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下农村旅游,遇到那种真正的土鸡,一点饲料都没有喂的,30块钱1斤你会买吗?

巴蜀新农人


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已经越来越完善了,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农村工作和生活。当然了,大多数人来农村的话还是以旅游为主,近几年乡村旅游非常的火爆,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农村旅游。我们老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当地农村距离市区的距离比较近,以前的时候人们都是以种地或者外出务工为生。为了发展乡村经济,带动我们当地的贫困户提高收入,我们当地发展了旅游产业,把我们当地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东西全部挖掘出来,而且对以前的一些老的建筑做了修复。很多农民都开了农家乐,养起了土鸡,每到节假日的时候,总有很多人来我们那里旅游,现在整个经济也是非常不错的。

其实对于30块钱一斤土鸡,我认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个价格在旅游景区算是很实惠了。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土鸡价格为什么会这么贵,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土鸡的养殖成本更大。在养殖土鸡的时候不管是人力、饲料,还是在花费的精力上面都非常的多,养殖成本是养殖场养出来的鸡的几倍。二是土地的营养价值会更高。相比养殖场的鸡,土鸡不管是在口感,还是在营养价值都高出很多。在我们当地就有一个专门养殖土鸡的一户人家,每年他们家土鸡基本都是被抢购完的,销售的非常火爆,吃过土鸡的人应该懂得土鸡的口感有多么好。

再说了,乡村旅游本来就很难做,基本的运维也是需要成本的。一斤土鸡30块钱真不贵,在一些景区一瓶矿泉水都要6块钱了,土鸡花费的功夫可比矿泉水多多了,而且对身体好,买一只土鸡,其实也挺好的。大多数农村人都是非常朴实的,他们对于商品价格的定位不会太高,都是符合大众人群的。乡村旅游最重要的就是回头客,为了能够吸引回头客,有的农家乐的店主还会刻意压低土鸡的出售价格,就是为了让你愿意去他们家消费。笔者自己就是出身在乡村,一只土鸡养成要花费多少精力,笔者比谁都知道,30块钱的价格很实惠。如果你去的不是景区的话,一只土鸡可能就只有20块钱左右。

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虑,担心自己买到的不是真正的土鸡。其实在这点上完全不用担心,农家乐的特色就是和当地的种植、养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才有意义。如果真的像一些人说的,土鸡都是从外地买的,那乡村旅游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对笔者而言,去旅游的时候会尽量减少在旅游地的消费,毕竟景区的很多东西价格都远超过它的价值了,感觉很不划算。但是30块钱一斤的土鸡就不一样了,这样的价格能买到土鸡,简直是物超所值,算是赚到了。

如果到农村去旅游,如果发现在树林里养殖土鸡的,但是必须树林里,有各种野草和野菜,还有各种小虫子小蚂蚱,还有大扁了勾,在这里喂养的土鸡,每天喂两遍粮食,主要喂玉米和稻谷,剩下时间都在林中寻找食物,这里的食物非常丰富,青草和野菜,还能吃到各种飞虫,还有小蚂蚱,白天都已靠这些食物,给土鸡增加营养,使土鸡不紧不慢的生长,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土鸡,它的肉质会发生改变了,有些野菜和虫子,它本身就是药材,再通过小鸡的身体转换,人吃了它会很有营养的,在这里长大的土鸡,就是纯土鸡啦!

如果我们买这样的纯土鸡,它的价格是非常便宜的,因为这样的纯土鸡,它的养殖时间是八月,有的时候会更长,如果按照老方法计算,一只土鸡平均一天二两粮食,一个月30天,那就是6斤粮食,按照八个月,那就是六斤粮乘八个月等于四十八斤,这是一只鸡吃的粮食,一只鸡还有鸡苗的钱,是六块钱一只,还有场地投资疫苗等,这组你算在鸡的本钱里,一只鸡吃48斤粮食,按照一块钱1斤,那就是48块钱,48+6+20块钱的厂房投资,还有人工养殖的费用,养鸡成本这块一只鸡大概75块钱,卖100块钱一只,一只能挣25块钱。如果鸡苗再损失多了,或者管理不当,基本挣不到多少钱。

如果我去农村旅游,真的在这种场地上养殖的,如果真的卖30块钱1斤,我会多买几只的,回来送礼也是合适的,因为在我们这里,是买不到纯土鸡的,这样的纯土鸡是非常有营养,如果把这饨土鸡炖鸡汤喝,是能补血补气的,也能起到大补的作用,每天早上喝一碗鸡汤,那真是美味佳肴啊!











宋总行走乡村


我是农村的自家也养有土鸡这个提问应该很有发言权。现在生活在城里菜市场的鸡买回去感觉肉质软软的不管红烧炖汤几分钟就软烂了一点都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我们自己放养的土鸡一天就喂鸡一次,把玉米粒直接扔地上就不管了,我们的小鸡从出生开始从来没喂过饲料没打过预防针遵循的是自然法则小鸡从出生到出栏最少半年以上,鸡肉不论红烧炖汤最少需要1个小时以上,而且我们炖鸡汤只要两样调料(盐和姜),揭开锅盖那瞬间浓浓的鸡肉味足以让胃口大开!现在农村土鸡确实少年轻人都不养了。只有一部老年人还在养鸡养鸭。因为养殖周期长价格不在50以上就没有利润。现在市场假冒伪劣的土鸡太多太多土鸡真正要想像过去一样养估计很难很难!一定要有品牌。预订养殖等等方式销售还是有前景的。

当然如果碰见真正的土法养的鸡还是会买两只的毕竟现在绿色环保的食品太少了。


1688上善若水


不是我扫兴,现在农村哪里还有正宗的土鸡?30块钱只能买到放养的肉鸡罢了,也算的一种“假土鸡”。如果真的按照传统的方式的话,60块钱一斤都不一定能够买到“真土鸡”。

因为土鸡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基本上算是灭绝了,在我的印象中,我们老家已经有十年左右没人再去真正养殖土鸡了。不信的话,大家想一想,现在还有谁家养殖的鸡是用传统的老母鸡“抱窝”的方式来孵化?大多数不都是购买养殖场工业化孵化来的鸡苗,出生之时起就被打上了各种疫苗,然后在自家的庭院里或者草地山坡田野里面放养,这也号称是“土鸡”?

农家乐也好,也是很多电商平台也罢,售卖的那些土鸡不过都是一些打着土鸡的幌子在“挂着羊头卖狗肉”而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用土鸡的饲养方式来养殖的普通肉鸡罢了,在品种,孵化方式,喂养饲料结构以及最终的养殖周期等多个方面,这些“假土鸡”和几十年前的农村土鸡还有非常的差距,而最终这些多方面的不足汇聚在口感上,可谓是肉眼可见,味蕾也能够轻易的分辨出来,和儿时的味道相比,这些土鸡汤也好,土鸡肉也罢,都好像是“东施效颦”一般。

钟情三农也是农村出身,而且小时候家中养过土鸡,对于市面上所销售的大多数所谓的“土鸡”来说,都是冒牌货或者是不够格的,不过是利用很多人对于传统土鸡的向往以及老口味的怀念而打造出来的“IP”罢了,和我们儿时或者很多年前在农村地区品尝或者看到的正宗土鸡有着本质的区别。以现在的物价物价水平以及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养殖过程中一点饲料都没有喂过的土鸡,说实话,30块钱一斤根本就买不到,即便是60块钱一斤都不一定得到主人的同意。


钟情三农


小弟2010年本科毕业,后在一间美资企业工作,两年后跳槽到一间国企工作了3年。也许是农村的孩子总有个回乡创业滴梦,也许是故土难离,总之,鬼使神差的,怀着莫大的勇气,揣着工作5年攒下的二十几万回老家养土鸡。

头两年,本着“养最正宗的土鸡”的思想,租了100多亩山地,从农户手里买了一百多只母鸡、十几只公鸡,自繁自养发展到1000多只,从出壳到出栏,喂玉米、稻谷、米糠、麦麸、南瓜、青菜等,养了近300天,卖30元/斤。年底一核算,基本平本,不赚也不亏(没计算地租、人工)。

不赚钱的原因,1、弱小,体重不达标(母鸡3斤以下,阉公鸡4斤以下)的鸡比较多。2、出栏率低,仅仅不到70%。3、周期过长,耗费的成本高。

想着提高价格销售,但是大部分的消费者并不买账,销售方面比较困难,30元/斤已经是极限。

后来,做了不少实验,交了不少学费,其中一个实验是酱紫(以下全是母鸡):

第一组100只:传统方式喂养,从出壳到出栏不喂任何饲料,不打疫苗。

第二组100只:育苗期1~30天,喂全价饲料。成长期30~60天,全价饲料+玉米、稻谷等。育成期60天~180天,传统方式喂养。销售期180天~300天,传统方式喂养。(做了几种常见疫苗)

对比1:均重(按照销售时重量计算)

第一组:3.2斤

第二组:3.6斤

对比2:出栏率

第一组:68%

第二组:82%

对比3:口感、肉质对比

1、抽180天龄,第一组和第二组各取最强壮的用来做清水鸡(清水+姜片,不加任何调料)

汤对比:无明显区别,都很清甜。

皮对比:第二组爽口性略爽,略优于第一组。

肉质对比:第二组更有弹性,略优于第一组。

结论:在180天龄时,育苗期用饲料喂养的鸡更好一些。原因是,传统不喂养任何饲料的鸡在180天龄时还未完全长成。

2、240天、280天两个时间点各抽取第一组、第二组进行对比。

第一组和第二组在汤、皮、肉方面几乎没有区别,都特别赞。

3、180天、240天、280天的鸡,哪种更好吃?

1、汤甜:时间越长,汤越好喝,280天最优。

2、皮:240天最优,180天的不够爽,280天的过于硬。

3、肉质:180天最滑,240天最好(皮脆肉香不硬),280天肉最香,但过纤维过老。

4、180天~240天龄最适合白切,煲老火汤越老越好。

5、买一只村里养了1年多的母鸡,与第二组240天的鸡对比,(做法依然是清水鸡),请了5个朋友品尝。

4人更喜欢第二组240天的,他们认为1年多的鸡肉太“老”。

1人更喜欢1年多的老母鸡,他说他牙好,喜欢有嚼劲。

6、取第一组、第二组200天的鸡到食品药监检验,无任何超标项目,两组都远远低于标准。

以下几个结论,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请见谅。

1、小鸡在育苗阶段需要全面的营养,传统方式喂养无法满足小鸡的成长需要,从而导致发育不完全。因此,在育苗期和成长期需要添加饲料。

2、土鸡(母)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吃、越受欢迎,240天左右品质达到一个巅峰。不同的做法对鸡的天龄要求不一样。

3、传统的喂养方式,在品质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就整体(整一批鸡)而言,前期全价饲料、后期传统日粮喂养的鸡,无论在成本、达标率、出栏率、经济效益、口感品质方面更有优势。

4、全程用饲料喂养的鸡,无论周期如何,都带有腥味。后期100+天不添加饲料,可使发育完全体型达标的情况下,完全吃不出腥味。

5、无论任何方式喂养,都必须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外界有足够的青草、虫子,小密度养殖,只有十几亩地养一两千鸡,别跟我提土鸡。

6、土鸡必须要选用小体型品种,大型品种油多、且肉质纤维粗糙,任何喂养方式都改变不了先天缺陷。

最后,回答一下会不会买30元一斤的土鸡。

以前会,现在不会了。(活鸡,不包括屠宰、邮费、包装等)

现在我的养殖场,存栏5000+,年销售6000+,凭借品质和价格优势,很受大家欢迎。准备入行养鸡的朋友,可以试试本人总结出的第二种养殖方式。当然,各地的环境、水质、鸡的品种不同,品质也有差别。我农场方圆100公里没有大型工厂,森林覆盖率90%以上,品质好但是销售成本高。











水木农场阮大山


这样的价格有点高,正常的价格20元左右一斤!说是纯土鸡,信誉度30%,所以,我遇到这种情况,我是不能买的!

首先,不买的原因就是价格偏贵,真正的纯土鸡正常价格就是20元左右一斤,30元一斤超出了食用价值!

其次,如果是大批养殖是为了卖的,就不能讲纯,纯的可信度就得打折扣!

三,真正的纯土鸡,那都是各家各户自家养的,十几个,散养,不图卖钱,只为了逢年过节自家食用,或是招待亲朋的,这样子的土鸡,一定是纯土鸡!不信都不行!

如果是这样的鸡,还真的有买的食用价值!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如有不同观点请来评论区评论!


风的浪漫gga1


[胡瓜][胡瓜][胡瓜]去乡下农村旅游,遇到那种土鸡,一点饲料都没喂的,30元钱一斤你会买吗?去乡下农村旅游,遇到那种土鸡,一点饲料都没喂的,30元钱一斤,我会买。虽然,我不吃鸡,但我老伴和外孙女,外孙喜欢吃,乡下土鸡好吃,味道鲜,没加饲料,小孩吃安全。一说到土鸡,我就想到两个小宝贝,每人一只鸡腿,吃的俊俊有味的样子!





江山芳芳


去乡下农村旅游,遇到那种真正的土鸡,一点饲料都没有喂的,30块钱1斤你会买吗?

三到四斤的土鸡,30块钱一斤我当然会买,而且多买几只。

虽然说现在纯正的土鸡难见,很多都是假的,但是我依然相信会有这样真正的土鸡,因为在农村很多家里,是养的大本鸡,光吃粮食和打野食也能长很大。

像我奶奶家就有8只鸡,养了三年了吧,公鸡6斤肯定有,母鸡也有4斤了,那一年奶奶养了30几只鸡,因为我嫂子生小孩,奶奶专门给嫂子养的鸡,纯天然,完全没有吃饲料的,后来我嫂子坐月子,送鸡的人太多了,奶奶养的鸡才吃了几只,还剩20几只。

然后我奶奶就想把鸡卖出去,当时我们当地的土鸡价格是28,上门来买鸡的出价到35。

现在鸡已经三年了,奶奶每天喂稻谷,光稻谷钱都很多了吧。鸡每天到山上打野食吃,个个都壮的很,上个星期还有人来买走了一个老母鸡,奶奶也是卖的35,因为鸡够大,连毛有4斤8两,奶奶卖了168块钱,现在奶奶又开始孵化小鸡了,准备把家里的鸡全部处理掉,如果没有人买就自已吃了。

所以呢,在农村是能买到真土鸡的,30块一斤的土鸡呢,也不贵,只不是他们不是专门卖鸡 ,如果你专门卖鸡的给你30块钱一斤,他就是亏本卖的,就是傻子了。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真实个人建议,望采纳,如果不对还请批评指正,路过的朋友记得点赞评论哦。我是来自湖南张家界的黄小仙,分享家乡的美食美景,梦想打造乡村休闲度假村,喜欢的朋友记得点点关注哦,谢谢支持!


簪子山黄小仙


你看这是我家的土鸡,养了四个多月了才长这么大,这鸡主食是谷,然后就是喂各种绿色蔬菜叶子等,剩菜剩饭什么的都会倒给它们吃。总之吃的很杂,你要我三十一斤卖给别人,我舍不得😂,农村的土鸡基本上都是养着自己吃的,我这过年买阎过的土鸡好像熟人也要40一斤。


Rigorous69


会买的,我现在只要看见放养的土鸡我都会买几只回家,弄干净冻下慢慢吃,去年从山上买的一只120元,买了三只,今年150一只,反正自家养的比较好也放心,因为我不敢买超市里的,因为我家女儿两三岁的时候因为吃买的鸡肉,乳房都发育了,因为孩子喜欢吃肉,我就喜欢买鸡腿啊鸡翅给她做,想着比较嫩,差点害了孩子,去医院大夫说让我以后买牛羊肉,不要买鸡肉和猪肉,鱼,因为都是饲料喂养的,而且都是打激素长大的,我就从那以后不在买了,孩子后面也好了,现在我都是买农家院养的管它肉鸡还是土鸡,只要是散养的都可以的,只少不打激素,而且也比较好吃


太熟了不好下手


30块钱一斤我肯定不会买。那肯定是从街上买来养了几天的假土鸡。我家的土鸡真正是自家母鸡孵化,从小到大没喂过饲料的散养土鸡:没阉的公鸡70一斤,阉过的80一斤,喂大了还没下过蛋的母鸡100一斤,好几年的老公鸡120一斤,老母鸡150一斤。从来不拿出去卖,都是开车到家里来买,逢年过节还不止这个价,你还不一定买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