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每次都能死里逃生,并不是运气好,而是每次遇事机警镇定


他在国军中素有福将、不败将军之称,麾下的十八军,是国民党的五大王牌部队,被称为“吃人部队”,国军内部评价他:“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我军称他“狡如狐、猛如虎”,此人就是胡琏。

胡琏是陕西华县人,黄埔四期生,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和对红军的“围剿”一战未落,淞沪会战结束之后,胡琏又率部参加过武汉会战,湘北会战,枣宜会战等,在这一系列战斗中和华野,中野打的不可开交,胡琏凭着高警惕性和他特有的远距离情报侦查系统,基本上没什么大的伤筋动骨,但却没少让中野华野吃亏。

胡琏每次都能死里逃生,并不是运气好,而是每次遇事机警镇定

解放战争中前期,胡琏纵横中原华东,每次得以全身而退,大家都说其运气好,其然不然,问其原因,他只说了四个字:机警镇定。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能做到的人却不多。

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华野就将下一个围歼目标瞄向了胡琏。因为胡琏的整编第11师也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如果再将这个王牌消灭的话,对敌军的士气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胡琏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每次行军都格外小心。

胡琏每次都能死里逃生,并不是运气好,而是每次遇事机警镇定

鲁中战役后期,老蒋为了确保徐州,从鲁中战场上先后调走了7个整编师,此时胡琏的整编第11师正在南麻一带集结,国军的大部队一撤,他立即嗅到了危机,于是胡琏立刻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修建防御工事,用15天时间修筑了星罗棋布的明堡、暗堡和子母堡,还在阵地前沿拉起了数道铁丝网,并埋设了大量地雷。

华野4个纵队在完成了调动敌人的任务后,回师鲁中,直扑胡琏,但是由于胡琏事先修筑了牢固的防御工事,我军激战了4天4夜,才逼近了敌人的核心阵地。此时突降暴雨,我军的很多弹药受潮失效,进攻火力大为减弱,胡琏逃过一劫。虽说天气对其有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他在战前就嗅到了危机,并做了充分的准备。

胡琏每次都能死里逃生,并不是运气好,而是每次遇事机警镇定

南麻战役结束一个多月,华野发起曹县战役,将国民党整编第57师包围,胡琏奉命救援。当他走到大义集和土山集一带时传来了57师已经被歼灭的消息,机警的胡琏马上停了下来,占据了数个村庄并开始挖掘工事。随后华野第3、第4和第8三个纵队对整编第11师发起猛攻,激战三天没能得手,再次撤围,此战敌军伤亡3500多人,我军伤亡4400多人。

胡琏每次都能死里逃生,并不是运气好,而是每次遇事机警镇定

一年多以后,胡琏、黄维和第12兵团十多万人马被我军包围在了双堆集地区。我军发起总攻后,胡琏和黄维分乘坦克逃跑,黄维因坦克发生故障最终被俘,胡琏则再次逃脱。途中,胡琏数次和我军部队相遇。他不仅没有加大马力逃跑,反而还主动为我军让路,表现得十分镇定,以至于我军误以为这是一辆被缴获了的坦克。

胡琏每次都能死里逃生,并不是运气好,而是每次遇事机警镇定

如果此时胡琏稍有慌乱,加大马力逃跑的话,肯定会引起我军的怀疑,那么他也就休想跑掉了。关键时刻,镇定救了他的命。正是靠着机警和镇定,胡琏才屡次在解放战争中死里逃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