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怎么杀死樊哙的?樊哙及其家人的下场如何?

你爱的是春天和秋天


刘邦确实在临死之前下旨诛杀樊哙,樊哙侥幸逃过一劫,直到汉惠帝六年病逝于长安。

在吕后去世后,诸吕之乱被平定,樊哙的嫡子樊伉被诛杀,庶子樊市人继承了樊哙的舞阳侯爵位。

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樊哙的嫡子为什么被诛杀,而庶子不但安然无恙,还可以继承父亲的爵位?

其实,樊哙和其家人跌宕起伏的命运,和樊哙身上的两大标签紧密相关,樊哙既属于沛县功臣集团,又属于吕氏外戚势力。

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

刘邦为什么在临死前下旨诛杀樊哙,我们先看看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卢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

由此可见,刘邦要杀害樊哙的原因是,有人说樊哙会在刘邦去世后杀害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实际上,戚夫人和其子刘如意的安危,已经成了刘邦晚年的一块心病。

刘邦不喜欢性格懦弱的太子刘盈,几次三番欲废刘盈太子之位,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但因刘盈背后的政治势力树大根深,不得不作罢。这样,反而将戚夫人母子置于了十分危险的境地。

刘邦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对任何事关戚夫人母子安危的流言十分敏感。那为什么刘邦会相信从沛县起事时就一直跟随自己打天下的樊哙,会杀害戚夫人母子呢?

因为樊哙身上还有另外一层标签,樊哙的老婆是吕媭,而吕媭是吕后的妹妹,也就是说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在吕后母子和戚夫人母子之间,当然会坚定地站在吕后一方。

正是因为樊哙身上吕氏外戚的标签,让刘邦相信了樊哙将会杀害戚夫人母子的谣言,不念旧情,痛下杀手。但也正是樊哙身上吕氏外戚的标签,让樊哙死里逃生。

陈平是西汉历史上有名的老滑头,善于见风使舵。所以在和周勃前往燕国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刘邦已经病入膏肓,死后定是吕后掌权,如果按刘邦旨意就地斩杀樊哙,就会得罪了吕后,自己的下场可想而知。所以,陈平决定将樊哙拘捕,押回长安交给刘邦处理,这样既不得罪刘邦,也不得罪吕后。

没想到世事瞬息万变,在押解樊哙回长安的路上,就得到了刘邦病逝的消息,于是陈平丢下樊哙,自己飞奔回长安,将自己没有斩杀樊哙的消息报告给了吕后,不但无罪,还立上了一功。

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史记》

这样,樊哙死里逃生,在吕后当政后,因为吕氏外戚的身份,格外受到重用,直到公元前189年病逝于长安,陪葬刘邦长陵,谥号武侯。

樊哙家人的不同结局

樊哙身上沛县功臣集团和吕氏外戚势力的双层标签,在吕后去世、诸吕之乱被平定后,给他的家人带来了不同的命运。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沛县功臣集团立即联合刘姓皇族,镇压了吕氏外戚势力企图篡权的行动,随即对吕氏族人无论男女老幼,展开了血腥的屠杀。

樊哙家族亦首当其冲,樊哙夫人吕媭和嫡子樊伉皆被诛杀。但樊哙庶子樊市人不但没有受到牵连,还在汉文帝即位数月后,继承了父亲樊哙舞阳侯的爵位。

高后崩,大臣诛诸吕、吕须婘属,因诛伉。舞阳侯中绝数月。孝文帝即位,乃复封哙他庶子市人为舞阳侯,复故爵邑。--《史记》

原因可在?当然是因为有樊哙沛县功臣集团的身份作为护体,樊哙的家人被区别对待,直接和吕氏有血缘关系的被诛杀,反之却不受牵连。

试想一下,樊哙如果不是沛县功臣集团,他的家人在政治斗争的血雨腥风中,一定会被作为吕氏外戚势力,诛杀殆尽,不可能还去区分谁和吕家有血缘关系,谁和吕家没有血缘关系。

樊市人做了二十九年的舞阳候,去世后,他的儿子樊他广承袭舞阳侯爵位 ,但被樊他广的家臣向汉景帝告密, 樊他广不是樊市人的儿子,因为樊市人有病不能生育,就让其妻和其弟私通生下樊他广,因此没有资格继承舞阳候的爵位。汉景帝震怒,于公元前143年,剥夺了樊他广的舞阳侯爵位,并废为庶人,舞阳侯国被废除。

到了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又封樊他广的儿子樊章身为舞阳侯,此后,樊哙后代一直承袭舞阳候爵位到西汉灭亡,王莽篡汉后,樊哙的舞阳侯国被彻底废除。

总结:

樊哙虽为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立下不世之功,出将入相,授爵封侯,但樊哙个人的命运也在帝王的一念之间,可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另外,樊哙身上的沛县功臣集团和吕氏外戚两大标签,让樊哙和其家族的命运在西汉庙堂政治斗争的旋涡中起起伏伏。但这两种身份标签,就像在赌局的两边同时下注,总有一边会押对了方向。

正是因为如此,樊哙家族成为了沛县功臣集团和吕氏外戚势力中,少有的能够将爵位从西汉开国传至西汉灭亡,可谓家族幸事。


旭哥才疏学浅,文笔粗略,如有不正之处,欢迎大家评论。


长安旭哥


刘邦确实想杀樊哙,因为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媭。刘邦担心自己死后,樊哙会帮助吕后乱政,于是刘邦在临死前,派陈平带着圣旨去处死樊哙。

然而陈平很精明,他猜到刘邦命不久矣,而刘邦死后必然是吕后一党当权。所以陈平并没有杀樊哙。后来的事态发展果然如陈平所料,刘邦一病不起,很快就驾崩了。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大肆重用吕家人,对刘氏和西汉开国功臣一党进行恶意打压。樊哙因为跟吕后的关系,不仅没有被处死,反而得到了重用。



关于刘邦处死樊哙,很多人都拿这个事情当做是刘邦杀功臣的案例。

但是其实,刘邦杀樊哙,跟刘邦杀功臣没有任何关系。拿这个事情说刘邦杀功臣,真的是冤枉刘邦了。

因此不管樊哙是不是西汉的开国元勋,凭他当时在朝内的地位,以及他与吕后的私人关系,刘邦都会有杀他的想法。

不要觉以上论述很可笑。当时那种情况,换作是普通人也会考虑要不要除掉樊哙。

刘邦杀樊哙的理由,在《史记》中已经说得清清楚了。

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於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史记·樊哙列传》

注意《史记》中的这一段话:“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

当时刘邦已经60多岁了,而且身患重病。惠帝刘盈才14岁。吕后只有40多岁。吕后的这个年纪说老也不算老,说小也不算小,正是一个女人最腹黑的年纪。

吕后先帮助刘邦弄死韩信,后来又劝刘邦弄死彭越。吕后的狠,刘邦是见识过的!

刘盈年纪小,而且性格懦弱。论手段,他肯定不是吕后的对手。

刘邦倒不担心吕后会废掉刘盈,毕竟刘盈也是吕后的儿子。刘邦最担心的是,吕后会胁迫刘盈,杀掉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

所以,刘邦要防着吕后,不能让她在自己咽气之后胡搞。



而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为妻,他跟别的从沛县出来的兄弟比,身份不一样。刘邦不担心樊哙会造刘盈的反。他怕的是樊哙会为了吕后杀掉情敌戚夫人。也就是说,害怕吕后会跟樊哙搞在一起。

毕竟吕后是他的妻姐,樊哙和吕后算是亲戚关系。并且,樊哙是实力派,他手上可是有兵权的。

可能有人会说,刘邦把樊哙关押不行吗?刘邦杀掉吕后、或者废掉吕后不行吗?干嘛一定要杀樊哙?

现实的回答是,这些都行不通!

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了,刘邦年已六旬,吕后不过四十多岁。刘邦肯定先去世。只要等他一闭眼,吕后必然会上位,然后把樊哙放出来。这样的话,囚禁樊哙而不杀,那就没有意义了。

并且,前面也说了。刘盈才十几岁,他是镇不住跟刘邦一起从丰沛出来的兄弟们的。必须要有吕后坐镇才可以。否则刘家江山不保啊。这也是刘邦不杀吕后的原因。不是他不想杀,而是他不敢、不能杀。


既然吕后杀不得,也废不得,那么刘邦就只能狠下心杀樊哙!因为只有除了樊哙,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斩断吕后的羽翼,削弱吕后一党的政治势力。

只不过,刘邦没料到跟着自己从丰沛出来的那帮老哥们会那么怂,一群大老爷们居然被吕雉这个女人制的服服帖帖。

吕后当权后,周勃、灌婴、曹参、陈平这些大老爷们唯吕后马首是瞻。任凭吕后如何祸害刘氏一族,这些人都不敢坑声。至于樊哙在这段时间有没有帮助吕后祸害刘氏,史书上并没有相关的详细记载。

但是吕后病死后,周勃、陈平、灌婴等人诛杀诸吕时,也对樊哙的老婆和他的后人进行了屠杀。

樊哙的正妻叫吕媭,是吕后的三妹。吕后当政时,吕媭被封为临光侯。她借着自己大姐的权势作威作福,蛮横专断,朝廷大臣没有不怕她的。因此,吕媭得罪了不少朝廷元老重臣。吕后死亡之后,陈平和周勃主持诛除吕氏的政治斗争,吕媭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被乱棍打死。

吕媭被打死后,她和樊哙的儿子樊伉也遭到牵连。一并被诛杀。



不过,周勃、陈平等人打死吕媭和樊伉,只是针对吕氏的屠杀,并不是针对樊哙。樊伉被诛杀后,他的异母弟弟樊市人(樊哙与小妾生的庶子)并未受牵连。

汉文帝登基后,樊市人被立为舞阳侯,继承了樊哙的爵位。

樊市人去世后,他的儿子樊他广继承了武阳侯的爵位。但是到了汉景帝时期,舞阳侯家的舍人(诸侯的私官)得罪了樊他广,被樊他广处罚,于是这个舍人心生怨恨,向汉景帝上书秘密禀报说樊市人不能生育,樊他广不是樊市人的儿子,是樊市人命令自己的妻子与樊市人的弟弟所生下的孩子,因此樊他广应该没有继承樊市人爵位的资格。

汉景帝听说后大怒,于公元前143年,剥夺了樊他广的舞阳侯爵位。樊他广被夺侯废为庶人,舞阳侯国被废除。

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又封樊他广的儿子樊章身为舞阳侯。

到了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樊章身卒。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樊哙的后代樊章又被封为舞阳侯。

西汉灭亡后,王莽建立新朝,樊哙的舞阳侯国被彻底废除。


Mer86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到刘邦和樊哙的关系。樊哙与刘邦原来是这样的关系 ,提起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大家并不陌生,至于樊哙,人们知道的就少了,可能也只是从中学课本《鸿门宴》里知道的,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 刘邦的妻子叫吕雉,中国历史上皇后专权的第一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吕后,而樊哙的妻子叫吕媭,也就是吕雉的亲妹妹。因此,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关系。

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并且樊哙与刘邦的交往甚密,曾与刘邦一起隐于山间,曾与萧何、 曹参共同推戴刘邦起兵反秦。待刘邦做了沛公,便让樊哙做了他的随从副官,跟随刘邦征战,先是攻打胡陵、方与,在丰县一带打败了 泗水郡监和郡守的军队,后又平定了 沛县。 在与司马橺在砀东作战时,表现英勇,斩十五首级,打退了敌人,被封为国 大夫。 抵抗章邯军队时,樊哙率先登城,斩二十三人首级,被赐爵为列大夫,在 此后,经常跟随刘邦出征,常立战功。攻 城阳,下 户牖,破李由军,共斩首十六级,被赐上间爵。 在围攻东郡守尉的战斗中,打退敌人,斩首十四级,俘获十一人,得封赐 五大夫。 之后又破秦 河间守军,赵贲、 杨熊等的军队。 屡次先登陷阵,捕斩有功,被赐爵为卿,被赐贤成君的封号。 后又多有 斩获而再加封赐。攻武关至 霸上,樊哙率军斩杀 都尉一人,首级十个, 俘获一百四十人,降二千九百人。刘邦率军入关,灭秦封关自守,欲依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称王于关中,这引起了 项羽的不满,派 当阳君英布等攻下函谷关,项羽入关后,驻军于戏西,欲击灭刘邦军。 樊哙早在刘邦入咸阳后,就力劝刘邦还军霸上,勿贪秦宫奢丽的享受 。

但是啊,刘邦确实又是想杀樊哙,因为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媭,刘邦担心自己死后,樊哙会帮助吕后乱政,于是刘邦在临死前,派陈平带着圣旨去处死樊哙,然而陈平很精明,他猜到刘邦命不久矣,而刘邦死后必然是吕后一党当权,所以陈平并没有杀樊哙。后来的事态发展果然如陈平所料,刘邦一病不起,很快就驾崩了。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大肆重用吕家人,对刘氏和西汉开国功臣一党进行恶意打压,而樊哙因为跟吕后的关系,不仅没有被处死,反而得到了重用。关于刘邦处死樊哙,很多人都拿这个事情当做是刘邦杀功臣的案例。但是拿这个事情说刘邦杀功臣,真的是冤枉刘邦了。


笑谈历史zz


汉高祖刘邦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身边就跟了一群关系比较密切的老乡,而正是在这些老乡的帮助下刘邦才开创了辉煌的大汉王朝。在这些老乡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樊哙,他跟樊哙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由于两个人本来就是同乡,再加上樊哙自己是以卖狗为生,所以刘邦经常会到樊哙的,小摊上去吃狗肉,但是从来没有付过钱,樊哙也很无奈,架不住刘邦没有钱。后来刘邦取了吕雉之后,他就很仗义的将自己的小姨子嫁给了樊哙,两个人就从好兄弟变成了连襟,而也是由于这层关系的存在,樊哙在为刘邦出生入死时,从来就没有跟刘邦计较过回报。

刘邦在当上了大汉王朝的皇帝后,就按照秦朝的制度纷纷樊哙为左丞相,并赐了舞阳侯的爵位。只不过后来刘邦开始渐渐的宠幸戚夫人,并且让欺负人生下了儿子刘如意。由于对戚夫人非常宠幸,所以就有了想将吕雉的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废除的意思,但是樊哙是刘盈的姨父,如果说废除了刘盈的太子之位,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樊哙的个人利益,所以他是第1个站出来反对的,并且还在背后去恐吓戚夫人。

刘邦自己心里非常清楚,吕雉作为皇后手中没有大权,但是一旦等到他死后,作为他妹夫的樊哙手中握有军权,很有可能会被吕雉吸纳到身边,成为非常顺手的刀子使用。二人勾搭在一起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除掉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的做法也很有可能会付诸实施。那么他就必须给这两个人做好打算,防止吕雉跟樊哙先下手为强。可是吕雉不能杀,毕竟她是刘盈的生母,还需要她镇住那群悍将。这就只剩下樊哙了,虽然是多年的好兄弟,但是为了老婆孩子,也是没辙了。

杀人要有名头。在刘邦病重之时,特意安排人前来告诉他,樊哙似有谋反迹象,刘邦假意大怒,下令撤掉樊哙的所有职务,并直接在军中斩杀,带回首级交差即可。接到命令的陈平和周勃犹豫了。谁都知道刘邦和樊哙的关系非常要好,再加上还款又是刘邦的连襟,谁都不敢相信,刘邦真的会对樊哙下手,再说了当时的刘邦处在病重状态,万一是说胡话了怎么办?万一杀掉了他们二人的性命不保了怎么办?所以他们在临动手前,决定暂缓行刑,没有直接杀掉樊哙,而是将他押运回长安,准备由刘邦自己做决定。

只是没有想到,在押送樊哙回长安的途中,刘邦就因为病重直接去世了,最终整个朝廷大权落在了吕后手中,她命令陈平放了樊哙。吕雉执掌大汉权柄的这段时间内,樊哙成为了她非常得力的臂膀,帮助她处理的相当多的事情。再后来,吕雉病逝后,陈平等人清算诸吕,处于老伙计情谊,并没有对樊哙动手,而是杀掉了吕雉的妹妹和她所生的儿子。到了汉文帝在位时期,樊哙的庶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小芊芊爱历史


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

首先纠正一下,刘邦确实对樊哙有所杀心,但是并没有成功。因为在刘邦杀樊哙之前,刘邦就先去世了。而樊哙则因为与吕后的亲家关系官复原职,一直到病逝。那么樊哙作为刘邦最信任的合伙人之一,又不是异姓王,刘邦为什么要杀他呢?

卢绾叛变

卢绾是从小就跟着刘邦的人, 他和刘邦的关系用亲密无间来形容也不为过。因此,卢绾才能以平庸之身晋封燕王。可以这么说,刘邦对卢绾的好那是没得说。


可是,卢绾却叛变了。

这无疑是在刘邦的心上扎了一刀。刘邦以平民之身,夺得帝位,这使得他开始疑神疑鬼,开始对那些功臣下手。他害怕自己的江山有朝一日被人覆灭。

但是,他对卢绾却是真心的好。可就是他如此信任的人,却也叛变了。那么类似樊哙,萧何他们这样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会不会叛变呢?

樊哙手握兵权,战功赫赫,他的存在对刘邦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他想要在自己临死之前铲除樊哙。

樊哙是坚定的吕后一派

刘邦想杀樊哙仅仅只是因为卢绾反叛吗?这一点还不够,最让刘邦起杀心的是樊哙为吕后的妹夫。

我们都知道,在刘邦晚年之时,他十分宠爱戚夫人,甚至一度想废吕后之子,立戚夫人之子为太子。

有人说,刘邦是因为眷恋戚夫人的美色,因此利欲熏心,作出改立太子的糊涂事来。这个观点是丝毫站不住脚的。

当年刘邦入主关中,得秦王财宝,美人无数,却丝毫不心疼地献给了项羽。彭城一战,刘邦丢弃妻女,只为自己逃生。这样一个心狠手辣,意志坚定之人,会沉迷一个女人的美色吗?

刘邦之所以想要立戚夫人之子,是因为太子孱弱,吕后强势。刘邦不止一次地讲过太子太不像他,他害怕将来的皇帝被后宫掌控,所以他才急于换太子。事实也证明了刘邦的顾虑是正确的。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

而樊哙又恰巧是吕后的妹夫,这就使得樊哙必定是站在吕后这一边的。一旦刘邦去世,那么吕后就可以迅速地掌控朝政。到了那个时候,刘氏江山就真的危矣了。

结束语

刘邦起于草莽,并迅速地击败项羽,成为皇帝,这足以说明刘邦非寻常人。而刘邦的出身就势必代表了刘邦的多疑。

因为刘邦称帝的行为会给所有人一个观念:你一届平民能做皇帝,那我为什么不能?这才是刘邦诛杀功臣的原因。无独有偶,另一位平民皇帝朱元璋恰恰也是这么做的。

因此,樊哙这样有能力,又有关系的人,是必须翦除的。


小云轩谈史


刘邦想过除掉樊哙。

樊哙是武将,他的妻子是吕后的亲妹妹,刘邦担心樊哙将来受吕氏家族控制,威胁刘氏天下。

刘邦命令陈平办这件事。

陈平多机灵,知道刘邦时日无多,不愿意得罪吕后,就把樊哙绑起来,要带回长安交给刘邦亲自处理。

走到半路上,就收到刘邦去世的消息。

樊哙捡回来一条命。

十五年后。

熬到吕后去世,陈平联手周勃灭了吕家满门。

这时,樊哙已经病逝好几年了。他的妻子吕媭还活着,在这次政变中被杀。

樊哙与吕媭的儿子——樊伉也被杀。

樊哙与妾生的儿子——樊市人继承了舞阳候爵位。


余明讲历史


刘邦的确想除掉樊哙,但没有成功!樊哙在吕后的帮助下,活的好好的,而樊哙的舞阳侯国也一直到王莽篡汉后才被彻底废除。

根据《史记·樊哙列传》记载: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


现在很多人都会以刘邦想杀樊哙来作为刘邦屠戮功臣的“证据”,其实站在刘邦的角度,换成任何一个人,樊哙有他必死的理由。

樊哙必死的理由,要从吕后说起,吕后这个人不用我多说,其设计除掉韩信,加上自己的铁血手腕,不用多说刘邦是清楚的!若哪一天自己死了,性格懦弱的刘盈论手段,是斗不过自己母亲的。

刘邦担心吕后会控制住刘盈,继而除掉戚夫人和赵王如意。所以,刘邦要为戚夫人母子做好打算。



而作为吕后妹夫的樊哙(樊哙娶了吕雉妹妹),樊哙与其他同刘邦一批才沛县出来的兄弟不一样,妥妥的一个吕后党,他怕的是樊哙会为了吕后除掉戚夫人母子,而且,刘邦是绝对有理由相信吕雉会跟樊哙搞在一起。

而且樊哙手还有有兵权的,这样的人与吕后混在一起,显然是很不利的。


加上此时刘邦年已六旬,吕后不过四十多岁。刘邦肯定先去世。只要等他一闭眼,吕后必然会上位,然后把樊哙放出来。这样的话,囚禁樊哙而不杀,那就没有意义了。

并且,前面也说了。刘盈才十几岁,他是镇不住跟刘邦一起从丰沛出来的兄弟们的。必须要有吕后坐镇才可以。否则刘家江山不保啊。这也是刘邦不杀吕后的原因。不是他不想杀,而是他不敢、不能杀。

既然吕后杀不得,也废不得,那么刘邦就只能狠下心杀樊哙!因为只有除了樊哙,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斩断吕后的一支胳膊,保全戚夫人母子。

所以刘邦派出了陈平去除掉樊哙,只可以陈平畏惧吕后的权威,也知道刘邦不久于人世,便没杀死樊哙。


当然的,在吕雉病逝后,周勃、陈平、灌婴等人诛杀诸吕时,也对樊哙的正妻和他的后人进行了屠杀。不过他们针对的是吕氏家族,打死吕雉的妹妹吕媭与其孩子樊伉,樊市人(樊哙与小妾生的庶子)并没有受到牵连。

到了汉文帝时代樊市人继承了樊哙的爵位,接着樊市人的儿子樊他广继承爵位。不过到了但是到了汉景帝时期,有人秘密上书禀报说樊他广并非樊市人的儿子,因此樊他广没有继承爵位的资格。汉景帝大怒剥夺了樊他广的爵位废为庶人。

到了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又恢复了樊他广的儿子樊章舞阳侯的爵位,从此樊哙的子孙一直世代传承下去,直到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樊哙的舞阳侯才被彻底废除。


像素说


准确的说,刘邦并没有杀死樊哙,但是他却下了杀死樊哙的命令。

这件事还得从樊哙的身份说起,众所周知,他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得力将领,在刘邦是亭长时便开始和他结识,后来便一直跟随着他,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不过纵使这样,也逃脱不了刘邦的怀疑。

公元前195年,刚击败叛军的刘邦回到长安,又听说燕王谋反的消息,就派樊哙率军前去讨伐。此时,在长安的刘邦,受到奸人挑拨,再加上对吕后干预朝政的情况一直不满意,所以此刻听到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的消息后,立刻对自己的妹夫起了杀心。但此时的樊哙已经被派到前线去打仗,于是他便和陈平商量计谋 ,决定去军营斩杀樊哙。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五》

最后经过陈平提议,刘邦便派遣陈平前往樊哙军中传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并安排大将周勃跟随其前往,在到达军中之后即刻将樊哙斩杀,并让陈平将樊哙的项上人头带回长安,交于刘邦。至此关于刘邦想要斩杀樊哙的计谋已结束,不过幸运的是樊哙逃此一劫,顺利躲过了这些人的刺杀。


奉命刺杀樊哙的陈平,周勃二人,在前往军营途中多次对此事进行商议,认为樊哙乃是刘邦的老部下,既是开国功臣,又是皇亲国戚,加之如今吕后对朝政多有干涉,杀了他就等于得罪了吕后一族,这样一来,刘邦死后自己的日子恐怕不太好过,而且刘邦如今正在气头上,万一哪天气消了,受苦的还是他们两个。于是他们决定将樊哙绑住送回长安,再由刘邦处置。

二人既受诏,驰传未至军,行计之曰:“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嬃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後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司马迁·《史记·卷五十六》

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个举动既保住了樊哙的性命,也让他们两个的性命得以无忧。因为在他们即将把樊哙压送长安的过程中,传回了刘邦病逝的消息。刘邦已死,掌管权利的变成吕后,那自然当初的命令就不复存在。

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五》

樊哙及其家人下场如何?

樊哙的妻子吕媭是吕后的妹妹,在吕后管理朝政期间,她的身份地位自然也至高无上,史书是这样描写她的,吕媭“用事专权,大臣尽畏之”因为有吕后这个靠山,所以吕媭做起事来便肆无忌惮。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9年,后来吕后去世,陈平、周勃率众大臣诛杀诸吕雉的亲信,吕媭身为直系亲属,自然也受到了严重的惩罚。樊哙的嫡子樊伉,吕后在世时,因为得到自己姨母的庇护,也过得无忧无虑,只不过后来在诸吕之乱中被大臣们诛杀。



据载,

伉代侯九岁,高后崩。大臣诛诸吕、吕须婘属,因诛伉。舞阳侯中绝数月。——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五》

后来由庶出的樊市人代替继承了舞阳侯,樊氏一族也恢复了原来的爵位和食邑。到今天樊哙的后人已经传到了第77代,樊宪涛,樊哙在跟随刘邦之前,一直以卖狗肉为生,而今他的后代也凭着祖先流传下来的秘方,成立了一个樊哙狗肉公司。


据他第77代后世说:两千年来,樊氏家族内部一直流传着“只做生意不做官”的祖训。流传到今天,祖辈们舍命保护下来的,除了祖传秘方以外,再无其他,而今生身为的樊哙后人也将一直将这个营生维持下去。


小姐姐讲史


刘邦杀死樊哙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五月丙寅,葬长陵。
《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

在樊哙死的那年,刘邦已经死去六年了,他怎么可能在去世六年后,还杀死樊哙呢?

按史书记载,樊哙在寿命达到六十就是高寿的汉代,已经算是寿终正寝了。

不过刘邦临死时,确实动过要杀死自己这位同胞兄弟的念头。

樊哙作为刘邦的兄弟,他们是从沛县开始就私交非常密切。

后来刘邦起义后,樊哙在鸿门宴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是刘邦手下非常勇猛的将领。

而且,樊哙还和吕后的妹妹是夫妻关系,在刘邦活着时,几人是亲上加亲。

但到了晚年,刘邦身体越来越差,吕后在这种情况下专权严重,刘邦就疑心樊哙要和吕后一起夺权,便想借助陈平和周勃的手杀死樊哙。

陈平和周勃奉命去杀樊哙,一切都很顺利,但轮到要动手的时候,陈平突然想到樊哙的特殊性,就没敢下手,他想把樊哙这块烫手山芋扔给刘邦自己处理。

陈平不知道的是,他这个想法不仅救了樊哙的性命,也救了自己的性命。

他走到半路的时候,刘邦去世了,当政者自然就成了吕后,陈平如果忠实执行命令,吕后怎么可能放过杀死自己妹夫的人呢?

因而,樊哙没有死于刘邦的命令。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米瑞君】的观点:樊哙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与刘邦还是连襟,两个人最初好到穿一条裤子,为什么刘邦在临终之前想要杀死樊哙呢?

屠夫樊哙,跟随刘邦打拼天下,功勋卓著

在跟着刘邦干大事之前,樊哙从事的是杀狗卖狗肉的营生,他很会杀狗,他卖的狗肉又鲜又肥,远近闻名。泗水亭亭长刘邦非常喜欢吃狗肉,于是,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熟络了起来。

刘邦经常赊账不给钱,樊哙一度非常讨厌他。可是,架不住刘邦魅力大,时间越长,两个人的感情越深,最后,樊哙都不好意思问他要钱了。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兄弟。后来,在刘邦和吕雉的撮合下,樊哙娶了吕雉的妹妹吕媭,樊哙和刘邦成了连襟,两个人的关系就更亲密了。

后来,刘邦参加了反秦的起义军,推翻秦朝之后,他又和项羽进行了为期4年的楚汉战争,自始至终,樊哙都是刘邦的左膀右臂,一直跟随在刘邦的后边,尽心尽力,战功赫赫。刘邦对樊哙也非常感激,在刘邦封赏大臣之时,封樊哙为舞阳侯,食邑5400户。当年,刘邦欠樊哙的狗肉钱,终于连本带利还给了樊哙。樊哙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而成为贵族特权阶层。

刘邦担忧樊哙会在自己死后对戚夫人及刘如意下手,所以,想在死前杀害樊哙

刘邦在世时,已经亲眼见证了吕后的毒辣和无情,他也预测到自己死后,吕后必然会报复戚夫人和刘如意,而吕后最可能委派的人就是樊哙。

樊哙是吕后妹妹的夫君,他们的关系极其紧密,樊哙极有可能会唯吕后是从。吕后的强大威慑力再加上樊哙和吕氏一族的势力,刘氏天下必然会落到吕氏手中。

而刘邦如果杀死樊哙,虽然不能从根源上断绝吕氏专权,但是却能减弱吕氏的力量。

刘邦并没有杀死樊哙,樊哙得以善终,樊哙的妻子吕媭、嫡子樊伉死于诸吕之乱中

刘邦确实想杀死樊哙,可是实际上,还没动手,刘邦就去世了。所以,樊哙得以善终,54岁时病死了。在吕后死后,大臣们立即发动了诸吕行动,樊哙的妻子吕媭、嫡子樊伉被杀死。而他的让樊哙的庶子樊市人,继承了舞阳侯的爵位。得以生存下来,因为樊市人不是吕媭所生,而是樊哙的小妾生的。

综上所述,樊哙的结局在西汉开国功臣当中是非常好的。他和刘邦是拜把子般的兄弟,又是亲戚,所以得到了一定的护佑。至于他妻子和嫡子的遭遇,在吕后死后也是必然的,毕竟吕氏专权下,大臣们早已忍无可忍了。


我是米瑞君,精读两汉史。品大汉风尚,析盛世风情。欢迎关注“米瑞谈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