、點評、否定孩子提出的建議,可點頭微笑,“嗯”表示聽到了。(既是孩子的建議不可行也可以寫下來,你是對孩子的尊重,家長可參與頭腦風暴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孩子沒有建議,家長也可以自己提出建議。)

6:共同選擇最可行的方式,最好由孩子自己選擇。

7:約定一個回顧方式的時間並表達感激。(約定時間對孩子的執行表達感激)

我是於爸,一個和善與堅定並行的奶爸,本期回答就到這裡,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有幫助您,歡迎留言評論點贊轉發,一起交流育兒經驗。


於爸的育兒經


很高興能回答提問者的問題,作為一個4歲孩子的父親,我們家有和您一樣的教育難題,我以我們家的處理方法總結如下幾點:

1,把孩子當大人 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你說的他聽不懂,你把孩子當個大人,仔細跟他講道理,他會認真的去思考。

2,蹲下來講 不要認為自己是監護人,是孩子父母就能訓斥,這個是很忌諱的,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眼睛平視著孩子,講的道理會事半功倍。

3,不要在孩子哭泣的時候訓斥 當在教育孩子時,有時孩子會哭泣,這時候可以讓孩子在一旁冷靜一下,先不要理他,等他停止之後再去跟孩子講道理。

4,跟孩子講不好好吃飯的後果,並給以鼓勵 孩子其實都是非常聽話的,如果您能跟孩子講清楚吃飯的重要性,並在孩子能好好的吃一次飯時鼓勵孩子,我想他會更加有榮譽感。

5,培養孩子的良好就餐習慣 定時吃飯,試試和獎勵掛鉤,比如連續一個月能好好吃飯,獎勵一個喜歡的玩具,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南京小露


對三歲孩子講道理,我覺得首先走進孩子的世界,再結合身邊的事情,可以以動畫片或者是小朋友為例,有耐心,冷靜平和的對他講。

一般老人帶孩子常常會比較嬌慣,所以在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避免犯以下幾種錯誤:

1.總喜歡指導、教導、干預、打斷、制止、批評、訓斥孩子;

2.孩子犯錯時不是處理事情,不以事論事,而是在發洩情緒;

3.完全以孩子為中心;

4.喜歡大包大攬,不參考孩子的意見。

教育孩子,特別是他哭鬧對抗的時候,我覺得有以下幾種處理方法:

  • 冷淡他。給孩子冷靜的時間,孩子發現沒人管他的時候,他就會該幹什麼幹什麼了。
  • 嚴格管教。此時我們的態度必須要嚴厲的指出他的錯誤。告訴他應該怎麼做。期間態度一定要保持,然後孩子知道你是十分認真的對待這件事情。孩子就會意識到他的錯誤。
  • 走進孩子的世界。知道他的需求,以共情的態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並且給予正確的引導及鼓勵。你和孩子都希望得到誇獎,並不是一味的訓斥。
  • 講道理
    。以他喜歡的動畫片,或者好朋友為例,讓孩子容易理解,並且接受。

每個孩子都是一塊嶄新的畫板,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有耐心,有方法的去引教育孩子,讓孩子可以在他的人生中描繪出更美好的畫卷!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璦宸寶媽2


關於勇敢與膽怯

  人人都害怕

  教育機會:孩子告訴你他害怕打針、害怕蜘蛛、害怕在黑屋子中睡覺、害怕在大家面前講話……

  告訴孩子:你都害怕什麼,讓他知道,害怕不是見不得人的事,每個人都害怕。

  害怕可以救人

  教育機會:小朋友們來到一座矮牆前,躍躍欲試往上爬,妮妮因為害怕沒有上去,結果矮牆坍塌的時候,只有妮妮安然無恙。

  告訴孩子:是害怕幫助她躲過了危險,所以害怕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法。

  當你戰勝恐懼,你就變得強大

  

  教育機會:你們看到一隻狗在追一隻貓,貓突然不再逃跑而是弓起腰、豎起毛、發出嘶鳴,狗看到之後,夾著尾巴慢慢後退了。

  告訴孩子:那些喜歡欺負人的人總是找膽小的人去攻擊,可是一旦人們鼓起勇氣,不再害怕,準備反抗,挑釁者就開始考慮放棄了。

  我們容易害怕那些我們不瞭解的事情

  教育機會:窗外電閃雷鳴,孩子害怕了,縮在你的懷裡。

  告訴孩子:閃電是因為兩朵帶有不同電極的雲相撞了,所以發出亮光和聲音,就像馬路上撞車發出聲音一樣。當你知道原因之後,你就不再那麼害怕了吧?

  關於成功與失敗

  不成功≠失敗

  教育機會:孩子在幼兒園測試平衡木的時候,總是不能成功,因此他很沮喪,認為自己非常失敗。

  告訴孩子:雖然他從平衡木上掉下來,但是他會拍皮球、能夠畫很美的畫、會幫助媽媽收拾玩具,這些做得都很棒。也就是說,一件事情沒有做好,並不代表整個人的失敗。

  

  失敗是成功之母

  教育機會:孩子用積木搭高樓,一次一次地坍塌,孩子發現,原來三角形的積木不穩定,地面不平所以積木容易坍塌,最終,高樓建成了。

  告訴孩子:如果不是一次一次的失敗,他不可能明白搭高樓的奧秘,也就不可能最終成功,在贏得成功之前,我們總是要遇到很多困難。

  害怕失敗,比失敗本身更糟糕

  

  教育機會:孩子自己不能把線頭從珠子中心穿過去,所以拒絕做這個遊戲。但在你的鼓勵之下,他最終成功了。

  告訴孩子:在做一件事情前,我們總習慣往壞了想。但其實真的去做,卻發現其實事情沒有那麼困難。所以,因為害怕失敗而停滯不前,比真的經歷了失敗更加糟糕。

  

  戰勝自己也是一種成功

  教育機會:孩子第一次獨立完成50塊的拼圖或者第一次不用扶就從攀登架上滑下來。

  告訴孩子:雖然他沒有打敗任何人,但是他完成了一件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的、而且以前沒能完成的事情,這就是一種成功。

 關於工作與金錢

  我們工作,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教育機會:和孩子一起精心準備一頓晚餐,或者一起買一束花,把它插在花瓶裡。

  告訴孩子:人和動物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有飯吃、有衣服穿,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生活更美好,為此我們努力工作。

  工作是辛苦的

  教育機會:冬天的早上,實在不願告別溫暖的被窩,但是當鬧鐘響起的時候,和孩子一起迅速起床穿衣,準備出門。

  告訴孩子:因為我們的生活還不完美,所以我們必須工作,而工作都是要付出辛苦的。

  工作也有快樂

  

  教育機會:帶孩子參觀工作單位,展示工作成績和成果。

  告訴孩子:當其他人因為媽媽的工作而獲得快樂和滿足的時候,媽媽就會很開心。而且,媽媽會因為自己的能力得到發揮而高興。

  所有人都需要別人的工作

  教育機會:一邊帶孩子去買東西,一邊告訴他這個大廈是建築工人蓋起來的,這袋大米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這麼幹淨的地面是保潔阿姨工作的結果。

  告訴孩子:每個人都離不開別人的工作,大家需要互相交換勞動成果。

  金錢可以讓這種交換更加簡單

  教育機會:帶孩子經歷買麵包、買衣服的過程,讓他看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過程。

  告訴孩子:媽媽上多少天班,就可以買兩袋麵包和一件襯衫呢?可以通過統一的標準——金錢來衡量。

  關於生與死

  判斷一個事物有生命的標準

  教育機會:帶著孩子去觀察草地、天空、石頭、樹木、螞蟻、小鳥、河水和小魚。

  告訴孩子:當一個事物能夠吸取養分的時候,當一個物體能夠創造出其他生命的時候,就說明它是活的,它有生命。

  生命的輕與重

  教育機會:給孩子講一個故事:“小姑娘上山採蘑菇,不一會兒,她就採了100多個蘑菇。”然後,嘗試把故事裡面的“採”換成“殺”。

  告訴孩子:同樣是生命,但是會有不同的價值。人們會覺得植物的生命沒有動物的生命重要,所以對蘑菇用“採”而不用“殺”。同樣是動物,人們可以輕易拍死一隻蚊子,但是會為一條生病的狗流淚。也就是說,在人看來,生命的價值是不一樣的。

  生命的痕跡

  教育機會:和孩子一起回憶某位故去的親人,或者帶孩子看已故大師的畫展。

  告訴孩子:有些人雖然死去了,但是和他有關的事情卻活在人們的記憶裡,或者給這個世界增加了某種財富。所以雖然死亡不能抗拒,但是我們可以活得更加精彩!

  關於幸福與痛苦

  幸福是不易察覺的

  教育機會:當孩子被割破的手指痊癒時,問問他還記得疼痛的感覺嗎?當他很自然地從冰箱裡取出酸奶時,問問他如果酸奶沒有了,他會是什麼心情?

  告訴孩子:我們總是很容易就能覺察到痛苦,但卻總是忽略幸福的存在。所以我們拿出一些時間,去發現那些令自己幸福的事情。

  有些痛苦是不能避免的

  教育機會:當照料了3年的小貓突然生病死去,當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搬家了,孩子感到從未有過的痛苦和失落。

  告訴孩子:痛苦和不幸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不可能逃避掉所有的痛苦。

  不幸的故事更吸引人

  教育機會:把耳熟能詳的童話換一下內容:小紅帽沒有遇上大灰狼,醜小鴨生下來就是鴨媽媽的掌上明珠,白雪公主和王后其樂融融……看看孩子聽故事的興奮度還有多高?

  告訴孩子:我們都喜歡幸福的結局,但是當幸福降臨的時候,故事也就該結束了,因為不幸的故事聽起來更有意思。

  不要等幸福自己跑來

  教育機會:孩子非常非常想念遠方的祖母,總是希望能夠見上一面。一天,門鈴響了,打開門,啊,是親愛的奶奶來了!

  告訴孩子:如果你真的特別思念奶奶,見到奶奶讓你感到無比幸福,那麼完全不必等待,而是自己去爭取。你可以和爸爸媽媽說“我們去看看奶奶吧!”記住,當你有想法和希望的時候,就要付諸行動,不要等待幸福自己敲門。

  關於友情與愛

  感情來自於共同的經歷

  教育機會:和孩子一起回憶他與最要好的朋友是如何相識的,曾經一起去過哪裡,他們之間最開心和最傷心的事情是什麼。

  告訴孩子:經過一些具體的事情,感情才會加深,而有了感情之後,就會更多地一起做事情。共同的經歷會讓感情更加深厚。

  

  友情需要實際行動

  教育機會:孩子把好朋友邀請到家中,卻因為一輛遙控汽車而發生爭執。

  告訴孩子:朋友不是掛在嘴上的,應該付出實際行動去尊重、分享、合作,那樣感情才會越來越深。

  想讓別人愛你,自己先要愛自己

  教育機會:和孩子一起對著鏡子,讓他自己說出鏡子裡那個寶寶的可愛之處。

  告訴孩子:當我們想讓別人喜歡自己的時候,自己先要喜歡上自己。我們應該把自己看作一個好人,對自己充滿信任,然後去做那些讓自己滿意的事情。

  愛是世界上最美的鏡子

  教育機會:當孩子對自己失望的時候,給他鼓勵,讓他以積極的眼光看自己。

  告訴孩子:在媽媽眼裡,他是非常棒的寶寶。因為媽媽愛他,而愛是世界上最美的鏡子,可以把一切都照得美好。

  關愛寶寶健康成長,關注幼兒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在玩樂中懂人生,知真理,這是最美好的事情了。


鋼哥161186126


注意一下講道理的方式

所謂和孩子好好講道理,就是把生搬硬套的道理,用小孩子的思維,講的有趣好玩易懂。

而成人想要從孩子的思維給孩子講清楚其實很難,因為成人太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常常忽略小孩子的想法。

善用因果關係 蒙特梭利學校和家庭使用【因果關係】,不希望孩子因害怕受到懲罰而表現得很好,我們希望他們做正確的事,因為他們瞭解他們行為的影響。

也就是體驗派的,自然因果關係是向孩子們表明他們的選擇對他們自己和他人都有影響的最佳方式之一。

但是,兒童必須能夠看到行為與後果之間的聯繫,才能使其有效。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教育從來不是一個講道理的過程,而是一個讓孩子體會的過程。

缺少共情

有育兒專家曾提到過,在育兒手段中,共情是一種非常科學的方法。

當孩子鬧情緒時,更多時候孩子想要的不是父母不斷的給自己講道理,告訴自己不能哭,不能鬧,而是希望父母給予理解,哪怕是一個簡單的擁抱,他需要的是你接納他的情緒,我們可以等孩子的情緒過去後再來溝通。

你給孩子講道理時,是不是很容易流露出:“我的經驗比你足,我吃的鹽比你走的路都多,所以你得聽我的,我給你做的選擇才是對的”這樣的態度,而恰恰這時候正是孩子情緒發作的時候。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痛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樹袋寶寶孕嬰坊


相信我,不管你怎麼講道理,孩子都不會聽。這大概是你聽到最沮喪的回答了吧?

人是一種以感受為主的生物,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我們都不喜歡別人給我們講道理,我們喜歡快樂,我們喜歡引導,我們總是喜歡聽好話。另外,親愛的,只會講道理是一個人情商低的表現。

(這是我兒子,他三歲了)

我兒子現在也三歲多了 ,我在整個實踐的過程中,很明確地發現一件事情,假如想用道理來改變孩子,達到我們的目的,沒有一個是能夠成功的。既然一件事情按照同一個做法發現總是不成效,我們為什麼不換個做法呢?

試想一下,我們的老公在一件事情上面和我們發生了分歧,但是他用連篇的大道理一直跟你灌輸,你煩不煩?

我們吵架是為了讓別人給我們講道理的嗎?

孩子也是一樣!

我梳理了一下你的問題:

1.孩子粘人怎麼辦?

拜託!3歲的孩子不粘人,你還指望他獨立嗎?另外有一個問題,你的孩子是奶奶帶大的,明顯他對父母的愛是稀缺的,他在用這種行為告訴你,媽媽,我需要你的愛,非常需要,3年缺失的愛我都要補回來。

所以,你要做的不是訓斥他不要粘人,而是給他這樣的愛,相信我,你的愛會讓他的內心充滿安全感,會讓他成為一個內心有力量的人,會讓他開朗,會讓他快樂,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給他愛呢?

擁抱他,睡前撫摸他,表達愛,去哪儘量帶著他,陪伴,用我們的耐心和愛去包裹他,相信我,等到4歲上幼兒園了,你想粘著他他也不想粘著你了。

(老公陪兒子比較少,他就會一段時間很粘他)

2.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好好吃飯的習慣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培養的,不要試圖以為你跟孩子說“你要好好吃飯”這件事情就能完美解決,怎麼可能!他是一個人,又不是編程的機器人。想想我們自己,父母一直在讓我們不要玩手機,我們聽了嗎?

這裡培養孩子吃飯有幾個建議,a所有人都在餐桌前按照你想要孩子表現的方式去行為,也就是統一標準b孩子可以選擇不吃,設立獎懲機制,表現好有獎勵,表現不好有懲罰,記住,獎勵永遠在引導上有顯著的效果c把食物在色香味上進行改善

(我兒子愛吃東西,但是也會蹦來蹦去,這是天性)

3.不順著孩子,就哭鬧,怎麼辦?

孩子在奶奶的教育之下,應該已經養成了被寵愛的習慣,這個習慣需要我們去改變,所以需要一點耐心和時間。在孩子有情緒的情況下不要講任何話,只是抱住他,讓他盡情發洩,等他靜下來之後告訴他,媽媽剛剛在那件事情上的感受,能不能請孩子一起來幫你完成某個任務···

其實方法真的有很多,重點是正確認識孩子出現的問題,一切都是存在的,唯有愛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