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掌”、“平头”在律诗中的解释与注意

​所谓“上尾”,所谓上尾是指单句相邻句脚声调相同的现象。是指在诗歌声律上犯双声之病。


关于“合掌”、“平头”在律诗中的解释与注意

凡上句尾字与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与第三句尾字为双声,皆称“上尾”。

请读懂!汉字共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律诗的出句句脚最好四声递用,首句入韵的,四个出句的句脚平上去入俱全,首句不入韵的,上去入俱全。

要避开相邻两联的出句句脚声调相同。据王力教授考据,“老节渐于律诗细”的杜老,多数律诗的出句句脚上去入俱全。近体诗的格律在盛唐时期已经完备。

近体诗的格律是非常严谨的,诗人在作律诗时都要严格地遵守其格律,当然,如果不遵守律诗的格律,那么你作出来诗,就不能称其为律诗。

近体诗的格律虽然严谨,但同时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进行拗救。此外,近体诗还有许多禁忌,比如,落韵、犯孤平、三平调,以及对仗的雷同和合掌等等。

上尾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病。在科举时代,也并不认为不合式,一般人也不注意。然而上尾却是为一些诗论家所排斥的。律诗虽然在原则上不必考虑句中各仄声字的上去入三声,但是有些人觉得“一句之中,四声递用”乃是艺术的最高峰。

是啊,要使诗词作品完美,就得注意一些禁忌.所谓四声递用,就是尽可能在一句的五个或七个字之内,具备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而且相间地递用。譬如杜审言的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若依照这首诗做成一个谱,就是:入上去平平,平平入去平。平平入上去,平上去平平。入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平。入平平上去,平去入平平。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句都是四声俱全(第二和第六句不能四声俱全,因为第一字如果用第二、仄声就犯了孤平。)八句之中,没有一句的形式是完全相同的,可说是尽了错综变化第三、之妙。如果七言诗也依照这个办法,更可以做到四声俱全,因为七言比五言多了两个第四、字。

然而,朋友们,为了声调的极端和谐,却给予诗人一种不可忍受的束缚。这种诗偶然做一、两首则可,首首如此则势所不能。我们只能尽可能地避免同调的仄声在一起,如“上上”“去去”“入入”等。一句之中四声俱全,几乎可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亲们,另有一种四声递用的说法是比较地合乎事实的。

关于“合掌”、“平头”在律诗中的解释与注意

敬请注意.临近的两个出句句脚声调相同,是小病(权且称作小上尾);三个相同是大病(大上尾);如果四个相同,或首句入韵而其余三个出句句脚声调都相同,就是最严重的上尾。

这种最严重的上尾,唐诗里并不多见。下面我们来分别看一看最理想的情况和最严重的上尾。

一、 最理想的单句句脚上去入声调俱全的情况

五律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上),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去),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入),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上),浑欲不胜簪。

注意:首句若不入韵,势必有两个出句句脚声调相同,但声调相同的句脚必须隔离,像该诗颔联出句句脚用去声,颈联出句句脚用入声至尾联方得用去声或上声。)

请读懂!房兵曹胡马诗 [唐·杜甫]胡马大宛名(平),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入),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上),万里可横行。

这也是避免上尾的诗例.再看一首七律,也是避免上尾的诗例.曲江 [唐·杜甫]

一片飞花减却春(平),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入),何用浮名绊此身。

再欣赏一首七律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平),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入),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去),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上),长使英雄泪满巾。

关于“合掌”、“平头”在律诗中的解释与注意

二、 最严重的上尾情况五律:

对酒寄严雄 [唐·刘长卿]陋巷喜阳和(平),衰颜对酒歌。懒从华发乱(去),闲任白云多。郡简容垂钓(去),家贫学弄梭。门前七里濑(去),早晚子陵过。

四个出句只用到平上去入中的两个啊.游鹤山院 [宋·陈师道]积石横成岭(上),行杨密映门。人声隐林杪(上),僧舍绕云根。顿摄尘缘尽(上),方知象教尊。只应羊叔子(上),名字与山存。这个更丑.出句末字皆上声也。

再看上尾之七律: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宋·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平),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入),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入),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佳客(入),踏雪来看群玉峰。

再看一首上尾之七律:钱唐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宋·曾巩]

明月如昼露花浓(平),锦帐名郎笑语同。

金地夜寒消美酒(上),玉人春困倚东风。

红云灯火浮江海(上),碧水楼台浸远空。

白发蹉跎欢喜少(上),强颜犹入少年从。

到了宋代,四声递用的形式大约已经不为一般人所知,于是上尾的毛病甚多,临近两个出句句脚声调相同的已经不胜枚举,以四个相同或首句入韵而三个相同者而论,也时常见到。

当然,四声递用和上尾的避忌,应该不能专算为一种诗律。但是,如果作诗的时候,注意单句句脚的四声递用,避免单句句脚声调的雷同,对提升诗的声调和谐美还是非常有益的。

毛泽东的近体诗很讲究声律,他的多数律诗的出句韵脚,四声交递,请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平),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去),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岩暖(上),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入),三军过后尽开颜。

出句句脚依次为平、去、上、入。在他发表的十首七律中,有4首具备四声俱全:七律·长征(平去上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平入去上)、七律二首·送瘟神(平入上去)、(平去入上);仅有两首出现了小上尾,即:七律·到韶山(平入去去)、七律·答友人(平去入入)。

律诗出句句脚平上去入俱全,这是理想的句式。最低限度也应该避免邻近两联出句句脚声调相同,否则就是“上尾”。请记住这段话.邻近的两个出句句脚声调相同,是小病;三个相同,是大病;如果四个相同,或首句入韵,其余三个出句句脚声调都相同,就是最严重的“上尾”。

唐人有这个讲究,但后来一般人也不大注意这个问题,乃至科考场中也并不认为“上尾”不合适,但某些诗论家却将“上尾”视为诗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