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搜索量上漲17000%,跨境電商賣家待疫情結束又該賣什麼?

在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供不應求的口罩,讓原本平平無奇的它成為了14億人民的“寵兒”。在跨境電商領域,由口罩引起的一系列周邊產品也火了一把,比如手套、溫度計、消毒液等等健康品類。

疫情之下,不少賣家由於供應商產能下降,導致出現斷貨的現象。待疫情過後,賣家們是否該調整選品策略?又如何靈活化調整選品思路?

疫情期間,口罩搜索量上漲17000%

“在疫情期間,口罩等關鍵詞的搜索量可想而知,不管是在國內電商平臺,還是國外電商平臺,口罩的關鍵詞搜索量都呈指數型增長。”亞馬遜產品開發數據分析工具Jungle Scout(以下簡稱“JS”)產品高級諮詢師Julie說道。

口罩搜索量上漲17000%,跨境電商賣家待疫情結束又該賣什麼?

據國家及各地衛健委每日信息發佈數據顯示,截止2月24日11時零6分,海外27個國家,加上鑽石號郵輪的691例,確診人數已達到2101例。由於確診數量的增加,海外消費者對口罩的搜索量和需求量也在上漲。Julie表示,“我們利用Jungle Scout網頁版的關鍵詞功能,對口罩相關的關鍵詞進行了搜索發現,像N95的口罩、3M的口罩過去的搜索趨勢上漲了17000%,與此同時,它們精確匹配的搜索量已經達到了上百萬的程度。除此之外,醫用外科口罩在過去的搜索量也上漲了5000%多,病毒口罩搜索量上升了3000%多。”

據瞭解,外科口罩、兒童口罩、醫用口罩等等跟口罩相關的關鍵詞,在亞馬遜平臺的搜索量都有1600%、1700%的上漲幅度。甚至有數據顯示,亞馬遜美國站在1月份就售出了2200萬個外科口罩,日均銷量超過7000單,銷量非常可觀。

除口罩之外,還有這兩大“黑馬”產品賣家可以嘗試

鑑於口罩的火熱,不少跨境電商賣家會在廣告詞或者search term裡面加上與防護類用品、健康類用品相關的關鍵詞,從而提升曝光量。當然,也有賣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想轉做口罩類目。但這在Julie看來,不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她解釋道,“首先,此時進入市場已經晚了;其次,全球口罩緊缺的情況下,賣家貨供是一項很大的問題”。

對於類目的變更,賣家A表示疫情只是暫時的,在品類的選擇和運營策略上無須變動;但也有賣家B認為,等疫情結束,需要對選品策略進行調整,比如一些與人長時間接觸的產品,包括服裝、廚具、家居在未來一定會被各國嚴查,限制很大。因此,賣家應該積極尋找替代貨源,對產品質量嚴格要求,產品的出產地應該避開重度疫區。

通常情況下,如果賣家在年前有備貨,一般2月份不會再進行備貨。因為2-3月本是淡季,此時賣家更應該做的是調整、改進、創新產品,開發新品。雖然防護類和醫療健康類目在特殊時期的需求和增量較高,但是准入門檻也較大,對於一般的賣家來說,選擇這兩類的意義不大。

那麼,除了口罩之外,還有什麼產品是特殊時期的“黑馬”?通過數據觀察得到的結果,主要有兩大產品:一是滑雪眼鏡;二是室內盆栽。據其表示,在亞馬遜運動和戶外類目飆升榜的前50名裡,滑雪眼鏡佔了6個,排名上升了81%,而且因為現在仍處於冬季,所以化滑雪眼鏡銷量非常好;另外一種是活的室內植物,它的關鍵詞搜索量上漲了400%多。在亞馬遜庭院類別飆升榜前50名裡,活的植物盆栽佔席有13個,賣家可以進行嘗試。

疫情過後,賣家如何開發新品?

不管是滑雪眼鏡還是室內盆栽,都有一定的季節性產品特徵。倘若等疫情結束,賣家又該如何開發出一款理想且可持續的產品?一款理想的產品應該具備這些要素:市場需求大、產品有核心競爭優勢、利潤空間大、品牌粘度低、法律風險小、易損壞程度低、物流暢通。

賣家若要選品,具體可以從以下五大維度進行分析:

1、看備貨難度;

2、看符不符合“潛力爆品”的條件;

3、做價格區間,分析產品表現;

4、錨定具體產品,分析歷史紀錄;

5、分析利潤空間。

其中,潛力爆款又要具備以下5個條件:

1、銷量好:月銷量>1000件;

2、利潤空間大:價格>2.5美金;

3、競爭不大,非紅海市場:Review<300或Rating<4.2;

4、競爭較大,但可以差異化:價格區間較大或Listing質量分數低

↓↓↓許昌本地,想要做公司,而且是免費提供場地➕免水電費➕扶持培訓,快點擊瞭解更多。(許昌電子商務產業園跨境大廈四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