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為什麼很多家長寧願花高價上私立,也不去免費公立學校?

雖然還有半年才到幼升小時期,但身邊已經有不少學前班的家長朋友向我諮詢:高價私立學校和免費的公立學校,到底該怎麼選?

我家孩子去年剛剛幼升小,結合我給孩子的擇校經歷,給家長朋友提供三點考量建議,供家長朋友參考。

第一、 學校硬件方面的考察。


幼升小∣為什麼很多家長寧願花高價上私立,也不去免費公立學校?

為了能夠給孩子報考更加適合他的小學,我們不僅去了公立學校進行考察,同時也去了私立學校進行考察,問了很多小學老師,也問了從小學畢業的學生。發現私立小學和公立小學有幾點區別:

1、 私立學校有不少是小學住校的,而公立全部走讀。

2、 私立學校老師允許託管,在校時間長,可以滿足上班族家長自由接送孩子;而公立學校到點必須接走,跟不少上班族家長時間上有衝突。

3、 私立學校一般有食堂,而公立學校一般沒有。

當時一起去進行學校考察的很多家長最終選擇了私立學校,主要原因是:家長忙於工作,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做作業,與其讓孩子在家裡看電視、打遊戲,不如放在私立學校讓老師管著學習。

第二、 老師綜合素質的考察。


幼升小∣為什麼很多家長寧願花高價上私立,也不去免費公立學校?

擇校,其實更多的是選擇老師。除了學校硬件方面的考察,我比較重視老師的綜合素質,想在小學階段給孩子選擇一些綜合素質較高的老師,尤其是低年級老師,希望是親切和藹的、循循善誘的、因材施教的。

為此,我多方打聽了很多從小學畢業的學生,一般都是親戚朋友家的孩子,聽聽他們對老師的看法。

我最終選擇了公立,而不是私立小學。這其中,主要考慮的也是老師這方面的原因。

我的思考是這樣的:論綜合素質,公立學校的老師一般都是正規大學出來,接受過系統的教育,是有編制的老師,他們對待小學生更有耐心,不會太過功利化教學,也不會強迫學生必須達到怎樣的學習成績。

這些老師在學校的地位是有保障的,不會顯得太急躁,是受人尊敬的,而不像私立學校,教學更像一種交易,他們雖然對待學生和家長更加謙恭有禮,但是感覺目的性較強。而我,並不希望孩子在小學階段就有如此高強度的學習。

所以,我選擇了公立。

但有些家長的想法則相反:他們覺得私立學校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學習時間更長,所以願意選擇私立。

第三、 自身家庭狀況的綜合考量。


幼升小∣為什麼很多家長寧願花高價上私立,也不去免費公立學校?

上私立學校,學費高昂,而公辦學校則是免費教育,兩者之間孰優孰劣一比較就出來了。

所以,上私立是對家庭狀況有要求的,家庭必須能夠支付的起學生的長期教學,粗略估算過:上私立學校大概比上公立學校六年下來多花十幾萬,甚至20萬左右。

但有些家長還是選擇去了私立,那說明有一個經濟基礎的前提:家裡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支撐。這很重要。

所以,到底送孩子去上私立還是上公立?這不是一個一刀切的問題。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特點,每個家庭也都有自身特殊的情況,因此,家長在做選擇時還是要根據孩子、家庭、學校、老師的情況進行綜合考察權衡後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