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真的用一頓酒席就把天下兵權收回了?真實情況沒那麼簡單


趙匡胤不僅驍勇善戰,而且很會做人。他和禁軍各個首領關係處得特別好,與許多人稱兄道弟,就如"義社十兄弟"。趙匡胤雖是個武將,但他心機深沉,為了籠絡人心,他極力討好文官孫普,然後利用孫普私下裡為自己拉攏人心,勾結宰相範質,把自己的人都安排到了禁軍裡頭。後來更是藉著攻打遼國的藉口,讓自己人接管京城的防務權。自己則跑到了陳橋,上眼了一出黃袍加身的戲碼。整過過程設計得天衣無縫,環環相扣,讓他手下那幫兄弟佩服得五體投地,因而得到了眾人真心的擁戴。

趙匡胤真的用一頓酒席就把天下兵權收回了?真實情況沒那麼簡單


趙匡胤當了皇帝的第二年,就開始擔心自己皇位不穩。為避免下屬將領也被迫“黃袍加身”,起兵篡奪新生政權,通過酒宴方式,威脅利誘,讓曾經那些出生入死的高級將領交出了兵權。在歷史上這可能是最溫和的一次奪取兵權的方式了。趙匡胤之所以能夠兵不血刃成功收回兵權,這裡面有兩條重要原因。一是,趙匡胤在智力、實力以及地位上和眾將領比起來遠遠高出一大截。二是,解除眾將領的兵權他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採取了循環漸進的過程,避免了引發眾怒的危機。

趙匡胤真的用一頓酒席就把天下兵權收回了?真實情況沒那麼簡單

陳橋兵變,趙匡胤安排、策劃得如此周密,輕而易舉得到了天下,使得那些參與者都心服口服,所以沒人敢挑戰趙匡胤的權威。古代很多皇帝雖然高高在上,但是很多並不具備駕馭那些實力派人物的威望和實力。雖然是君臣關係,但在表面的服從之下,暗中湧動的卻是權力之爭。早年,趙匡胤被手下那些將領推舉為大哥,足見當時他已用實力和智力降服了這些人,加上後來的陳橋兵變,更讓眾人感到他的英明神武,所以對他服服帖帖。在這樣的臣服心裡下,趙匡胤讓他們交出兵權,他們幾乎沒有反抗的膽量。

趙匡胤真的用一頓酒席就把天下兵權收回了?真實情況沒那麼簡單


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張光翰、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如果一下子讓這麼多人都交出兵權難免會引發混亂,甚至觸犯眾怒。所以解除眾將領的兵權,是一個由簡到詳的漸進過程。趙匡胤當了皇帝后的第二年三月就免去了禁軍統帥慕容延釗的兵權,接著把韓令坤的軍權也解除了。到了這年的七月,又把石守信、王審錡的軍權也給奪了。通過這幾次小動作的試探,趙匡胤沒有發現眾將領有什麼不滿和異常。於是這年的七月初九晚上,請眾將領喝酒,席間向眾人攤牌表明了心跡。當時趙匡胤已牢牢控制著中央禁軍,幾個將領別無他法,只得俯首聽命,表示感謝太祖恩德。

趙匡胤真的用一頓酒席就把天下兵權收回了?真實情況沒那麼簡單

宋代治國是以文治武,杯酒釋兵權徹底杜絕了禁軍將帥發動政變的可能性。它成功地解決了開國將帥居功自傲,驕縱跋扈現象,為國家的安定統一打下基礎。這場看似不動聲色的博弈,背後隱藏了君臣之間長期較量的結果。說白了,就是這些將領遠遠不是趙匡胤的對手。當然了,解除這些人的兵權後,趙匡胤還是給了這些人很好的待遇,甚至將自己僅有的兩個女兒嫁給了這些將帥的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