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枪榴弹作为现代步枪的附加"小杀器",它的出现已经有三、四百年历史了。最早的枪挂榴弹出现于16世纪末,17世纪出现了用黑火药发射的枪挂榴弹。当然这一时期的枪榴弹还十分原始,只能算当代枪挂榴弹的雏形。 但不管怎么说,火药的出现打开了人类热武器的发展之门,枪榴弹作为一种人类脑洞大开的必然产物,出现在了近代轻武器的序列之中。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图:黑火药时代的枪榴弹发射器和榴弹,注意枪还是燧发枪

现代枪挂榴弹发展的黄金时期则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到二战结束以后。我们都知道一战的爆发催生了一系列世界武器史上的发明创造,例如坦克的诞生、飞机第一次被用于战争,等等。早期的现代版枪榴弹便在这种背景下问世了。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大致梳理一下一、二战前后不同国家的枪榴弹发展历程,以供读者参考。

最早的现代枪挂榴弹——英国No.23枪榴弹,发射方式简单粗暴

目前比较公认的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最早的现代版枪挂榴弹是英国No.23枪榴弹。这一时期的枪榴弹可以简单理解为用步枪发射的手榴弹,目的是填补手动投弹和迫击炮之间的射击覆盖空白。这种英国版枪榴弹的弹体就是个普通的"米尔斯"杀伤手榴弹,尾部拧上一根长杆,发射时在李·恩菲尔德步枪枪口加装一个发射器,把这根长杆插到步枪枪口里去,弹体被发射器套住。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No.23枪榴弹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图:枪口有个发射固定装置。此时拔掉手榴弹上的保险销,手榴弹的握把片被这个固定装置的圆箍套住,不会弹开,手榴弹不会发火。击发空包弹,产生的火药燃气推力把长杆往外推,一同把手榴弹推出去,飞出去瞬间手榴弹上的握把片失去这个圆箍的支撑就弹飞了,手榴弹发火,经过延时爆炸。

由于这种发射方式必须把长杆插入枪口,非常磨损和烧蚀枪膛,所以之后不久便被淘汰了。后来用上的是一种叫No.1 MkI 的杯状发射器。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图:发射前,要在米尔斯手榴弹底部装一个碟状闭气片,插入发射器的杯状发射筒内,用空包弹击发。

法国版V-B枪榴弹发射器——发射方式更暴力:用实弹

和英国人简单粗暴的插条式榴弹发射原理相比,后续跟进的法国版V-B枪榴弹发射原理看似"贴心"得多,且外观非常接近No.1 MkI 的杯状发射器。V-B枪榴弹发射器属于一体化枪榴弹发射器,前端为枪榴弹发射管,后端为枪管锁定装配,与步枪枪口刚性连接在一起。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图:V-B枪榴弹发射器和特制的V-B型枪榴弹,发射器后端的叉型连接器直接连接到枪口,榴弹在发射器内发射,省去了英国No.23榴弹插入枪膛内的长杆,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枪膛,减少磨损、烧蚀。

不过令人诧异的是,法国的这种V-B型枪榴弹的发射方式比英国版还要粗暴——它是用实弹顶出去的!在V-B型枪榴弹的后部有个小孔, 当步枪发射子弹后,子弹弹头会直接顶在小孔上,和枪榴弹一起腾空飞翔。于是,

V-B枪榴弹发射器也成为那时少有的,可以用实弹进行射击的枪榴弹发射器。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可以用实弹射击的V-B型枪榴弹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V-B型枪榴弹

美军M系列枪榴弹——集各国优点之大成者

美国参加一战比较晚,之后很快便以法国V-B型枪榴弹为蓝本山寨出自己的枪榴弹。不过法国人的这种原版设计比较让美国人肝颤:如果榴弹上这个小孔(用今天的术语说应该叫弹头捕捉器)有异物堵塞的话,很容易在射击的时候直接引爆枪榴弹。因此,美国在自己后续开发的一系列以M开头命名的枪榴弹设计中,全部采用空包弹发射。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图:美国版早期的T3、T9枪榴弹发射器明显是山寨法国的

1941年9月,美国终于开发出自己的国产版枪榴弹发射器,其中配用于M1903步枪的称为M1枪榴弹发射器,配用于M1917步枪的称为M2枪榴弹发射器。之后经过不断改进,美国于1943年推出专门为M1加兰德步枪开发的M7枪榴弹发射器,包括M7、M7A1、M7A2、M7A3共四种型号。二战之后,美国又为M1卡宾枪开发了M8枪榴弹发射器。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M系的几型枪榴弹发射器

所有这些枪榴弹发射器的基本原理都差不多:在枪口安装一个特制的发射管,榴弹的底部为中空,套在这个发射管上,发射时用空包弹将榴弹打出去。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发射管和安装到枪口上的示意图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图:把后部中空的榴弹直接套在那个发射管上就可以发射了

美国人的这种设计好处是尽量将榴弹和枪管隔离,并且使用空包弹发射,最大限度保护了枪膛,减少磨损和烧蚀。此外,这个发射管的一个巧妙之处是它上面一节一节的钢环设计:这实际上是一个射程标尺,每一节代表100米,发射时将榴弹的尾管套在相应的钢环处,则可大致设定发射距离。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图:每一节代表100米,相当于一个射程标尺

总体来说,美国版的枪榴弹发射器和枪榴弹设计克服了早期英、法等国同类型装备的种种不足,代表了一、二战前、后枪榴弹的发展主流,在二战结束之后被许多北约国家采纳和效仿,是一款成熟、可靠的轻武器装备。

最后了解下国产枪榴弹:能发射40毫米破甲弹打坦克

介绍完外军的各类枪榴弹,我军在这方面是什么情况呢?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的是,我军在抗战期间就已经研发出了自己的枪榴弹!抗战期间我军著名兵工专家吴运泽克服种种困难,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就地取材,成功研制出我军自己的枪榴弹。据考证,这种枪榴弹的第一次立功是在南京附近的一次战斗中,新四军用它成功击毙了八十几名鬼子。战后负责指挥战斗的新四军成钧旅长将缴获日军指挥官的一把手枪送给枪榴弹的研制者——吴运泽,以示感谢。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吴运泽老先生

建国后,我军对枪榴弹的研制工作非常重视,成功开发出一系列产品,这里面名气最大的当属可用81杠、早期95式步枪发射的40毫米破甲枪榴弹了。这种枪榴弹的特殊之处有:

一、发射原理比较暴力,也是用子弹直接打出去的——在这种榴弹的弹尾有一个专门设计的捕弹器,子弹发射后负责捕捉到子弹并吸收能量推动榴弹飞行;同时捕弹器将子弹和榴弹的弹头隔离,以免意外引爆榴弹。当然,和一百年前的法国版枪榴弹相比,今天的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它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二、它的破甲原理比较独特。榴弹撞到装甲后,推动击针刺击雷管,从而使战斗部锥孔型主装药爆炸,产生高温高压高速高密度的金属射流,穿透装甲或者坚固工事。

三、破甲威力比较强。据公开报道,40毫米破甲枪榴弹对于坦克装甲车的直射距离大于70米时,它的最大破甲厚度为250毫米。当然,和肩抗式火箭发射器相比这个破甲威力仍显不足,但考虑到这只是一把枪打出去的东东,难怪有军迷戏称我军"火力不足恐惧症"的症状一目了然。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八一杠发射枪榴弹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图:近年来网络上还出现了缅甸用81杠魔改的专用榴弹发射器

结 语

早期的现代枪榴弹发射器就是为了将手榴弹发射得更远,弥补人力投弹的不足。二战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破甲型、破片杀伤型、甚至云爆弹型的枪榴弹如雨后春笋般被开发出来,说明枪榴弹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不过,早期用枪口发射的枪榴弹有两个先天缺陷——一是烧蚀枪膛严重,会减少步枪使用寿命;二是发射子弹和发射榴弹不能同时进行,操作时只能二选一。

会飞翔的手榴弹:浅谈世界各国早期枪榴弹的发展

因此,进入21世纪以后各国的枪榴弹主流已经是下挂式枪榴弹发射器了。其具有不烧蚀枪膛,射击精度高,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人机工程性好等特点,未来仍将是各国陆军轻武器的重要组成。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