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病毒研究所 1 月 21 日申请了治疗新冠肺炎的专利,说得通吗


郭德纲老师说得对,一帮外行来指导该怎么说相声,郭老师要是有一点点着急,这相声都白说了。一个道理,我们不是一个行业的人。

武汉病毒研究所 1 月 21 日申请了治疗新冠肺炎的专利,说得通吗

说几点吧!

1.注册专利,是以打促谈,目的是让老百姓吃得起药,早日消灭疫情,不是为了赚钱。

2.2019-nCov的药效实验,吉利德没有做,是病毒所和军医科做的。

3.老药新用,增加新的适应症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4.如果病毒所和军医科不申请,让某些公司或者个人申请了,人家想定价赚一笔,也得认。

5.武汉病毒所教授太多了,甲课题组的成果和乙课题组的成果本来也是相互独立的。能说孙越和岳云鹏说了《汾河湾》,就不让郭老师和于老师说《汾河湾》了?那还都是德云社的演员呢。

双黄连是上海药物所宣传口出问题了,细胞水平抗病毒有效可以,这个是实验数据,但是应该发论文,而不是发新闻稿,不能把这两个混为一谈。科学问题要用科学数据和科学论文解答,千万不能是发新闻稿。

如果不理解,我可以慢慢解释。科研院所科研工作是课题组组长负责制,要看相关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谁,看看每个作者的贡献是什么。不要把5734和双黄连说是一拨人做的。现在是PI负责制。

6.1月21日并没有问题啊,拿到病毒,评价,做实验,拿到数据,写论文,报专利,1月21日的时间节点没有任何问题啊。

7.仅仅知道药物对2019-nCov有效就能用在病人身上?1月21日之后,谁写临床用药方案了?申请专利,那只是个药物分子,有病毒抑制效果,细胞层次有效果就直接往人身上用是不科学的,不负责任的。临床用药方案谁写了?每天吃多少,吃几次,什么剂量给药,注射还是口服?这些都是要研究的,不是家里做菜做饭,多放点糖少放点盐那么简单!人命关天,这是人!

8.有人说在非洲做了实验,可以直接拿来上病人。说一下吧:健康人吃了,安全没问题;埃博拉患者吃了,治不好埃博拉,也没安全性问题。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可以直接用在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身上,因为这不一定安全。举个不恰当的类比,有人青霉素过敏,有人青霉素不过敏,总不能说青霉素是安全的,你先用用看看,因为人命关天。

9.有兴趣可以查查看磷酸奥司他韦的故事。如果没有自己的专利,流感都吃不起药的人,可能就是你自己。

再做个总结哈,有些一天移液枪都没摸过的厨子或者修自行车的都来给我们指导细胞实验了,我谢谢你们对科学研究的关注,真的是热心市民,但咱们毕竟不是一个行业的人,你非说细胞实验必须用试管做,我要是有一点点生气,我都是那个!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承蒙关注,不胜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