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你想多啦!

  别老低头玩手机了,小心得颈椎病。

  我不怕,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我还年轻。

  然而,近年来颈椎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然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而成了大众常见病之一。许多中青年上班族、低头族也成了颈椎病的“重灾区”。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你想多啦!

  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

  颈椎病如此多发?

  针对这种情况

颈椎病是什么?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你想多啦!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简而言之,就是因椎间盘的病变继而影响颈椎周围血管、神经等组织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为何如此多发?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你想多啦!

  颈椎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但归根结底可总结为两大类:第一,低头的动作带来了过大的压力;第二,运动量减少。

  低头的动作与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相反,增加了椎间盘的压力,加速了椎间盘的老化。长期伏案者、手机“低头族”,以及习惯用高枕、睡软床的人群,长时间保持固定不变的姿势,使颈椎肌肉韧带疲劳,就会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运动量减少也是导致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一方面,运动量减少给颈椎的营养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运动原本可以加强肌肉力量,增强肌肉对颈椎的保护作用,而运动量的减少使肌肉的容积和力量都下降,降低了肌肉对颈椎的保护作用。

颈椎病有哪些症状?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你想多啦!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医学上通常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性颈椎病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就会有不同的表现。

  1.神经根型:年龄一般在40岁左右,劳累、轻伤后或落枕后,开始颈肩痛,几天后疼痛放射到一只手的 2个或 3个手指;间或有头晕、头痛,白天不能工作,夜间无法入睡;颈部活动受限,后伸时症状加重;患肢有沉重感,握力减弱,随后不能提重物,手臂肌肉萎缩。

  2.脊髓型:表现为四肢感觉运动神经系统的障碍,可能发生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继而发展为行走困难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瘫痪。

  3.交感型:①头部症状:如头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的。②眼部症状:眼胀、干涩、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像有雾等。③耳部症状:耳鸣、耳堵、听力下降。④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⑤心血管症状:心悸、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⑥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有时感觉疼痛、麻木。

  4.椎动脉型:①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②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③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可出现一过性瘫痪,发作性昏迷。

  另外,发现自己常有一过性手麻、低头手麻、手抖,经常性颈肩部疼痛,或者经常落枕,这也可能是颈椎病的表现。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你想多啦!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你想多啦!

  治疗颈椎病主要有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牵引治疗、手法按摩、理疗及手术等不同的方法。

  一般说来,90%的颈椎病都可以通过保守方法进行治疗。通过理疗、锻炼等方式缓解颈椎部位的不适,减轻症状反应。仅有10%左右的颈椎病患者,主要是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以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颈部压迫。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你想多啦!

如何预防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你想多啦!

  防治颈椎病,关键在于“减少伤害,增加保护”。调整以下几项生活工作方式,有助于保护颈椎。

  1.要选择合适的枕头。如果枕头垫得过高,会对颈椎造成压迫。合适的枕头压实后应有一拳的高度,同时枕头下缘要能够支撑住颈部,不要使后颈悬空。

  2.工作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背挺直,大腿与小腿呈90度;如果使用电脑,可适当垫高显示屏,以双目能够平视屏幕为宜,这样就不会因显示屏放置过低而造成耸肩或弯腰现象。

每伏案工作30~40分钟,可以起来活动一下,抬头远视几分钟,消除颈椎和眼部疲劳。在工作间隙增加活动量,如做一些前后屈伸及旋转运动,增加体内血液循环,从而改善颈椎病症状。

  3.注意加强锻炼尤其选择能够锻炼到颈部肌肉的运动方式,比如游泳。此外,适度地锻炼颈部、背部肌肉,

如牵伸背阔肌、做头部“米”字操等,同样可以增加肌肉对肩颈的保护作用。但需注意运动适度,不可过度劳损颈椎。

  4.减少可能会加大椎间盘压力的活动方式,比如,缩短低头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的低头行为。

文/综合整理自《中国医药报》、科普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