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26子, 為何沒人敢和朱標爭太子位, 甚至連朱棣都選擇隱忍?

永州章氏


人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可明太祖朱元璋對嫡長子朱標的寵愛,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超越了尋常的父子。

朱元璋總共有26子,而這26子中,他最看重和喜愛的唯有嫡長子朱標一人。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朱標不僅是嫡長子,還是所有皇子中最像馬皇后的一個。

所以,朱元璋之寵朱標還體現了他對馬皇后的異於其他妃子的鐘愛。關於這點,史書曾有過相關記載,記載的大意是:
一日,朱標犯了錯,於是朱元璋就在後面追著朱標要教訓他。朱標於是撒腿就跑,跑著跑著身上就掉落了一張紙,朱元璋撿到這張紙後竟也不再追朱標而是坐在地上失聲痛哭。

原來,朱標掉落的正是生母馬皇后的一張畫像。朱元璋在如此猝不及防的境況下撿到兒子失落的馬皇后畫像,他便不免想起了過往馬皇后救他命的種種,他和她昔日相處的點點滴滴也湧上了腦海。

如此,朱元璋怎能不情緒崩潰而失聲痛哭呢。

所以,對於朱元璋而言,長得極像馬皇后的朱標就是他對馬皇后愛的延伸。具體朱元璋對朱標的寵愛到了哪種程度呢,用一句話形容便是:傾盡所有地對他好。

當一個帝王傾盡所有對一個皇子好時,其結果就是題中所說:沒有任何其他皇子敢拿自己和他比,也沒有任何皇子敢覬覦的他的儲君之位。至於後來在朱標死後費盡心力奪取了皇位的朱棣,在朱標在世和朱標死後,他至始至終沒有得過朱元璋的一絲特殊對待。

與朱標剛剛生下來便被定為儲君不同是,朱棣出生時朱元璋反應很淡,以至於他長到跟門口的石獅子一般高時,朱元璋才想起來要給這個皇四子取個名字。

說來,朱棣的待遇恰是帝王家的常態。再來看朱元璋在教育上對朱標和朱棣的區別對待。

早在朱元璋還是吳王,朱標還是世子時,朱元璋就極其重視其教育,他給長子請來了宋濂專門教他經傳。

而這宋濂具體是什麼人呢,一個字:“牛”。

宋濂不僅是明初詩文三大家之首,還被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就連學者們也得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在找了這個最牛老師的同時,朱元璋還將開國名將、也就是我們今天的門神常遇春等厲害武將放到了朱標身邊。

如此強大的陣容,不用說,這是朱元璋對朱標寄予厚望的象徵。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朱棣等其他皇子的教育朱元璋就算是過問也只是走走過程,基本不會花太多心思。

可對朱標,朱元璋不僅日日要考察他的功課,還要隨時隨地各種面傳親授。話說,這朱元璋為了教育兒子,真的是捨得下血本!

野史記載,宋濂案時,朱標為老師求情,朱元璋覺得兒子的做法太過仁慈,他最後竟為了讓兒子懂他的用心親手摘了路邊的荊棘給朱標。

朱標一看這滿是刺的荊棘忙說:“父皇,這都是刺,怎麼抓啊。”

朱元璋聽完淡淡道:“你看到上邊都是刺了吧,很好,不敢抓是把,父皇抓給你看”。話音剛落,朱元璋用手用力的將荊棘上的刺用力的擼乾淨了,手上血淋淋的,然後把荊棘遞給了朱標,當然朱標很輕鬆的就拿住了。

拿住這帶血的荊棘後,朱標瞬間就懂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也懂了“過分仁慈便是殘忍”的大理。

在如此盛寵之下,朱棣等其他皇子自然打小便知道:只要有大哥朱標在,他們便將永遠只是臣子。於是,他們對這個長兄的態度自然是謙恭有禮了。至於遇到利益衝突時,不用說,其他皇子都會本能地選擇隱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