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会下调吗?

花果园居民


我猜作者想问的是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这个政策按照常理是在2019年九、十月份公布。关于2020年小麦托市政策现在言之过早,中华粮网内部进行过探讨,仅供大家参考分析。

一是2020年将继续执行最低收购价并且最低收购价格将维持不变。当前分析这种可能性最大。如果这样,今年的托市价格也是明年的托市价格,今年四季度及之后市场各级主体将不受最低收购价下调的影响,明年夏收前的新陈小麦价格将不会出现上年度的硬接轨状态,整个年度小麦市场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

二是2020年最低收购价继续下调或最低收购价政策退出。最低收购价继续下调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也不是没有,但退出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主要理由是在种粮农户收入保障体系未完善的时候,托市退出将给国内小麦生产形成较大负面影响。近期市场上的这种猜测再度升起,主要是受前一段时期美国在WTO起诉中国小麦和稻米案件中胜诉后,中国承诺将在明年4月前解决这个补贴问题。查了一下资料,美国起诉的时间是2016年9月,而事实上我们的小麦托市收购价已经在2018和2019年连续两次调降,稻谷托市收购价格也从2016年收获开始连续下调了多次。当前退出最低收购价并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手段,可能会有其它辅助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中华粮网


2019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会下调吗?对此你怎么看?

未来的事不好判断,以现价分析:小麦现价一斤1.25元左右,由于质量问题价格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也就是有的小麦一斤才8毛左右,而有的小麦一斤1.5元以上。临储小麦成交价有一吨2400元的。


由此编者结合当前的需求情况分析一下2019年对小麦价格影响变动的各个因素:

1、小麦的需求量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这对于来年小麦价格来说是有利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价格上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以这个观点看涨价1毛左右也是有可能的。

2、据说今年的托底收购价比2016年下调了5分钱,这种托底收购并不是人为原因决定的,而是整体的小麦产量等各方面考虑的结果。假如考虑这个方面,价格涨跌或者稳定老价格,概率占30%左右。

3、由于今年4、5月的的寒潮等原因,导致有些地方小麦等质量和产量有影响,以河南某些地区,小麦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那么假如2019年再次发生情况,价格上涨无容置疑。

编者是村里种地的老农户,有20多年的经验,心理上更欢迎小麦价格再次上涨,希望一斤突破1.3元关口,进而奔向1.4元/斤,并争取降低种植成本,净收入达到600元以上,你觉得呢?


小希时间


2019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会下调吗?对比你怎么看?

目前已经是2019年的8月初,新麦购销也已经有2个多月的时间,价格持续表现总体稳中偏弱,使得今年小麦托市收购预案在六个主产省全部启动,而且启动的范围逐渐扩大,一批又一批的收储库点陆续公布。但毕竟还是比不上早几年的敞开收购时期。虽然最近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在托市支撑下新麦收购进度逐渐加快,但小麦价格并没有出现明显上涨或走强行情,总体上仍稳定在最低收购价格附近,部分地区小幅波动。

随着新麦购销的逐渐推进,后期小麦价格能否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行情,更多的将要看今年托市收购数量有多大。在市场需求偏弱、加工企业收购和加工生产较为谨慎的情况下,今年新麦产情较好的基本面,决定了只有托市收购量达到一定量级,才可能使得后期小麦市场价格有较为明显的涨幅。

当然,进入10月份,托市小麦的拍卖也将会启动,市场供应依然会很充足。虽然加工企业在需求回升下,会逐渐加大小麦采购,但因为托市小麦拍卖底价可能继续下调的预期,对小麦的采购数量和定价策略也会采取谨慎态度。基于此,后期小麦市场价格总体上将保持稳中略涨走势。10-11月份需要重点关注2020年产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出台,以及2014-2016年产托市小麦拍卖底价会不会再次下调。


粮小咖


2019年的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会下调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这是一个富有挑战的问题,不过笔者认为2019年小麦最低价格下调的可能性很大,至于下调的空间不好揣测,如果硬要预测的话,认为下调不会多于0.02~0.03分/斤。为什么认为有可能会下调收购价格呢?今后小麦市场会何去何从呢?下面笔者有几点看法分享给大家:

一、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是小麦市场化销售的必经之路。大家知道,我国的玉米和大豆两个品种的粮食,先后退出保护价收购,目前已经实现完全市场化销售,取得了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小麦是口粮作物,重要性可想而知,2018年下调0.03元/斤,三等麦价格调至1.15元/斤,并且增加市场化销售数量,笔者认为这一举措有望延续到2019年,价格很有可能再次下调,市场化销售数量还会继续增加。

二、下调小麦价格的幅度不会过大。如果2019年小麦托市价格继续下调,但由于小麦生产成本偏高问题,以及尽量减少农民损失的考虑,估计下调幅度不会超过今年的0.03元/斤,这样既可以让小麦价格逐渐与世界接近,又更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

三、小麦托市收购数量会逐年减少。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止9月10日,小麦主产省份共计收购新小麦4601万吨,和去年同时期相比降低2208万吨,接近一半,同时库存小麦压力仍然很大,预测明年的托市收购还会有所下降,提高小麦市场化销售数量,同时不排除在今后几年内完全实行市场化销售的可能。

综上所述,2019年小麦托市收购价格再一次下调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要理解和相信国家,会尽力控制节奏,保护农民利益,又要保证小麦产量不减。以上为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和政策依据,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三农广讯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2018年我国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位下调了0.03元每斤,为1.15元每斤,而从我国对未来粮食价位的布局看,2019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位再次下调的可能性非常大。为什么科学兴农如此判断呢?其一,今年下调托市价位后市场反馈效果比较好;其二、去库存,其三、市场定价,价补分离逐步落实。以上三点对于明年小麦的收购托市价位指明了方向。

今年市场调节机制更加充分

在今年小麦托市价位下调后,大家普遍认为今年小麦价位将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而从今年小麦上市初期的价位走势看也确实下滑幅度比较明显,然而今年的自然灾害,导致了不同地区小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因此小麦价位也出现了回升。虽然托市价位下调,然而临储方面也在及时启动托市收购价位之际,并未真正收到足够的市场粮食。原因就在于,品质低的粮食卖不上价,而品质高的粮食,面粉加工厂的收购价位又远超出托市价位,也就是说在下调托市价位之后,市场自主调节机制反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真正的实现优质优价。

去库存

目前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都面临着强烈的去库存意向,其中尤其以玉米量最大。然而我国的水稻和小麦的库存量也同样不小,来自美国农业部数据,我国的年末小麦库存量在1.27亿吨,虽说比玉米的2亿吨低出了不少,然而这个量也依然是相当大的。而下调小麦托市收购价位也更加有助于降低小麦库存。

发挥市场定价

说起这一点,还要从2017年12月份农业农村部经济司司长陈锡文办公室主任的某次会议发言说起,当时其明确提到了对于我国的粮食未来要逐步落实市场定价机制,发挥补贴优势,也就是所谓的市场定价,价补分离。随后也有媒体和专家预计或许会在2018年取消小麦托市收购价位,然而从最终的办法看,没有直接取消,而是降低保护价,也可以说是政策软着陆吧。

综上来说,2019年我国的小麦托市收购价位极大可能会再次下调,甚至不排除取消的可能性,而今来说我国的小麦价位相较于俄罗斯、意大利小麦价位还是偏高的,再次下调托市价位也更加有助于我国粮食价位同国际接轨。不过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在托市价位下调的同时,农民的利益如何保障,农业补贴能否落实到位,怎么体现补贴,这才是农民利益最为关切的问题。也希望国家在政策着陆之际,能够兼顾到这些,保障农民积极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2019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于2018年11月16日公布


2020年的新小麦最低收购价或许将于今年的10月底至11月初公布,预计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

一、种植成本的支撑

托市收购的目的就是为稳定市场粮价、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而采取的调控手段,而今年以来,随着国家严查环保,促使农药、化肥涨价,农民种植成本提高,如果再继续下调托市收购价,难免会看到“谷贱伤民”的现象。

二、今年的最低收购价已与2013年持平,如果继续降低托市收购价格,定会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导致种植面积减少,用粮企业收购困难,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市场价格。


新三农麦粒儿


据钟情三农了解,2019年我国小麦托市收购价格标准有很大可能在1.15元每斤的基础上继续走低,这也是业界的普遍共识。

这是我国进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大豆,玉米和稻谷以后,小麦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口粮作物也未能幸免,从今年开始成为最后一个进行收储制度改革的主要粮食作物。


这也就意味着,明年我国的小麦市场价格还会在今年的基础之上继续下探,比今年的就已经低迷不堪市场价格还要更低。

2018年,我国小麦收储制度改革元年。

熟悉我国小麦收储制度演变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自从2008年以来,一直到2017年,我国小麦收储价格标准实现了连续十年的提高,没有一年出现降低的情况。

但是,这就造成了我国小麦收储价格标准和市场供需关系脱节,更明显高于国际小麦价格。2017年,在国内小麦市场价格整体价格在2500元每吨的时候,进口麦到岸价格也不过是2200元每吨以下,企业在高昂的种植成本面前,生产利润很低,甚至面临着随时赔钱的风险。

这就造成了我国每年小麦产量世界第一,但是由于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供需形势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而且遭遇多年,迟迟不见改变,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我国小麦库存量一年比一年高高。

据权威机构发布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小麦库存总量达到了惊人的7400万吨,占我国每年小麦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比例。

所以,我国从今年开始,下定决心进行小麦的收储制度改革,采取的首要措施就是下调我国的小麦收储价格标准至1.15元每斤。

2019年,小麦收储制度改革继续。

争取率先开始收储制度改革的那些前辈一样,这个过程一般需要持续多年,比如说,我国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已经实施了三年才见得成效。

而2018年只是我国小麦收储制度改革的元年,一系列改革措施只是小试牛刀,接下来的里面时间里,小麦收储改革进城将进一步扩大。

比如说,再度下调收储价格标准,甚至直接取消小麦收储政策,改为和玉米一样的完全市场化购销加种植者补贴。


所以说,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大家看到小麦的收储价格持续走低,甚至是取消收储,我不要意外,这都是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常规操作而已。

2019年,我国实行多年的小麦收储政策取消的可能性,远低于收储价格标准继续走低的可能性。


钟情三农


先下调,再提价,有可能提到1.8感1.9元


三农创始人


都是伤心的泪,想要粮价上涨除非控制进口,不然想也别想,粮贱伤农。农民在农药、化肥因环保而涨价后更是烦心,国家搞环保这是没说的,可不该让农民来买单。农业节构不调整,以粮养农要想富是不可能的。


一叶障目是非分明


粮食掉价无所畏!楼价还能涨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