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懸劍”數百年,竟是不朽不腐的文物,專家卻不敢摘下來研究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講述的故事是:“古橋懸劍”數百年,竟是不朽不腐的文物,專家卻不敢摘下來研究。

在我國漫漫數千年的歷史中,留下來的珍貴寶物,可謂是數不勝數。目前在博物館裡的文物,一般有三種。一種是通過家庭宗族等,在時間長河裡留了下來;第二種,就是在古墓當中,被考古學家發掘出來;最後一種,就是在各種原因下,從拍賣會或者市場裡買到。今天要說到這個“懸劍”,就是這第一種,在各個地方流傳下來的。但是這和家族之類的,卻扯不上關係,因為它是用來吊在石橋之下,接受風吹雨淋的。在至今的貴州遵義的石橋下,就能見到這個不朽不腐的古劍。

“古橋懸劍”數百年,竟是不朽不腐的文物,專家卻不敢摘下來研究

直到現在,貴州、四川的不少古代石橋之下,依然還掛著這些“不朽的寶劍”。考古學家從文化的角度上看,在貴州、四川這一帶,自古以來就屬於比較偏離中原的地區,同時本地的山脈與水路,也是在自然的變遷下,變得錯綜複雜。因此這些作為主要交通手段的橋樑,就被人視為“生命線”。同時在這些地方,直到現在也是以山清水秀的環境而聞名。在古代信奉自然的思想下,往往會認為這些地方,是聚集那些稀奇的“精靈神獸”們的天然寶地。而這些被吊在橋下的古劍,在當地的民間,則被稱為“斬龍劍”,顧名思義,是用它來斬殺那些出來鬧事的“蛟龍”的。

“古橋懸劍”數百年,竟是不朽不腐的文物,專家卻不敢摘下來研究

斬蛟這種事,在我國的古代故事傳說中,可不算是什麼稀奇的事物,在各朝各代的史書當中,都曾經記載過這些傳說生物的事情。當然在今天,我們也一直沒有發現有這些生物的遺體或者痕跡出現,因此認為是古書的誇大。可是在民間,卻不認為這些是誇大,只是認為這些神奇的生物,都潛伏在地下。就比如貴族當地的傳說,那些水系四通八達的地方,往往就是這些“”的好住所,而這些蛟有時還會不斷走動,穿梭在各個水系之中,對那些橋樑和周圍的村莊,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因此,在橋樑建成之後,為了避免那些蛟毀壞橋樑,就會在橋下掛起鐵劍,表示斬蛟之意。

“古橋懸劍”數百年,竟是不朽不腐的文物,專家卻不敢摘下來研究

當然,當地的故事則更加詳細。以道家的說法來說,先是蛇修煉化為蛟,然後這萬年之間,這些蛟不能夠對周圍的百姓們造成困擾,最後度過劫得到認可,就能夠在風雨裡化身成龍。當然,這些在民間只不過是非常普遍的傳說。但這些傳說,起碼在這些石橋建成的時候,就證明在當時的工匠心中,還是有點地位的。根據土家一地的傳說,這些蛟無論是耐不住寂寞了出來走動,還是要化身成龍了,都會給本地的石橋造成極大的破壞和困擾。

“古橋懸劍”數百年,竟是不朽不腐的文物,專家卻不敢摘下來研究

因為不是“專業人士”根本就不知道它們什麼時候出來。而且在古代,大多數村莊之類的,因為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問題,往往都是建立在交通線上,或者是肥沃土地、流量大的河流附近。在我國考古界有經驗後,就的確研究過這類型的民間傳說。目前比較普遍的說法是認為,其實蛟之類的,在古代的確不存在。之所以會出現這些情況,是因為在古代,若是某個地方出現大規模的降雨之類的情況,沒有整修過的水道河流,就會出現水量暴漲的情況,使得洪水溢出到周圍的田地和村莊,有時甚至會將生命線的橋樑摧毀。

“古橋懸劍”數百年,竟是不朽不腐的文物,專家卻不敢摘下來研究

而那些出現的走蛟,則有幾種情況,一是認為是山中比較大的樹木,在被洪水沖垮山體,造成滑坡之後落入洪水中。因為村民離得遠,而且洪水渾濁看不起,就造成了好像是有活物在裡面。二是認為蛟不過就是蛇,只不過這些蛇因為多次脫皮的原因,變得極其巨大,在遠處看起來,就像是遊動在洪水間,使得將無法合理解釋自然現象的百姓,將它作為一個象徵,給神化了。

因此,為了在建立橋樑的時候,為了保佑這塊地方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會象徵性地掛底下一把鐵劍,以安民心。但是“”的形成有著科學的解釋,科學卻無法解釋一個問題:為什麼這把劍掛在這座橋下,在經過了悠久的歷史之後,卻沒有像一般的鐵器那樣腐爛生鏽呢?

“古橋懸劍”數百年,竟是不朽不腐的文物,專家卻不敢摘下來研究

以遵義石橋下的這把劍為例子,若是以傳說故事的時間為開端,那起碼是掛了五六百年了,就這樣暴露在太陽和河流之間,居然還能保存到今天?退一步講,這把劍當地居民也很熟悉,甚至連村莊的老人們,都說自己小時候就看到過,也就意味著,這把劍起碼有五十年的歷史了。正常的鐵劍早就該鏽爛墜入河中,為什麼還保留著原型呢?

可惜的是,謎題雖然很多,但是考古學家卻無法將它一一揭開,一是這把劍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在當地百姓心中是文化的象徵,即使是專家研究,也不能不考慮群眾的心情。二是蛟的傳說在當地根深蒂固,專家考慮到這些老人們的想法,自然也好意思取下來,帶走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