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神守護,百毒不侵!說一說門神手中的鞭與鐗

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

每個人都有責任做好防護

不信謠 不傳謠


門神守護,百毒不侵!說一說門神手中的鞭與鐧


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貼對聯和門神,祈福新年。中國民間信奉門神由來已久,千百年間出現了五花八門的各路門神,而其中秦瓊與尉遲恭二位作為武門神普及最為廣泛


門神守護,百毒不侵!說一說門神手中的鞭與鐧

門神守護,百毒不侵!說一說門神手中的鞭與鐧


兩大門神手中的武器,通常有兩種版本。其一皆持短兵刃,秦瓊的武器是一對瓦面金鐧,尉遲恭的武器是一對水磨竹節鋼鞭。其二秦瓊左手拄長槍,右手瓦面金鐧;尉遲恭右手拄大刀,右手

竹節鋼鞭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如流星般劃過的中國古代實戰兵器:鞭與鐧


鞭與鐧可以說是中國古兵器史上的小輩。無論是刀劍、斧鉞還是戈戟或者鉤錘,其歷史基本都可以追溯至上古,至少也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末期。而鞭與鐧則不同,在上古時代的兵器中並沒有它們的原型。


就兩種兵器而言,我們現在所謂的“鞭” 其實算作硬鞭,與之相對的也有皮質馬鞭衍生而來的長鞭,但本文不做討論。鐵鞭的來歷,筆者認為最早發源於鞭笞刑具中的“笞” 而非“鞭”,所謂笞,便是竹條或者荊條。現代我們看到的流傳下來的鐵鞭形如竹節, 便是因此而來。


門神守護,百毒不侵!說一說門神手中的鞭與鐧

宋代李綱監造鐵鐧、宋代鐵鐧、北宋鐵鞭、後梁招討使王彥章之鐵鞭。(NEOSS繪)

現知有關鞭的最早記錄源自五代,據《新五代史•安重榮傳》記載,五代時後晉的將領安重榮曾制大鐵鞭,當時人稱“鐵鞭郎君”。有記載的五代鐵鞭,見於清代馮雲鵬、馮雲鵷兩兄弟所著的《金石索》。其中載有一幅五代後梁招討使王彥章所使鐵鞭的圖像,並標註此鞭長漢尺六尺二寸(約140 釐米),重清秤十五斤(約9 公斤),凡十九節,每節以銅條束之,柄飾木而束以銅,柄端如錘,四面環列“赤心報國”四字,字色綠,似融銅鑄就。因此這柄鐵鞭亦名“赤心報國鞭”。此鞭舊時收在汶上西門外梁王太師廟中,清道光時,移貯汶上縣庫中。王彥章武勇流傳後世,甚至《水滸傳》中的好漢也拿鐵鞭作為衡量武勇的標準。

鞭的形制較為複雜,一般分多節,《武經總要》中繪有十三節,同時尖端若錐,可以突刺。筆者認為鐵鞭的形制就是參考了當時用作刑具或者馬具的竹鞭而得名,鐵鞭早期其實多作為威懾之物,後期才逐漸用於戰陣。到北宋,關於鞭的記載多了起來, 並在《武經總要》中留下了相關記錄,且繪有圖像。


門神守護,百毒不侵!說一說門神手中的鞭與鐧

五代後梁招討使王彥章所用的“赤心報國鞭”

鐧是從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鐧同樣在《武經總要》中留下了相關記錄,並繪有圖像。鐧呈長條形,有四稜,無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與鞭截然不同。宋代官造鐵鐧,現代亦有傳世。

門神守護,百毒不侵!說一說門神手中的鞭與鐧

1985 年6 月29 日,福建省博物館收到收藏家林忠幹捐獻的一把鐵鐧,系北宋尚書右丞,抗金名將李綱監造,製作精良。此鐧身長94.2 釐米,柄長20.1 釐米,重3.6 公斤, 稜身前細後粗,長74.1 釐米。鐧柄呈瓜錘狀,莖套花梨木,近首處穿孔,以便系索懸掛於腰間。鐧柄與稜之間橫隔四瓣狀格板,直徑7 釐米,厚0.4 釐米。稜身靠近格板處,陰刻篆文“靖康元年李綱制”七字, 字體鑲嵌金飾,至今清晰可辨。


門神守護,百毒不侵!說一說門神手中的鞭與鐧

《武經總要》中鞭、鐧及鏈枷木刻圖。

需要說明的是,鞭、鐧形制均無定製,可視使用人體能、用途而改變,因此並非制式的軍隊武裝,而是個人配備的兵器。《武經總要》記載:“鐵鞭、鐵鐧二色,鞭,其形大小長短,隨人力所勝用之。有人作四稜者,謂之鐵鐧,謂方稜似形,皆鞭類也。” 明《武備志》亦同。清《兵仗記》中載:“與劍相類者為鐵鐧,無刃起四稜,言方稜似也;有與為類者為鐵鞭,純鐵為之,狀如竹根節也。鞭、鐧大小長短,各隨力所勝用之。”


門神守護,百毒不侵!說一說門神手中的鞭與鐧

李綱監造鐵鐧,由收藏家林忠幹1985年6月29 日捐獻給福建省博物館。

鞭、鐧步騎兵均可使用,是非常靈活的打擊武器。不僅宋朝軍隊使用,西夏、遼及金國軍隊也都使用。明清繼承了宋代鞭、鐧的形制,《清會典圖•武備》中便繪有銳健營所用的鐵鞭,長約74 釐米。還有綠營所用雙鐧,形似劍,前有尖銳,長約86 釐米, 各重僅0.82 公斤。可見鞭、鐧在形制和重量上十分靈活,是對士兵尤其是騎兵衛體兵器的極好補充。宋代騎兵或將領上陣,一般多喜歡在馬上攜帶數種兵器,以防損壞和丟失。同時這兩種武器也算得上是我國特有的騎兵武器,因為西方騎兵的鈍擊兵器多用戰錘, 而非這種類似於劍的打擊類兵器。


門神守護,百毒不侵!說一說門神手中的鞭與鐧

鐵鞭、骨朵騎戰圖,以兩宋重甲時代為背景繪製。重甲時代盛行重型打擊兵器,因此圖中對戰雙方,一人用骨朵,一人用鐵鞭。(楊翌繪)

在宋代,軍中善使鞭、鐧的武將不少。《宋史》卷二七四《王繼勳傳》載:“在軍陣中, 常用鐵鞭、鐵槊、鐵撾,軍中目為‘王三鐵’。” 《宋史》卷三二五《劉平傳(附王珪)》中說王珪:“少拳勇,善騎射,能用鐵杵、鐵鞭。”王珪在北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 年) 與西夏軍在師子堡作戰時,被敵兵左右夾擊, 其左手執杵,右手持鞭,所向披靡。次年他戰死於好水川大戰,戰事激烈到甚至使其“鐵鞭撓曲”。《宋史》卷二七九《呼延贊傳》又道:“雍熙四年,加馬步軍副都軍頭。嘗獻陣圖、兵要及樹營砦之策,求領邊任。召見,令之作武藝。贊具裝執鞬馳騎,揮鐵鞭、棗槊,旋繞廷中數四,又引其四子必興、必改、必求、必顯以入,迭舞劍盤槊。賜白金數百兩及四子衣帶。”《宋史》卷二九零《狄青傳(附張玉)》記載張玉於北宋康定元年, 在延州清澗、招安砦等地與西夏騎兵交戰, “單持鐵簡出鬥,取其首及馬,軍中因號曰‘張鐵簡’”。《宋史》卷三二五《任福傳(附桑懌傳)》記載,任福在好水川大戰中“揮四刃鐵簡,挺身決鬥,槍中左頰,絕其喉而死”。另有開封雍丘人桑懌,“勇力過人, 善用劍及鐵簡”,北宋寶元元年(公元1038 年)任“涇原路屯鎮戎軍”,最後與任福一起在好水川戰死。

除了宋軍外,《宋史》卷三二五《劉平傳(附王珪)》還記載北宋寶元元年,宋將環慶路馬步軍副總管劉平在延州同西夏軍交戰,西夏軍將領“舉鞭揮騎,自山四出合擊”。最後劉平被俘,可見西夏騎兵中也多有使用鐵鞭者。《金史》卷八六《烏延查刺傳》中記載,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 年)烏延查刺在信州同契丹人作戰時,“左右手持兩大鐵簡,簡重數十斤,人號為‘鐵簡萬戶’”。契丹軍大敗,烏延查刺率部追擊,“以鐵簡左右揮擊之,無不僵仆”。


鞭、鐧在戰場上多用於騎兵,因騎兵能 利用戰馬的速度提升打擊效能。明代火器開始普及後,鞭、鐧也逐漸失去了其價值。不過在現代武術中,鞭、鐧仍佔有一席之地。

鞭、鐧對於騎兵的價值,在於在盔甲得到發展的同時,儘可能地在長時間的作戰中減少對武器的損耗,並能夠對敵人造成有效的傷害。鞭、鐧儘管不是軍隊的制式裝備, 但是它們的出現標誌著短兵已經到了另一個變革的關口。因為盔甲的進步,刀劍等舊時代的冷兵器已經跟不上戰場需求,打擊類兵器開始成為主流。相對於沉重的骨朵、大斧等兵器,靈活多變的鞭、鐧其實更適合士兵進行攻守作戰。但是熱武器的發明打斷了這一進程,我們也無緣見到鞭、鐧如刀劍一般用上數百年的時間達到自己的巔峰,而只能看著其

如流星一般劃過,一瞬即逝,最終湮沒於歷史的洪流之中消失不見,這可能便是冷兵器無法逃避的命運吧。


本文摘自《中國古代實戰兵器圖鑑》


門神守護,百毒不侵!說一說門神手中的鞭與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