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個什麼節?圍爐話鄉愁!

冬至是個什麼節?圍爐話鄉愁!

又是一年一度的冬至,在我們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俗稱“做冬”。祖母和母親在天還沒亮就會起床,為全家人做湯圓。祖母先把餡炒好,通常是花生、椰絲、白芝麻,最後拌入砂糖。母親把糯米飯用溫開水搓成麵糰,然後兩個人一起包全家食用的湯圓。冬至的早餐是甜甜的湯圓,放在薑湯裡,特別暖和,又甜又香。

冬至的晚上,通常會是一個圍爐的火鍋晚餐,俗稱“打邊爐”。冬至通常天黑得早,父母下班的時候,就已入夜。大家都趕緊幫忙把炭放進小小的火爐中,生起炭火,把它放到圓桌的中央,上面架著一口鋁做的煲,放入祖母一早熬好的羊肉湯,然後桌子上堆滿了各種肉片、魚片和蔬菜,喜歡吃什麼就自己動手放到鍋裡燙。以前叔伯兄弟都住在一幢大房子裡,這樣的晚餐特別熱鬧,大人們好像特別開心,吃著菜喝著酒聊著天,沒人管小孩。小孩就覺得特別自由快樂,趕緊吃完飯就到門口另一個炭爐去烤火,各種娛樂玩耍,沒有大人管著真是很舒爽……

我以前問母親,為什麼冬至要吃湯圓呢?元宵節也要吃湯圓。母親說,冬至是團圓的大日子,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團團圓圓。然後我又問,中秋才是團圓吧?母親就會說:“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都是團圓的日子。一年四季都要團圓,重要的日子就必須和家人一起過!”

小時候似懂非懂,但卻記住了母親這句話,在每當這些傳統節日,我都儘量回家和父母一起過。在眾多的傳統節日裡,冬至節最不是節,但其實冬至在歷代的典籍中,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據史料記載,上古的夏殷周時代,對“正月”的具體時間安排是不一樣的。周朝同以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日卻是從冬至開始,因此冬至這一天,也就是當年的“元旦”。周以後,計算二十四節氣,都從冬至開始,這樣冬至便成了“歲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經是“正月”。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說的來頭。

《易經》裡有“冬至陽生”的說法,大概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這一天之後,太陽逐漸迴歸,白晝一天比一天長。所以人們要在這一天裡吃糯米糰子,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全家圍爐,敬天祭祖,也代表了歡樂團圓的意思。

我們都長大了,離開了家鄉,大家各散東西。讀書、工作……好像從此以後就沒有再認真地“做冬”。結婚生孩子以後,卻忽然把吃湯圓和圍爐火鍋的傳統堅持下來,在大街小巷被聖誕節淹沒的日子中,在家裡過著一個叫“冬至”的小節,和孩子們聊聊我們小時候圍爐的瑣事往事。

冬至也許不是什麼節日,只是我想家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