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皇帝真非蟋蟀,只是被愛好給誤解了的皇帝

最近一部電視劇火了,名大明風華,以明宣宗朱瞻基和孫皇后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由朱亞文和湯唯主演,裡面的朱瞻基少年時深受祖父朱棣疼愛,永樂九年被冊封為皇太孫,早早就成為皇位的候選人,可謂人生巔峰是咦。

蟋蟀皇帝真非蟋蟀,只是被愛好給誤解了的皇帝


少年的宣宗早已以是天才兒童,多次隨爺爺朱棣出外征戰瓦剌,韃靼。可力拉八石弓箭(一石相當於現在120斤)雖然這個數據感覺不太可靠,但是宣宗驍勇善戰卻是確有其事。他老爹朱高熾,即明仁宗,是個鼎鼎有名的大胖子,據說每次上朝都要兩個太監攙扶才可走路,可想而知,他得有多胖。但這位胖皇帝本事卻不小,靖難的時候,他以幾萬兵馬獨守順天府(即北京),對抗李景隆數十萬大軍,還把他爹朱棣南下的糧草準備齊全。不可謂沒有政治本領。而且仁宗一上位,就一改永樂年間大興兵戈之風,重用賢臣,輕徭薄賦,政治清明,開創仁宣之治。這樣一位好皇帝,只可惜上位僅僅十個月就遊戲結束,駕鶴西去,卻是可惜。但他兒子會比他更加出色。

蟋蟀皇帝真非蟋蟀,只是被愛好給誤解了的皇帝


​​​​

公元1426年,宣宗即大統。他二叔朱高煦而不死心​,還想效仿他爹來搶自己侄子的皇位,但他只繼承了他爹造反的心,卻沒有他爹造反的能力和運氣,還沒一年,就被自己侄子逮個正著。這運氣沒誰了,朱瞻基對這個叔叔本就不喜歡,他爹還是太子的時候沒少受這個叔叔的欺負,差點皇位都沒了,就連朱瞻基自己也差點沒了太孫之位。但怎麼說也是朱家人,也不想讓天下人看笑話,宣宗還是給自己的叔叔建了個小別墅,想讓他在那安度晚年。結果這朱高煦還是不領情,一股死腦筋。竟然在天子大殿上絆了朱瞻基一腳,還哈哈大笑。搞得朱瞻基在群臣面前丟盡臉面。一氣就把他叔叔扔進大鍋中 來了個煮全人。嚇得他三叔朱高遂直接交出兵權,回家種地去了。

蟋蟀皇帝真非蟋蟀,只是被愛好給誤解了的皇帝


再結束了自己叔叔的一堆屁事後,總於宣宗才有手腳來施展自己的抱負。他自己心中早有宏圖偉業。

第一,他拒接了他父親準備遷回應天的做法,堅持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就在離韃靼幾百公里的順天府(北京)死磕。絕不放棄每一塊大明國土。有骨氣

第二,他選人牛逼,直接選出三楊入閣,一下子就開創了大明內閣的巔峰,楊士奇,楊榮,楊溥三個有性格,各有能力,但三人能性格互補,把明朝內閣的辦事效率一下子就搞上去了。不僅效率高,而且三人是當世大儒,文學造詣也是當世聞名,有這三人,宣宗處理政務又快又好,一時間政治清朗,

第三,他重視農桑,鼓勵耕種,輕瑤薄賦,讓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進一步把仁宣之治推向頂峰。

蟋蟀皇帝真非蟋蟀,只是被愛好給誤解了的皇帝


​但就是這樣一位好皇帝,咋被後人戲稱為蟋蟀皇帝呢?

​​原來宣宗從小酷愛蟋蟀,很喜歡鬥蟋蟀,常常在宮中舉辦"蟋蟀大會",但就因為這癖好,就被一傳十,十傳百給留了下來。還不忘給個雅名"蟋蟀皇帝",搞得宣宗真的沒地方哭,好不容易當了會好皇帝,結果被自己的小愛好給坑了,留個後人一個不務正業之名,也是十分無奈了。

所以,小愛好有時候也會給你惹禍,當皇帝有時也是分難的差事,對此,您有何高見或者看法,或者是對筆者有什麼建議,希望在評論區看到你的看法,望批評支出鄙人不足。謝謝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