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抗日戰爭竟是馬關條約的延續,是慈禧和李鴻章培養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悍然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日本關東軍以巡視鐵路為名,炸燬了奉天一小段鐵路,並以穿著東北軍軍服的中國人屍體作為證據,藉口東北軍破壞鐵路並襲擊日本守衛隊,向北大營展開了進攻。

同一時間,日本關東軍向奉天城發動了進攻。由於東北軍統帥怕戰爭升級,步步退讓,一夜的時間日軍先後佔領了奉天、四平、營口等地的鐵路和城鎮。長春地區的東北軍士兵自發的組織抵抗,終因倉促之間準備不足,戦至次日凌晨,長春被日軍破城佔領。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此後,日軍第二師一路長驅直入,至十一月十九日,日軍攻陷了齊齊哈爾。

在東北軍不抵抗的戰爭形勢下,整個東北三省100萬平方共公里的土地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被日本侵佔一空。

為了能夠將東北三省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於次年一月28日,日本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一二八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盧溝橋事變的爆發標誌著日本對中國的全面戰爭的開始,至此掀開了中國人民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

從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變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中,日本給中國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抗日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危害:

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所遭受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驚人的313億美元,間接的經濟損失204億美元。軍費損失41.6億美元,其中尚不包括海外華僑以及1000多萬的軍民傷亡。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的戰爭消耗及財產損失更是達到了5600至6500億美金。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在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中,中國空軍出動各式飛機18500架次,作戰4027次,損失各種飛機2648架,6164位休息的中華兒女在與日軍的空戰中殉國。而日本則損失飛機1543架,受傷330架。

十四年的抗戰,最無辜的就是中國的平民百姓。據統計,因戰爭直接死亡的人數達到了900萬人,另外還有800萬人因為其它各種因素死亡。9500萬人因為戰爭而淪為了難民,1400萬的青壯年被拉夫後,死於各種原因。在戰爭期間中國軍民的最低傷亡達到了5000萬人以上。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抗日戰爭對中國的打擊和破壞是毀滅性的,但是抗日戰爭的勝利使得中國一雪自鴉片戰爭開始百年來的屈辱,使中國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屈辱地位。使得世界列強再也不敢小看和欺負中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開始。

我們為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而驕傲,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而驕傲。但是在驕傲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中國近一個世紀的屈辱和十四年的抗日戰爭的血淚史是由誰造成。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日本可以說是中國的學生,從漢朝開始,日本就不斷的派遣使者到中國來學習先進的知識和文化。到了唐朝的時候,中國作為世界的文化和政治經濟的中心,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派有遣唐使到中國來學習,其中日本是最合格的一個學生。但是日本這個學生卻是最卑劣的學生,在中國強大的時候,他們虛心學習,但是一旦發現中國的實力落後了,就不斷的想要從得到利益。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而造成時刻不忘侵略中國心理的罪魁禍首就是當年腐朽的慈禧太后和李鴻章等人與日本簽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鴉片戰爭時期,日本同滿清一樣,都是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欺凌和殖民的對象,但是不同於滿清政府的腐朽,日本一直在積極的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並在國內實行維新改革。對內日本進行維新改革,開始走資本主義路線。對外,日本在積極的進行擴張,並制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到了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在經濟和軍隊上的建設已經和清政府不相上下,而腐朽的滿清政府卻仍然抱著天朝上國的思想不加以重視。

一八九四年八月一日,甲午戰爭爆發了。這是日本一次有預謀的戰鬥,北洋艦隊在措手不及之下損失了大小全部軍艦共三十餘艘,戰爭的結果以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滅宣告結束。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讓當時還是把清政府當成是強大帝國的日本徹底的看到了滿清政府的無能和衰弱。進而在清政府提出的和談中步步緊逼,不但需要清政府承認朝鮮半島的獨立,還要賠償日本人在戰爭中天文數字的損失。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在慈禧的授意下,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日本簽下了著名的《馬關條約》。條約裡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澎湖列島給日本,並賠償日本軍費2億3000萬兩白銀,並開放重要通商港口允許日本人投資辦廠。

《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得日本獲得巨大利益,2億3000萬兩的戰爭賠款是當時的明治政府年收入的三倍,這筆錢的一半被明治政府拿來擴充了軍備,剩下的一半大力的發展了日本的工商業和教育業,使得日本在資本主義的道路上快速的發展起來。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甲午戰爭的勝利使得日本嚐到了戰爭的甜頭,極大的刺激了日本對外侵略的野心,更是使得日本不遺餘力的開展起他們的“大陸政策”,為日本的軍國主義崛起奠定了基礎。

其實在《馬關條約》簽訂以前,日本的經濟和軍事已經無力再支持日本的戰爭了,當時日本的陸軍7個師有6個師已經是在中國和朝鮮戰場上疲憊不堪,難以為續了。而日本為了逼迫清政府簽下《馬關條約》,甚至連北海道的雜牌軍都派到了中國的戰場上。在馬關條約簽訂之前,日本的財政已經達到了崩潰的邊緣,國內的儲備幾乎耗費一空。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而康有為等一些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日本國內的空虛,因此提出了著名的“公車上書”:變法、練兵、拒和等政策。遷都西安,訓練新軍,在經濟上拖垮日本。

但是以慈禧太后為主的議和派卻是被日本的侵略嚇破了膽,為了繼續自己的腐敗與奢華的生活,不顧全國的反對,一心議和。甲午戰爭的賠款大大的緩解了日本的財政,使得日本有錢進行重工業的建設,終於跨入了帝國主義時代。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從歷史上來看,臺灣戰役的時候,在臺灣被清政府拋棄的情況下,日本出動最精銳的近衛師團與劉永福的黑旗軍對戰僅僅五個月就傷亡了3萬多人,臺灣一個孤島尚且能夠對抗日軍最精銳的師團。

清朝即使不遷都,繼續和日本打下去,靠著中國的巨大資源和人力,訓練新軍,積極備戰,東北戰場上的日軍力量根本不足以跨過山海關。一旦日本陷入長期的戰爭中,脆弱的日本財政就會全面崩塌,到時候的歷史也會完全被改寫。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如果日本在甲午戰爭中被拖垮了,就沒有《馬關條約》的出現,就沒有中國賠償的2億3000萬兩白銀,日本也就沒有了經濟發展和戰爭潛力,還會出現後面的重工業發展和加速進入帝國主義社會嗎?

馬關條約中國賠了日本2.3億白銀,日本才有錢進行工業化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