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最大的啟示,做好風險儲備到底有多重要?

引言

今年春節期間,清華大學的朱武祥教授牽頭,對全國多地1435家中小企業受新型病毒疫情影響的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


調研結果顯示,35.96%的中小企業,賬上現金餘額能維持企業生存的時間只有1個月,31.92%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03%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能維持6個月及以上的企業只有9.27%。


新冠疫情最大的啟示,做好風險儲備到底有多重要?


也就是說,84.73%的中小企業,現金流儲備不到3個月,這個抗風險的能力可謂是相當堪憂,這也是中小企業更容易倒閉的關鍵原因之一。


現金流儲備是一個企業最重要的風險儲備,它能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不確定性,幫助企業經營者消除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懼、憂慮、猶豫不決,更大膽、更堅決地推行企業戰略。


我從2014年底創業以來,最重要的經營原則之一就是確保公司的現金流在零收入的情況下,至少能維持6~12個月的支出,一旦低於這個警戒線,我就會千方百計地提前去籌錢了。


這也是我們這些年來歷經幾次大的業務轉型和這次的新冠疫情,公司經營依然能夠有條不紊的關鍵原因之一。


企業需要極其關注風險儲備,個人也同樣如此,擅於做風險儲備的人做成事的概率會比一般人高出很多。


那如何才能做好風險儲備呢?做到下面三點就可以了:

1) 養成意識

2) 評估風險

3) 計算儲備


1

養成意識


基於人類目前的科技和認知水平,我們能確定的事其實並不多,只要系統稍微複雜一點,我們的預測就會有偏差了。


按照錢學森從複雜度的維度對系統做的劃分,機械系統是簡單系統(比如手機的硬件和軟件系統)。這也是目前我們科技大放光彩的地方,在這個系統層次,我們基本能夠給出確定的預測結果。


新冠疫情最大的啟示,做好風險儲備到底有多重要?

按複雜度劃分的系統模型


但任何涉及到生物的系統就已經是複雜巨系統,涉及到人的系統就更是特殊的複雜巨系統了。對這類系統的預測,人類目前基本上給不出確定的結果值。


比如企業經營管理,無論多厲害的企業家或公司高管,都不可能對一個企業經營方案的最終執行結果有絕對的把握。


若是上升到一個國家或社會層面的預測,專家的預測就跟猜差不多了。比如,這次新冠疫情的拐點何時會到,現在沒有任何一位專家能夠準備預測出來(但幾個月後,聲稱自己早已預測出來的專家就多了,畢竟“事後諸葛亮”什麼時候都不缺)。


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泰特羅克(Philip Tetlock)在一項長達20年的里程碑式的研究中解釋了所謂的專家預測現象,這項研究發表在他2005年出版的《專家的政治判斷:有多好? 我們如何得知?》一 書中。


泰特羅克採訪了284位以“評論政治和經濟走向或提出建議”為職業的人。他讓這些人對某些大事在不久的將來的發生概率進行評估,這些事件既涉及他們的專業領域,也涉及他們所知甚少的領域。


比如戈爾巴喬夫在政變中會遭到驅逐嗎?美國會參加波斯灣戰爭嗎?哪個國家會成為下一個大型新興市場?


泰特羅克一共蒐集了8萬份預測。結果令人震驚,這些專家表現得很糟糕。如果他們只是簡單地將結果出現的概率平均一下的話,可能會做得更好。換句話說,那些花時間以研究 某一特別課題為生的人作出的預測還不如扔飛盤的猴子預測得準確,因為猴子能平均對待每種可能。

——引用自《思考,快與慢》


在複雜巨系統的環境中,連專家都預測不準自己專業內的事,我們普通人完成工作任務的實際情況與預測有偏差,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因此,無論什麼計劃和方案,只有跟上風險的識別與應對,做好風險儲備才是完整的。


這也是YouCore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無論是年度工作計劃,還是一個運營策劃方案,一定有一個單獨的風險識別及應對頁籤。

新冠疫情最大的啟示,做好風險儲備到底有多重要?

晶美同學2020年度計劃的風險分析項

養成風險儲備的意識後,你按時完成計劃的概率就會比別人高一些了,即使出現意料外的情況,你也更能從容應對。


2

評估風險


有了風險儲備的意識之後,接下來你就要掌握評估風險的具體方法了。


評估風險主要分為兩步:

1) 識別出所有可預見的風險

2) 判斷風險的發生概率與影響程度

新冠疫情最大的啟示,做好風險儲備到底有多重要?


一、 識別出所有可預見的風險


風險的本質是不確定性,因此識別風險,就是要找出可能導致結果與計劃有偏差的因素。


比如,我參加了公司的契約金運動打卡任務,每月12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完成的話除了拿回500元契約金,還有額外的獎金;但如果沒有完成的話,500元就沒了。


導致這個運動任務完不成的風險還不少,比如下面幾種情況都有可能導致我完不成:

1) 這個月有過多的突發任務,擠壓了我晚上的運動時間;

2) 生病或者受傷導致可運動的天數低於12天;

3) 公司有部分運動器材出現故障且維修週期長導致可運動時間段減少。


以上的3個風險是我過去一年多里遇到過的,因此我能夠相對完整地羅列出來。


如果你是給一個之前沒做過的任務做風險識別的話,那就不能這樣簡單羅列了,因為一定有風險會被遺漏。


更好的做法是找一個成熟的風險識別的框架(模型或者清單),對照框架一條條來識別。


比如,IBM經典的項目管理風險評估框架7 Keys(如下圖所示)。


新冠疫情最大的啟示,做好風險儲備到底有多重要?

7keys風險評估框架示意


這個框架將一個項目的風險分為了以下的七類:(1)關鍵干係人的參與;(2)業務收益;(3)項目進度;(4)項目範圍;(5)項目團隊;(6)風險機制;(7)實施方收益。


這樣哪怕一個新手項目經理,在接手一個項目時,也可以從這七個方面出發去評估風險,花的時間更短但識別出的風險更全面。


當然以上的方法僅用於識別可預見的風險,不包括諸如新冠疫情、自然災害這類不可預見的風險。


二、 判斷風險的發生概率與影響程度


風險識別出來後,還要判斷下各個風險發生的概率與影響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評估風險。


以我參與的契約金運動打卡任務為例,我識別出的三類風險的發生概率與影響程度分別如下。


新冠疫情最大的啟示,做好風險儲備到底有多重要?

“突發任務”的風險概率很高,幾乎每個月都有發生,但是我可以改為早上或週末的下午運動來規避,因此影響程度(風險級別)中等。


“生病或受傷”的風險概率很低,我在過去的一年多里只遇到過一次,不過這個風險的影響程度很高,一旦發生本月有極大可能完不成運動任務。


“運動器材故障”的風險概率同樣很低,過去一年多我也只碰到過一次,而且這個風險的影響程度也低,因為實在不行的話我可以去健身房或室外運動。


經過上面兩步後,你就完成風險評估的工作了。


下一步就要給出風險應對措施,並基於措施確定要預留多少風險儲備了。


3

計算儲備


要確定預留出多少的風險儲備才是合適的,一共要完成三步:

1) 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2) 計算應對所需儲備

3) 基於平衡二次調整


一、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風險的應對策略主要是四種:

1) 歸避策略

採取措施避免風險的發生。比如,我可以減少每月承諾的運動次數,從12次減少為8次,從而避免完不成的風險產生。


2) 轉移策略

把風險的影響和責任轉嫁給第三方。比如,你購買的保險就是典型的轉移策略,將治療成本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


新冠疫情最大的啟示,做好風險儲備到底有多重要?


3) 減輕策略

減低不利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或影響程度。比如,我提前買一張健身房的運動次卡,用於防止公司的運動器材故障,不得不出去運動時用。


4) 接受策略

接受風險發生所帶來的影響。比如,我可以要求自己每月24日前提前完成12次運動,預留出6天的時間用作風險儲備。


你可以根據不同風險的性質以及你的目標,為不同的風險項選擇不同的風險應對策略。


二、計算應對所需儲備


風險儲備其實就是最典型的風險減輕和接受策略,它根據風險發生的概率、影響程度的高低,以及可接受的風險損失來確定需要提前儲備(預留)的人、財、物和時間。


還以我參與的契約金運動打卡任務為例,基於四類不同的風險應對策略,我要儲備的風險天數(時間)一共要6天,儲備的風險金額(財)是240元,不涉及人和物的風險儲備。


這個風險儲備的粗略計算方式如下。


新冠疫情最大的啟示,做好風險儲備到底有多重要?

以上計算的是可預見風險部分,你還要為不可預見風險再預留部分風險儲備。


不可預見部分的風險儲備一般是基於某個基準數值(比如總風險金額,或者總風險天數)再增加一定的比例。


像我就可以再增加15%的不可預見的風險儲備,將預留的可運動天數從6天增加到7天。


三、基於平衡二次調整


第二步的風險儲備計算,是按照順推的方式計算的,並未考慮資源的限制,以及風險與收益的平衡。


但任何一個個人、組織和國家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很多時候我們雖然知道留出足夠的風險儲備才能更好地抵禦風險,消除不確定性,但往往我們沒有可能留出這麼多的風險儲備。


比如,任何一家中小企業都知道要留出一年的現金流儲備,才能保持業務的抗風險能力,但業務連續虧損,連下個月的工資都發不出了,更談不上做一年的現金流儲備了。


因此,在計算出風險應對措施所需的風險儲備後,我們還要再基於資源限制,以及基於風險與收益的平衡點二次調整風險儲備。


比如,我完成每月運動打卡任務的獎金是100~200元,出於不想虧錢的考慮,我就不能購買3次240元的健身卡了,最多購買1次100元的健身卡。


甚至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比如,下個月已經發不出工資了),我們要徹底放棄風險儲備,而是採用賭博式的“All-in”策略,要麼成、要麼死。


新冠疫情最大的啟示,做好風險儲備到底有多重要?


當然,這種背水一戰的做法,只能偶爾為之,不能因為運氣好賭成了一次後,以後就次次都用這種方法。


這是極低概率的事,有可能你一生也就只能碰到這一次。不少因為賭博式冒險成功的民營企業老闆,後來之所以又悲劇收場,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認清這一點,將偶爾一次的賭博式成功當做了常態性的成功經驗。


通過上面三步:確定風險的應對策略,計算應對所需儲備,基於平衡二次調整,你就能得出預留多少的風險儲備是合適的了。


4

小結


風險儲備是富人相較於窮人,大公司相較於小公司的巨大優勢。


對窮人或小微企業而言,風險儲備是一種奢侈,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寶貴資源,因此他們不得不在風險儲備不足的情況下,以九死一生的做法去博很低很低的那麼一點成功概率。


因此,不用去羨慕,更不用去學習現在市面上鼓吹的一些“賭博式冒險成功”的經驗,這是沒有選擇之下的無奈之舉,你看到的只是不足1%的成功個案,這個背後更多的是你沒看到的99%的悲劇。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三位得主阿比吉特·巴納吉、埃絲特·迪弗洛和邁克爾·克雷默,他們在《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一書中研究出的貧窮本質之一就是:


窮人因為沒有任何風險儲備,不得不採取僥倖的心態與短視的行為,同時又因無法承擔任何小錯誤所導致的後果,從而陷入在貧窮陷阱裡難以跳出。


他們看到的窮人走出貧窮陷阱的唯一方式就是,一代人甚至兩代人犧牲自己作為下一代的風險儲備,但這種方式對付出的一代人而言又是多麼地殘忍呢?


當我們還“窮”的時候,不得不放棄風險儲備,因此一旦你有了做風險儲備的條件,請萬分珍惜,認真做好風險儲備。


做好風險儲備也很簡單,遵循下面三步即可:(1)養成意識;(2)評估風險;(3)計算儲備。

新冠疫情最大的啟示,做好風險儲備到底有多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