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美国打了伊拉克两次:1990年8月~1991年2月的海湾战争、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的伊拉克战争。美国为什么要打这两次战争呢?我们先看美国官方给出的理由:海湾战争被美国官方宣传为解放科威特的战争。1990年8月伊拉克出动10万大军悍然入侵科威特,不到十个小时伊拉克军队就占了科威特,把科威特变成了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伊拉克的侵略行径直接引发了海湾战争,美国在联合国的授权下组建多国联合部队干预。那么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呢?对此美国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伊拉克在秘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能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和平安全不利。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还将这种说法绘声绘色记载在他的自传《抉择时刻》中:萨达姆不仅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还使用过这些武器。他对伊朗人使用过芥子气和VX神经毒气;1988年他在库尔德族聚居的哈莱卜杰村使用化学武器杀害了5000多名无辜平民。

美国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使用化学武器一次性杀害5000多名无辜平民似乎仅此一条就足以证明伊拉克该打、萨达姆该死,不过小布什给萨达姆所罗列的罪名可不是这一条。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小布什的自传来看看他都给萨达姆罗列了哪些罪名,为叙事方便期间接下来的这个自然段直接引用小布什自传的内容,所以这个自然段中出现的”我“指的其实是小布什,而不是作者我本人:2001年上半年萨达姆一直在对美国进行小规模袭击,而在此前的1999年和2000年他的军队向我们在禁飞区巡逻的飞行员开火700多次。我在任期的前8个月里一直对此采取加强制裁的对策,把萨达姆关在他的盒子里。之后911事件突然降临,于是我们不得不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威胁。世界上有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也有美国的宿敌;有威胁邻国的侵略倾向严重的政府,也有企图对抗国际社会一致要求的国家;有残酷压迫人民的独裁者,也有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政权。伊拉克符合上述所有特征。萨达姆不只同情恐怖分子,他甚至为巴勒斯坦自杀式人弹家属提供酬金,为恐怖分子提供庇护。萨达姆向我们的飞机开火,发表声明赞扬911事件,还曾试图暗杀一位前总统(也就是我的父亲)。萨达姆不只威胁他的邻居们,事实上他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伊朗和科威特这两个邻国发动公然的侵略。从海湾战争起萨达姆就公开藐视联合国的16项决议。萨达姆不只是残酷压迫人民,事实上他和自己的党羽公然对不同政见者施以酷刑,在此过程中有好几万人被埋进了万人坑。2000年萨达姆政府颁布的一项法令规定:任何批评总统或总统家属的人都必须被割掉舌头。

美国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虐杀平民、包庇恐怖分子、袭击美国飞机、策划暗杀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侵略邻国、藐视联合国决议。小布什这是给萨达姆罗列了七宗罪啊,而这其中最为首要的就是指责伊拉克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对世界和平安全的破坏行为。然而过去这么多年后美国依然没找到伊拉克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萨达姆躲在狭小的地下洞穴里都被美国逮了出来,要真有大杀器能这么多年都找不到?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关于伊拉克大杀器的段子:一个美国人向总统询问攻打伊拉克的原因,总统说因为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能威胁到美国安全。这个美国人又问:”俄罗斯有大量的核武器,为什么我们不打俄罗斯呢?“总统说:”你疯啦,俄罗斯真的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真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吗?事实上伊拉克还真的曾一度拥有过大杀器,不过这件事其实完全就是美国人自己倒腾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时期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实际上扮演了美国打击伊朗霍梅尼政权的盟友角色。战争期间美国给萨达姆送去了几船细菌、真菌制剂。这些化学物品足够萨达姆造出很多化学武器,这也是萨达姆在伊朗使用化学武器的最初来源。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公然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然而此举在美国的庇护下没受到任何来自国际社会的制裁。

美国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现在我们回头看看小布什给萨达姆罗列的罪名多么可笑啊。小布什指责萨达姆入侵伊朗,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可当时美国在干嘛呢?两伊战争最关键的1982年萨达姆的军队经过前期的消耗后节节败退,伊朗军队甚至攻入了伊拉克本土。在这危机的时刻美国向萨达姆输送了大量的武器和高达1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美国情报机构将源源不断的伊朗情报送到萨达姆的面前,甚至连伊朗的军事布防图都一目了然。两伊战争后期美国直接派军队摧毁了伊朗大量海军,从而保护了伊拉克的石油设施和运输,以保障伊拉克财源的稳定。1987年伊拉克误射导弹打中了美国驱逐舰,美国反而将矛头对准伊朗进行报复,从而间接帮助萨达姆赢得了两伊战争的胜利。伊拉克最早的化学武器正是美国人在两伊战争期间提供的,然而2003年美国却以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入侵伊拉克,这时美国就丝毫没想到自己该对此所承担的责任吗?况且自海湾战争后伊拉克受到了十多年的制裁,伊拉克为摆脱困境一直在配合国际社会削减自己的大杀器。应该说美国在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时伊拉克手中实际上已没大杀器了,否则不可能这么多年找不出来,再说也没见伊拉克在最危急的关头动用任何大杀器啊。本来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联合国组织了一个调查团去伊拉克实地调查伊拉克是否存在大杀器,结果美国不等调查团的结论出来就迫不及待绕过联合国发动了战争。美国给伊拉克定的罪名之一是藐视联合国,不过在这方面美国似乎是惯犯。

美国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美国人就不纠结大杀器的问题了,于是美国人的宣传变成了这样:就算没有大杀器又怎样?我们美国人不去打一场怎么知道没有呢?况且我们帮伊拉克人民推翻了独裁者萨达姆,给伊拉克创造了一个民主自由的发展前景有错吗?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啊。与此同时美国人开始着力宣传伊拉克的战后发展:从2004年起伊拉克局势开始趋于稳定,经济随之开始复苏并保持长期的稳定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伊拉克GDP因战争原因下降33%,但战争结束后的2004年经济就超过了2002年水平,到2013年伊拉克实际GDP已经比战前增长87%。于是有人把这解释为美国推翻了伊拉克的独裁政权,所以使伊拉克的经济政策得以好转。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经济运行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人民群众自发的经济活动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而政策性的东西所起到的其实只是宏观调控的作用。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性力量,然而与此同时人民又是没掌握话语权的沉默的大多数,所以现在很多人一提起某个国家的富裕或贫穷首先将其归因于该国政府的政策好坏。当我们看到万里长城时我们总是不由自主歌颂秦始皇的丰功伟绩,然而秦始皇是长城的规划设计者,可长城是他亲自去修的吗?实际上长城作为世界建筑史的伟大工程凝聚的是无数没能在史册中留下姓名的华夏先民的智慧与汗水。如果说伊拉克在战后取得了什么成就,那么在本质上这其实是伊拉克人民奋斗的成果。

美国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要说伊拉克战后的经济发展与美国有什么关系,那么仅仅只是因为美国取消了经济制裁,从而使伊拉克石油得以大量出口。事实上伊拉克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内因,也就是伊拉克人自主的经济活动以及伊拉克先天的资源禀赋。伊拉克战争至今伊拉克的GDP的确翻了8倍不假,可很难说这和美国有多少必然的联系。和其他中东国家一样:伊拉克的支柱产业是石油出口。2010年10月伊拉克石油部长称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431亿桶,在欧佩克和世界已探明石油总储量中分别占12.0%和9.8%,位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已探明储量3.1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1.7%,居世界第十位。按说伊拉克完全可以通过石油出口发展成为像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等国一样的土豪国,况且伊拉克还具备沙特等国所不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中东地区尽管油气资源丰富,然而偏偏缺乏工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水资源,以致于在中东就出现了举世罕见的水贵如油的现象。得益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伊拉克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伊拉克因此成为中东地区少有的同时拥有充沛的油气资源和水资源的国家,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使伊拉克可以一方面通过石油出口创汇,一方面利用石油财富发展本国的工农业。

美国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美国绝不是伊拉克的解放者,事实上美国是伊拉克的破坏者。如果说美国是为了帮助伊拉克人民从独裁暴君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那么请问美国为什么不去解放沙特呢?事实上美国攻打伊拉克尽管有着诸多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说到底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过这种说法太笼统了,到底是为了什么利益呢?有人会说石油利益。这么说当然也没错,问题在于伊拉克是怎么和美国的石油利益扯上关系的呢?美国作为二战后的世界头号强国最警惕的就是在某一地区出现足以独霸该区域的大国出现,因为这将危及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乃至动摇美国的世界霸权。这点在事关石油美元安全的中东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正是这次会议确定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这一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世界上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作为国际交易的结算货币,由此奠定了美元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也奠定了美国在国际贸易金融领域的垄断地位。上世纪70年代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被当时的尼克松政府宣布结束,随即美国又适时建立美元石油交易体系作为替代。自从石油美元体系构建起来后作为世界主要产油地区的中东就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美国要维持自己在这一地区的控制权就必须使中东各国保持一盘散沙的状态。中东和美国地缘距离上是相当疏远的,如果在中东崛起一个强势的本土势力,那么美国也必须在很多方面受制于这个占据地利优势的”地头蛇“。

美国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伊拉克在美国眼中就扮演了这样一个”地头蛇“角色。萨达姆所属的“阿拉伯复兴党”的宗旨是团结阿拉伯地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复兴整个阿拉伯民族。说得直白些就是整合阿拉伯地区,直至统一阿拉伯地区,重现历史上阿拉伯帝国的荣光。从萨达姆的早年生平看来也是一个绝对的强势铁腕人物,否则他也不可能从一名普通农家子弟一步步奋斗成为伊拉克总统。一直以来萨达姆就有一个梦想:把所有的讲阿拉伯语的国家都统一起来,重建一个阿拉伯帝国。而萨达姆为实现这一梦想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使伊拉克成为一个强国;第二步在阿拉伯世界树立自己的绝对威望;第三步统一阿拉伯世界。入侵伊朗和科威特正是萨达姆这种理念的表现,然而这是美国绝不可能接受的。美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必须保证伊拉克的战略不能和美国有冲突,然而萨达姆却是一个不听命于任何一方的随心所欲之人。美国攻打伊拉克从本质上而言:一是为清除不听命于自己的萨达姆,二也是敲打那些试图成为中东新的”地头蛇“的潜在势力。其实美国攻打伊拉克和石油并没直接的联系,如果非要说美国是为石油利益而打伊拉克,那么其实应该这样理解:美国攻打伊拉克实际上是为强化自己对中东局势的控制力,而这是与石油美元体系息息相关。

美国打伊拉克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事实上爆发于1990年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两场性质截然不同的战争。其实只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才能被称之为侵略战争,而海湾战争则不是,然而现在网上的文章很多都有意无意混淆了两场战争的性质。海湾战争肇始于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伊拉克公然吞并一个主权国家完全就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这激起了全世界的反对。当时在联合国召开的大会上安理会14个理事国中有13个同意对伊拉克制裁,剩下那个不是反对而是缺席,包括我国在内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全投了赞成票。美国发动海湾战争尽管是出于自己的战略利益考虑,但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是得到了全世界的支持的,也可以视为是一场具有一定正义性的战争。这么说当然不是否定美国为自身利益介入战争的动机,事实上当年美国支援中国抗战同样是出于自身的亚太战略考虑而不是对中国有什么好感,那么美国在二战中的行动难道是非正义的吗?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在本质上都是美国为自身利益介入的战争,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因为伊拉克侵略邻国在先且有联合国授权,而后者则纯粹是美国为自身战略利益发动的对一个主权国家赤裸裸的侵略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