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數字的一些成語

(無聊收集)

三綱五常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綱"在此處是做表率的意思。

三綱五常(綱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過三綱五常的教化來維護社會的倫理道德、政治制度,為中華文明的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其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品德,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等。約等同於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之說。

三綱"即《禮緯·含文嘉》中說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也就是所謂的"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五常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都是正能量。

五葷三厭

為中國古代的"齋戒"飲食的禁忌,最早為道家、儒家所推崇,後被外來宗教引用。五葷:西方以大蒜、小蒜、興渠、慈蒜、茖蔥為五葷,道家以韭、蒜、蕓薹、胡荽、薤為五葷;三厭:道教忌食的三種肉:即雁、狗、烏龜。

《西遊記》中豬悟能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唐僧因此給他起了個別號,叫做"八戒"。五葷三厭,屬宗教戒條,信徒不準食用。 五葷,即五辛,指五種辛味蔬菜。(煉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為五葷;道家以韭、薤、蒜、蕓薹、胡荽為五葷;佛家以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茖蔥為五葷。)三厭,道教把雁、狗、烏龜作為不能吃的三種動物,列為教條。認為"雁有夫婦之倫,狗有扈主之誼;烏龜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湧幢小品》)。厭,在此是不忍食之意。不過,這五葷三厭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實際另有所指。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不妄語,不飲酒,不眠坐華麗之床,不打扮及觀聽歌舞,正午過後不食。佛教戒律還有很多。豬悟能雖稱"八戒",但他始終"戒"得不徹底,也不情願。

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是我國古代軍事紀律的簡稱,它最早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指多次命令和告誡,多指上級對下級,領導對群眾。

而所謂"三令",一令觀敵之謀,視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聽金鼓,視旌旗,以齊其耳目;三令舉斧,以宣其刑賞。所謂"五申":一申賞罰,以一其心;二申視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畫戰陣旌旗;四申夜戰聽火鼓;五申聽令不恭,視之以斧。"三令"與"五申"的原意是教育將士應該在點陣中或軍事行動中明確作戰守則。如今,"三令五申"是再三地向下級命令告誡的含義。後來,"三……五……"成為了一種語言結構,比如人們常說"三年五載"、"三番五次"等等。

含數字的一些成語

四山五嶽

四山五嶽泛指四面八方各個地區。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的總稱。

四山:四川峨嵋山,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南海普陀山,此四大名山。

三教九流

舊指宗教或學術上的各種流派。也泛指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本是古代中國對人的地位和職業名稱劃分的等級。出自《雲麓漫鈔》。

三教指三大傳統宗教--儒教、道教、佛教(釋教)。所謂的九流,實際上是指'上中下'三等。三教之中三等人;自然三三得九。


含數字的一些成語

七損八益

《黃帝內經》中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到的'七損八益'後世有諸多學派學說。比較有名如下:

陰陽綱紀說:八益是指"陽勝"之身熱、腠理閉、喘粗、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幹、煩冤、腹滿死等8個症狀,七損是指"陰勝"之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寒、厥、腹滿死等7個症狀。

七竅生煙

解 釋 :七竅:指兩耳、兩眼、兩鼻孔和口。形容氣憤、焦急或乾渴之極,好像耳目口鼻都冒火。

三災六難

解釋為比喻小孩生來多病。也形容經常遭遇不幸。

準確的是三災八難,可以把六看做是一個約數,並非具體所指。

水、火、風稱為三災

八難:旱,澇,瘟,飢,蟲,鬼,獸,怪

三媒六證

舊時婚姻,由父母包辦,還必須有媒人介紹,表示鄭重其事。三媒具體是指:男方聘請的媒人、女方聘請的媒人還有就是給雙方牽線搭橋的中間媒人。六證具體來說指:在天地桌上擺放一個鬥、一把尺、一杆秤、一把剪子、一面鏡子、一個算盤。出自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我大茶小禮,三媒六證,親自娶了個夫人。"

三姑六婆

比喻不務正業的婦女。

出自:元·陶宗儀《輟耕錄》卷十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

三茶六禮

是中國古代傳統婚姻嫁娶過程中的一種習俗禮儀,現也用於代指生意、交易、合作等。三茶,指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和同房時的"合茶"。 六禮,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即婚姻據以成立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種儀式。三茶六禮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使結婚的夫婦取得祖先神靈的認可和承擔履行對父母及親屬的權利義務。在古代,男女若非完成三茶六禮的過程,婚姻便不被承認為明媒正娶。


含數字的一些成語

三山五嶽

泛指名山或各地。三山是指旅遊勝地聞名的黃山、廬山、雁蕩山,五嶽指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也有一種說法認為三山是傳說中的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三座仙山。三山五嶽在中國雖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東、西、中三嶽都位於黃河岸邊,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三山處於南方,相對於中原稍遠,繼五嶽之後成名,反映了華夏民族的南向擴展和中原文化的傳播。


含數字的一些成語

三風十愆

解釋:三種惡劣風氣,所滋生的十種罪愆。指巫風二:舞、歌;淫風四:貨、色、遊、畋;亂風四:侮聖言、逆忠直、遠耆德、比頑童,合而為十愆。

十惡五逆

十惡者:造作殺生、偷盜、淫慾、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嗔、痴。五逆:殺父、殺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

七情六慾

是一個心理反應。一般來說,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 感情的表現或心理活動;六慾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願望。不同學派對七情六慾內容的描述有所不同。

七情按《禮記》的觀點指喜、怒、哀、懼、愛、惡、欲,按儒家的說法是喜、怒、哀、懼、愛、惡、欲,按佛教的說法則是喜、怒、憂、懼、愛、憎、欲,而醫家的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

六慾按《呂氏春秋》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慾望,佛教認為是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聲音欲、細滑欲、人想欲,也有說法是求生欲、求知慾、表達欲、表現欲、舒適欲、情慾。

五雷轟頂

天打五雷轟的意思就是人幹了很壞的傷天害理的事後,自然會受到懲罰。

五雷的來歷與中國古代中華民族的物質觀有關。古代中國人民認為世界上 的一切物質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這就是所謂的"五行"。 而"五雷轟頂"中的"五"所代表的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因此 "五雷"分別是"金雷"、"木雷"、"水雷"、"火雷"和"土雷"。


含數字的一些成語

五臟六腑

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人體內臟器官的統稱。也比喻事物的內部情況。

五花八門

原指"五花陣"與"八門陣",這是古代兵法中的陣名,後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業的暗語。現常比喻事物繁多,變化莫測。

除了陣法之外,在古代,"五花八門"也被具體指定為幾種特定的行業:

五花:

金菊花--比喻賣茶的女人。

木棉花--比喻上街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比喻酒樓上的歌女。

火棘花--比喻玩雜耍的人。

土牛花--比喻一些挑夫。

八門:

所謂"八門"是指在市場擺地攤,靠口巧舌來掙錢吃飯的生意人,即:金、皮、彩、掛、評、團、調、柳。

一門金(一說巾)--"金點"是江湖藝人管相面算卦的總稱。有啞金、啃子金、戧金、袋子金、老周兒等等。

二門皮--"皮"行是賣藥的總稱。這行又叫"挑漢兒的"。按所賣藥的不同,分別稱為:挑招漢、挑頓子漢、挑爐啃、挑罕子、挑柴吊漢、挑將漢、挑粒粒、挑燻子漢的等等。

三門彩--"彩"是彩立子。凡是變戲法的,皆稱為"彩立子"變洋戲法的叫"色唐立子"。

四門掛--在市場、廟會練把式賣藝的,江湖人調侃兒叫他們為"掛子行"。分為:支、拉、戳、點、尖、腥等等。

五門評--說評書的。唱大鼓書的叫"使長傢伙的"說評書的叫"使短傢伙的"。

六門團--說相聲的。江湖人管說相聲的調侃兒叫"團春"的。

七門調--搭篷扎紙的。扎紙,又稱紙紮、糊紙、彩糊,融匯剪紙、繪畫、草編、竹扎、裱糊為一體。家裡辦喪時購置燒給死者。清末也一說為買鴉片毒品的。

八門柳--唱大鼓的。江湖人管唱大鼓這行調侃兒叫"柳海轟"的。有奉天調、樂亭調、西河調、梅花調、梨花調等。

五體投地

指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出自《梁書·中天竺國傳》。

五湖四海

釋義:泛指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比喻廣泛的團結。五湖指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四海指東海、黃海、南海、渤海。

六根清淨

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淨,它比喻已無任何慾念。

六神無主

形容心慌意亂,拿不定主意。

六神無主,道家指主宰人的心、肺、肝、腎、脾、膽的神靈;無主:沒有主意。形容心慌意亂,拿不定主意。

五顏六色

形容色彩複雜或花樣繁多。引申為各色各樣。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四回。

"五顏"指金、銀、銅、鐵、錫五顏或為童顏、紅顏、粉顏、龍顏、鶴顏。"六色"指三元色和三間色,即紅、黃、藍和橙、綠、紫或為喜色、怒色、哀色、憂色、愁色、傷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