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初中生宁可去最差的高中都不去最好的职中?

教育大爆炸


虽然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但是第一个分水岭应该是中考才对。如果高考失利了,学生还可以去专科学校。如果是中考失利,那么要么工作也么去职业学校。不过中考和高考的区别在于,中考如果跟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相差分数很小的话,可以通过花钱来买分,而高考则绝对不可能,该是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了一定的积蓄,所以家长们宁愿花钱去让孩子读高中,也不会让孩子去读职业学校。

原因很简单,家长认为小学初中的知识对于所有学生来说区别并不大,并不存在智商上的差异,那些所谓的“差生”只是不去学习而已。然而这部分行为习惯是会传染的,而且只有不学习的差生才会去职业学校,而自己的孩子只是差一点点话倒是可以投入,毕竟职业学校的生源情况就摆在那里。

然而这个潜意识的思想就导致了另一种想法的催生,那就是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很少。正是因为家长们普遍认为职业学校是差生集中的地方,这些学生根本不会去学习,分配过多的教育资源也没有用。

那些优秀的老师都是宝贵的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所以即便是一所普通的高中,也是正正经经教书育人的地方,肯定是值夜学校所不能比的。

而且很多家长也会认为自己孩子中考没能考上高中只是一次失误,而一次失误并不能否认孩子的全部努力,有的人的确初中不怎么样然后到了高中成绩突飞猛进,但这只是极少数的情况。

家长想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错,但是职业学校也是在教育部注册的正规学校,只不过和高中以及大学教学的方法和方向不一样,一个是继续钻研学理,另一个则是向社会定向培养人才。高考之后也会有专科院校,而这部分学校说白了就是更加高级的职业学校。只要在学校里付出努力,在社会上同样能做出贡献。

就比如老师,不仅有小学老师,中学老师,高中老师,虽然他们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的,但是不要忘记还有幼师这一职业,而幼师一般来说都是免中考直接录取,是国家向社会培养的专业人才,难道他们也是差生吗?

不,他们只是爱好这个职业和职业所带来的环境而已。而高中和高考,然后进入大学,也只是成为人才的另一种途径而已。只不过这种途径已经根深蒂固,无法轻易改变。


名校课堂


为什么有些初中生宁可去最差的高中都不去最好的职中?

我还是很有资格来说一下职中和高中的区别的,因为我和我哥,一个去了最好的职中,一个去了最差的高中。

当年,我哥成绩是比我好一些的,初中毕业的时候,我哥选择了去市里的职中学会计,而且是我们县城某厂的委培生,然而哥哥毕业的时候,所谓的厂子竟然倒闭了,要知道为了上这个委培生,家里还花了2万块钱保证金,厂子一倒闭,钱也没有拿回来。

随后,哥哥自己在县城里找了份工作,每个月四百都块钱。

而我成绩比哥哥略差一些,家里又没有那么多钱,我又想上学就去了我们当地最差的高中,我的成绩离一中只差了三分,所以那所最差的高中为了招生,对我这样只差三分的是免学费的,之后的三年,我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竟然考上了一个二本院校。

大学毕业后,我又读取了名校的研究生,之后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家里几乎没有操心。

从我和我哥的经历来讲,我还是认为只要是愿意读书,还是选择高中,而且现在的职校分配的工作都是一线流水工,虽然说工资不低,但是很累的。

希望以上的经历对家长和学生都有帮助呢。


优教家


因为再差的高中也有逆袭的机会,去了职高就等于放弃自己了。

我弟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弟弟小时候身体比较弱,爸妈很娇惯他。他小学和初中都跟我读同一个学校,只差一个年级。学校每一级定制的很多作业都是一样的,他就把上一年我做过的作业翻出来抄。

这种学法成绩自然不会好,中考时只考了450多分,爸妈和老师都劝他上职高。因为县城里的高中他全上不了,如果想读普高只能去离家80多里路的一个乡镇高中。

可是弟弟好像忽然开窍了一样,坚决不上职高,自己坚持填了普高志愿,开学自己卷铺盖去了那个很差的普通高中。

三年后,弟弟考上了本科。他们那一届一共就5个本科生,弟弟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当初他选择了职高,他跟大学就基本无缘了。

所以,如果孩子愿意,家长一定要支持他上普高。如果要问原因,我可以给出3点:

①读普高有逆袭上本科大学的机会,读职高基本就是混日子。

请恕我直言,现在大部分职高的办学质量都不怎么样。既不重视文化课教学,又搞不好专业课教学,如果你指望上3年职高学门响当当的手艺,出来就能就业,那你就要失望了。

②读普高最坏的结果就是考不上本科,毕业后去读个大专照样学技术。

现在上大专要多少分?200分就可以上!高中毕业不过也就18岁,即使上不了本科,咱还可以上大专去学一门真技术!

③职高里没有学习氛围,调皮捣蛋的同学比较多,容易沾染不良习惯。

十几岁的年轻人精力是很旺盛的,学习压力小他们就必然要整其它的事,比如抽烟、玩游戏,甚至接触社会上的小混混……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职高里想抵制这些诱惑是很难的。

当然,普高里也有混的,不过肯定没有职高那么普遍。普高里老师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毕竟有升学率压在那里。因而,读普高多少能够学到点知识,至少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过,万事不能绝对化,我也并不想把职高一棒子打死。据我所知有些地方的职业教育办的还是很好的。2007年的时候,我去杭州找工作,我感觉那边的职高办得有声有色。

尽管如此,我仍然赞同大家去读普高,给自己一个机会。

结束语:

中考结束,才只有15岁而已,人生之路那么长何必早早给自己贴上标签?

读3年高中,经历一次高考,给自己一次机会。

我是小七,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给我一个关注吧。

墨公子说教育


我觉得职中和高中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不管是不是最差的高中,都和重点高中一样,学习的内容是一样的,上普高还有机会考大学,上职高也可以考,但是学历却是大打折扣的,所以如果是我家孩子,我依然让他去高中。

中考的成绩虽然对整个高中的学习影响很大,但是能上普高,还是说明基础知识是没问题的,高中三年,只要你愿意学习,都有机会补上来。而如果你去职高,学习相对比较松散,学历没有高中毕业证含金量高,职高学的很多东西,实际工作都用不上,也很难找到对口的专业。

普高考大学,可以选择的专业和学校比较全面,而职高也可以考大学,但是限制很多,能考的大学基本是本省的,而且专业受限,只能选择你所学的专业,或者专业类细分。

所以,我建议孩子能上普高就不要去职高了,从长远来看,你想上大学,想继续深造,普高更适合。如果你只想考个毕业证,然后出去工作,可以选职高,一般读两年,第三年出去实习,也就是正式工作了。最后,怎么选择还是要交给孩子,父母不要盲目做决定。


陪读妈妈谈教育


因为每个有志向的学生心目中都有一个大学梦,而职中满足不了。

虽然上了职中也可以考大学,但是能考上的难度太大了。

以我身边的人为例吧:

我一个妹妹,差5分去不了我们市里的重点高中,那么只能去另外的一所高中。但是即使是那所高中每年也就招1000人左右,照样有很多人考不上、也去不了。其实中间有亲朋好友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上个职中早点工作呗。但是她自己不愿意,她说她总要考大学的,哪怕这个高中教学质量差些,今年考不上,明年复读一年,我也总是能考上的。


另外一个是邻居家的孩子。他们家呢,今年是姐姐中考,明年是弟弟中考,同时弟弟的成绩呢非常优秀。姐姐呢,考出的分数去不了重点高中,经过家里商量呢,选择了去职中,因为第一她这个成绩可以有奖学金;第二她这样不上大学了早点工作,也可以给家里减轻负担。其实她自己盘算的是,如果上了职中,她也可以继续学习上大学,大不了自己以后赚钱挣学费。结果进了学校才会发现,职中的课程和高中课程差距太大了,而且学的完全不是一样的东西。基本上一半的时候会学一些简单的高中课程,另一半的时间要学习一些专业的操作技能的课程。以这种学习程度和水平,是考不上大学的,虽然那3年她比其他学生都刻苦很多,但是最终也只是考上了一个高职。而他弟弟最终考上了北京的985。后来和我们闲聊的时候,她也曾偶尔抱怨命运不公,说如果当初她选择了去读高中,上个大学,会不会和现在不一样。


煮酒论高考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为什么有些初中生宁可去最差的高中都不去最好的职中?

我们学校是一所县城周边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

我们县以前也有职业技术中学,但是离县城很远,除了县城高中以外,周边一些大镇也还有高中。因为我们学校生源比较差,能考上县城中学的孩子并不多,还有许多学生是到周边一些大镇上的高中去上学。这学期在我们县城就办了一所职业技术中学,但是选择读职业技术中学的孩子却并不是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

1.职业技术高中就业形势比较迷茫。

虽然我们县城有和天坤集团一起创办的职业技术中学,但是因为刚刚办学,就业形势怎么样呢,大家都还在观望状态。

而根据我们的了解,以前的职业技术中学的学生大多在一些厂矿和企业,工资收入不是很高,收入低,工作辛苦,现在的年年轻人还真不想干。

2.家长和孩子都还没完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我有一个侄儿,他自己坚持要去读职高。当时他妈告诉我这件事情,我都不大能接受,再把这件事告诉我爸,老年人更不能接受。不过孩子自己担心考不上普高,坚持要去读职高。在人们认识中,职业技术高中给人的感觉不太好。

3.职高管理比不上普高。

普遍看来,职业技术高中的管理始终还是比不上普通高中,学生基础本身比较差,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他们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混个高中毕业,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学风普遍不浓。学生毕业后,参加高考的不是很多,不管从老师的授课还是学校的管理来说,都比普通高中要差。

我妹夫就在职业技术中学当老师,他告诉我,每带一个班能够考上几个大学生就是不错的了,这与普高的升学率是没法比的。

结束语:不管是选择读普高还是选择读职高,首先要孩子自己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愿意好好学习,才能真正学有所获。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我是一所职业院校的老师,下面用我的亲身经历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你了解职业院校吗?好的职业院校是什么样子?

首先初中生去高中还是去职业院基本上是家长的选择,而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考大学是孩子的必经之路,只要考上大学,尽管不是特别好也要去读,因为大学生的含金量要比职业院校高很多,这是绝大多数家长的想法。而且初中学不好,不代表高中学不好,好好学也许会考上大学。

其实很多家长即使孩子成绩不好也不愿意放弃孩子上大学的希望,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也可以上大学,而且不用参加高考,目前很多好的学校有3+2或者3+4的机制,在职业院校读3年就可以上大专或者大学,当然毕业证是一样的,只不过专业没有那么多而已。


很多家长会有疑问,真的有这么好的事情吗?当然,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扶持职业院校,全国这样的职业院校不下几百所。这是初中学习不是特别好的学生一条出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也对职业院校没有好的理解。即便没有上大学,学一门技术可以在社会上学有所用也是不错的选择,要比高考的风险小一些,看似退而求其次,实际上未来的发现未必不好。

最差的高中什么样?孩子能考上大学吗?

家长真的可以看看目前差的高中什么样的升学率,一个班级里能够考上几个本科生,这对于家长而言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不太好的高中教育资源并不好,老师水平也一班,班级风气更是不可多言,孩子在这样的班级里想走出来,考上大学太难了。

长春就有这样的高中,每年招生都很火爆,可是一个班考上本科的学生屈指可数,更别说重点了。在这样的高中里你的孩子想逆袭太难了。理解家长的心情,但是对于孩子的未来还是要有个比较合理的规划,不然真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很多高中目前生源根本不用发愁,大多数的家长也是觉得孩子也必须上高中,可是上完了高中没考上大学怎么办?尤其是上了不太好的高中,恐怕家长对于这件事考虑的不够全面,或者太乐观。当然现在大学很多,读不了二本读三本,还有一些大专等着,但是如果有选择为什么不去读个3+4,或许出路更好一些。

目前国内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一般偏向的教学方向还是职业化一点,说白了主要面对的还是那些毕业之后就工作的学生,生源质量也相对比较差,很多学生根本就不学习,想着反正毕业了也是去工作,只要毕业了就行,学校的风气很差。

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年纪比较小,和普通高中学生不一样的是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因此多数都是在混日子,家长也不怎么管,久而久之鱼龙混杂,很多学生根本就没当成在学校学习,只当成就业前的一个过渡而已。有些职业院校的老师也比较难,学生根本就不听话,缺少最起码的尊重,因此导致了恶性循环。

但是好的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规划是非常明确的,就业对口的单位也是比较好的,很多家长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将孩子送到了职业院校当中去,最起码工作没有问题。而且一些学生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干的不错,男孩子多数可以养家糊口,有一些还从基层岗位上一路攀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无论职业院校还是高中,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种选择,这个选择家长一定要慎重,分清楚利弊。如果你的孩子能上高中,但是高中非常不好,建议还是去一所有3+2或者3+4的职业院校去读,这样才是比较好的一条路。


宪平说教育


是的,这确实是很多初中生的一些想法,包括一些家长都是这样想的,一直认为文化课总比上技术学校要好的多。其实不然。

目前来说,我国教育尤其是连续20年的大学扩招,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但是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又比较缺乏员工,尤其是专业素质的员工。

那么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进行了现在的教育体制改革,对高职院校进行扩招,对大学学校进行缩招。

之前之所以学生和家长都想走文化课。主要是觉得大学毕业以后可以当白领坐办公室,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有很多大学生毕业时候就要面临的是到企业还是考公务员或者是教师等等。到企业里面当员工其实就是出苦力。即使自己不上大学也可以到企业里面当员工。所以他们觉得心里不平衡。

目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强国转型的阶段需要大量的员工,尤其是蓝领工人,为什么德国能够挺过金融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能够发展实体行业,

我国和德国走的路子基本相同,但是现在我国人口红利已经渐渐消退。那么制造业,就需要技术员工,而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更符合的。

所以我现在觉得,那些学习比较差一点的学生,还不如直接到高职院校学习一门专业的技术。


体制公文写作大讲堂


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是比较普遍的,今年暑假,我的三个亲戚家的孩子没考上高中,一个选择了去最差的民办高中,一个选择了打工,一个只考了200多分的孩子,在我的劝说下选择了技校,这三个孩子,都是农村的孩子。

一、国家大力扶植职业教育

现在考大学不再困难,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却非常困难,一个方面,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业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却缺乏劳动力。

所以,从国家角度看,很有必要从中考后进行分流,一些不适合上大学的学生,被分流到职业学校,很多地方的高中录取率和职业教育的录取了保持在1:1,高中录取率也常常会低于50%,有的地方甚至只有30%多,一半或者一大半适龄学生上不了高中,这是很正常的,这些学生应该是去职业学校,为此国家还给予经济补贴的方式,吸引学生报考。

二、职业教育招生难,原因何在?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职业教育并没有像国家设想的方向发展,只要能上高中,哪怕最差的高中,家长也不会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甚至上不了高中,也会花高额学费,把孩子送到最差的私立高中,也不选择职业学校,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观念的影响,上了职业学校,意味着孩子的将来,一眼就望见头了,那就是最后的结果,能进工厂当工人就不错了,这不符合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因为在家长心目中,孩子找到体面的工作,穿着讲究地坐办公室工作,才算成功,穿着工装的工人,显然不是一份好的职业。

其次,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和管理,令人担忧。孩子上学什么样不要紧,但是如果学坏了,那就麻烦了,而职业学校,因为集中了较差的生源,孩子学坏或者受欺负的可能性更大,这也是家长非常担心的事情。一个职业学校的老师曾经给我,学生不想上课,他们根本不管,是不敢管,也不想管,一管学生就威胁不上了,不上了学校就有麻烦。

最后,上高中面临更多的机会和选择,现在上了高中,基本上就可以上大学, 上不了好大学,也可以上孬大学,有大大学,考180分就可以上,6门学科考不了180分?除非脑子有问题,甚至不到180分,还有一个注册入学。所以,上大学容易,手里拿着大学的学历,以后的机会会更多一些。

如果上高中,孩子还有考上大学的可能,如果考不上大学,起码学坏的可能性要小些,所以很大家长选择了高中,而不是职业学校。

三、职业教育,真的这么不堪吗?

其实,如果转变观念,职业教育还是大有前途的,我们这里有不少机械厂,所以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去机械厂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有的甚至和985大学的学生一起下车间工作,而从待遇上,各种保险齐全,工作虽然辛苦一些,但是收入还是很不错的,比较忙的时候,收入过万也是常有的事情。

其实,上了这样的职业学校,和在农村打工是两个概念,如果你有一个正式单位,就能找一个差不多的对象,这份工作会给你增加“砝码”,再就是孩子教育方面,也是很多农村家庭相比的。

所以,在现在大学就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如果孩子成绩无法考上高中,或者只能上最差的普通高中,选择职业学校或者高中毕业后去职业学校,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其实作为老师,尤其是一个长期参与初三,高一教学的老师,长期参与中考政策科普,协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老师,其实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我是认可,宁可去最差的高中,都不去最好的职中的。

首先,除非出现辍学等极端去情况,否则即便是混,高中几乎等同于大专。

其次,本科线并不高,考上本科,起码在广州是并不困难的。广东省只有40%左右的本科率,全省倒数,但是广州深圳都是70%上下。目前还有春季高考等可供选择。考上高中,可选择面更广。考上本科的概率也更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从学生角度出发。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越来越多学生意识到读书、学历的重要性。其实很多学生成绩一般,并不是智商不足,也不是没有方法,只是单纯的不够勤奋!不够勤奋,最大的原因就是不重视学习,不认为这和自己的前途有什么关系。

每一年,都有不少高二高三的同学加入补习大军,有的确实是很刻苦的!目前刚刚出成绩的广州市高三市调研(0模),我们的一个文科数学女生,从暑假时期稳稳的30分,到现在77分。而据她所说,高一高二几乎没怎么学,高二学半学期才开始学一下,高三意识到必须努力了。

上了高中,肯定会有一部分以前成绩不怎样的学生,因为学习态度的改变而获得质的飞跃。

最后,那些认为到职中选择一个好专业努力学习,就业有保障的学生,我想告诉你们,不要自欺欺人了!到了职中,你会更加贪图安逸,任何专业不下苦功都无法做好的!到职中无非只是逃避学习!

当然也是有例外的,有的学生确实认真了,但是学不好,并且对某专业确实有兴趣,那么职中也不是一个不好的选择。但事实是,我看到的职中学生,浑浑噩噩的比例非常非常高!既然都是混,高中混,总比职中混好。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