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國·一九一二」沉舟側畔千帆過:人如其面,各行其是

當此之時,各方態勢錯綜複雜:革命新軍力量薄弱,而且文學社、共進會意見不一,群龍無首;同盟會渴望一夜之間“驅除韃虜”建立政權,但主要人物遠在天邊;皇室惶惶不可終日,孤兒寡婦坐困愁城;各省督撫彷徨無依……

「 故國·一九一二」沉舟側畔千帆過:人如其面,各行其是

袁世凱著軍常服

掌握北洋新軍的一代梟雄袁世凱翩然歸來。

袁氏其人,權謀機變,一時無對。他的治軍方式簡單粗暴:重視武器、重視義氣,提防學生尤其是留學生進入——有利於阻斷新思想。

戰事一起,北軍徘徊不進,無不為袁世凱馬首是瞻。迫使清政府啟用袁某人為內閣總理大臣,並指揮“剿撫”事宜。

「 故國·一九一二」沉舟側畔千帆過:人如其面,各行其是

黎元洪著軍常服

清末除北洋外,新軍中只有湖北新軍初具規模,有17000多人,其中三分之一參加了革命組織或傾向革命,成為武昌起義的主力。新軍步41標隸屬於第21混成協協統即黎元洪——辛亥革命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而起義的主要構成則是新軍官兵。

「 故國·一九一二」沉舟側畔千帆過:人如其面,各行其是

武昌起義主要發動者、文學社社長蔣翊武

最先謀劃起義的是湖北當地的兩個革命黨團體,叫文學社和共進會。其負責人蔣翊武、孫武聯繫同盟會來主持起義,其主要領導人黃興、宋教仁表示認可。但是孫中山卻並不贊同,他認為湖北離北京很近,一旦起義,很容易被清軍派兵扼殺,所以他的首選依然是廣州。

「 故國·一九一二」沉舟側畔千帆過:人如其面,各行其是

武昌首義主要發動者、共進會負責人孫武


起義伊始,同盟會中並無主要領導人參與。

一旦起事,義軍佔據武昌、槍殺官吏。此時,局勢動盪。

令人奇怪的是,各省卻並不派兵“助剿”。此時,最急切的當然是孫中山,他迅速從海外歸來,並順利當上了臨時大總統。

「 故國·一九一二」沉舟側畔千帆過:人如其面,各行其是

十七省代表決議,孫中山(前排唯一)為臨時大總統,與臨時政府主要官員合影留念。


辛亥鼎革,中央與地方表面上“內重外輕”,實際上是“內外皆輕”。地方督撫實際權力縮小,中央對地方實際控制力也減弱。中央與地方權威一併流失,國不國、官不官、軍不軍、民不民。

袁世凱出任清政府內閣總理大臣後,迅速掌握實權,秘密派人和南方革命軍進行談判。

列強也不斷對革命黨人施壓。

面對內外壓力,南京臨時政府作出讓步,允諾如果清帝退位,宣佈共和,即推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 故國·一九一二」沉舟側畔千帆過:人如其面,各行其是

端方,時任兩江總督,辛亥事變,棄城而逃。其人偽託風雅,沽名釣譽,一代奇人。

各省督撫並不盡忠報效,《清史稿》謂:“鄂變猝起,瑞澂遽棄城走,當國優柔,不能明正以法。各省督撫遂先後皆不顧,走者走,變者變,大勢乃不可問矣。”

清政府已無力迴天,張謇慨嘆:“自古迄今,喪國未有若是之易者也。”

時人將太平軍攻破武昌時官紳效忠清廷的情形與武昌起義之後各自“奔逃”的現象對照說:“咸豐壬子武昌之失,撫臣而下司道府縣全城殉難,紳民之死者更不可數計。此無他,將吏知死官之義,士民報作育之隆。由死節之多,即可決恢復之易。今武昌之陷,奔逃迭報,殉節罕聞。此我國之大恥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