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磨蹭蹭,煩死人!怎麼讓他動作快一點?送你8個字


首先,關於兒童樹立“時間觀念”的問題

人對時間的理解是慢慢發展的。

例如:

8個月的孩子開始有了對時間順序的初步理解(他們知道要先打開盒子才能夠拿到裡面的東西);

1歲半的孩子已經可以憑藉記憶來重構過去的事件了(他們可以記得曾經去過的地方);

但直到2、3歲,他們可能還不能準確理解時間——3歲的孩子並不能很好地區分過去(before)和後來(after)這兩個詞,也不能用這兩個詞來描述時間上相連的事件。

4-5歲,是人類“時間順序”概念長足發展的一個階段,5歲孩子已經能較好地使用時間介詞(之前,後來)來連接順序事件了。不過,5歲(學齡前)兒童的時間概念可能也僅限於此了。

“時間概念”是一個多維度、複雜的概念,時間的順序只是其中之一。除了順序之外,對時間的感知(判斷時間長短)也是很重要的任務——因為這個任務直接和“時間管理”相關(如果他都不覺得幾個字寫一個小時是很長的時間,又談何管理呢)。而我們通常所說的樹立“時間觀念”,一般都是指學會“時間管理”。

這樣的“時間觀念”,即“時間管理”,是一種高級認知功能,而(10歲前)幼兒並不具備這種認知能力。

人對時間長度的認知,屬於發展較晚的概念(例如夏天有幾個月、從今天到大年初一有幾天,晚上睡了多久等)。很多研究都發現,5歲兒童還不能很好地掌握時長的含義,要直到10歲以後兒童才能逐漸學會準確地判斷時間長度。

(注意,這個“10歲”是一個大概的劃分,個體差異肯定存在,有的孩子可能更早,有的孩子孩子可能更晚,要到11、12歲才能發展完善。)

這就提示我們的家長不用過度焦慮,隨著兒童認知的發展,他們的時間概念和時間管理能力會越來越好的。

那有些家長可能會問:“那就聽之任之不用管了嗎?”當然不是。不焦慮不等於不管。我們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應該在生活中幫助孩子掌握時間的概念,記住對時間概念的掌握,並不是像很多網課所宣傳的,掌握了一些什麼套路或者模式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而應該是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和灌輸,讓孩子從自己碎片化的經驗中去建立對時間流逝的感知。

例如,你可以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引導孩子觀察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從而豐富他們的時間表徵;(我家孩子4歲的時候,恰逢元旦期間小區物業將枯樹枝上都紮上假花來佈置氣氛,我還記得他一走下樓那驚訝的小表情,瞪大了雙眼問我們:“爸爸,現在已經是春天了嗎??”——說明他已經初步建立了“春天花會開”的認知,但是對時間的流逝還不能準確判斷。)

再比如,你想讓孩子知道幾分鐘是多久,就可以給孩子一個他能感知的“度量衡”——一集汪汪隊是20分鐘,一集小豬佩奇是5分鐘,如果我說“你20分鐘後必須睡覺了”,就意味著你還可以看一集汪汪隊或者四集小豬佩奇。

孩子磨磨蹭蹭,煩死人!怎麼讓他動作快一點?送你8個字

其次,孩子“慢性子”是個大問題嗎?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曾經提到過,兒童的氣質類型主要分為幾大類:

一、容易型。這類兒童生活節律容易養成,容易適應環境變化,對陌生的人、事、物反應積極。通常那種吃了就睡,醒了就笑,不哭不鬧的“天使寶寶”,就是這種類型。

二、困難型。這類兒童生活節律非常難養成,較難適應新環境,情感強烈、需求高、敏感、精力旺盛、分離焦慮嚴重。通常那種粘人、愛作愛哭鬧、不愛吃飯、不好好睡覺的孩子就在此列。

三、遲緩型。這類兒童活動水平低,生活規律但偶爾紊亂,性格安靜、情緒溫和(無論好情緒還是壞情緒體現出來都是溫和的,而非強烈的),適應環境比較慢,常會出現退縮反應。生活中有人常說的某些孩子憨厚、膽小、不自信、慢性子,往往屬於這一類型。

除了這三種,還有一些其他的混合型。

提問的這位讀者,她的孩子可能屬於“遲緩型”。聽到這裡有些家長可能要著急了:我的孩子是困難型/遲緩型,這可怎麼辦呢?能改嗎?好改嗎?怎麼改?

需要明確的是,容易/困難/遲緩只是按照養育者對兒童日常活動的觀察而進行的一種氣質特點的劃分(類似於成年人的人格特質),而不是一個病情診斷。“困難”和“遲緩”聽起來是一個比較負面的詞彙,但其實這兩類孩子並沒有毛病。

不同的孩子長大會是什麼樣,主要受到養育者態度的影響,而非氣質類型本身的影響。在正確、良好的養育方式下長大,困難型和遲緩型兒童成年後的個人成就、性格脾氣和主觀幸福感並不會差於容易型兒童。

例如“困難型”的孩子,因為情緒敏感性本身很高,那麼如果他受到了家長的粗暴對待,可能就會成為一個情緒更容易激動的人,因為他沒有學會正確的情緒管理方法。但如果他得到了家長足夠的愛、陪伴和安撫,得到了足夠多的安全感,長大了往往可能更加心胸開闊、更加善解人意。

而“遲緩型”兒童看起來好像不夠機靈,不那麼落落大方,學什麼都慢半拍,遠不如其他同齡孩子“上臺面”,但這類孩子如果得到家長的耐心引導,往往可能更有恆心、有毅力、遇事能默默堅持,很多大器晚成的人都具備這類品質。

所以,我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家長,氣質類型可能會讓他們成為不同性格的人,過上不同的人生。但這個人生的好壞,並不由他的氣質類型決定,主要還是在於父母良好的養育和耐心的引導。

我們應該用什麼心態去應對?

那位家長告訴我說:“我對娃的老師說,到點了沒吃完就別讓他吃了,不慣毛病。但老師說那樣孩子營養會跟不上,不贊成這麼做。”

我說:“他願意吃就讓他慢慢吃吧。不讓他吃完,不僅會讓他營養跟不上,也會給他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你看他視頻中的眼神,明顯是感受到了壓力,吃飯也成了一種負擔。有的人就是慢性子,何必每個人都得統一步伐呢……”

家長又說:“那我是不是得趕緊給老師打個招呼,讓老師別催促他了,對嗎?”

我說:“這樣也沒必要。他可以自己選擇慢慢吃,也可以不吃,大人可以叫他快一點,也可以不催,都可以。關鍵就是別把這件事當成個太大的事兒。”

家長說:“可是不和老師打招呼的話,他達不到老師的要求,自己不是也會有壓力嗎?”

我說:“他可能會有壓力,這就是他在社會化過程中所必經的壓力。但是也沒關係,因為壓力本來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呀。但是你再去人為強化這個壓力就沒必要了。本來50分的壓力他自己也許能夠消化,但是家長又特意把它當個重點圈出來,敲黑板每天強調,壓力變成100分,說不定反而超出了他自我消解的範圍了。”

家長說:“好的,我知道了。我以前其實也覺得性子慢不是大事兒的,但是老師特意打電話跟我說這個事兒,我才開始懷疑自己。那這樣看來,是老師的做法不對嗎?”

我說:“不能說老師不對。因為很多事情本來也不是非此即彼的,解決方案也不是說‘要麼就不管,要麼就反應過度’。老師站在幼教的立場,希望孩子們可以統一節奏,培養自理能力,這完全沒錯。你站在家長的立場,應該配合老師的工作,算是回報老師對‘慢進度’孩子的照顧;但與此同時也不要自己先大亂陣腳,又反過來再影響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這本來是件小事,你如臨大敵,孩子會感受到的,他會覺得‘這是我的缺陷’,這樣才更會影響他的自信。”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智慧之言:耐心引導,順其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