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20世紀30年代位於長江岸邊的大冶鋼廠

黃石的前身叫石黃鎮,由黃石港、石灰窯兩個沿江小鎮組成,石灰窯鎮以發展煤炭開採、鋼鐵工業為主,黃石港鎮則圍繞青山湖,發展輕紡工業和居住功能區。

沿著長江,一條不足4米寬的小道連通了兩鎮,成為黃石最早期的城市格局。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20世紀30年代的黃石港商會舊址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20世紀30年代的黃石港國營輪船招商局碼頭,沿江建築林立,江上船隻繁忙

1950年8月3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代電通告設立黃石市,黃石成為湖北省第一個省轄地級市。1951年,黃石市首屆人大會議確定修建首條城市道路——黃石大道,並於1953年起對黃石大道全線進行大規模建設,城市格局就此打開。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1951年翻修市府馬路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1953年大規模建設後的黃石大道交通路口至上窯路段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20世紀50年代的和平街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20世紀50年代的黃石大道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20世紀50年代的黃石圖書館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20世紀50年代黃石沿江舊景

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黃石的城市建設圍繞青山湖開發,向中等城市發展的構架加快形成。

20世紀80年代後期,黃石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通過改擴建港口碼頭,運用先進設備,採用新的運輸方式,興建外貿碼頭,成立通關機構,打開國際貿易之門。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二十世紀70年代黃石碼頭外景輪船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20世紀70年代的南湖堤

30年時間,從濱江小鎮發展為沿江新興城市,黃石基本奠定了工業基礎和城市規模。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20世紀80年代的黃石大道

得江河之利,蒙政策之蔭。坐落長江中游的黃石,如同一艘巨輪正破浪前行,向經濟繁榮、和諧宜居、生態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邁進。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黃石百年發展影像史

20世紀90年代建設中的黃石外貿碼頭


以上這些老照片,是從黃石市檔案館館藏中選出,部分見證城市格局變遷的珍貴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